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师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研究

2013-04-13 02:2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学课堂教学课堂

(嘉应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 梅州514015)

中学地理新课改要求中学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地理专业知识、自主创新精神、较强的地理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成为“研究型”、“专家型”和“创新型”教师。中学地理新课改对培养合格中学地理教师为目标的高师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高师地理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毕业生在中学教育工作中进入零适应期状态。

1 敬畏课堂,捍卫课堂

课堂是神圣的,师生要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课堂;课堂是神圣的,师生要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课堂。师生敬畏课堂,捍卫课堂,彼此尊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教师敬畏课堂就是敬畏职业,敬畏知识,尊重学生人格,以充实学生人生为首要任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不能仅仅将其看作一个生存的岗位,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充分做好细致入微的课前准备,潜心研究课堂,每天均要花很多时间冥思苦想,尽最大努力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引导青年学子求真创新成才。教书育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树立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榜样。

学生敬畏课堂就是敬畏知识,尊重自己的人生。害怕自己学不好,害怕自己辜负了师长的期望,害怕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课堂不是食堂,不是聊天室,因此课堂上不可以吃东西,不可以随便说话,不可以随便进进出出等做与课堂上无关的事情。学生应遵守课堂秩序,不发生听课迟到、早退、缺勤等现象。教室里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学生,就应该聚精会神,或是认真听讲、积极思维,或是博采众长,积极探究,或是热烈讨论、踊跃发言,虚心请教,尊重教师,团结同学。

2 了解学生,尊重个性

2.1 了解学生

作为教师,接受授课任务后,需要做好教学准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准备;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如提前一个多月对照学生的照片逐个记忆学生的面孔,研究学生的背景,包括来自哪里、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心理状况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等。只有了解、研究学生,选择合适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材施教。

2.2 提倡“民主式”教育

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基础,不把教师和书本作为绝对权威,师生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循循善诱,善于沟通的启蒙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标新立异。

2.3 尊重个性

教师给学生提供宽松、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个性是创新的宝贵因子,离开个性,创新无从谈起。如果高师地理教育只强调“教”,对学生如何学,学得如何,关心不够,用一个模子去装配许许多多富有个性的学生,培养“标准件”,学生毕业后也用一个模子去培养他们的学生,就会造成大学生千人一面,不敢标新立异,整个社会的创新从何谈起?为此,我们应特别注重凝练、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不同观点,鼓励异类思维;鼓励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文化刺激作用于学生,允许学生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观点的表现。

3 激情飞扬,师生互动

3.1 打造激情四射的课堂

虽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幽默睿智,但讲台上激情投入忘我境界应该是教师能留给学生的深刻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气质非凡,激情满怀,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举手投足极富感染力。这无与伦比的魅力来自教师丰富的内涵和知识修养、高度的敬业精神及对教学工作的虔诚与热爱。一旦开始上课,教师就像入了戏的演员,完全沉浸在已经烂熟于心的剧本当中,分不清角色与本色,讲到激动时还会声情并茂甚至手舞足蹈。教师的激情会感染学生,课堂会因此活跃,学生绝不会在地理课上昏昏欲睡[1]。

3.2 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他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合作、开放、真诚、平等、愉快的,这也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前提条件。教师从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就把微笑与亲切带进课堂,把激励与竞争带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赖的教学氛围,并重视首因效应。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老师乐教,学生乐学,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3 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课堂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更重要,应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和演讲机会。教师能够“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对恰当的人、提恰当的问题”来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不露声色地及时叫停学生偏离主题的废话;既能激励学生天马行空地展开思维,又能牢牢掌握讨论的主线避免野马脱缰,热烈而不混乱。不仅如此,讲台上忙碌不已的教师还能注意到某个角落里某个学生一言不发正在神游,于是冷不丁走过去向他提问,将其拉回课堂。无论课程内容有多单调枯燥,经教师一番幽默与睿智的解说与煽动,“剧情”便引人入胜,学生们便也能雀跃。学生一到地理课堂上就能被吸引到精彩的课堂上来,瞌睡全无,且想开小差都难。教师就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导演,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或讲解或提问或倾听,收放自如地掌控着课堂的一切,使之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并能将课堂时间和进度的控制准确到分钟,下课铃声总会在教师刚好讲完课的时候响起,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4 启迪智慧,培养思维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传递知识固然重要,但更有价值的使命应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

诚然,学生应该较好地掌握各种地理专业知识、信息和理论,这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然而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奠定。从新生一入学,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应是使他们能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创造新知识及形成新思想的未来的合格中学地理教师。大学课堂教学要体现热爱和追求智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而在于使灵魂转向。教师用智慧的生命照亮学生智慧的生命,用智慧的心灵去唤醒学生智慧的心灵,让生命因智慧而更加灿烂。

