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教务处,成都610107)
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面临国内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际上的竞争。高等教育市场的逐渐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得身处其中的任何一所高校,不论其类型、层次、规模如何,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必须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进行一个合理而有效的定位。在定位中,如何权衡政府、市场以及学校自身的关系,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定位是来自于营销学的术语,最先是由艾·里斯和杰·屈特于1969年提出的。根据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理解,定位指的是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1]。定位是企业确定目标群体,设计产品方案,根据战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在产品以及企业营销中不断融入自身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过程。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同的学者对定位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高校定位是高校在整个社会结构和高等学校结构中,以及在要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上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过程,具体分为三个层面:自身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自身内部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定位、人才质量规格定位等[2]。
相似的观点有很多,如: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定位是指高等学校为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对高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上做出的战略选择[3]。这些观点强调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职能,关注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品种,类似于营销学上企业的产品定位;同时也注意到了利用系统论的观点关注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综合考虑高等学校内部系统的调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是国家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也具有多样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学校比比皆是,因此根据高校定位的内容,高校定位主要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学校层次定位、学校特色定位、学校水平定位以及服务面向定位五个方面[4]。不同的学校对自身的定位以及战略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会包含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观点,定位是企业通过不同的营销组合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自己形象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自身独一无二的形象,通过消费者的心理感受给自身企业的发展带来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结构的逐渐调整,高等教育多样化逐步呈现,社会公众以及市场对高校的评价逐步形成并随高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改变,学生对高校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为了保证学校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职能,高校必须充分、准确地分析和认知自身的优势、劣势、竞争、机遇等因素,融合各种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自身的更好发展。
正确和合理的定位是任何一个实体想要取胜的最关键一步,也是第一步。高等教育虽然不属于盈利性实体,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以及竞争性却对高校定位提出了较高要求。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校定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使得各高校在对自身进行定位时面临着较大的困惑,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定位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定位主体地位缺失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自身秩序和人为秩序的差别。首先,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行政措施等手段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人为的划分。如:我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这些都是政府人为地给高校打上一个标签,破坏了高等教育市场的自身调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高校的定位。其次,教育部以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可以颁发的学位类型以及学位层次也有着一定的政策限制,这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规范性发展,但也给高校的定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目前,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财政、行政以及法律等手段对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种种行为进行规范,这就导致了高校在自身定位以及处理学校其他内部事务中不具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受到政府管制的严重影响。
2.定位趋同,盲目追求高大全
高校在定位的时候除需考虑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特色、发展优势之外,还会分析学校的规模、学校的学科门类、学校可以授予学位数量,以及层次等对学校自身发展可能带来影响的因素,这些会让高校在对自身进行定位时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定位上趋于同质,盲目追求学校的高层次、大规模以及齐全的学科门类。
3.定位中呈现出浓重的传统思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重学轻术的国家,国家以及社会舆论都非常重视学术的发展,而不注重技能以及技术的研究。在高校定位的时候也呈现出这样的现象。各大高校都希望升格为本科院校,发展为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而忽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容易导致高等教育市场和劳动力需求市场的脱节。
我国高校在定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均可以从政府、市场以及高校自身三个方面寻找原因。
1.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监管存在引导性
我国目前实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有机结合的新体制。除少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以及行业性很强需由国家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高等学校外,其他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由省级政府管理或者以地方为主与国家共建。不论是哪个层面的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监管都是合情合理的。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财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对高校的行为(包括定位)进行调控和引导。国家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向“985”、“211”工程大学的倾斜对高校的定位起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国家对高校收费的监管使得大学只有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才能尽可能保证教学质量不受规模扩张的影响。政府对高校的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决定高校可以获得的政府财政支助的多少,让高校都试图朝着高、大、全的方向发展自己。也就是说,政府在对高校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存在政策暗示的现象。
2.市场对高等学校的定位具有调节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以集权为主。自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起,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市场。
这一因素决定了高校各方面的信息都不具有绝对的透明性,学生和家长仅仅利用高校网站以及周围人群对高校的评价等选择一所高校,用人单位也只能根据高校的往届毕业生情况以及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高校学生质量进行评价,更多的社会公众也只能借助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新闻报道认识高校。因此,客观而言,公众对高校层次、高校类型、高校优势等的认识不够全面、清晰,再加上中国社会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比较严重,公众对高校没有形成一个客观而理性的认识,存在研究型大学比应用型大学好,部属院校比地方院校好,本科比专科好等非理性认识,这些思维都使得高校不得不往“高、大、全”的方向上定位。
3.高校在定位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我国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都是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直接任命的,领导的政绩观会深切地影响一所大学的定位。有些领导为了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成绩,往往脱离大学实际,制定一些不符合大学实际情况,在短期之内也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不仅没能促进大学的发展,反而因为不切实际的发展战略使大学本来具有的比较优势消失殆尽。
