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2010)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一种自然的或专门指导的环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学习一种母语外的新语言的过程[1] 。二语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究领域从语言学范畴扩展到许多相关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
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感受等方面,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焦虑情绪、自信心等。所有的情感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学习者在心情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可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反之,消极的、不良的心境容易使人产生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研究表明: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因素。焦虑会使学生陷入紧张害怕和不敢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情绪中,进而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形成语言输入和输出效果低下的恶性循环[2] 。为了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有效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才会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充满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达到最佳的英语学习效果。
总之,焦虑会对语言学习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MacIntyre和Gardner对此作了一个概括,见下表:
社会语言学家对年龄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年轻的二语习得者要比年纪大的人学得好。著名的语言学家Chambers和Trudgill对Norwich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发{G}这个音的变体作了调查,发现年轻一代(10-19岁)使用不标准的变体,而中年人(30-60岁)的人更喜欢用标准的变体。老年人(70岁以上)也使用不标准的变体,但他们所使用的变体和年轻一代所使用的是不同的。Chambers和Trud gill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社会压力、社会关系网、知识面等方面是不同的。
Chambers和Trud gill通过这个调查说明了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青春期之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不可能习得讲母语的人的口音,而15岁以后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更不可能象15岁之前的学习者那样发展自己的语法能力。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学习一种语言的年龄越早越好,但年龄并非是学好语言的绝对因素。实践证明:在某些方面,成人的学习优势要强于年龄小的学习者,但这种优势在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著名语言学家Carroll在他的研究中将天赋定义为“学习一项任务的能力”[3] 。他认为:天赋跟成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天赋高的人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天赋跟动机也是分开的。天赋是一个稳定的因素,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是二语习得的必备条件,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能力。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天赋应包括四种能力:(1)语言编码能力;(2)语言感受能力(3)语言记忆能力;(4)推理能力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天赋是指那些对语言学习能力起帮助作用的能力,如学习者的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概括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一种潜在的语言学习能力[4] 。
在二语习得中,具有一定语言天赋的人对于语言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他们能够很快地掌握一门语言,甚至是几门语言。
在许多教授语言的专家看来,学生的性格对语言学习的成功或失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把性格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两种。
对于性格和二语习得的关系有两个主要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对于掌握社会人际关系技能要比内向型性格的人做得好。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好交际,性格开朗,有更多的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语言的输入总量远远大于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交流上取得更大的成功[5] 。另一种观点认为:内向型性格学习者在掌握学术认知语言能力方面要比外向型学习者更具优势。因为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和写作,所以经常取得更多的学术性的成功。
大多数人都支持第一种观点。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一门语言主要是为了交流。因此,外向型性格学习者能更好地使用这门语言。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李维等:心理学百科全书,P.382);指“学生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P.311)。如果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就能在英语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学习策略不科学,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但是成绩总是提高不上去。我们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刻苦,晚上很晚才睡觉,但是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而有的学生学习非常轻松。因此,学习策略对二语习得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上所述,个体差异中的情感因素、年龄因素、语言天赋、性格差异、学习策略的差异等对二语习得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除了个体差异的因素外,还有许多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比如说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因此,作好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二语习得的能力。
[1] Ellis,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nd Acquisi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6
[2] 李芳.二语习得之于语言课堂教学初探[J] .科教文汇,2007,(08)
[3] 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
[4] 邬澜.二语习得理论对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5).
[5] 王琨.浅析个体差异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