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运国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访非的一系列表态和演讲表明,中非在未来将致力于提高经济合作水平,这对于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中非合作与其他国家与非洲合作之间也可能产生更多竞合,舒教授认为应当提倡良性、和谐竞争。
舒教授表示,要使中非关系保持良性发展,中国需不断提高与非洲经济合作的层次,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交流。比如,由于中国和南非纺织品行业存在一定竞争,纺织业和汽车制造业是南非的最大产业,南非方面曾对中国纺织品实行配额措施,后来中国一度主动限制纺织品出口到南非,但是此举实际上并没有促进南非纺织业的发展,反而导致南非纺织品价格上涨,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为此,中南双方目前正寻求将中国的生产能力与南非的设计和营销进行合作,共同生产可吸引西方市场的服装。
在殖民地时期的影响下,一些非洲国家在纺织、水泥、饮料等行业方面有所基础,但是制造业至今未能发展壮大,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舒教授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未来将更多帮助非洲发展,从实处落实互利互惠合作,可有力回应一些质疑中非合作的西方国家以及非洲人士。根据多年来对非洲的走访和观察,舒教授指出,非洲从政府官员到民间对中国普遍抱有很大的好感,向往中非加深合作在非洲是主流意见。
而非洲拥抱中国这一合作伙伴,也是出于认同中国在与非洲合作中体现出的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习主席提出中非为“命运共同体”,这表明中国对非洲因曾强烈依赖外国发展经济而产生对走自力更生道路的渴望有深刻认同感。舒教授指出,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在对非援助时曾经常罔顾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出附加政治性条件,让非洲国家非常反感,而中国坚持为非洲发展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让非洲国家更加认识到中国这个合作伙伴的不可或缺性,一些西方国家也因此开始转变做法。
此前有学者认为,中国对拉动非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已经超过50%。中非加强合作对其他国家是否有挤出效应?舒教授认为,目前各国与非洲合作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法国自从萨科齐时代开始对于非洲其前殖民地国家提升关注,为保住其国际地位,目前是这些国家的最大援助国。法国和日本等国与非洲在安全合作方面投入较多,而中国在这方面更多是通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与非洲国家开展合作。舒教授认为,尽管如此,一个政治社会稳定的非洲既有利于非洲国家自身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其合作伙伴,因此各方与非洲合作有不少共同关切。
(来源:中国纺织网)
虽然与面向大众化的休闲品牌和运动品牌相比,定位中高端的品牌能保持一定的高毛利率,但在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疲软的环境下,这些品牌的终端销售也受到影响,业绩处于下滑态势。
三大中高端时装品牌朗姿股份(002612.SZ)、凯撒股份(002425.SZ)以及宝姿(00589.HK)上周陆续发布2012年成绩单,除了朗姿股份略有上涨外,其他两家的业绩均不尽如人意。
以主营高端女装的朗姿股份为例,去年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增长10.85%,而在2011年,其净利增速高达69%。东莞证券研报称,这一净利增速远远低于预期。
2012年末,该公司存货5.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9%,同比增长103.7%。其中库存商品4.77亿元,同比增长114.9%。存货周转天数上升至338天。
朗姿方面称,存货的快速上涨主要原因为公司对未来两季备货增加及自营店铺数量增加带动了备货需求的增加。
一直在扩张方面较为低调的朗姿去年忽然加快了脚步。2012 年底门店总数净增加133 家,同比增长34%,扩张速度是近几年最快水平。其中直营店净增加106家,总数达到292家;经销店净增加27家,总数达到229家。该公司称,由于销售终端数量增加使存货增长较快,占用了较多的营运资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效率。
另一与朗姿定位相当的女装企业宝姿虽然毛利率维持在81.9%,但去年净利却下跌18.5%至3.5 亿元,存货金额由6.33亿元上升至7.30亿元。
同样是主营高端男女装的凯撒股份,去年主要以发展自营店销售模式为战略重心,扩张非常谨慎,全年的网点总数仅仅净增加26个。即便如此,该公司去年净利还下跌34.85%,仅为3 730.95万元,存货金额也由3.27亿元上升为3.8亿元。该公司还称,2013年力求完成再融资项目。
高端品牌曾被认为是弱市中的避风港,但纺织业专家汪前进认为,如果终端需求不提升,恐怕所有品牌都难以幸免。不过,2013 年初出口市场已有所好转,内销市场还在恢复阶段。
目前,三大高端时装品牌正在通过品牌多元化、开启子业务等方式来寻求细分市场。
(来源:中国纺织网)
