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为民
(金坛市水利局,江苏常州 213200)
金坛市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由防洪减灾工程能力、水资源保障与高效利用能力、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农田水利保障能力、水管理及发展保障能力6大类23项指标和群众满意度构成。本市2012年底的水利现代化现状水平综合得分为87.3分,较2010年底增长了4.5个百分点,较基本现代化目标值相差2.7分。尤其是区域、城市、圩区防洪除涝、防汛防旱管理与应急能力、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水平、旱涝保收田面积率、水利信息化水平等指标得分偏低,是水利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解决水利短板已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进行补短,使未达标的全面达标,已达标的巩固提高。
解决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短板问题,重点要放在突出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和水环境整治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利科技信息化水平,做到硬件要硬,软件不软。
目标任务就是要提高标准、提升功能。一要加快推进新建河枢纽、龙山枢纽、良常枢纽等城市防洪三大节点工程建设,及早形成城市防洪大包围格局;二要积极推进下塘河、丹金溧漕河等老城区、滨湖新城区、经济开发区三大区域水系综合治理;三要大力推进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千亩以上圩堤达标建设。三措并举,实现重点骨干河道防洪达20~50年一遇、除涝达10~20年一遇;城区防洪达50年一遇、集镇和工业集中区防洪达20~30年一遇,城市河道排涝达20年一遇;重要圩区和千亩以上圩区遇历史最高水位不出险,排涝达到日雨量200mm一日排出的标准。
要把丘陵山区塘坝达标建设,中小水库生态修复与清淤,重要湖、库等水源保护与利用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法制化建设,城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等作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治与控结合、疏与堵结合、奖与罚结合。
作为“二山二水六分地”的金坛,应积极规划打造包括“水生态”、“矿山生态”、“土地生态”在内的三张“生态名片”。以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创建推进长荡湖清淤和退圩还湖、钱资湖生态清淤及城乡河道整治、水库清淤、塘坝达标、小流域治理。
农田水利不仅是水利现代化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金坛市水利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纲要》,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河道河塘整治,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 hm2、清淤河道14条50 km、整治村庄河塘790个;抢抓机遇实施新一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着力点是提升水管理服务能力,在管理体制上创新。制定完善“河长制”考核办法,推进骨干河湖达标管理,探索建立“四位一体”(圩堤、水面、泵站、圩区沟渠)的以河养河、以圩养圩的“公司化运作”新模式,设立水利工程维修管理的养护资金。在基层站所建设上达标。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水利(务)站建设意见》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基层站所达标建设和水管单位创建,创建省级、国家级水管单位4家,40%的小型水库达到省级以上规范化管理单位标准。在水工程管理上严格。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涵养了河湖库水利资源,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不少水工程、水设施、水域成为一些开发商的风水宝地,水资源随时都会面临着被占用、水环境被破坏、水质被污染的危机,成为当今水资源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对此,一要强化宣传教育。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惜心爱护水资源、惜心呵护水环境、惜心保护水生态的共同体。二要完善确权划界。对重点水域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确权发证,在管理和保护范围的边界设立固定标志。三要编制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用规划规范和约束开发行为,做到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四是要推进依法治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上,缺的并不是法律法规,而是执法手段和力度。水利部门要更加认真地履行水行政管理职责,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坚决阻止违章开发,打击非法占用等,增强依法治水的威慑力,在依法行政中更好地树立水利部门的权威。
坚持规划引领。制定既满足水利现代化各项指标需要,更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金坛市水利现代化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准确定位,针对水利短板,落实“六定”,即: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限、定进度,并按照《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要确保规划的延续性和严肃性。就目前现状而言,迫切需要编制和完善水系规划、防洪除涝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重点水域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信息化规划,修编城市防洪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圩堤达标规划等,以新的规划指导新的实践,不上临时动意工程、打招呼工程、拍脑袋工程及兴趣工程、家门口工程等计划外工程。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启动建设市、镇两级防汛监控中心,全面构建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水利政务平台、水文工作平台“三大系统二大平台”,提升水利信息化管理程度,推行“数字化水利”。打造过硬队伍。水利现代化首先是要队伍的现代化,而人员老化、知识退化、宗旨意识淡化、专业化程度弱化“四化干部”已成为迫切需要更替的一大问题。地方政府和组织、人社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更加有利于水利人才建设的政策和保障性措施,水利部门要更新观念,搞活机制,破解难题。通过“引”(每年招考引进5~6名水利专业大学毕业生)、“流”(轮岗交流)、“培”(重点抓好在职学历培训)、“派”(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或挂职锻炼)等途径解决水利行业“进人难、难进人”的问题,使整个行业达到班子过硬、队伍精湛,员工激情工作、创新工作、和谐工作。
由市镇两级政府成立金坛市水利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水利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制定考核奖励办法,组织实施、督查、考核项目的落实及推进工作,定期评估水利现代化规划执行效果。
水利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地方党委政府有力的领导,又需要各镇区及发改、财政、规划、国土、交通、建设、环保等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要加快形成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市场化投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一要确保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财政资金安排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长。因水利公益性的特殊性,投资项目必须要有现金流和收益的融资要求,政府除了安排项目资金外,还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支付融资利息。二要加大与上级水利部门的沟通力度,了解政策动向,积极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三要建立健全水利投融资平台。组建“水利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及水利公有资产,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水利水资源开发经营,水利旅游开发经营,房地产开发,以解决水利现代化建设资金需求。“水投公司”可由市国资办全额注资设立,也可整合现有水利系统存量资产,加上国资办注入部分现金设立。为确保能够融资到位,拟由“水投公司”实施长荡湖退圩还湖工程,其形成的堆土场用于融资抵押和今后投入资金的平衡。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传媒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局面。
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考评激励机制,把水利现代化建设纳入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目标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规划评估机制,组织开展水利现代化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评估,检查实施效果,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分析规划实施新问题,完善规划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