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不良心理倾向及对策

2013-04-13 02:2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超文本学习者负荷

(东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为了走出“费时低效”的低迷状态,我国大学英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特别是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颁布,提出将大学外语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设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和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新模式。以此为契机,各大出版社迅速出版网络化立体式大学英语教材,各高校争先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化立体式教学的尝试,广大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研究者也纷纷撰文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探讨,并普遍认为网络自主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倾向于构建教师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大学外语教学新模式。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自主学习成为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主要方向的近十年来,也逐渐暴露出其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使学习者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对学习者知识活动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二、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主要不良心理倾向

(一)海量网络学习资源的高选择性导致学生认知负荷不当

网络学习平台一方面凭借巨大的信息存储量拥有海量学习资源,另一方面网络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要靠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材料,具有高选择性。而从信息加工观点的认知心理出发,人的工作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处理信息时一次性施加于工作记忆中的脑力活动总量构成认知负荷。认知负荷主要分为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是在给定时间内思考任务所需的记忆,取决于所处理信息或所学内容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决定教学任务的内在认知负荷大小。外在认知负荷是由教学采用(不当)的呈现形式所引起的。所有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信息处理都是外在认知负荷。而相关认知负荷指学习者处理信息的主观努力程度,即大脑处理、构建和激活图式的力度。换言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强、学习兴趣浓,则相关认知负荷大,学习效果好。这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相互叠加。为了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控制内在认知负荷,有效设计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所能承受的范围[1]。然而在教师参与相对有限的网络化自主学习中,学习者面对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选择的自由度又高,极容易造成认知负荷不当。当选择的学习内容内在认知负荷低(内容简单)时,学生的智力资源要么转向外在认知负荷很高的其他学习材料从而偏离学习目标,要么因智力资源的闲置而感到没有挑战性和成就感,二者都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浪费。当所学内容的内在负荷高(内容难度大),而网络平台和超文本立体化教材中内容的呈现方式包含了太多电脑软硬件的加工处理,如色彩场景的拼贴、图文信息的闪动及信息节点的无限链接等,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与学习主题无关的信息干扰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的注意焦点频繁跳转,给学习者带来超额的外在认知负荷[2],学生又没有有效机制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则总的认知负荷就会超出学生的智力资源,学习目标就不能实现,导致学习者产生挫败感而丧失信心。认知负荷不足或超载均会阻碍自主学习的进行,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过度结构化和直观化淡化学习深度、弱化学生思维架构

传统纸质教材以文字为最主要的符号和手段,而供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超文本教材的最大优点是既能处理文字,又能处理声音与图像。超文本教材将表达符号和手段从文字材料扩展到图片、动画甚至视频,这种基于先进技术而实现的直观化大大增强了知识被表达、理解的形象性,但也加剧了学习的表层化。研究表明,图像浅显易懂,人们在读图时大脑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只是简单的粗加工,而文字高度凝练,处理时要调动更多的大脑潜能[3]。因此网络学习中快速直观的图文声像以及方便快捷的链接虽然使学习过程具备视听的直观性优势,但若学习资源过于直观化,则学习者习惯于甚至依赖于仅用直观的方式接受信息,而不是通过语言的方式认识事物,不需要或来不及通过思维想象力来完善脑海的某个形象、补充完整未知信息,限制了读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内容整合,不利于读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与加工创新[4]。同时,与传统教学相比,网上自主学习的教材与平台的开发者基于教师缺席和监督指导弱化的假设,因而致力于使网页与链接构成的界面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为结构化的知识。然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内容被预先过度设定和过于系统化的知识、过于结构化的材料反而会弱化学生参与的程度[5]179。所以,网络课程中信息的结构化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与弱化学生思维架构的建构和发展,降低学生建构语言知识的能力。

