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明,章 跃
(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机械类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左晓明,章 跃
(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为构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机械类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阐明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内涵,包涵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论述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生涯规划需要协调好的几个关系,包括学习与休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关系;指出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在新生入学阶段抓紧转变思想观念,制定目标增强自我约束,开展生涯规划答辩促进相互交流,应用生涯发展记录袋有效进行过程激励。
创新实践能力;生涯规划;指导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我国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模式,学生缺乏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高等教育阶段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需求尚有较大距离。大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他人求助,而缺乏自主完成的精神。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懂得思考,不知道发问,只一味地接受老师的传授,不懂得如何应用于实践[1]。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矛盾急需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机械类专业属于工程类专业,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应将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涯规划的重要目标予以充分重视,使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变成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
机械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包含一般实践能力和机械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一般的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与机械专业相关的创新实践能力,如资料的检索能力、信息的综合提炼与加工能力、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实验的亲自操作能力、创新技法的运用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述能力等[2]。一般实践能力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反过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发展一般实践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1 一般实践能力
现代工程技术创新都是需要很多人合作完成的,因此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中要重视一般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大一、大二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生涯规划应该重在一般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学生需要平衡好学习和休闲的关系,选择健康合理的休闲方式,不仅愉悦身心,同时培养一般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担任班级组织管理工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一般实践能力。
1.2 专业实践能力
机械类大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开始逐渐接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之外还有第二课堂,如大学生科技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利用寒暑假进入企业实习等。通过课外学术论文、科技制作与发明、生产技术革新等科技实践活动来增长才干,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一切可以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3]。因此,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充分要体现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学习与休闲的关系
休闲是指在工作和学习时间之外身心调节与放松的方式,休闲不仅可以起到身心愉悦、体能恢复、生命保健的目的,同时健康合理、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情商的提升,增强人际亲和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养成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是大学生生涯规划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压力大,很少有时间考虑休闲,到了大学阶段,外界约束减弱了,很多学生缺少自主管理能力,过度沉迷于网络,缺少人际交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身心健康不利。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交往性的休闲活动,如球类运动、跑步、跳舞、交谊活动等,交往性的休闲不仅可以娱乐身心,而且锻炼了一般实践能力,为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学生时代经常活跃在运动场、舞台上的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不一定出类拔萃,但是走上工作岗位往往成为社会的精英。
2.2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是形成实践能力的基础。任何人要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一般来说,知识越渊博,实践能力也越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实践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反过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更感兴趣,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以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构成的,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学科基础,拓宽培养口径,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5]。学生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种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实践教学,不愿意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实验、实训、实习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好学生,这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往往高分低能。另一种倾向是轻视理论知识学习,认为在工作中真正能派上用场的理论知识很少,平时学习只求及格,这类学生虽然对动手实践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职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在生涯规划中要很好地协调好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
2.3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而实践教学直接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关,在机械类专业中实践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在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系统性训练,在生涯规划中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制定目标努力获得良好实践教学成绩,提高就业能力。近年来,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中,淮阴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主要包括:(1)大学生科技竞赛类,如机器人、航模、3D、机械创新、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等竞赛,学生在这些科技竞赛中取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辅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利用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制造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信息化培训中心(科技部)三维CAD培训基地等平台,对他们的科学素养、研究方法、科研规范等进行培养训练;(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机械类专业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很多教师承担了多项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很多科研项目来自于生产一线,学生参与这些项目能够培养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提升创新素质,培养科研能力;(4)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一两种操作技能,并取得中高级证书,如“SolidWorks、CAD、Pro/E、UG 应用技能认证”、“数控工艺员”、“数控操作中高级工”等级证书等。在生涯规划指导中,要以第一课堂为主,同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4 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关系
