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分析

2013-04-15 02:53:38许冲徐锡伟
地质论评 2013年6期
关键词:玉树编目汶川

许冲,徐锡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内容提要:地震滑坡编目是地震滑坡区域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单次地震事件后的地震滑坡编目工作成果多有出现,然而,地震滑坡编目误差分析,尤其是滑坡的面积与体积误差分析研究却是一项空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地震滑坡编目误差分析方法,并分别对2010年4月14日玉树Mw6.9级地震触发的2036处滑坡、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级地震触发的30828处滑坡、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地震触发的197481处滑坡编目图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滑坡面积为1.191 km2,误差范围是1.153 ~1.229 km2(96.81%~103.19%),体积为2.012×106m3,误差范围是1.947×106~2.078×106m3(96.77%~103.28%);海地地震滑坡面积为15.743km2,误差范围是15.118 ~16.368 km2(96.03%~103.97%),体积为29.698×106m3,误差范围是28.594×106~30.821×106m3(96.28%~103.78%);汶川地震滑坡面积为1160.025km2,误差范围是1072.258 ~1248.424km2(92.43%~107.62%),体积为4693.159×106m3,误差范围是4372.957×106~5033.739×106m3(93.18%~107.26%)。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滑坡编目误差的关系分析表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有明显影响,地震滑坡强频分布与滑坡编目误差的关系分析表明滑坡规模对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也有明显影响。该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分析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更多的地震滑坡事件。

地震滑坡编目是地震滑坡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其是后续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分析(Xu Chong and Xu Xiwei, 2012)与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Xu Chong et al., 2012a, 2012b, 2012c)的基础。随着遥感与GIS的发展成熟,目前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滑坡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成为了地震滑坡编目的主要方法(许冲, 2012)。如1994年1月17日美国Mw6.7(Ms6.8)级Northridge地震滑坡,是基于航片解译得到的,航片的比例尺为1∶60000,得到的滑坡编目图包括超过11000处单体滑坡(Jibson and Harp, 1994; Harp and Jibson, 1995, 1996),这些滑坡分布在一个面积超过为10000km2的区域内,大部分滑坡发生在面积为1000 km2的包括圣苏珊娜山脉和圣克拉拉流域以北山区的区域内;关于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Mw7.6(Ms7.3)级地震,不同人员基于SPOT 5数据或者航片分别解译得到滑坡数量为1万左右(Wang et al., 2003; Khazai and Sitar, 2004)或2万左右(Wang et al., 2002)滑坡;不同的研究人员(Sato et al., 2005; Sassa, 2005; Chigira and Yagi, 2006; Sekiguchi and Sato, 2006)建立了2004年10月23日的Mw6.6(Ms6.8)级日本新潟县地震触发滑坡编目图,从1000多个到4000多个不等;关于2005年10月8日的克什米尔地震(Sato et al., 2007; Kamp et al., 2008; Owen et al., 2008),不同人员建立了滑坡编录图,结果表明该地震触发了1000多到2000多个滑坡;2007年1月22日的智利艾森峡湾Mw6.2(Ms6.3)级地震(Sepúlveda et al., 2010)滑坡编目结果表明该地震触发了538处滑坡;2008年6月14日的岩手-宫城Mw6.9级地震(Yagi et al., 2009)触发了4161处滑坡;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震,触发了近20万处滑坡(许冲, 2012; Xu Chong and Xu Xiwei, 2012);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级地震触发了超过3万处滑坡(许冲和徐锡伟, 2012c),或超过7000处(Harp et al., 2011);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Mw6.9(Ms7.1)级地震触发了超过2000处滑坡(Xu Chong et al. 2013a; 许冲和徐锡伟, 2012a, 2012b, 2012d),或282处(殷跃平等,2010)。

这些地震滑坡编目成果为地震滑坡防灾减灾与后续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目标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这些基于人工目视解译方法的地震滑坡编目图存在来自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误差,对这些误差的研究是当前所缺失的。本文给出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地震滑坡编目结果的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误差分析方法,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地震滑坡、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级地震滑坡、2010年4月14日玉树Mw6.9级地震滑坡详细编目结果为例,研究这三次地震事件分别对应的地震滑坡编目的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误差,进行基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分析。

