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伤寒论》的阴阳观*

2013-04-16 10:32石翠花张敬文山东省青岛市永新中医院青岛266000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少阳伤寒论阳明

★ 石翠花 张敬文 (.山东省青岛市永新中医院 青岛266000;2.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330004)

1 阴阳的含义

现在中医学教材里对阴阳概念的概括,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1]。实际上,阴阳属中国古代的哲学范畴,是沿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道路发展的,关于此,在《易经》中就有表述。《易经》曰:“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天地来形容阴阳,自强不息如天际行星,阳也;厚德载物如地心引力,阴也。《内经》更是对阴阳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浓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即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最本始的东西。

在《伤寒论》里,阴阳的概念被进一步具体化,如言脉位,阳为寸,阴为尺;言脉法,阳为浮取,阴为沉取;言脉象,阳为大、浮、数、动、滑,阴为沉、涩、弱、弦、微;言经络之分别,阳为阳经,阴为阴经;言阴阳之气,阳为阳气,阴为阴气;言病位之表里,阳为表,阴为里;言体质之盛衰,阳为强壮,阴为虚弱;言男女,阳为男,阴为女。《伤寒论》中的阴阳涵义,表面上看复杂多变,实质还是体现了阴阳的一体两用。正如《灵枢》云:“阴阳者,异名而同类。”

2 阴阳的关系

阴阳讲的是阴与阳两者之间的事,既然是两者,自然就有一个相互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阴阳这门学问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医教材里把阴阳的关系分为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几个方面[1]。

实际上,在《内经》里,早已对阴阳的主要关系有很精辟的论述,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联系到具体的自然,阳生阴长即春日以后,白日渐长,气温渐高,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不断增长。那么阴呢?阳化气,阴成形,这些成形的、属阴的万物也随着这个阳的增长而不断地繁茂,真正的一派欣欣向荣。而阳杀阴藏是讲秋冬的变化,阳气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阳气的收藏相对于释放而言,就是“阳杀”。阳杀了,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收藏到一定的程度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生发、释放。这便是《素问》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指的是生发、释放的这个过程,阴指的是收藏的过程。上述的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

在上述这种生长收藏的变化里,阴阳主要是协同为主导,而非对立制约为主导。同时在这种协同关系中又是阳在起主导作用,是阳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导致了这个万物的生、长、收、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引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能量”一词,阳气就好比能量,我们可以设想在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个能量库,春夏季节,能量是处在一个释放的过程,随着能量的释放,万物得到能量的供给,便逐渐的生长、繁茂起来。而生发、释放到一定程度后,它就逐步地转入到收藏,能量收藏起来了,天地万物得不到这个能量的供给,万物的生长自然就趋于停止,而且渐渐地凋零、枯萎,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秋冬景象[2]。

张仲景通晓了上述阴阳关系,在《伤寒论》中重点描述了三阴三阳的辩证关系。那么,三阴三阳从何而来呢?《易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四象即生长收藏,顺应阳气的变化也就是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这其中却没有谈及厥阴与阳明。其实,在《素问》的前几篇里,也只涉及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也只提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直到第六篇《阴阳离合论》才明确提出了三阴三阳。而且,在《素问》里对厥阴与阳明有专门的定义,即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可见厥阴阳明的引入,对中医理论的构建意义重大,而张仲景正是把握了这一点,才能将中医的理、法、方、药运用得出神入化。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讲的是太阳表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乃少阳证,“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是太阳病传入少阳的情况。又如“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讲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证治。三阴三阳辨证的思想贯穿《伤寒论》的始终。

3 阴阳的应用

《伤寒论》原文第58 条云:“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按照字面含义,不管患者身患何病,也不管在疾病的哪个阶段,以及是否经过误下、误汗等误诊、误治,只要能及时地促成患者机体阴阳自和,则必可自愈。这也沿承了《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的思想[3]。

在机体的这种阴阳自和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完全通过机体自我调节功能,以达到阴阳自和而病愈。如《伤寒论》原文第59 条曰:“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便是通过周密观察,不施加治疗手段,而是通过患者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的自然恢复。又如第192 条曰:“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并共,脉紧则愈。”水液之邪蓄积肌表,但邪滞轻浅,在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下,正气胜邪,通过发汗的形式使水湿之邪随汗出而解。第二,通过各种治疗,促使机体达到阴阳自和,疾病愈合。如原文第71 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胃不和则卧不安,只要给与补充必要的水液,使胃液恢复,则阴阳自和,诸症自除。又如原文第20 条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此乃大汗伤阳,阳液虚脱,虽然阴阳俱损,但以阳虚为主,当扶阳固表,阳复津回,阴阳自和,病乃愈。

伤寒发病,无非是阴阳的偏盛偏衰,阴阳失衡所致。阴阳盛衰的程度,是衡量病势轻重、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依据。《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调整阴阳,使其达到阴阳平衡,即“阴阳自和”而病愈。

从上述对阴阳的含义、关系、运用等方面的分析,可见《伤寒论》运用六经辨证,就是围绕阴阳的盛衰平衡来展开的,要想学好《伤寒论》,就要在阴阳上下功夫。诚如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所说:“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1]印会.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14.

[2]刘力红.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6.

[3]张敬文.从现代系统理论探讨张仲景“阴阳自和”观[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3.

猜你喜欢
少阳伤寒论阳明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伤寒论》实为115方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童心童画
《三千年》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常少阳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