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双,周 怡,卢雪清
(1.四川大学 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 成都610065;2.四川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是广东地区主要戏曲种类,是最先冲出国门、流行最为广远的地方剧,在广西、澳门、香港最常见,而且十分流行。它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时至今日,粤剧仍能带给我们视觉享受,其中的服饰有着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能让人们很快地融入戏剧情境中;但它又高于生活,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后更能典型表现人物形象,使得戏剧表演更为形象生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美感。
在中国传统审美中,讲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戏剧作为一种传统的舞台艺术,更是把这一美学原则展现得淋漓尽致。戏剧中人物的精神气质、心理活动都以鲜明的外部形象展现出来,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戏曲服装犹如其脸谱以及表演一样,都不是写实的,是远离生活的艺术品。它由生活化服装而来,根据人物形象、表演视觉效果加工提炼而成,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粤剧服饰的形式美体现在人物装扮的程序式上。粤剧有句行话:“宁穿破,不穿错。”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装扮和规范。早期服饰以模仿明代衣冠式样为主,后来因粤剧与京剧交流逐渐增多渐渐受京剧影响。在清末至20年代戏服以织锦、绣花为主,辅以胶片或铜托小镜点缀。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观细致的绣花戏服成为戏行中的主流,一直延续到今天。传统粤剧服饰并不拘泥于哪个朝代,可分为甲、蟒、海清、官衣、开氅、帔风、衣等七类。
(1)甲。又称“靠”,据说源于清代将官之绵甲戎服,它不象古代盔甲那样以甲片为主,仅在前后心及肩部等处缀有金属饰片,从总体看,似是礼仪服装,装饰性强。
(2)蟒。穿蟒的多是戏曲中的帝王、将相、后妃、大臣等高贵身份人物,于礼宴、朝会、大典、理案等场合穿着,以示庄重严肃。式样是:齐肩、圆领、右衽、大襟、大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腋下开至底襟、袖根下衬有与袍不同颜色的阔边,叫“插摆”,配有“玉带”。据《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穿的蟒是从明代宦官生活服装仿制的。蟒袍最早是皇帝的特赐品,后来舞台上仿制的蟒袍,同生活实际的不一样。蟒袍上刺绣着各种美丽的图案有团龙、散龙和大龙,龙的形状张牙舞爪,以示威武,有的龙在戏弄着火焰熊熊的红宝珠,有的龙在云朵和水纹中翻腾。粤剧的蟒,通常是全身大蟒形状,分上五色、下五色。粤剧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文武生驸马龙蟒,如《仕林祭塔》的许仕林、《打金枝》的附马爷,都穿龙蟒,红色底、绣彩绣金。
(3)海青。又称“斜领长衫”或“道袍”,如同京剧中的“褶子“,是生角的常用服。无论文人武将、平民百姓都可以穿着。一般来说,文小生的海青多用角隅纹花样装饰长袍左下方,右上方的料领绣花采用相似的花样,武小生或绿林英雄,通常用散花、团花图案相配;如果与箭衣搭配,就可供武生、武丑及武花脸行当穿着。
(4)官衣。又称“阅领”,是不分朝代的长袍官衣,胸前有正方形“补子”图案装饰。头带纱帽,丑角戴尖纱帽。高官袍绣圆领花纹,还绣袍脚水纹;普通知县官袍不绣花。
(5)开氅。又称海长,是文武官常服,一般无官职者不能穿。它的式样和海青相似,大斜襟、大领、氅长及足,但袖比海青大,肋下有摆、有缘饰,但腰不用玉带。纹样主要有狮、虎、豹、麒麟、仙鹤、飞燕、鹰,亦有团花、八宝等。现今的海长比海青多四柱花。色彩方面主要是红、黄、紫、绿、白及黑。近期粤剧中,亦有用于礼仪宴会等场合,当礼服用。
(6)帔风。粤剧女角已婚的穿帔风。它的式样有:对襟、直领、阔袖、带水袖、左右胯下开裾。富贵人家穿绣花帔风,用团花、团寿、枝子花、鹤、蝴蝶、鹿等纹样;穷家是素披风,色彩主要是红、黄、蓝、紫、粉红等色。包大头,耳旁左右下垂长线穗,身下为皱裙。
(7)衣。除了以上六大戏服外,其他戏场所有穿用衣服都属衣类。“衣”是式样最繁,所包括的种类也是最多的。上自皇家贵人,下至宦官、兵卒、奴役、堂倌、书僮、平民、和尚、道士等都可穿用这类服装。“衣”大致上有:宫衣、太监衣、快衣、箭衣、黑鬼衣、八卦衣、法衣、袈裟、马褂、茶衣、上下手衣、兵衣、旗装等。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衣。
①宫衣。在粤剧中花般是未婚花旦的戏服。京剧的未婚花旦通常穿女帔风,而粤剧女角穿帔风的,则被认为是已婚或青衣角色。如粤剧《西厢记》的崔莺莺穿宫装,上有绣花云肩,头上有华丽的耳环、绢花、彩风等饰物,腰下长裙。若是身份高贵的角色,宫衣全身绣花、绣金,云肩下垂网子穗或珠筒穗、玉石穗等装饰品。
