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莉莉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费孝通),应以“文化自觉”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而诚信是会计人立身之本,乃会计文化核心所在,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虽然在会计行业诚信文化的教育从没有懈怠,但诚信理念还是未能广泛深入落实到会计实践中,诚信教育和监督机制缺乏创新。例如,诚信教育方面,概念层面较多,案例警醒较少。会计监督方面,技术层面偏重,职业道德层面偏轻;监督惩戒做得较好,诚信典型宣传不够到位。因此,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建设有待强化。
会计诚信体系的培育和建立又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问题的解决本身要依靠各个子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倡导适度的个人主义,又要克服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强化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价值观,与会计监管、考试评价、会计教育、信息化平台等互相支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会计诚信体系”。
(一)建立会计诚信法律约束机制。我国会计监管的对象包括7,9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9万多名执业注册会计师、1千多万名的会计从业人员和上千万户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政府主导的会计监管显然力所不能及,会计造假被查处的几率相对较低,加上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防范会计人员财务舞弊的有效机制,约束惩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强,缺乏法律的威慑力,严重制约了会计监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多年来,我国会计监管方面过多来自外部力量,而会计诚信更强调的是行业自律。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人作为经济人,不可能仅靠道德和人格来约束,还需靠法律和制度来制约,即他律。
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建设会计诚信体系应当立法先行,这是构建企业会计诚信体系的有效途径。首先,在立法方面,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通过,上升为国家法律。明确政府部门、会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以便于实际操作和依法治信;其次,在执法方面,坚持有法必依、执法从严原则,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制假者的处罚力度,从法律高度对制假企业、个人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多管齐下进行处罚,例如触犯国家利益最高处罚为无期徒刑,使制假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提高法律的威慑力。同时,在执法过程中也要保护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遵守商业秘密,鼓励支持信用良好的企业、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相关会计业务时给予优先权。
(二)健全科学的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我国近年来不断摸索改革会计人才选拔,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技术职称考试等引入信息化无纸化考试,严格真才实学选拔制度,打击作弊。但会计人员的考核和后续教育,过分强调技术层面,较少涉及会计诚信考核和教育,这显然不利于长远会计诚信环境的构建。
首先,建立各层次会计师信息库。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全国会计师信息库,建立和完善会计师信用记录体系,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等级,强化道德威慑;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库也便于管理会员和向聘用会计师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如根据情况实行分类继续教育、推荐就业、查询会计师执业水平和信用等级等。
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这是每个会计人的“身份证”。以此为载体,可以记录个人从业状况和诚信信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评价,应当根据会计管理机构的检查、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和单位对会计人员的检查等资料,对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建立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将分值作为会计诚信的个人标志,记录备案。对注册会计师的评价,应当根据政府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检查、单位对注册会计师的检查等资料,对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建立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将分值作为会计诚信的个人标志,记录备案。个人诚信分值终身累加,随单位的变换带入新的单位。这些都可以通过全国网络查询获悉个人诚信记录,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有利于社会监督。
其次,建立会计人员淘汰机制。会计诚信是影响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违反会计诚信要加大惩戒力度,使制假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可以处以吊销会计证、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或解聘处理,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他人严重损失的,还要追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对遵守会计诚信的会计人员,要创新激励机制,形成选贤任能机制,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会计管理人员选拔任用起来,把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会计管理人员纳入选拔重用视野;要通过评选表彰,树立会计管理队伍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会计管理工作者勇创佳绩;工资级别待遇与会计诚信挂钩,鼓励和引导会计人员严于律己,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中。
(三)加强诚信教育。会计诚信文化具有价值取向性,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集合,构成人生成功的境界。作为一名会计教育工作者,深感培育一种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会计精神责任和使命。当前和未来会计人才绝大多数由大中专院校输送,除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其他课程教师在授课中强调技能课程的讲授和训练,绝少讨论诚信的重要性,认为那是学校团委党委和个人的事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会计教育工作者要把传道放在首位,在会计教学中,可以将会计诚信引入案例教学,既强调了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意识地与学生讨论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不要一味传授业务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定期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国家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政策与规定,进行普法教育,了解对会计人员不诚信的严重法律后果,用法律来约束会计行为,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形成忠于职守、依法办事;严厉批判会计不诚信行为,以不诚信为耻辱。
当然,积极营造企业会计诚信良好氛围环境也是构建企业会计诚信体系的关键举措。例如,企业必须坚持选择聘用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杜绝任人唯亲或不听不用的不良现象,努力培育企业诚信的道德环境和价值观念。
总之,会计诚信是会计质量的一种内在自觉体现,是确保经济正常运作的基础,会计监管则是政府为控制会计的经济后果而采取外部强制性措施的手段,二者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会计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我们在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的同时,更要把会计诚信文化建设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1] 张连起.中国会计的“文化道路”.财务与会计,2012.6.
[2] 王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从会计大国向会计强国的迈进,财务与会计,2012.6.
[3] 吴奇修.启航新征程,监督再进行.财务与会计,2012.4.
[4] 李爱华,韩飞.构建系统诚信机制,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农业经济,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