大学生从象牙塔走上社会,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过程,大学期间的寒暑假、双休日、法定假日总共大约占全年的47%,如果将这些时间好好规划,将会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产生巨大作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应以校内为主,同时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低年级可以参加学生组织的科技下乡、服务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自行做兼职,如家教、销售、发派传单等,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中高年级应该尽可能地到与机械专业相关的企业里实习,可以利用个人的社会资源寻找实习单位,也可以利用院系的就业基地、实习基地开展专业实习。专业实习不仅可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专业实习还可以提前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尽早地积累工作经验,为高质量就业占据先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要远离社会性的娱乐消费场所,防止沾染社会恶习。
3.1 新生入学阶段抓紧转变思想观念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新生都怀着美好的憧憬进入大学校门,但同时头脑中也存在着很多错误思想,很多人刚刚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解脱出来,希望进入高校轻轻松松地学习娱乐,对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对专业学习的难度认识不足。不少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规划大学生活,经历了憧憬、失落、困惑和迷茫的心路历程,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光。因此在新生入学阶段,在专业教育中加强生涯规划指导,尽快转变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确立为奋斗目标,利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充分教育,增强开展生涯规划的紧迫感。
3.2 制定目标增强自我约束
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对自我进行目标管理过程,基本过程是:第一,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气质、能力、性格、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制定规划时扬长补短。第二,环境分析,分析自己所在学校软硬件条件,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行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等。第三,确定目标,目标按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体现了职业理想,一般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短期目标要具体到学年、学期。短期目标要具体易操作,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难以完成,影响信心,太低了缺少激励性,最好是“跳一跳,够得着”的难度。自我分析是基础,制定目标计划并贯彻执行是核心。制定目标应该涵盖休闲健身、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科成绩、技能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好目标后要认真执行,同时留有一定的弹性,随着年级的提高和对专业了解的深入,目标需要不断修正。
3.3 开展生涯规划答辩促进相互交流
生涯规划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转变和理论指导上是远远不够的,生涯规划影响到4年的大学生活,甚至影响他们一生,因此需要营造积极开展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答辩将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答辩现场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更能获得直接生动的体验。生涯规划答辩可以在班级、年级、院系、学校等不同层面上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为单位的答辩评委不可能全部是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的专家,但应该有一两名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辅导员班主任参与,一两名专业教师参与,便于贴近专业指导,一两名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长,以成长体会开展教育指导。为了使答辩更有效率,在做得较好的生涯规划学生中选择8~10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答辩,在答辩中发现问题,为其他同学提供榜样示范。
3.4 应用生涯发展记录袋进行过程激励
生涯发展记录袋源于成长记录袋,既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也是一种过程激励手段。缺少过程激励手段,不少学生将生涯规划的目标计划束之高阁,使得生涯规划流于形式。生涯发展记录袋还可以为就业积累成果,不少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面对用人单位,手中空空,内心缺乏底气。生涯发展记录袋是将大学生生涯发展的荣誉成果定期收集,放入每个人专用的文件袋中。成果包括可以专业学习成果、科技创新成果,也包括参加学生组织、社团担任的职务,或参与社会活动、专业实习等经历。荣誉成果也不需要固定的标准,注重的是对本人的激励作用,优秀的同学可以收集获得的较高的荣誉,而普通同学可以是较低的荣誉,甚至只要参与就可收集。生涯发展记录袋可以有效发挥激励、反思、交流等功能。
大学生生涯规划内容涵盖广泛,本文仅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阐述生涯规划,密切结合了机械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但在创新实践能力与大学生人格类型相容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1]李昊.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学理论,2010(33):334 -335.
[2]田秀梅.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组织管理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94-96.
[3]陈艳.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5(4):50-52.
[4]金焱明.浅论大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3-95.
[5]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73-75.
The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of College Machinery Student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ZUO Xiaoming,ZHANG Yu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 Huai'an,223003,China)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education of training the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college machinery students,it illustrat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includes general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ultivating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career planning,such a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rning and leisure,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the first class and the second class,the school learning and the external practice.Besides it pointes that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needs to change the ideas in the new stage of admission,set the goals to enhance selfdiscipline,and promote mutual communication carrying out career planning defense,take effective incentive process using the career development record bag.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Career Planning;Instruct
G646
A
2095-509X(2013)04-0079-04
10.3969/j.issn.2095 -509X.2013.04.020
2013-01-24
江苏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资助项目(2011JSJG041)
左晓明(1963—),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