高校的经济来源及其结构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定位。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拨款;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多的学费收入;为了通过社会服务赚取更多的报酬,高校在进行定位时也只能朝着“高层次、大规模、学科门类齐全”的方向发展。
高校定位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影响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它是政府、市场、高校三者不断博弈的过程,应该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
1.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宏观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防范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加强办学资源配置政策的合理设计,以促进公平,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实行成本分摊的原则,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接受的教育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我国可以提供的高等教育资源以及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言,高等教育依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会产生外部性,给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以及社会都会带来收益。按照萨缪尔森的准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有责任对其发展进行监管。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建立至今也不过150年左右的历史,在这一段历史中,大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当时所处的社会性质、经济形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的严重影响,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直接从国家利益主导期向利益共生期转变,而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自治。因此,在对大学自主权的呼吁和追求的同时,我国大学对办学自主权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对大学究竟应该如何行使办学自主权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还习惯于国家计划式的统一管理[5]。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大学的管理理念和水平也都存在差异,这就从客观上强调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行政、法律以及财政等手段,宏观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防范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尽可能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之下,使其在学校内部事务以及发展战略上享有最大的自主。
2.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进行政策规避,尽量避免对高校定位产生暗示
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高校的准入、高校的运营、高校的质量进行监管。在此过程之中,政府的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以及项目,如“985”、“211”等工程的实施都会对高校的决策产生影响。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庞大性以及内部的多样性,政府不可能详细制定每一种高校的发展战略,只能从宏观上引导高校的发展。但是,政府采取的任何一项行动客观上都会对高校的发展战略制定产生暗示和影响。因此,各大高校倾向于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忽视了自己本身的优势,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群体,全面撒网,毫无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和发展专业,这些现象和措施都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
因此,政府在对高校进行管制的过程中应尽量进行政策规避,防止对高校的决策产生一些无意识的影响,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
1.学生、家长在选择和评价高校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从长远考虑
如果将高校提供的教育作为一种服务,学生则是为购买此服务而支付一定代价的顾客,那么,学生在考虑选择某所高校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学校的地域、名气,而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选择切合自身情况,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学校。如:如果一个学生的成绩只是一般,只能勉强进入一所重点大学,自己对专业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根据学校的调配进入该学校,进校之后因为在竞争中不占优势而倍感压力,了无兴趣的专业也激不起他的学习热情,在就业的时候也毫无优势可言。对于这样的学生,选择一所一般本科院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由于学生或家长考虑不周而造成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关系心理感受和面子的理性消费的过分关注的影响。因此,学生、家长在评价、选择高校的时候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高校的情况,进而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2.第三部门对高校的评价应考虑全面和客观的原则
第三部门是不同于企业的非营利性组织,独立于政府,虽然我国的第三部门还不是特别发达,对高校的评价往往是由教育部以及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的,但是,第三部门在我国教育系统依然是存在的,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第三部门在对一所高校进行评价的时候应本着全面和客观的原则,力图考虑所有因素,以衡量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
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使政府对高校的监管分离开来,政府制定规则,专业和独立的第三部门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客观上保证高校尽可能作出独立于政府等组织的定位。
3.企业应积极向高校传达自己需要人才类型的信息
高校学生毕业之后最终都会进入工作单位,因此,用人单位不能仅仅只是接受高校毕业生,他们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等给出建议。高校则可以根据他们的建议,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优势的基础之上,尽可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这样,高校的定位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有利于高校发展的。
1.定位要切合实际,发挥优势,发展特色
高校在定位中,要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优势学科、地理位置、学校层次、学校类型等方面出发。往高层次走固然是好的,可是一所专科学校发展成为一所重点大学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既然如此,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所能带来的连带效应,注重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关注地区经济的发展,找准培养人才的类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未尝不是一条特色定位的路。而只有明确自身是要为哪个地区的经济服务,是要培养哪种类型的学生的学校,才能够在学生以及用人单位中获得良好的口碑,给学生制造一种归属感,在公众的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位置。
2.定位要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和规划
高校在对自身进行定位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学校的短期利益,如:为争取政府的某项财政拨款而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为政府的某个项目设置一个专门的实验室等等。虽然这有利于学校获得更多的政府财政拨款,更好地发展有关科研项目,更好地为社会和地区发展服务,但如果这些项目和新设置的专业是和学校的优势专业毫不相关的,那么,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或许一个项目完成之后,相关的配套设施因为人才的缺乏而浪费;也或许新设置的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好的就业前景,专业在几年之后则撤销。这些做法都会浪费高校的资源,成为高校长远发展道路上的桎梏。因此,高校定位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不能因短期利益而打乱学校的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
高校定位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事情,也和政府、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定位不仅仅关乎学校自身的发展,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整个国家也都受其影响,是政府、市场以及高校三者不断博弈的过程。因此,高校定位既要依托政府支持,又需要政府适当放权,认真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市场竞争,注重高教多元化发展;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促进高校理性发展。
[1]蔡东林.谈定位[J].煤炭经济研究,2003,(1):24.
[2]陈杰.对目前我国高校办学定位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5):123.
[3]叶凡.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56.
[4]田伏虎.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若干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06,(5):43.
[5]韩映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考察与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