生意社讯 英国科学家宣称,模仿松果(pine cone)特性而开发出来的纤维让纺织品在透气性(Breathability)方面有重大提升。英国MMT 公司声称,此种命名为Inotek的纤维在改善纱线与织品受潮的透气性方面为世界前列。
据称,此种新纤维可用于制作运动装、内衣、服装内衬、袜类、床用织物(bedding fabrics)等产品。研发人员介绍说:“传统的智能型纤维吸收湿气后会膨胀,但Inotek纤维反其道而行,可模仿松球的结构在纺织品上打开微气袋以改善透气性,随后纤维即回复其之前干燥的状态,纺织品也可恢复隔湿的效果。”
(摘自:中国纺织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二十、纺织”第6项做出调整。调整后,东部地区对该条内容的鼓励范围仅限于技术改造,不再对新增、扩建项目予以鼓励。
主要考虑是:我国是棉纺大国,近年来,棉纺工业扩张较快,资源压力不断加大,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整体效益趋于下降。我国棉花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目前约60%的棉纺产能集中于东部地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地区棉纺行业的比较优势已逐步减弱。本次调整鼓励内容,旨在加快推动东部地区棉纺存量产能的结构调整,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引导东部地区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推动棉纺织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并适度对新增棉纺产能加以控制,促进棉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第十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印度、巴基斯坦纺织企业成为最为活跃的参展团体,约占整个海外展团的九成,共有近百家印、巴棉纱企业参展,致力将最新的棉纱、信息处理技术等带到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
海外生产商近年已逐步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每年生产大量的纺织面料及成衣,是当前世界上进口纤维、纱线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近年中国进口棉纱不受配额限制,且进口棉纱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故此中国纺织厂积极寻求从国外进口便宜的棉纱,中国进口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棉纱出口,迄今越来越多的印巴企业把销售重心放在中国市场。
来自印度纺织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9月,印度棉纱累计向中国出口22.2 余万t,同比增加7.8万t。不过,印度仍是中国第二大棉纱供应国,巴基斯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期巴基斯坦累计出口量高达39.2万t,同比增长20.2万t。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印度纱和巴基斯坦纱走俏中国,主要原因是棉价低的优势。此外,经过3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目前正在逐步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并进行结构调整。而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主的国家所生产的纱线产品,刚好弥补了中国要退出低档纱领域的缺口。
(摘自:新华网)
3月28日下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4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常务理事成员及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竹林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王竹林副理事长介绍了到会人员情况,参会人员讨论了中国纺织行业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评选办法修订稿,并全票通过。龚进礼秘书长重点介绍了2013年学会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包括第十二届亚洲纺织会议、学会科技发展与人才服务工作、学会会员服务能力提升平台建议等情况。与会常务理事和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均踊跃发言,对学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二十、纺织”第1项做出调整。调整后,东部地区的差别化、功能性聚酯(PET)的连续共聚改性、功能性聚酯(PET)及纤维生产等聚酯类的鼓励范围仅限于技术改造。
