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孝被裁定退回“赠与房”,强悍儿媳机关算尽败给“孝道协议”

2013-04-12 00:00:00海子
妇女生活 2013年1期

为了得到婆婆的房子,强悍儿媳费尽心机。大姑姐逼其签下“孝道协议”:以后对母亲好

强悍儿媳欲占婆婆房产,

大姑姐逼其签下“孝道协议”

今年43岁的张海是陕西省西安市人。他姊妹三人,姐姐张萍家境殷实,妹妹张丽也有车有房。唯独他和妻子李菊因收入低买不起房子,结婚多年来一直和母亲刘桂芬住在一起,房子的产权是母亲的。张海为人忠厚、老实,在妻子眼里就是个窝囊废。李菊泼辣要强,她和丈夫在工厂干最脏最累的活儿,却挣得不多。好在婆婆有退休金,时常贴补他们。

2011年8月,张海的儿子张彬彬考入武汉一所大学,四年的学费不是个小数目。李菊决定以用房子抵押贷款解决儿子学费为由,让婆婆把房子过户给她。听妻子说要让母亲把房子过户给他们,张海瓮声瓮气地说:“咱妈这房子也有大姐和三妹的份儿,你让咱妈把房子过户给你,她们能同意吗?”李菊生气地说:“你妈跟咱们过了十多年了,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子没钱上学吗?现在儿子上学需要很多钱,正好拿这个当借口把房子弄过来,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李菊知道丈夫老实,不可能向母亲提房子过户的事,就趁张萍和张丽来看母亲的时候,提出把婆婆的房子过户给她。张萍一听,首先反对:“你着什么急呀,只要你们对咱妈好,这房子迟早是你们的!”李菊一听就急了:“你的意思是我们对妈不好了?妈跟我们生活十多年,我让她渴着了还是饿着了?妈,你来评评理!”刘桂芬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自己还要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不愿得罪儿媳,就连忙解释说:“彬彬妈呀,你大姐不是那个意思,房子的事咱们再商量商量。”李菊不满地嚷道:“还商量个什么,这房子是你的,难道你做不了主?”

看到李菊对母亲大嚷大叫,张萍也急了:“这套房子装修和买家具,都是我和三妹出的钱,而且也有我俩的份儿,你们白住还不知道感恩,现在又想霸占,真是岂有此理!”没想到这话把李菊激怒了,她指着张萍的鼻子说:“你有钱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书,我的儿子连大学学费都交不起,我只是想用房子抵押贷款给儿子交学费,你这当姑的却拦着不让,安的什么心?”为了房子的事,张萍和李菊互不相让。一番争吵后,一家人不欢而散。

此后几天,李菊每天都在饭桌上向婆婆哭诉、抱怨。刘桂芬被儿媳哭得心软了,只好拿出自己的存折,说这些钱给孙子交学费。刘桂芬看到婆婆存折上只有1万多元钱,撇着嘴说:“这些钱还不够彬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呢!”说完,她又把存折扔给了婆婆。那天晚上,李菊又找茬和丈夫打了一架,并扬言要离婚。

看到儿子被儿媳抓得伤痕累累,刘桂芬心疼得直落泪。她想,大女儿和二女儿家境富裕,都有宽敞的房子,儿媳要这套房子为孙子贷款上学,也是正事儿,反正房子早晚都是儿子的,何不早点遂了儿媳的心愿。拿定主意后,刘桂芬打电话给两个女儿,说了她的想法。张萍和张丽觉得母亲毕竟跟着儿子儿媳生活,如果不让李菊满意,母亲在中间也会跟着受气。想到这里,她们答应了母亲的要求。不过,张萍觉得这样轻易把房子过户给李菊,太便宜她了。想到她平时经常对母亲使性弄气,就决定想个法子约束她一下。

经过深思熟虑,张萍决定在房子过户前,先和弟弟两口子签个协议,如果他们不遵守协议,她和妹妹有权收回房子。张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刘桂芬也同意了。

