赖元洪
(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农技站,福建上杭364211)
谷优59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谷丰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96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4)。2011年引进上杭县南阳镇作双晚试种,2012年在南阳村沙下坪、罗屋坝和射山村富坑扩大种植,2 a种植表现为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适宜上杭县双晚稻区推广种植。
谷优596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A组区试,平均产量8 400.6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45%;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8 963.4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46%,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第2;2008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78.6 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7.77%。2011年在南阳村沙下坪双晚种植800.4 m2,经测产平均产量8 290.5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增产显著。2012年南阳村罗屋坝种植2 000 m2,经测产平均产量8 414.0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射山村富坑种植1 334 m2,产量3 033.75 kg/hm2,比汕优63增产9.4%。
谷优596属基本营养型。2011年在上杭县南阳镇沙下坪作双晚栽培,6月15日播种,7月13日插秧,9月9日始穗,10月23日成熟,全生育期130 d。2012年南阳镇南阳村罗屋坝和射山村富坑种植,6月12日播种,7月15日插秧,9月11日始穗,10月21日成熟,全生育期131 d。
谷优596分蘖力强、植株茎秆粗壮,群体整齐,株型集散适中,冠叶姿态好,后期转色佳。有效穗数237万/hm2,株高119 cm,穗长24.1 cm,每穗总粒数154.2粒,结实率87.8%,千粒重30.5 g。主茎总叶片数15.2叶。剑叶长33 cm、宽2.1 cm、长宽比15.7、着生夹角15.3°、挺直不披叶。叶色绿,叶鞘、叶耳紫红色,谷粒稃尖紫红色。部分稻穗顶端谷粒有芒,芒长2~5 mm。穗伸出度抽出较好,穗颈节距离剑叶叶枕的长度1~3 cm,无包颈现象。
2011年和2012年试种,谷优596表现耐肥抗倒伏。经田间调查,苗期未发现叶瘟,成熟期穗颈瘟、纹枯病零星发生。
谷优596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试:糙米率80.8%,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3.8%,粒长6.5 mm,长宽比2.5,垩白粒率86.0%,垩白度15.9%,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52 mm,直链淀粉含量23.0%,蛋白质含量8.1%。米饭清香口感较好。
采用湿润育秧,6月中旬播种,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15 kg/667m2,培育多蘖壮秧。
7月中旬,秧龄30 d左右,秧苗叶龄达到6.3~6.7叶时移栽,力争早移栽,插秧规格以19.5 cm×22.0 cm或20.0 cm×21.0 cm为宜,丛插2粒谷苗,插足丛数23.3万~23.8万/hm2,基本苗达70万~72万/hm2,为形成足穗大穗奠定基础。
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纯氮施用量150~165 kg/hm2,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氮磷钾比例1∶0.65∶0.9。基肥以氮肥为主配磷钾肥、有机肥配化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氮磷钾配合,占总施肥量的20%~30%,在禾苗移栽返青后5~7 d浅水撒施;平衡肥以氮钾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5%~7%,于首次追肥后7~10 d看苗施用,以促全田禾苗平衡生长;穗粒肥以氮钾为主,占总施肥量的3%~5%,拔节后幼穗分化初期施用。经过科学施肥,全田稻株叶色随生育进程呈现二浓二淡,即分蘖高峰期浓绿,拔节期退淡,孕穗期浓绿,齐穗扬花后退淡,创多穗大穗健壮高产群体。
水分管理上掌握浅水插秧,寸水护苗返青3~4 d,分蘖期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够苗及时排水烤田,拔节后幼穗分化初期开始覆水,孕穗扬花期浅水灌溉。蜡熟期后干湿交替养根保叶,延长冠层功能叶寿命,壮秆增粒重,收割前7~10 d开始断水,防止断水过早。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秧田期重点防治稻蓟马、叶蝉及螟虫;本田期结合除草,重点防治螟虫、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兼防稻曲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选晴天施药,田间保持浅水层,抓住主要病虫,对症下药兼顾其它,尽量减少农药施用量,确保高产丰收低农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