(三)网络学习环境相对封闭难以实现真正的合作和互动

鉴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多种优势,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借助音频和视频,模拟真实的场景,网络通讯技术也可以帮助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很多人倾向于认为网络学习是实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最佳手段。学生之间既可以通过网络通信进行交互活动,协商各自的见解达到知识构建和共享;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语音信箱、视频会议系统与教师或远程专家讨论交流,得到权威的指导。在异步交互中,学生还可以在发言之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和完善,有利于实现更为深入的讨论研究。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目前的网络化超文本教材多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设计的,重点依然是操练和语法讲解,只不过以电子技术形式展现出来,本身的互动性就较差。而且由于智能网络技术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目前的技术尚无法对开放性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反馈,人机之间几乎不存在真实意义上的互动。因此在当前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存在一种重输入轻产出的倾向,即学生的听力和阅读技能得到的锻炼远远高于口语和写作[5]179。同时网络自主学习时段由于学习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学生多处于信息输入、语言习得的层面,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与能力通过网络空间进行非常有效的交互活动。而面授时间因自主学习的占用,较之传统教学面授时间要短,教师往往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没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较多课堂活动。同时也因为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教学科研任务较为繁重,信息素养有限,对学生自主学习时段的参与往往只局限于布置课后作业或网络测试等,无法实现和学生较多的在线交流。

上述原因导致网络学习的环境相对封闭,绝大多数时候学习者面对着没有情感的、机械的机器和网络,人机之间既无法满足真正意义的社交需求;师生互动时间又被大量占用,教师往往无法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帮助、鼓励和促进;生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也难以通过协作和互动探索新的知识领域。难以实现真正的合作和互动,也就无从谈起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无法满足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真实性和社会性。

(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差易产生心理焦虑与茫然

网络教育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矛盾: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但同时又以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为前提[5]180。所以网络自主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一个在英语水平和信息素养上合格的学习者,即具备使用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和教材的能力;同时还要是一个成熟的学习者,能够结合课程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使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具备一定的监控习得过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另外,自主学习还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自律性和适应能力,面对较为复杂的超文本系统,当学习者享有比传统教学大得多的自由时,只有自控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克服诸如好奇、倦怠等种种心理问题而专心于学习目标。而如果适应能力不佳,对于陌生的教学方式则很容易忧心忡忡,产生焦虑情绪。鉴于上述的较高要求,我们希望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所实现的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水平、素质和风格,实现个性化学习,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情况是学习者往往因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而使自主学习效率低下、计划失败、目标不能实现,感到浪费时间、屡屡受挫而又无从解决,因而产生心理焦虑与茫然,最终导致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失望甚至排斥,这种情况在成绩落后者当中尤为突出。

三、网络自主学习不良心理倾向的对策

网络自主学习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各种不良心理倾向的影响。要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要对网络学习心理不良倾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引导,这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过程的元认知,养成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习惯。元认知策略是一个控制和管理信息处理活动的二阶认知活动,可以划分为计划策略和监控策略。与传统的说明性线性材料相比,超文本的非线性能够让学习者自由选择特定的学习内容,或决定学习内容的顺序。使用计划策略可以将一个整体学习目标划分为更多的次级目标,帮助学习者决定具体想研究什么、需要哪些学习材料、什么时候研究这些学习材料。监控策略是指观察自己的学习进度、检查当前的学习活动是否仍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或者监察理解过程中的困难及是否需要其他部分的学习材料支持的一系列活动[6]。由于超文本的非线性结构和跳转性,既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也需要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实践中,主动定位学习需求、明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摸索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分配好有限的注意力,集中稳定的注意优势尽快进入与目标相关的学习活动中去,避开与主题无关信息的干扰,并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给予及时的调节和监控,从而降低额外的认知负荷,减少甚至消除网络学习中的茫然和焦虑心理,保证自主学习的质量。同时网络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师自身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教师还必须设计和开发合理的软件、监控学生与学习软件之间的互动、提供适当的技术指导、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监督、组织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重视过程性评价等等[5]180。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网络学习的有效顺利进行。

[1]王建梅.认知负荷理论对我国ESP教学的启示[J].中国ESP 研究,2011,(2):14-21.

[2]张智君.超文本阅读中的迷路问题及其心理学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2):102-106.

[3]陈静媛.浅谈网络时代的超文本阅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43-45.

[4]王健,陈琳.网络阅读心理的不良倾向及其调整[J].中小学电教,2009,(5).

[5]孙晓丽.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重新探讨大学英语网络学习[J].宜春学院学报,2010,(9).

[6]赵晟楠.超文本阅读中常见问题及学习策略的影响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10,(3):10-11.

猜你喜欢
超文本学习者负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应用超文本建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Savitzky-Golay在含冲击负荷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