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五角大楼集中海空军权威军事理论专家炮制了“空海一体战”作战理论,应对中国、伊朗、朝鲜等美军潜在作战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威胁,计划在未来战争中取代已使用半个世纪的“空地一体战”理论,支撑美军“亚太再平衡”的军事战略,确保美军的全球军事优势。然而,“空海一体战”这个在理论上无比先进的作战样式
不仅没有在美军的全球军事部署中取得任何战果,美军四大军种也因为在这一作战理念中各自的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了激烈的争辩,“空海一体战”引发的“战争”在美军内部悄然打响。
美国国防部炮制“空海一体战”概念
2009年,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最先提出“空海一体战”的作战概念,并写入当年出版的《四年防务回顾》,认为美国空军和海军已经具备同样的作战能力,要求两大军种共同击败潜在的作战对手。次年,美国空军与美国海军根据《四年防务回顾》签订了一份秘密备忘录,“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进入实质发展阶段。2011年11月7日,美国国土安全委员会战备部主任兰迪·福布斯向时任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美军参考1970~1980年推出“空地一体战”理论的经验,支持“空海一体战”作战理论改革,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和持续的关注,发展相应的作战条令,生产相关武器装备,确保美军在未来战争中赢得战场主动权。
2012年,“空海一体战”改革正式起步,美国国防部制定了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战场环境的两年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关技战术需求,美国国会要求国防部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草案作为保障。“空海一体战”概念提出伊始就得到一向苛刻的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的首肯,快速成为美国军界和政界讨论的热点。“空海一体战”研究团队也因此上榜“美国百名最具影响力军事人物”排名第68 位,其成绩就是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
“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面世不久,美国空军就将其作为军种未来发展的基本作战理论,表示要与美国海军协同应对A2/AD威胁,整合防空、导弹防御、情报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系统和各类武器平台,确保制空权和制太空权,提高美军的联合作战介入能力。在军种地位问题上,美国空军将陆军定位为在“空海一体”战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必须由空军为地面部队消除空中威胁”。根据美国空军的发展规划,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将最先验证“空海一体战”的作战运用,第一步是整合战区内的盟军空军部队,增加军事合作和多国联合演习的次数,在不增加部队的编制名额和装备数量的前提下,增加空军作战单位的数量或轮换驻防次数,在全球战场试验空军的最新装备。
美国海军也制定了《2013~2032财年远景规划》,论证了满足“空海一体战”作战需要的未来舰艇数量(310~316艘),明确了“宙斯盾”级驱逐舰、新型攻击潜艇、两栖攻击舰、舰载和机载分布式传感器等研发采购重点,制定了在预算削减背景下保持海军战力的具体举措,如主战舰艇超期服役、充分利用前沿基地、通过在海上轮换舰员延长舰艇部署时间等等,从而满足亚太、波斯湾、印度洋、地中海等地区的全球军事部署需要。针对亚太地区国家近几年发展的新型武器装备,美国海军未来几年将重点发展反舰弹道导弹、“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标准”3系列末端制导海基拦截系统、电磁轨道炮、海基高能自由电子激光武器、固态激光器等硬摧毁兵器,以及舰载电子战系统、防空反导雷达、雷达遮障烟雾发射器等软杀伤装备和其他相关的被动防御措施。此外,美国海军计划专门为“空海一体战”建造具备更强的防空作战和“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CG(X)多用途巡洋舰,在舰艇上加装更多数量的导弹发射管和更为先进的防空反导雷达系统。
联合军演检验理论成果
2010年以来,在盖茨、帕内塔和卡特等国防部高层的策动之下,美国空军和海军对“空海一体战”概念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明确了诸多关键技术问题,虽然与实战应用仍有很大差距,但是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空军与海军开始在联队级进行作战试验,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多场联合军事演习,以多种“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为背景,验证“空海一体战”作战理论的具体作战样式。
2012年11月,美国空军第563救援群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北岛海军航空站部署了150名人员,参加美国第3舰队司令部组织的“联合任务部队”演习,之后又部署到“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在敌情威胁的想定之下,美国空军部队完成了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海战演习想定,演练了HC-130J“超级大力士”运输机伞降救援、模拟攻击敌方航母打击群等空海协同课目,美国空军第55和第66救援中队也进行了首次海上射击演习,训练课目为恢复海上作战态势,检验了新战术和作战流程。