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看,教学目的应定位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上。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独立思考创造者的有效方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就意味着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因此,着眼于培养学生智能的教学就应让课堂成为充满各种问题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所提问题必须是“真问题”,即不是每个学生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是只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矛盾,才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不过,教师的提问使得学生只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容易使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被其问题锁定。在中学地理课堂会发生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教师具有全面分析问题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未来中学地理教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可行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

教师可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学习材料后在课堂上提问,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教师经常列出一些问题提示学生,让他们知道阅读中的要点。如果做得好,课堂可采用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师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在答问、提问、讨论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观点、新问题,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教师敢于在课堂上主动承认并纠正自己的失误或错误;对一时不懂的问题,大胆地承认自己不了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学习,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同学、教材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给予理解、鼓励和指导;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并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通过引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深度和思想动态。这种课堂民主气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科学态度的培养、思维潜力的挖掘,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及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的思维品质,做到教学相长。

地理科学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学科,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密切联系生产、生活,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和正确人地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生活和周围环境进行观察、思考、调查研究,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样的地理课堂教学才更具实效性。

5 整合教材,注重专业

高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应融专业性、学术性和师范性于一体,其地理教育必须充分反映中学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为此,高师地理教师应研究中学地理新课改,熟悉中学地理新课程体系,注意整合教材,精心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5.1 突出学术性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删去地理教材中陈旧的教学内容,精讲经典的知识点,适当把该专业的新理论、新成果、新问题展示给学生。课堂中多联系教学内容讲述一些与课堂知识联系紧密、比较符合国内外发展趋势的案例,以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以致用。

5.2 彰显师范性

教师在上绪论课时要强调本课程与中学地理的关系,以便学生能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增添对中学地理教学知识点的梳理及原理解释,对于一些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点,教师应该细讲,并拓展知识,让准老师们对知识点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各专业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注重体现师范性,命制试题时,与中学地理教学相关的内容可占一定的比分。

5.3 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投入更多的精力亲自开发教学资源,如制作优秀的地理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

6 提升品位,催人奋进

地理课堂应是“生命课堂”。地理课堂在重视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抱负等健全心理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可持续学习的愿望作为永远的基础和保证[4]。

6.1 树立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

一所大学要想培养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杰出的人才,就必须树立一种具有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构建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氛围与品格的课堂。坚持不懈地保持独特的独立教育传统,做到不以功利为标准来取舍知识和决定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态度,使学生具有多种学科广泛会通与交叉的知识底蕴。继承和发扬优良学术传统,学习先进理念,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独立自由、民主平等、自觉追求真理、敢于直言,勇于创造,献身科学的学术精神,通过不断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去引领民族精神。没有自由思想及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及研究学术。坚持学术独立,思想民主,至诚至真、兼容并蓄的学术品质。

6.2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来自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毅力。”真正的精英都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管理自己,就是管理时间。教师要时常提醒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就需要加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爱因斯坦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因此,管理时间的水平高低,会决定学生事业和生活的成败。每个人每星期均有168个小时,学生应学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目标管理时间,控制好生活,朝自己预设的人生目标奋进。

6.3 增强使命感

大学教师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的主要角色,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青年学子理想信念和民族忧患意识的重任。构建爱国主义育人环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抱负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自觉担当起科教兴国、民族振兴的重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或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栋梁之才。

6.4 体会美之创造

美国当代著名美学学者赫尔伯特·里德说:“美育不仅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都是地理课程资源,地理学科中涉及自然美、人为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

7 加强科研,了解前沿

教学与科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源泉。大学地理课堂教学,若没有深厚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和后盾,就不可能有真正高质量的教学。重要思想和发现,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源泉。一个合格的大学地理教师必须了解、研究最前沿的地理专业知识,并适当扩展知识面。只有建立在最前沿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学上的改革最主要是从最前沿的科研中引入新的想法及适当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8 结语

高师地理课堂应是充满智慧的理想王国,它是师生共同感受幸福,追求诗意的栖居地,是培养能适应和推进新课改的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是推行新课改的“工作母机”。它让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的“新东西”走出校门,走向广阔的社会,走向中学讲台,迎接挑战、放飞梦想,做一名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成为国家的栋梁。

[1]漆江娜.在哈佛感受精彩课堂[N].中山大学报,2009-03-16(4).

[2]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9-11.

[3]卜再元.“两课”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方法[J].交通高教研究,2000,(3):69-70.

[4]夏晋祥.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1-6.

猜你喜欢
中学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