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祥 姚锁洪
(金坛市水利局,江苏常州 213200)
金坛市地处太湖湖西地区腹部,有着特殊的地貌和水系特征:西部为丘陵山区,洪水源短流急;中部为低洼圩区,外洪威胁较大;东部为高亢平原,易干旱缺水,故金坛市历来就是洪水走廊,且易旱易涝。近年来,城市发展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现,水系被人为破坏,水环境恶化,水质型缺水明显,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加上近年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城市越来越淹不起、旱不得,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金坛市确定的“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发展战略,改变金坛市“苏南中的苏北”状况,根据《金坛市水利现代化规划》和《金坛市水利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纲要》,金坛市确立以“规划先行、建设为重、加强管理、资金保障”的水利发展原则,着重做好水系规划、防洪除涝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利信息化规划等工作,以规划引领金坛水利现代化的强力推进。
近年来,金坛市的水利现代化水平已相对滞后于交通等其它行业,由于一直未能完整编制和实施综合性的水利规划,导致发展目标不清晰,主要任务不明确。前几年实施的城市防洪工程、通航河道护岸工程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有的是已有明显问题不得已而为之,有的是已经有了统一的实施方案和补助经费,其它面广量大、已运行几十年的水利工程,还有许多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改造,导致历史欠账较多,防洪除涝标准不高,管理水平落后。截止目前,仍有16%的排涝泵站超过30年未大修,53%的圩堤防洪不达标,80%的10万m3以上塘坝未能实施除险加固,84%的水库未达到省级水管单位标准。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过去对水问题重视不够,造成水利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功能提升滞后于规模扩张,环境改善滞后于经济增长,城市建设与水争地,水系流通受阻、水系功能退化。由于对土地利用的过度需求,我们的城镇规划很少考虑到水系布局和排涝问题,填埋水系、束窄河道等决定轻率,等到涝水没有出路,管网排水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时,再回头来看,已经没有空间来布置必须要的水系了。金坛市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在开发区和镇工业集中区,如:原来金坛城东、河头等地的水系非常发达,河网纵横,还有许多养殖水面,但经过近10年的开发后,原有的自然水系除了外围河道只剩不到1 km的居午站引水河,人工开挖的金花河和经九河又不能完全满足区域排涝的要求,因此,开发区的内涝矛盾一直比较突出。
1991年流域性大洪水后,江苏省花巨资建设水利工程,各地骨干工程的标准都有所提高,所以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未对江苏造成大的损失。金坛市地处苏南,也已多年未发生大的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在思想上产生了松懈和麻痹,甚至包括一些地方领导在内。但防汛工程的特点就是“防重于抢、以防为主”,真正到了灾情发生的时候,只能是不惜代价全力以赴抗洪救灾。据专家估计,抢险救灾的花费约是平时正常工程造价的10倍。水利工程发挥的是长期的隐形的社会效益,而不是短期的明显的经济效益,观念上的滞后必然导致发展上的滞后,甚至积重难返,亡羊补牢虽不算晚,但已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项好的城市水利规划可以升华一座城市。城市水利是各项水利工作的主要载体,担负着防洪排涝、维系生态和提升景观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把城市水系纳入区域水系中,统筹规划、统一治理,确保建成“挡得住、排得出、引得进、调得活”的城市水系网络。金坛市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统合治理”的方针,推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建立高效的水环境综合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河道、湖泊、水库和湿地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到2015年,基本达到水利现代化的各项指标,水利工程达到“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
2.1.1 完成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
丹金溧漕河升级改造工程2013年底将实施完成,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实施条件已基本具备,按照《金坛市水利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纲要》,近年要在城市防洪小包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坛市城市防洪规划》,重点实施龙山枢纽、良常枢纽等城市防洪重要节点工程,提升城市整体防洪排涝能力。
2.1.2 升级改造城市排水管网
住建部2013年颁布了最新的城市管网排涝标准,要求在过去1~3年一遇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到3~5年一遇。而管网排涝能力不足正是近年城市内涝问题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短期内要在做好城市管网排涝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实施管网提标改造工程和城市雨污分流工程。
2.1.3 规划实施城市水系沟通工程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原有的沟塘被填埋,而道路管网又不足以解决区域排水问题,导致城市内涝严重。因此,要结合城市控制规划,重点做好老城区原有水系的沟通工程,如:东社河、电胜河、社桥河、运粮河、城西中心河等,同时做好新河道开挖工程,如:金花河、经九河、南环二河等。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对现代化城市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环境美化、生态景观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金坛市地处江南水乡,河网交错,水系发达,河道、湖泊、水库等水系的绿化、生态、景观带的建设将会对城市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金坛市已被省水利厅定为全省第一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县、区),这对金坛市的水生态和水环境建设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因此,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对建设具有苏南特色更有金坛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是不断完善、深化城市水利综合整治规划的可靠依据,是加强水利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手段。金坛市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一是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紧密结合洪涝问题及水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优化的防洪排涝工程措施和工程方案,作出合理、科学的调度决策;二是要以科学的理念,推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规划管理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是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龙头。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水系的存在将对规划用地的选择、用地布局、路网结构等产生较大影响。要评价规划范围内水系变化对上下游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此决定对水系的取舍,并针对保留水系控制重点提出整治要求。规划应兼顾节约土地资源、顺应地形的原则,通过对拟保留水系的整治、改造,与水系两侧土地使用相协调。当前要重点做好开发区控制规划和滨湖新城控制规划中的水系布局规划,在确保水安全的同时提升城市水景观的品位。
现代城市水利建设,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除承担防洪排涝、供水、排水外,还涉及排污、治污、生态景观建设等,切块管理、各自为政,必定引起工程建设上的浪费和管理上的混乱,应借鉴深圳、上海的水务改革经验,建立一体化的城市水务管理体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以加强城市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城市水利作为市政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作用。
水利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城市各项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免受洪水灾害至关重要。水利规划的实施,是搞好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键。水利相关规划制定以后,还要有一个认真实施的过程,有的城市规划落空,并不完全是规划制定得不好,而是由于没有认真实施。因此,要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工作,把实施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完成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
现代化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需要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必须根据城市水利的特点和建设需要不断地充实、引进和培养。现代城市水利建设的任务重、要求高,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基层单位,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比重很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因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技术、技能培训,造就一批能够担负实现水利现代化重任的优秀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实现规划工作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宏观性的基本保证。
水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应根据水系规模、水质情况和区域位置合理疏导利用,使水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当前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水利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必须将水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只有坚持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才能在保证水安全的同时,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