美国海军参加了2013年2月25日至3月15日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空战演习,美国空军表示,邀请海军参加的目的正是验证“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在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年度例行空战演习中,美国海军与美国空军以伊朗等具备“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国家为假想敌,进行了作战指挥、军种协同、赛博空间管控等作战内容的实战化训练。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部与太平洋舰队近期也要举行类似的联合军事演习。
美军也在广泛加强军事合作,邀请盟军参与对“空海一体战”的研讨和作战检验。2012年,美军在关岛举行了“应对北方”、“勇敢盾牌”等多国联合演习,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太平洋舰队和日本空中自卫队首次与澳大利亚空军进行了为期2周的联训。2013年,韩国也受邀观摩“应对北方”联合演习,未来也将成为演习的正式成员国。2013年2月初,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英国皇家空军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近岸海域举行了代号为“剃刀爪”的联合军事演习,其中英国海军出动6架“台风”式战斗机,在演习中担负消灭敌方空对空、面对空威胁的任务,验证了美军与盟军联合遂行“空海一体战”任务的基本模式。
海空军力挺“空海一体战”
“空海一体战”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从技术层面为美军提供了赢得未来对称战争的理论基础。美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非对称战场撤出后,把目光转向“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今年,在美国军费削减的大背景下,“空海一体战”的拥护者却遭到了美国五角大楼内外的各种批评,美国空军和海军都被指责对这一概念过于迷恋。面对军界内外的置疑之声,美军多名高官站出来力挺“空海一体战”。“空海一体战”的主要研发团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应对来自美军内外的多重置疑。美国空军和海军司令部也在重新研究“空海一体战”,明确其中的模糊概念,解决作战概念逻辑混乱和各军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2013年2月,美国空军协会在奥兰多举行空战研讨会,专门讨论“空海一体战”迄今为止的发展现状。美国空军负责作战、计划和作战需求的副参谋长伯顿·M·菲尔德中将表示,2012年1月出台的《国防战略指南》强调美国和其盟国能够自由通行于全球海、空、天、赛博等作战空间,“空海一体战”正是基于这一目标应运而生。菲尔德中将指出了“空海一体战”的诸多优点:“潜艇指挥官可以随时请求倾转旋翼机支援,‘宙斯盾’驱逐舰也能向空军战斗机和轰炸机提供敌方目标的实时信息,而这一切都要通过通信、战术、技术和作战规程的互联互通来实现,如今的作战实验正是在做这些事。”
负责海军作战、计划和战略的海军部长助理布鲁斯·格鲁姆斯少将也支持菲尔德的观点,表示“空海一体战”作为引领美军建设的未来作战样式,远非讨论一架轰炸机或一艘舰艇那么简单,外界的批评并非完全是坏事,可以促使研发团队纠正错误认识,虽然空军和海军装备的互联互通还没有完全实现,不足以支撑“空海一体战”,但是两大军种已经开始围绕网络进行作战实验,目的是达到现有装备乃至军种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目的。格鲁姆斯强调“空海一体战”不只是一份作战计划,也不是各军种拯救国防开支紧缩、争夺项目研发预算的灵丹妙药,而是实实在在的未来美军作战样式,因此它不可能在五角大楼内部自然而然地形成,必须接受实战检验。
五角大楼对“空海一体战”的远景发展也抱有乐观态度,为满足“空海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武器装备发展的需求分析,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发了联合能力集成开发系统,运用系统方法与工作流程,科学分析了基于威胁的装备发展需求,用以指导相关的装备采办项目。“空海一体战”研发办公室由一名空军上校和一名海军上校轮流领导,吸引情报、程序等各个领域的参谋人员和理论专家。然而,“空海一体战”也面临着指挥权之争,各军种都在努力争取成为未来作战的领导者。2012年底,空军前参谋长诺顿·施瓦茨上将在《国际安全事务》杂志撰文称,目前“空海一体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各军种过于强调自身作用,要求本军种司令部担任联合部队总指挥。
地面部队抨击声不断