随后的一个双休日,刘桂芬召开家庭会议,会议由张萍主持。张萍对张海夫妇说:“妈想把房子过户给你们,我和三妹也同意,但咱们得签个协议,保证你们对妈好,不然我们有权收回房子!”听张萍说同意把房子过户给她,李菊既欣喜又意外,忙问签什么协议。张萍拿出拟好的协议,念道:“第一,母亲一日三餐都要有可口的饭菜,早晚各一袋牛奶,保证老人的营养;第二,每到换季,要为母亲添置应季衣服;第三,要保证母亲的身心健康,不能让母亲受气……”

张萍一口气念完八条协议内容,然后递给张海签字。没想到李菊一把抢过协议,笑嘻嘻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不放心地对张萍强调了一句:“大姐,白纸黑字,你可得说话算数呀!”张萍斩钉截铁地说:“那当然,你们表现好了,房子归你们,表现不好,我和三妹就把房子收回来!”

房子到手孝道抛脑后,

婆婆烫伤姑嫂起纷争

家庭会议之后,刘桂芬就把房产证给了李菊,让她办理过户手续。很快,李菊就办完了房产过户手续。捧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房产证,李菊喜不自胜。张海在旁边提醒她:“现在房子归我们了,我们以后更得孝敬咱妈了。”谁知李菊却说:“这几年花到你妈身上的钱还少吗?现在物价这么高,能省就得省,将来儿子结婚成家还要花很多钱呢!”张海嘟哝着说:“你可别忘了大姐和我们签的协议啊!”李菊哼了一声,说:“房子都过户了,协议有啥用,她爱耍心眼儿就让她耍去吧!”

让张海纳闷的是,房子过户已经一个多月了,李菊也没提抵押贷款的事,他就催问李菊。李菊瞪了他一眼,说:“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贷款一个月要还多少利息,你算过没有?”张海更疑惑了:“那你这么着急要我妈的房子干什么?”李菊得意地说:“那你就别管了,反正房子在我手里,我心里踏实。”

转眼到了2012年4月,天气渐热。有一天,张萍来看母亲,看到母亲仍穿着前年买的那件衣服,就提醒张海:“天气已经暖和了,让你媳妇给妈添件衣服,不能房子一到手就把协议的事情忘了!”张海点头称是。

当张海把大姐的话转述给李菊时,李菊不耐烦地说:“她一个老太太穿那么讲究干啥,又不找老伴!”张海觉得妻子太不像话,但他敢怒不敢言。为了堵住大姑姐的嘴,李菊还是给婆婆买了件上衣,并邀功似的对刘桂芬说:“妈,这件上衣将近300元钱,还是名牌,你穿上肯定精神!”刘桂芬挺高兴,张萍来看她时,她就把那件衣服拿出来,说是老二媳妇给买的,300多元钱呢!张萍拿过衣服一看,就知道是街头大处理的尾货,顶多值100元钱,不过为了不让母亲生气,她没有说破,只是对李菊的精于算计又多了些反感。

5月中旬,李菊又对丈夫下了指令:“现在牛奶都涨价了,老太太不能一天喝两袋奶了,要一袋奶分两次喝,两天吃一顿荤菜。”张海对妻子的做法很不满,却不敢反对。

一天早上,张海给母亲煮奶,上班时间快到了,就嘱咐母亲在锅边看着,别让奶溢出来了,刘桂芬满口答应。就在张海回卧室换衣服的工夫,刘桂芬看到奶锅沸腾了,她没有去关火,而是直接把奶锅从灶上端了下来。没想到奶锅的把儿太烫,刘桂芬一松手,奶锅掉到了地上,滚烫的牛奶溅到刘桂芬的腿上、手腕上,疼得她直吸气。听到奶锅掉地上的声音,张海赶了过来,看到母亲被烫得不轻,他赶忙把母亲送到了医院。医生诊断后,说是轻度烫伤,需要住院治疗。安顿好母亲,张海给张萍和张丽分别打了电话。张丽先赶过来,张海把母亲交给妹妹,然后就去上班了。

随后,张萍也赶了过来,看到母亲躺在床上双目微闭,轻声呻吟,忙问妹妹是怎么回事。张丽说:“妈煮奶时不小心被烫伤了,二哥把母亲送到医院后又去上班了,李菊一直没露面。”听到这里,张萍非常生气,她觉得自从李菊得到房子后,不仅没照顾好母亲,还处处逃避该尽的义务。如今母亲烫伤住院,她竟然面都不露,太不像话了。张萍嘱咐张丽照顾好母亲,她要去找李菊理论。

