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那会儿,我突然接到女同学电话,我们各奔东西后有十年没联系了,她跟我热聊往事,说:“这么多年,最记挂的还是你,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我一边也跟她甜言蜜语,一边在心里暗自嘀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她这人我了解,挺唯利是图的。
果然,女同学道出真正目的:她是来借钱的,说是搞批发资金周转不开。我以还房贷经济吃紧为由打发了她。
丈夫崔明一直在一边听我们热聊,他说:“这么多年的朋友,你怎么一句话就拒绝了?”
我瞪他一眼:“但凡无缘无故跟你使劲谈感情的,必然伤钱,等你伤钱的伤疤无法愈合时,感情必然病入膏肓。”
我这话是说给崔明听的,因为他就是这种人:穷大方,感情用事。其实人重感情是好事,但如果感情太泛滥,对任何人都有求必应,我们这样的小家小户哪承受得起?
我和崔明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媒人说他“是个好人,实在、本分、重义气”,相亲时我本来没看上他,对他婉言相告,崔明说:“没关系,做不了夫妻可以做朋友。”后来,他还硬是在街边买了200多元的皮包给我。看这男人太实心,我的心动了。
崔明家道小康,父母有退休金,他供职的单位效益好,收入高,买房子付全款,用的水、电、气单位买单,他本人不喝酒不吸烟不赌博,按说他应该有点积蓄,可他是月光族,钱全撒在了“穷大方”上。
出去吃饭,他总是主动掏钱,随手就送人礼物;别人借钱,他三百两百不记数。对于这些我起初没有计较过,觉得男人就得有个男人样,抠抠搜搜的怎么像男人?
可时间一长,我不高兴了,他常一起出去吃饭的朋友,为什么他请了十回,别人请不到三回?为什么他请的是鸡鸭鱼肉,人家请的是白菜豆腐?尤其他一个姓陶的同事,我最看不惯,吃的时候比谁都跑得快,却从不掏钱请客,还经常占我家酱油醋的小便宜。
我跟崔明抱怨,可他说:“大家都是朋友,斤斤计较这些干吗?”
是啊,人家是你的朋友,跟你拿一样的工资,人家都购了车、买了二套房,可你崔明有啥?崔明说他的小QQ挺好,也没必要再买房,我说:“我们以后会有小孩,你不给他留点吗?”
崔明说:“我们工资加一起1万多,给孩子足够了,小陶老婆没工作,吃饭我不能让他掏钱,关系那么好别计较这些。”
一拿感情说事,就得伤钱,崔明的手指缝已经大了,不是我能捂得住的。
结婚半年后,我和崔明回娘家吃饭,他大包小包买了不少东西,大都是些形式大于内容的礼品,我说给父母买些零称的水果经济实惠,但他偏要买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母亲悄悄对我说:“小崔是个好孩子,但不会过日子,以后你要学会经营,将崔明的工资卡拿上。”
我不是没想过要崔明的工资卡,就是想着夫妻间应各有各的空间,不能过多干涉对方的生活。母亲说:“各有各的空间是对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什么也不管啊,不然那叫什么一家人?男人再能干,在生活上也是个低能儿,需要女人来打理。”
母亲的话有道理,我不能再不管崔明的钱,随他挥霍了。
崔明爽快地答应将工资卡交给我,他说:“我们是夫妻,我的钱就是你的钱。”并立刻把卡给了我,也没问我的工资卡密码,这男人心眼太实了。
崔明的卡上只有2000多块钱,他的月工资是1万多一点,他没有房贷、没有投资,如果按正常花销,他每月起码能存七八千,钱都到哪儿去了?崔明交代:他真没存款,但给朋友借了不少钱出去。
问他借给谁了,都借了多少,他在柜子里摸索半天,摸索出一张1万块钱的欠条,说:“我本来不想要的,但这同学非要打给我,我只好收了。”
那其他的钱呢?崔明也说不出所以然,说是还借过几个哥们儿钱,具体什么时候借了多少钱,他说了个大概,记得也不太清楚,其中就有那个铁公鸡小陶。
“借钱为什么不要借条?都是拿一样薪水的人,人家问你要你就给啊?”我恨铁不成钢。
“都是好朋友,我哪好意思!”崔明说,“哦,对了,张军的钱还了啊,马志刚的钱好像也还了,你可别去要。”总之,借了多少还了多少,崔明一脑子糊涂账,真不知他是实心眼,还是缺心眼儿!
我盘算着以后一定要精打细算过好日子,虽然我们家不穷,但毕竟不是大户,就算是富贵人家,也经不起这么败,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他的狐朋狗友?