②黑鬼衣。来自京剧的“打衣”,所以又称“京装”。如传统粤剧《芦花荡》的张飞,身穿黑鬼衣,头戴草帽,额前插“结子”。
③清代旗装。清代旗装是模仿清代宫廷生活的服装删繁就简,夸张美化女角头上戴一顶似扇形的冠,俗称“旗头”,上面有玉棒、耳环及绢花等装饰。
④太监衣。侍候皇帝、皇后左右的太监所穿,头戴太监帽。戏台太监又叫“龙套”。
⑤箭衣。又称“坐马”,源于清代的四开衩蟒袍、行褂。前后有高衩,生活上便于骑射,戏台上为适合表演作了加工美化。箭衣应用广泛,帝王、武将、英雄豪杰及街差狱卒都可穿用。
又如演员穿的戏服,如果在颈上有一条黑白色狐狸毛围巾,观众便知这是番邦人物;若角色戴着风帽和披着斗篷,则表示此人在风雨寒冷路途中;若头上缠巾,腰间扎裙,则表示此人有病在身。这样的程序式,省去生活上的繁琐细节,塑造了含蓄、简炼、概括的艺术造型。
戏曲艺术由于它美学思想的不同,它将所表现的事物的某些本质方面极度地夸大、强调,在观众的心目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得人物形象更美、更鲜明,从而增强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民间美术造型的夸张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大胆取舍,即大胆的夸张与省略,夸张对象的特征,省略冗繁不必要的细节,使塑造的形象更加性格化。然而不论如何地夸张变形,皆离不开“传神”这一宗旨。在粤剧服饰中最能体现夸张美的是靠和反宫装的造型。
靠是武将的战袍,据说靠服是依古代打仗的盔甲服装仿制而成,但却没有盔甲服装的原始形态。靠身分前后左右共分4片,长至足部;前片中部略宽,胸前有圆形“护心镜”;腹部为靠肚,刺绣虎头等兽形,或花篮形,或蝴蝶形;靠服两肩状如蝴蝶翅;靠服后面有小旗,呈三角形,有龙凤花卉图案。如此造型能展现武将虎背熊腰的威武姿态。靠服背后夸张的背旗,它的原型来自于古时候将帅上战场时随身携带着令旗,是将帅重要象征之一。戏服上插旗的方式尤为讲究,靠旗需插在背虎壳上而向外扩散,以给人有威武的感觉。戏台上将帅的令旗插在靠背上,以示军令在身。
“反宫装”是粤剧表演独有的。如今香港三栋屋博物馆还珍藏着一件“疏金片反宫装”,反宫装的正面外观是黄底绣着疏金胶片,呈凤采牡丹样。反宫装部分的设计是活动的,下裙为多条条状彩色带,黄、绿、蓝三色相间,分上下两层。据载演员只需把左、右袖及衫身前幅扬起,翻到背后,转眼间,便成了一件红地疏金片、缀罗伞裙带的宫装。再拉开两襟,露出已通电发亮的电灯衫,以实现舞台表演中的“变身”效果。
服饰造型的动态美,是指服饰造型随着人体运动而表现出来的动感并以此诱发出的美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服装造型中赖以存在的人体姿态美;二是由于人的运动而使服装面料脱离开人体而产生的动感。传统粤剧服装都是采用二维平面的裁剪方式进行制作,较少考虑服装的合体性,为了节省表演成本,戏曲服装尺寸偏大,以方便不同体型的演员穿着,但是只要戏服穿在人体上,又能很好的展现戏中人物的形象体态,同时也为为服饰动态美提供了可能性。
戏剧表演很强调人物的美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要给观众带来美感,为此形成了戏剧独具特色的台步、姿势等,对应的服饰造型也应运而生。如相貂、乌纱上的翅,角色在表演时它跟着摆动,有经验的演员摆动纱翅,可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变化;有一种插在戏帽上的“雉鸡尾”,原是少数民族同胞头上的装饰,戏台上把它美化夸张了,两根翎子高高竖在盔头上,表演时可右手搬翎、左手画翎、二龙戏珠、蜻蜒点水、望月、抱月、卧云、拨云等,这样称之为“耍翎”。
戏服中长袖、长裙、裙带等的夸张运用,更是强化了服装造型动态美的表现,使得戏剧表演更为形象生动。以旦角的水袖为例。水袖是指戏剧服装中蟒、帔、开氅、褶子等袖端所缀的拖长部分,用白色的绸绢制成。所谓“长袖善舞”,因其甩动时形似流水波纹而得名。在戏曲表演中,水袖表演是最基本的。水袖表演名称数不胜数,有抱袖、抖袖、反袖、回袖、扬袖、翻袖及甩袖等。不同形式的水袖动作,可代表不同的感情,如将水袖用力甩向对方的动作称为“甩袖”,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愤怒和不满;将水袖高举过头往外侧一翻的动作称为“翻袖”以表达人物的悲痛、哭叫或感情激动。正所谓“水袖翻飞,袍襟腾舞”,将传统粤剧服饰造型的动态美表达的恰如其分。
传统粤剧服饰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没有传统粤剧服饰,传统粤剧就不会流传至今,并将其发扬光大。千百年来,人们根据其艺术审美来塑造粤剧艺术形象、服装扮相,从推陈出新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艺术行当和思维值得我们学习与推敲,这对我们如何继承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如何从生活的自然形态中提炼艺术形象都很有启发。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戴 争.中国古代服饰简史[M].上海:轻工业出版社,1988.
[3]任晓琪.戏曲服装审美谈[J].戏剧之家,2010,(5):31.
[4]维 堤.传统戏装的夸张美[J].晚霞,2008,(5):45.
[5]欧丽坚.试论岭南舞蹈服装与粤剧服装的异同[J].大众文艺,201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