1 研究方法

基于遥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去进行滑坡编目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光学遥感影像上滑坡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周边环境的独特色调与纹理差异来圈定出滑坡边界。因为遥感影像均是正方形的栅格,所以其细观上表现出来的是规则的边界形状,如果滑坡边界的实际形状恰好对应着滑坡体与周围环境的两个栅格的界线,那么就将这两个栅格之间的界线勾划为滑坡边界,这样也就不会存在基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面积误差。然而,现实中滑坡的形状多数是不规则的,其真实的边界不可能恰好与两个栅格时间的边界相对应。因此,表现在遥感影像上如何区分跨越滑坡区与周边区域的栅格是一个对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结果影响较重要的方面,作者在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工作的时候采用的是对这些栅格进行平分的方法作为滑坡的边界线,这样滑坡边界恰好对该栅格的面积进行了平分。这样每一个单体滑坡的面积误差就如式(1)所示:

AE= 0.5×P×R

(1)

其中AE代表面积误差,P代表滑坡的周长,R代表用于解译该滑坡的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那么滑坡面积A的范围就是(A-AE,A+AE)。需要指出的是,依据上述分析,最终编录图的滑坡面积误差范围是误差的上限,因为是依据单体滑坡最大误差相加得到最终的编录图误差,多个滑坡之间的误差肯定互有抵消,给出的结果最终总误差也将是最大的。这样就分别给出了滑坡编目图的最大滑坡面积与体积误差范围。如果出现A-AE值为负值的情况,那么将这个滑坡的面积最小值(A-AE)设定为0。

滑坡体积采用式(2)(Larsen et al., 2010)来计算:

Vls= 0.146 ×Als1.332

(2)

式中,Vls为某滑坡的体积,Als为该滑坡的面积。

2 研究案例

2.1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滑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w 6.9级大地震。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带走向约300°,65km长,性质为左旋走滑。挤压鼓包与张裂缝相间排列或雁列式裂缝是地表破裂带的主要类型,破裂带实测最大水平位错约1.8m(许冲和徐锡伟, 2012a, 2012b)。震后应急排查结果表明,玉树地震诱发滑坡282处,直接造成8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殷跃平等, 2010)。更详细的研究(Zhang Yongshuang et al., 2010)表明玉树地震触发了454处广义的滑坡,其中包括28处滑坡、44处崩塌、196处碎屑流与186处不稳定斜坡。

作者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与现场调查验证的方法,圈定了2036处同震滑坡(Xu Chong et al., 2013a; 许冲等, 2012)。这些滑坡受地震地表破裂控制强烈,规模相对较小,常常密集成片分布。滑坡类型多样,以崩塌型滑坡为主,还包括滑动型、流滑型、碎屑流型、复合型等类型的滑坡(Xu Chong et al., 2013a; 许冲等, 2012)。

开展玉树地震滑坡解译的遥感数据包括震前分辨率为15m的ETM+与分辨率为2.5m的SPOT 5,其覆盖范围如图1A所示。地震后的遥感影像数据源如图1B所示,包括0.2m与0.4m的航片,0.5m分辨率的World View,分辨率为2.5m的SPOT 5。在解译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分辨类别较高的航片,然后选择0.5m分辨率的World View,最后选择SPOT 5数据。最终得到的玉树地震滑坡编目成果见图2。依据优先选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原则,最先统计高分辨率影像覆盖范围内的滑坡面积与体积,如果滑坡完全包括在某种分辨率的区域内,表明这些滑坡是依据这些遥感数据解译得到的。

2010年玉树地震的各种震后遥感影像类型、分布面积、及使用面积见表1。分别基于各种数据的滑坡数量、面积、体积结果在表1中也列举出来。根据滑坡编目图误差分析方法得到了基于0.2m分辨率航片的滑坡553个,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分别为0.436km2与0.81×106m3,计算得到这些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范围分别是0.43~0.443 km2与0.797×106~0.823×106m3,误差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8.62%~101.61%与98.4%~101.6%;基于0.4m分辨率航片得到的滑坡数量为1440个,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分别为0.733km2与1.169×106m3,计算得到这些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范围分别是0.707~0.758km2与1.127×106~1.212×106m3,误差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6.45%~103.41%与96.41%~103.68%。由于World View数据仅仅为沿着地表破裂的一个条带状区域,且完全被航片所覆盖,因此在玉树地震滑坡的编目工作中基本未用到World View数据。最后基于2.5m分辨率SPOT 5数据得到的滑坡数量为43个,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分别为0.022km2与0.033×106m3,计算得到这些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范围分别是0.016~0.028km2与0.023×106~0.043×106m3,误差百分比范围分别为72.73%~127.27%与69.7%~130.3%。最后,所有的滑坡合计得到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分别为1.191km2与2.012×106m3,计算得到这些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范围分别是1.153~1.229km2与1.947×106~2.078×106m3,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误差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6.81%~103.19%与96.77%~103.28%。可以看到基于0.2m与0.4m航片得到的滑坡误差很小,而基于2.5m分辨率的SPOT 5数据得到的滑坡面积与体积误差较大,均在30%左右。