五角大楼近两任国防部长都表达了优先发展“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决心,盖茨甚至将研发团队从国防部机关中分离出来,保证团队专心进行研究。“空海一体战”理论也确实对美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名参谋戏称,现在从美军任何一份作战计划中都能找到“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影子。但是“空海一体战”导致各军种间无形的竞争,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也毫不掩饰他们对“空海一体战”的怀疑,近几个月一直在公开表达着沮丧与不满。在20 07财年,美国陆军编制从57万人下降到49万人,海军陆战队人数也在20 06财年从20.2万人下调至18.21万人。美国陆军的参谋人员表示,在空海一体的背景下,陆军根本不想参加“反介入/区域拒止”相关问题的讨论,如果五角大楼改变人力密集型的反游击作战理念,那么地面部队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许多军官对五角大楼炒作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产生了神经过敏,认为他们的军种在“空海一体战”办公室面前地位大大下降。2012年秋天,美国陆军表示将专门成立一个名叫“战略陆上力量”的办公室,吸收美军特种司令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等3个部门的人员。2012年12月,美国陆军参谋长雷蒙德·T·奥迪尔诺上将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讨会上表示:“我不同意那些贬低地面部队能力的人,这种想法非常危险,是一条让美军打败仗的险路。”奥迪尔诺强调,新建的战略陆上力量办公室将高度关注未来战争中的地面部队,全面提高陆军所需的特质和能力。此外,早在2012年3月,美国陆军还与海军陆战队联合发布了“赢得与维持介入”的学术观点,这份长达20页的报告详细阐明了两大军种强大的全球投送和持续作战能力,强调未来战争中离不开陆上作战行动,比如夺占影响海战的陆上关键节点,实施持久作战,清除敌方陆上威胁等等。
2012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主管程序和资源的副司令约翰·E·韦斯勒中将在国会向记者表示,陆战队并不怀疑“空海一体战”,也将高度关注这一作战理念,但它并不是军事战略层面的概念,未来发展也不应超出其设计理念。“空海一体战”也并非空军和海军的专利,联合部队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陆战队的担忧是人们把一个概念和假设当成军事战略,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中心。陆战队其他高级军官也表示不会迷恋“空地一体战”,认为对炒作核威胁以及忽视当前在马里和利比亚的作战行动都没有任何益处。
在美国海军与地面部队争论过程中,美军参联会陷入了与空海两军种的论战。2012年初,参联会主席马丁·E·邓普西陆军上将提出“联合作战介入”概念,强调在应对A2/AD之中的联合问题,表示尽管“空海一体战”的要义是使空军和海军应对敌方远距离、充分防卫的威胁,但是四大军种在其中都有各自的责任,而目前美国海军和空军明显产生了某种骄傲情绪。海军陆战队战斗发展司令部司令乔治·J·弗林中将,在“联合作战介入”概念首次推出之时就表示了对邓普西的支持,认为“联合作战介入”概念讨论了“空海一体战”是不是整体作战,是不是沿岸地区作战,是不是陆上持久战等学术问题,强调参联会主席的责任是提高联合部队的作战能力,而非军种作战能力。对此,“空海一体战”的支持者用一句话反驳了邓普西的观点:海、空、天在未来任何军事行动中都处于优先地位,空军和海军普遍认为“联合作战介入”是参联会扩大自身影响、限制“空海一体战”发展的壁垒。
美国在亚太地区跟许多国家签订了军事同盟或军事合作协议,然而这种同盟或合作关系大多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在支持美军实验“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问题上就表现得三心二意。客观地讲,亚太各国普遍欢迎美国作为一个平衡者或一个保安的角色重返亚太,但是问题是美国并不仅仅满足保安的角色;某些国家也只想趁机兜售自己的安全价值,并非真心为美国火中取栗。同盟国的这种三心二意势必难以形成合力,美军在亚太地区实施盟国间的“空海一体战”可能性不大。此外,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担忧、阿富汗局势失控的风险、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等都是制约美国实施“空海一体战”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未来发展必将影响全球军事发展走向
相对于普通的作战计划,“空地一体战”现在虽然还只是一份50页的保密文件,而且遭遇到“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但是从长远角度分析,这个历经美军智库多次评估、已经写入《四年防务回顾》的先进作战理念,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和军事发展方向,美军必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向前推进。即便在当前军费预算紧缩的制约之下,随着美国经济状况的好转,“空海一体战”发展所需的可支配资源问题也会得以解决。
“空海一体战”虽然受到美军内外的广泛争议,但是美军未来面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环境却基本得到了美军各方的认可。在“联合作战介入”概念之下,美军其他军种提出的“赢得与维持介入”、“单一海战”等作战概念,正与“空海一体战”共同支撑着美军新一轮的理论创新。即使“空海一体战”后续发展不畅甚至遭到取消,但是美军联合作战介入概念体系之下的军事理论发展已经不可逆转,未来几年,与联合作战介入相关的赛博空间、太空作战理论研究也将快速在美军军事理论界展开。
美军抛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以来,其中提到的假想敌都在针对这一概念调整本国的军事发展路线,也就是在理论研究和军事斗争准备等多个领域提高“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尽管美军反复强调“空海一体战”不针对某一特定国家,但是美军已经开始在亚太等热点地区进行战场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也有可能将“空海一体战”发展成类似FM100-5《空地一体战》的作战条令,成为指导美军未来作战的法规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