每月一万多的工资,一个听话的老公,不难缠的公婆,这个家应该不难当。想想也算幸运,崔明没有大毛病,就是穷大方了点。我有个亲戚做生意挣了几百万,却迷上了赌博,不但赔尽了所有的钱,老婆孩子也跟人跑了,落得一无所有。
掌握了财政大权后,我每月给崔明2000块零花钱,要求他回家吃饭,少出去乱吃。很奇怪,崔明不喝酒,却要帮人家掏酒钱,那种不划算的宴席少陪为好。
崔明和几个哥们儿隔三岔五出去吃习惯了,等他们再招他去吃饭时,我挡了回去:“都是有家的人,各自在家陪老婆吧。”哥们儿开玩笑说崔明娶了老婆就忘了朋友。我说:“外面吃不卫生,而且花销大,我正准备联合你们的太太,来一个反吃同盟会呢。”
崔明那几个同事的妻子我都见过,她们对丈夫经常聚会喝酒也挺反感,觉得喝酒伤身又花钱,我鼓动她们反对老公出去吃喝。
一个女人说:“最爱出去聚餐的,就是你家崔明啊!”要让“反吃同盟会”坚不可摧,首先就得管住我老公,他总想到外面吃,一则是生活习惯,二则是想联系所谓兄弟感情,三则是家里的饭不好吃。
崔明烟酒不沾却讲究吃,而我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我便研究起厨艺来,以后就是崔明想招朋友,把他们叫到家来也能省不少呢。
在我的鼓动下,崔明的“好吃团”有好一阵子没出去了,当然,钱也省下不少,一顿饭随便就是几百块,够我家好吃好喝半个月呢。
对于小陶,太太阵营们对他颇有微词,都说他们夫妻不地道,不但是铁公鸡,还是糖稀公鸡,就是不仅自己不掏钱,还要从别人身上占点小便宜那种。而偏偏这小陶是崔明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同一车间,焦不离孟形影不离。
小陶从崔明那里占去的便宜,小到饭菜钱,大到数目不明且没有借条的借款。崔明重视与他的感情,不计较,但我计较。
一天,我听说小陶要买车了,一下就火了。我家双职工还没换车的钱呢,他家媳妇没工作还带着孩子,居然有钱买车?等再一次朋友聚餐时,我开玩笑地说:“小陶,我家想换辆好车呢,钱不够,跟你借个一万两万吧。”
小陶讪笑:“我哪来的钱?你家可是两个人拿工资。”
我脸一板:“你家一个人拿工资就能买得起车,我家两个人却没钱,把欠的钱还一部分吧,我真想买辆车。”
崔明在下面猛踩我的脚,我装不知道。这顿饭最后是小陶掏的钱,难得这铁公鸡拔毛了。崔明不是不请客,而是他口袋剩下的钱不够,钱都在我手里握着呢。
回家后,崔明说我不该伤了和小陶的感情,我说:“我不反对你重感情,但也不要做东郭先生,这种白吃白喝的朋友不值得交往,别让人认为你是个软柿子好捏。”
我管家一个月就初见成效,崔明的卡上有了一笔存款,我盘算着等积蓄达到一定数目后,我们换辆车,再做其他投资。他的同事几乎都拿余钱做了第三产,其中不少资金都是问崔明借的。
崔明确实不把钱当钱,可能跟生活富裕有关吧。他的大方叫我生气,有时也让我感激,我妈病了,他说:“那是咱的妈,给1万吧。”而我姐夫只答应给一千,姐姐说给两千,他就跟我姐吵架。
崔明给哥们儿借钱花钱不计较,虽然让许多银子打了水漂,但是得到了朋友的爱戴,我家有点事,总能得到他朋友最快的回应,就连小陶那铁公鸡,也知道过年时送点蘑菇给我家。
遇到要饭的伸手到跟前,崔明也掏腰包,我说他:“别被骗了,我们不是福利院。”他说:“但求心安而已。”
我给崔明每月2000元零花钱,他常常因为不够花问我要,在问明用钱去向后,我也会给。再有朋友借钱,就会借到我这里,白纸黑字打上借条,我也不会不借。
就在日子慢慢变得和谐时,崔明所在的企业因事故倒闭了,厂子被迫关门,上面要追究法律责任,管理人员卷款私逃,树倒猢狲散,从前生活滋润的崔明一下子成了下岗工人。
要立刻找到工作不容易,就算找到了,收入也大不如前。崔明原企业的同事纷纷转行,小陶最先找到谋生之路,买了条客运线路跑乡镇。
有钱时,崔明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千金散尽难复还,他没有忧患意识,没想过用余钱谋第三产,如今唯一的大厦倒塌,他没钱没法充硬汉了。找了三个月工作,崔明一无所获,人一天天消沉,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天,小陶来我家,说他的生意很好,客源充足,一辆车无法满足乘客需求,希望崔明也弄辆车两人跑同一线路,他会帮着办手续。
小陶做生意很有门道,虽然爱占小便宜,但又不是要我们合资,我和崔明都动了心。小陶说:“还是崔明够朋友,别人下岗了我不想帮忙,但崔明我一定要帮,以后我们一起出车,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回家,相互有个照应。”
以后一起吃饭,肯定还是崔明掏的钱多,但这似乎不重要了。车带线路需要近30万元,这笔钱哪儿来啊?崔明头疼了。他拿高薪时,就没想过要计划着过日子。他沮丧地说:“我以前好日子过惯了,现在才知道钱的珍贵,我想做生意,却连本钱都没有。”
我递给他一个25万元的存折,说:“这是我们一起的存款,剩下的你再想想办法。”这是我压箱底的钱,婚后精打细算存的钱,还收回了所有的借款。
崔明感激地说:“你怎么存了这么多钱?这是我欠你的,一准还。”
我说:“别跟我谈钱,伤感情。”
过日子,感情要谈,钱也要谈。今后如何经营,我们以后还有很长的日子要琢磨。
〔编辑: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