图1 玉树地震前后影像覆盖图,背景影像为地震前的ETM+: (a) 地震前; (b)地震后Fig. 1 Pre- and post-earthquake remote sensing images coverage: (a) pre-earthquake; (b) post-earthquake

影像类型分辨率(m)影像覆盖面积(km2)使用影像面积(km2)滑坡数量滑坡面积(km2)滑坡面积比(%)滑坡体积(×106m3)滑坡体积比(%)航片0.22252255530.436(0.43~0.443)98.62~101.610.81(0.797~0.823)98.4~101.6航片0.4101194414400.733(0.707~0.758)96.45~103.411.169(1.127~1.212)96.41~103.68WorldView0.5250000-0-SPOT 52.5843190430.022(0.016~0.028)72.73~127.270.033(0.023~0.043)69.7~130.3合计2329135920361.191(1.153~1.229)96.81~103.192.012(1.947~2.078)96.77~103.28

图3 海地地震滑坡编目图Fig. 3 Inventory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2.2 2010年1月12日海地地震滑坡

2010年1月12日海地地震发生于北美板块向加勒比板块俯冲碰撞的板块俯冲带区域,震中位于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带附近。依据海地地震野外考察报告(Jibson and Harp, 2011)与来自于Google Earth的高分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得到海地地震滑坡编目图为30828处滑坡(许冲和徐锡伟, 2012),覆盖面积约为15.736 km2,这些滑坡分布在一个面积为3192.85km2的区域内(图3)。由于用于滑坡解译的遥感影像均来自Google Earth,因此难以获取到基础数据的分辨率,如果按照1m的分辨率来计算海地地震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误差。结果表明,这30828处滑坡的面积与体积的范围分别是14.493~16.993km2与27.508×106~31.96×106km3,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误差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2.06%~107.94%与92.63%~107.62%。

图4 汶川地震滑坡编目与遥感影像覆盖图: (a) 地震前;(b)地震后Fig. 4 Inventory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pre- and post-earthquake remote sensing images coverage: (a) pre-earthquake; (b) post-earthquake

2.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滑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于龙门山地区,是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至欧亚板块以下,造成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沿着龙门山断裂发生错断的结果。汶川地震产生了两条主要地表破裂带,其中一条为240km长的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带,为右旋走滑性质,另一条为长72 km的灌县-江油地表破裂带,以逆冲为主,此外,还有一条6km长的北西走向的逆冲左旋走滑性质破裂带,为小鱼洞地表破裂带(Xu Xiwei et al., 2009a, 2009b; 徐锡伟等, 2008, 2010)。多家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开展了汶川地震滑坡的编目工作,关于汶川地震滑坡编目的成果见表2。

表2 汶川地震滑坡编目成果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inventories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最新的汶川地震滑坡编目成果(许冲, 2012; Xu Chong et al., 2013b, 2013c)表明,汶川地震触发了197481处滑坡,这些滑坡的面积约为1160km2,大致分布在一个面积约110000km2的区域内,是当前汶川地震滑坡最全面详细的编目成果,也是有记录以来单次地震事件触发滑坡数量最多的记录(许冲, 2012)。

用于汶川地震滑坡解译的遥感影像多种多样,图4为汶川地震滑坡编目与遥感影像覆盖图。表3列出了用于解译的各种遥感影像的面积与解译得到的滑坡数量面积与体积。与玉树地震滑坡解译所用到的数据源类似,用于汶川地震滑坡解译的数据源也多种多样,我们依然依据综合高分辨率数据与距离地震发震时刻最近的影像选取原则,进行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因大多数遥感数据是在地震后短期内获得的,因此主要依据高分辨率影像优先的原则选择解译数据源。用于滑坡解译的震后航片分辨率包括1m、2m与2.5m三种,且一些地区被云覆盖,分辨率各异,与SPOT 5、ALOS、IRS-P5多有重叠,因此在解译过程中,将航片位置排在了SPOT 5、ALOS、IRS-P5之后。因此我们在表3中将航片定为SPOT 5、IRS-P5与ALOS数据的补充,当这三种数据均没有覆盖的地区,采用航片去解译,在计算误差的时候,将航片的分辨率设置为与SPOT 5、ALOS、IRS-P5一致的2.5m,也就是说,在误差分析计算中将航片的分辨率也设置为2.5m。最终结果表明197481处汶川地震滑坡的面积与体积分别为1160.025km2与4693.159×106km3,计算得到这些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范围分别是1072.258~1248.424km2与4372.957×106~5033.739×106km3,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误差百分比范围分别为92.43%~107.62%与93.18%~107.26%。

