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萍 顾则娟* 刘晓珊 万文锦 张 翔 陈 丽 许 勤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技术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187)
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市 210029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1],其本质是找出服务中存在的所有缝隙,再针对其根源进行改革。空气质量与医院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空气的污染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有研究统计[2],导致病房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人的方面:主要为护士宣教力度不够,陪护探视人员多,病人及探视者不明白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控感知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强,病人家属对护理质量不放心;流动人员多,即非本病区工作人员,如联系工作的外来人员等。(2)环境方面:主要为空气对流差,通风设施不完善及布局不合理等。(3)制度方面:主要是未能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部分医疗收费繁琐,如自费药等需由病人家属交现金,以致来回行走于病房的人员增多。如何控制不利因素,改善病房空气质量,成为目前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以来我院两个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将无缝隙护理管理理念运用到提高病房空气质量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3]
1.1.1 我院以往护理服务缝隙主要表现:(1)全方位专业化服务不到位;(2)持续服务存在缝隙;(3)服务主动性、及时性不够,对患者需求反应不够迅速、灵活;(4)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不到位;(5)与患者沟通不够,患者参与护理不够;(6)质量标准不能体现整体护理内涵。
1.1.2 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组织结构改革;(2)职能改革;(3)权力结构改革;(4)服务模式改革,要求是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5)服务过程改革;(6)管理改革。
1.2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
1.2.1 加强宣教、培训。(1)摒弃原先仅口头宣教的做法,制作图文并茂的感染控制宣教单,医务人员人手一份;每病室制作宣教手册1本,供患者和家属随时翻阅。(2)扩大培训对象:将培训对象由医生、护士扩展到实习同学、进修人员及病区保洁工人;同时对非本病区工作人员取得配合。(3)注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从详细的入院宣教到围手术期的宣教,从利于患者康复的角度,宣传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的环境对患者康复的好处,同时提供优质的无缝隙护理。
1.2.2 增设辅助人员,完善硬件设施。(1)病区在医院人事处、护理部的指导下自主聘用助理护士,两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各聘用助理护士9~12名,通过培训,有效地协助病区护士完成了患者的各种基础、生活护理等。(2)增加门卫、陪检、配餐员各1名,负责病区陪护、探视的管理及在院患者就餐和外出检查的管理;(3)新增护理车两辆,每组均有自己的护理用车,改变了过去不规范的做法,有效地减少了尘埃和细菌的散落。(4)给每个病房配置温湿度计,病房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要求一目了然,能更有效地将温度(18℃ ~22℃)和湿度(50% ~60%)保持在适宜范围,更符合病房空气的质量标准。(5)新增了加床患者物品柜,将患者的常用物品统一、规范放置,使病区环境整洁有序。
1.2.3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管理流程。(1)全程、专业、连续的整体护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所有的基础、生活、专科、康复、心理等护理全部由护士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陪护人员数量纳入责任护士绩效考核内容。(2)组织病区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及病区举办的感控知识讲座,学习内容纳入当年继续教育。(3)加强日常感控措施执行情况检查,如有不符,立即整改,考核结果纳入当月绩效,1年有3次以上不合格影响年底评优。(4)加强门卫的管理,严格控制探视时间:病区室办公室护士每天上午打印在院患者明细单,涵盖出入院、当日手术及重危患者,门卫按照在院患者实时情况严格执行病区探视制度,尽量控制闲杂人员进入病区;在7:15~11:00治疗、查房集中的时间段禁止探视,15:00~19:00为病区探视时间,每床位患者探视人员最多不超过2位;医生与患者家属谈话及接待访客时间规定在下午探视时间内;每病患住院一日清单规定在下午探视时间发放,便于家属了解患者住院费用并能及时补交,减少了家属频繁来院次数。(5)增加床单元的清洁度:除常规护理及每日1次的晨间护理外,下午15:00增加1次湿刷清扫床面。(6)加强病房通风:规定7:30~8:30和15:00~16:00清理每房间后统一开窗通风60分钟。
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病区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率100%,知晓率90%;患者住院安心,家属对护理放心,减少了家属在病区逗留及陪护的时间,陪护率由原先的100%降至40%;限制陪客前后随机抽查两病区各7个房间及走廊空气质量菌落数显示,分别下降了48.1%和44.3%,平均下降了 46.2%。
3.1 无缝隙护理管理加强了陪护的管理 做好陪护的管理及对陪护人员进行“洗手”、无菌观念的教育是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在护士人力上给予了保障,加上病区自聘的助理护士,还有门卫、陪检、配餐人员的配备等,有效地控制探视,减少陪护。从患者入院时就开始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感控相关培训,不但使其了解到保障病房空气质量的重要性,而且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对于预防及控制患者与陪护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阻断传播途径的作用。
3.2 无缝隙护理管理完善了护理工作流程 合理的工作流程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前提,措施在每个环节中的落实是全面质量控制的根本保证[4]。病区对提高空气质量实施无缝隙管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素都规范流程和制度,通过人员宣教培训以及相关流程、硬件设施的配备;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等,实施一系列相应的举措,提高了病房空气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3 无缝隙护理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由于护士人力的增加,每患者接受直接护理的时间增加,护理质量提升,按我院综合目标计分法,由实施前的98.4分提高到实施后99.4分[4]。自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以来,两病区临床报告显示,入院患者在逐年增加约30%的情况下,压疮年平均发生例数也从3年前的5例降至1.5例。有统计数据表明[5],优质护理开展的病房在床位周转平均增加1.67次、使用率增加8.8%的情况下,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下降了1.4 d,院内感染率平均下降了2.4%。
1 何继英.护理配合流程在手术抢救心脏破裂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5):447 -448.
2 张小燕,吴婉玲.开展QC小组活动 改善病房的空气质量[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1):820.
3 顾则娟,张镇静,丁霞芬,等.病房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21 -22.
4 顾则娟,王荣,谢晓峰,等.血标本分析前质控流程的无缝隙管理[J].护理学报,2009,16(6B):21 -23.
5 顾则娟,王水,张镇静,等.舒心病房护理运行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