主要考虑是:近年来,我国聚酯及涤纶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涤纶产量已超过2 800万t,聚酯及涤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超过60%。由于快速扩张,国内聚酯及涤纶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产业整体效益趋于下降。同时,我国聚酯及涤纶产能约85%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因此不再鼓励东部地区新增产能,重点引导东部地区企业强化对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和兼并重组,提高技术水平、质量和效益,降低我国对国际原油的依存度,实现聚酯及涤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为中西部地区发展预留适度空间。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为帮助台湾纺织企业更好地拓展南亚市场,台湾纺拓会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组织台湾纺织品拓销团,前往印度及斯里兰卡进行市场考察。据悉,本次活动获得了印度纺织业联合会、印度成衣出口推广协会、以及斯里兰卡纺织协会的大力支持。
南亚市场拓展活动将赴印度新德里、班加罗尔和斯里兰卡科伦坡三地举行贸易推介。新德里是印度纺织业最重要的国外采购商集散地,拥有2 000家家纺和成衣企业,占印度成衣出口总值的30%,班加罗尔是印度的成衣生产重镇及全球品牌采购城市,科伦坡则是纺织成衣出口国斯里兰卡的首都。届时,拓销团还将延续以往的成功经验,聘请印度及斯里兰卡当地的专业纺织销售公司加强宣传推广,并邀请知名成衣制造商、出口商、当地成衣品牌、贸易商、布料制造商等重要买家进行洽谈。
(摘自:中国纺织报)
日前,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一款中国产出口西班牙的男士拖鞋向消费者发出警示。其原因是该拖鞋中五氯苯酚含量高达0.1 mg/kg,是欧盟西班牙UNE 59950 标准所规定的最高限量(0.5mg/kg)的2倍,已被限令强制撤出市场。
五氯苯酚长期以来被用作纺织品、皮革制品等的防腐剂和防霉剂,但人如果经常与含五氯苯酚的产品接触,极有可能出现包括头痛、腹痛、呕吐及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所损害等影响健康的问题;其在燃烧时产生的二英类化合物会造成持久的环境损害。欧盟较早前就专门针对五氯苯酚制订了法规性指令“1999/51/EC”,其中明确规定出口欧洲纺织品和服装上的五氯苯酚不得超过0.5 mg/kg(婴幼儿用品不得超过0.05mg/kg),西班牙等欧盟各国也纷纷将此指令转化为国内标准强制执行。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输欧纺织服装、鞋靴等轻纺制品企业:一要在熟练掌握欧盟相关检测指标的基础上,从源头上限制五氯苯酚的使用,加强合格供方评审和高危物料验证工作;二要尽量限制使用防霉抗菌剂,并且使用时可以考虑使用环保替代材料,如目前已确认无毒的邻苯基苯酚;三要把好产品最后的质量关,加强与检验检疫技术部门的沟通和技术合作,完善自检自控能力体系,避免因五氯苯酚问题被欧盟通报造成损失。
(来源:全球纺织网)
据《中日新闻》2012年11月10日报道,福井经编兴业公司与东京农工大学真丝人造血管研究专家朝仓哲郎教授合作,成功开发出真丝人造血管并取得批量生产技术专利,填补了国际上这一领域空白。
真丝人造血管制造采用了经特殊加工的蚕丝,用独特的针织技术卷成筒状,外面用另类蚕丝做保护层,防止血液外漏,可以说是蚕丝与编织技术的最佳结合。
目前大量使用的人造血管材质取自聚酯纤维等人造化合物,管材较硬,缺乏真血管那样的伸缩性,容易产生血栓,故直径不能低于6mm。
真丝人造血管直径可以做到1 mm,不易结成血栓,其蛋白质成分可与体内组织相容,对需要更换血管的幼小患者也非常实用。
福井经编兴业公司长期生产护士服装,持有针织编织的独特技术,人工血管制造是该公司第一次涉及医疗材料,公司负责人表示,将在两年后让产品进入实用阶段。
(来源:科技部网站)
3月26日,以“力炼”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3)隆重开幕。在经历过2012年“洗礼”之后,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在一片“回归”声中走向理性。作为中国服装行业的晴雨表,CHIC为参展品牌提供了全方位的价值提升服务,帮助中国服装品牌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塑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新优势。
3月2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名誉会长杜钰洲、许坤元等领导在CHIC 主办方负责人的陪同下,分别进行了CHIC2013的首场参观。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钱桂敬等领导也参加了CHIC2013的首场参观。
CHIC2013男装馆里,众多国内男装品牌集团参展,雅戈尔、波司登、红豆、南山等企业全方位展示旗下子品牌。雅戈尔携旗下MAYOR、YOUNGOR、GY、汉麻世家和HartSchaffner Marx集体亮相。国内羽绒服领域的龙头企业波司登除了带来雪中飞、冰洁等11个羽绒服品牌参展外,旗下波司登男装也进驻男装馆,其1 152m2的参展面积成为本届展会之最。
男装企业以品质呼应着“力炼”主题,而CHIC 女装参展品牌则以快速的时尚反应和商业模式创新,展示着对“力炼”的理解。近年来,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的快时尚迅速兴起,带动全球的时尚潮流。颇具代表性的MJ style、茜雅朵朵、ONE MORE、COOPOOL等品牌纷纷参展CHIC2013,借助这个亚洲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服装服饰专业品牌展会平台,扩展渠道。