表 3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误差分析统计Table 3 Error analysis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图5 假想分辨率条件下的结果百分率分析: (a) 面积误差;(b) 体积误差Fig. 5 Error analysis under different hypothe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 resolutions: (a) landslide area errors; (b) landslide volume errors

3 遥感影像分辨率与误差的关系分析

为研究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不同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的影响,我们假设了0.2m、0.5m、1m、2.5m、5m、10m、15m与20m这几种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分别进行了玉树地震(表4)、海地地震(表5)与汶川地震(表6)滑坡的误差分析。将这三个地震事件对应的滑坡编目图的面积与体积误差分析结果汇总于图5。

表4 假设不同分辨率条件下玉树地震滑坡误差分析Table 4 Error analysis of the 2010 Yushu earthquake under different hypothe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 resolutions

表5 假设不同分辨率条件下2010年海地地震滑坡误差分析Table 5 Error analysis of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under different hypothe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 resolutions

表6 假设不同分辨率条件下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误差分析Table 6 Error analysi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under different hypothe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 resolutions

因为针对滑坡面积的下限值,一些长条形的滑坡会出现A-AE值为负值的情况,这时将该滑坡的面积值设置为0,使用的遥感数据源分辨率越低,这种情况越普遍。因此滑坡的误差百分比值越接近100%,这就造成了滑坡面积与体积下限误差的曲线略有上扬的趋势(图5)。同等分辨率的条件下,汶川地震滑坡编目成果的体积与面积误差受分辨率的影响最小,其次是海地地震滑坡编目成果,受影响最大的玉树地震滑坡编目成果,这是由于玉树地震滑坡编目图中的小滑坡所占比例较大的原因。

制作三次地震事件对应的滑坡编目图所使用影像分辨率与面积、影像分辨率与体积结果上限百分比存在明显的线性对应关系,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这三次事件的面积与体积线性回归函数,因为当分辨率越高,越接近0,误差就越向0逼近,因此我们将回归函数的截距限制在原点(0,100)位置,所得到的回归函数分别为:

2010年玉树地震滑坡面积上限:

y= 8.2234x+ 100,R2= 1

2010年玉树地震滑坡体积上限:

y= 10.376x+ 100,R2= 0.9975

2010年海地地震滑坡面积上限:

y= 7.94x+ 100,R2= 1

2010年海地地震滑坡体积上限:

y= 8.9125x+ 100,R2= 0.9976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面积上限:

y= 2.6193x+ 100,R2= 1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体积上限:

y= 2.6524x+ 100,R2= 0.9994

可以看出,决定系数R2均接近或等于1,表明了回归函数线性规律特别明显。

如前所述,一些小规模的长条状滑坡,其面积下限(A-AE)可能为负值,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将这类滑坡的面积下限设置为0,遥感影像分辨率越低,单元栅格越大,那么这一类型的滑坡就越多。因此滑坡面积与体积结果下限百分比并未表现出类似上限百分比的线性关系,而是表现出了一定的上扬趋势,更符合指数回归曲线,同样,将回归函数的y轴截距限制在原点(0,100)位置,得到滑坡面积与体积下限的回归函数分别为:

2010年玉树地震滑坡面积下限:

y= 100e-0.1173x,R2= 0.9969

2010年玉树地震滑坡体积下限:

y= 100e-0.1118x,R2= 0.9971

2010年海地地震滑坡面积下限:

y= 100e-0.089x,R2= 0.9992

2010年海地地震滑坡体积下限:

y= 100e-0.081x,R2= 0.9993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面积下限:

y= 100e-0.0322x,R2= 0.9966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体积下限:

y= 100e-0.027x,R2= 0.9995

决定系数R2均接近1,表明了影像分辨率与滑坡面积与体积结果下限百分率指数函数匹配程度特别明显。

4 地震滑坡强频分布及其与

误差的关系

由遥感影像分辨率与误差的关系(图5)分析表明,在同样的遥感影像分辨率之下,不同滑坡编目图的面积与体积误差是不同的,这与滑坡的规模关系密切,本节在分析地震滑坡强频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滑坡强频曲线与误差的关系。地震触发区域滑坡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面积-频率"幂律关系式,滑坡的面积与滑坡累积数量可以用下述关系式来表示:

lgN(A)=a+bA

(3)