对于这一点,市场竞争激烈的童装企业也十分认可,纷纷在品牌塑造上发力。CHIC2013期间,3 年一届的“中国十大童装品牌”评选再度举行,巴拉巴拉、力果、淘帝、玛米玛卡小猪班纳等一批“第二届中国十大童装品牌”继续亮相。
本届展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设计师品牌,表达着对设计的尊重和信仰。一个明显调整则是“CHIC 设计师廊”在2013年完美升级为“纯粹设计主题展”,这一全新概念和形态在展馆H 空间呈现。主题展共设40个独立空间,邀请来自服装设计、配饰设计,以及其他门类的重量级设计师品牌,如WU.D、UWU、QIAO、DEPOT3在此精彩展示。
(来源:CHIC新闻中心)
未来我国纺织品质量安全工作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第一,提升纺织行业化学品管控水平。第二,建立健全纺织品安全追溯体系。第三,强化纺织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以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安全性不断提升的诉求。推出白名单管理体系,是纺织行业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的表现。打造一个全行业的化学品安全管控平台,既符合公众对行业的期待,也体现了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更得到了中国优秀纺织企业的积极响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白名单管理体系覆盖了中国和日本一线的优秀供应商和采购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采购市场。加之中日双方都通过各种渠道对进入体系的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并把白名单资质企业名单直接发给买家,使企业获得订单的机会大大增加。
白名单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编制的《企业化学品管控行业指南》。该指南的发布旨在为企业提供化学品管控的基本框架和规范,企业可根据此指南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更详细和更严格的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
日本纤维输入组合通商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新城正受作了题为《日本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立法进程及企业最新动向》的演讲。他透露,目前日本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立法进程已经开始,一旦立法完成,白名单管理体系将在中日纺织品贸易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摘自:中国丝网印刷行业网)
生意社3月28日讯 针对雾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上海纺织集团德福伦化纤公司开发出防PM2.5专用纤维及滤片,并同有关厂商合作,生产出“绿盾”牌防霾抗菌口罩。该品类口罩有四层组成:最外层用精致府绸面料,第二层用无胶保温棉,保暖透气,第三层则为插入式替换型防PM2.5滤片,最里层是优质全棉布料,柔软舒适。插入式防PM2.5滤片由德福伦开发的竹炭纤维制作,每个口罩有四个替换插片。经美国NEISON 实验室测试验证,竹炭纤维专用滤片对PM2.5空气颗粒物过滤率大于99%。目前防霾抗菌口罩专用滤片用竹炭纤维的生产任务已安排至4 月底。
(摘自:国资委网站)
日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化工部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研制的多功能精仿毛和复合功能聚酯短纤两新产品通过中国石化技术鉴定,产品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天津石化化工部新品开发车间拥有一条以多功能纤维为基础品种的柔性化科研开发生产线,可生产聚酯细旦及各种功能性差别化涤纶短纤维。此次,天津石化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针对改性聚酯与PTT 共混纺丝制备仿毛纤维过程具有可加工性的特点,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设计,生产出与羊毛性能相当,强伸性、弹性、立体卷曲性优良的精纺仿毛纤维。同时,还采用分子结构设计和有机、无机改性剂协同作用的方法,解决了功能性粉体分散难的问题,实现了聚合反应速率、分子量、纤维超分子结构与形态结构可控,生产出具有吸湿、排湿、抗静电、抗紫外线、抗起球复合功能的聚酯纤维及其织物。
(来源:网上轻纺城)
据波兰通讯社报道,格但斯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在波兰科技基金会新聚酰胺和合成物特性研究项目4万欧元资助下成功开发出用糖制造聚酰胺纤维的方法。
据介绍,波兰科学家用糖的单体合成的聚酰胺,其物理特性和耐热性能与从石油中提取的类似。
新型聚酰胺产品用途广泛,由于其吸收性能优越,可以制作运动服装,由于是天然材料可以制作生物医学材料,用于包扎伤口。
报道特别强调,以淀粉衍生物为基础研发聚酰胺标示了当今时代聚合物化学科研的新方向。
(来源:科技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