其中A代表该滑坡的面积,N(A)代表面积大于该滑坡面积的滑坡的数量。

图6将这三次地震滑坡的强频曲线放在了一个图上,三者与不同分辨率下的地震滑坡编目误差大小(图5)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位于外围的强频曲线,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滑坡编目强频曲线,同样分辨率遥感影像条件下,其误差较小;位于内侧的强频曲线,恰对应着2010年玉树地震滑坡强频曲线,其是同样分辨率遥感影像条件下,误差最大的例子;中间的强频曲线,为2010年海地地震滑坡的强频曲线,滑坡面积与体积的误差也位于汶川地震滑坡与玉树地震滑坡之间。这表明了地震滑坡编目成果中面积大的滑坡越多,结果误差受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影响越小。

图6 地震滑坡面积-累加数量幂律关系Fig. 6 Curve depict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mulative landslide number and the landslide area

5 分析与讨论

文中的体积计算公式Vls= 0.146 ×Als1.332(式2)来自Larsen等(Larsen et al., 2010)给出的滑坡"体积-面积"幂律公式,这并不是唯一的滑坡"体积-面积"转换幂律公式,不同的研究者针对不同的研究区,不同的滑坡类型给出了多种滑坡公式,不同的公式(Korup 2005; ten Brink et al., 2006; Guzzetti et al., 2008; Larsen et al., 2010; Parker et al., 2011)对结果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对误差的相对大小是影响较小的。这方面的体积计算公式误差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之内。

本文的误差分析是针对遥感影像分辨率所产生的误差,其他方面的误差不在本文的研究考虑范围之内,比如遥感影像校正过程中所产生的畸变误差,且这种畸变导致的多是滑坡位置误差,滑坡面积误差很小。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滑坡数量、滑坡面积、滑坡体积误差也不是本文所考虑的内容,不同的研究人员对滑坡的界定差异导致滑坡数量相差很大(如表2),对单体滑坡的区分差异也会导致利用滑坡"面积-体积"频率关系得到的结果滑坡体积差距很大,进而导致滑坡体积相差较大,这在这3个滑坡编目图中都有所表现,这些误差也不是本文的考虑范围。滑坡的体积与面积转换幂律经验公式是基于前人给出的结果,其误差也不在本文的考虑之列。要完全考虑这些因素对滑坡体积与滑坡面积造成的误差还需要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工作。

众所周知,遥感影像分辨率越高,得到的滑坡编目的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误差越小,随着当前亚米级商业卫星遥感影像的出现,给予地震滑坡精确编录提供了基础。然而地震触发滑坡往往面积广、数量多,一味的追求遥感影像的高分辨率,会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多数科研人员可能无法承受。因此,如何达到二者的平衡是多数地震滑坡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本文的遥感影像分辨率与误差的关系分析给予了我们在解译地震滑坡时候遥感影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与依据。对于类似2008年Mw7.9级汶川地震滑坡这样规模的地震滑坡编目,我们可以选择2.5~5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如SPOT 5、ALOS或IRS-P5等,其误差在10%左右。而对于类似2010年Mw7.0海地地震滑坡与2010年Mw6.9级玉树地震滑坡这样规模的滑坡编目结果,要保证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结果误差在10%左右,2.5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显然不够,需要选择1m左右的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才合适,如IKONOS、World View或QuickBird等。

6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分辨率评估地震滑坡面积与体积误差的分析方法。并以2010年玉树Mw 6.9级地震、2010年海地Mw 7.0级地震与2008年汶川Mw 7.9级地震触发滑坡为例,进行了这三次地震滑坡编目图的滑坡面积与滑坡体积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震滑坡面积为1.191 km2,误差范围是1.153 ~1.229 km2(96.81%~103.19%),体积为2.012×106m3,误差范围是1.947×106~2.078×106m3(96.77%~103.28%);海地地震滑坡面积为15.743km2,误差范围是15.118 ~16.368 km2(96.03%~103.97%),体积为29.698×106m3,误差范围是28.594×106~30.821×106m3(96.28%~103.78%);汶川地震滑坡面积为1160.025km2,误差范围是1072.258 ~1248.424km2(92.43%~107.62%),体积为4693.159×106m3,误差范围是4372.957×106~5033.739×106m3(93.18%~107.26%)。遥感影像分辨率与滑坡编目误差的关系分析表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有明显影响,地震滑坡强频分布与滑坡编目误差的关系分析表明滑坡规模对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也有明显影响。

该误差分析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基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区域地震滑坡面积与体积误差分析方法,该地震滑坡编目图误差分析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更多的地震滑坡事件,给地震滑坡解译中遥感数据分辨率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参考。

猜你喜欢
玉树编目汶川
云上远眺新汶川
绿色天府(2022年2期)2022-03-16 06:15:56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6
玉树留芳
玉树花开、鸡鸣东白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40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1:01
汶川6年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7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玉树依然美丽
玉树,我为你祈福,我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