随后,张萍来到李菊所在的工厂大门外,打电话让李菊出来,说有事找她。李菊走出工厂大门,看到张萍,故意慢条斯理地说:“有啥大不了的事儿,竟然找到厂里来了?”张萍气愤地说:“咱妈烫伤了,你难道不知道吗?”李菊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把手烫了嘛,你看我这手一天烫多少回,不也没事吗?”李菊的话让张萍更加生气,她厉声说:“你这是人话吗?分明是你没照顾好咱妈,当初协议说得很清楚,照顾不好咱妈,我们就把房子收回来!”李菊冷笑道:“我没闲工夫和你在这里斗嘴,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说完,她嬉笑着向张萍挥了挥手,转身进了工厂。

没出成气,反被李菊奚落了一番,张萍又气又恼。回到医院,看到张海下班后过来了,张萍便训斥弟弟:“你媳妇太不像话了,我和三妹决定把房子收回来,你偷也得把房产证偷过来!”张海为难地说:“她把房产证看得像她的命似的,我也不知道她把房产证藏哪儿了。”张萍怒斥道:“看你那窝囊样儿,什么都指望不上!”

平静下来后,张萍想,要让李菊对母亲好,还得想个办法。母亲曾讲过,为了得到房子,有段时间李菊想尽办法讨她欢心。而这个女人把钱看得很重,得想个办法让她重新对母亲好起来。经过苦思冥想,张萍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张丽听后也觉得可行。

悍妇被愚弄骂昏婆婆,

“赠与房产”被法院裁定退回

母亲出院后,张萍向全家宣布:为了监督张海两口子履行协议,也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她决定在母亲身边住段时间。李菊听后也不好说什么。

此后两天,李菊看到张萍大包小包往家里买东西,就故意对张萍说:“大姐,这得花你不少钱吧?”张萍瞪了她一眼,说:“老太太享受得起,别以为咱妈就指望着那点退休金!”李菊听出了张萍的话外音:难道老太太除了养老金还有更值钱的东西?

一天晚上,李菊去卫生间,路过婆婆的房间,听见婆婆和大姑姐在聊天,便放轻了脚步。她听到张萍说:“妈,你那几根金条可要放好呀,实在不行我给你保管着,别让老二媳妇给弄走了,这些金条就是你养老的保障啊!”听到这里,李菊恍然大悟:原来她们把房子给我,是另有小算盘呀!不行,我得想办法让老太太把金条吐出来!

回到卧室,李菊把婆婆有金条的事给张海说了,张海撇着嘴说:“妈有没有金条我能不知道?”李菊却骂张海是榆木脑袋,天生就是吃亏的料儿。李菊想,还得用行动打动婆婆,让婆婆主动把金条拿出来。

此后,李菊一反常态,买菜、做饭,给婆婆煮奶,睡觉前给婆婆泡脚,把刘桂芬照顾得无微不至。李菊的表现让张萍心中窃喜。原来,说母亲有金条,让贪财的李菊信以为真,以骗取她对老人的尽心照顾,这就是她和张丽想出的主意,没想到还真起到了作用。

看到儿媳妇突然对自己这么殷勤,刘桂芬有些不适应。大女儿想出这个办法时,她就觉得不妥,她认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别有所图,那就变味儿了。但看到大女儿已经把风放出去了,她也只能被动迎合。

殷勤照顾了婆婆不到一个月,李菊就急不可耐了。一次,她在饭桌上故意对张海说:“老公,你听说没有,最近黄金又涨价了,如果咱家有块金条,儿子上学的事不都解决了,何必用房子做抵押贷款呢?”听儿媳提到金条的事情,刘桂芬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找个借口回了自己的房间。李菊觉得老太太是有意回避,愤愤地对张海说:“一提金条你妈饭都不吃了,分明是心里有鬼!”

婆婆不松口,李菊只得继续自己的“怀柔行动”:不管天气多热,她都跑回家给婆婆做饭。刘桂芬不忍心,说自己中午随便在家弄点吃的就行,不用回家给自己做饭。可李菊觉得,天越热越能显示她的孝顺,才能让婆婆心软。看到儿媳这样执著,刘桂芬心里愈发不安。

2012年7月23日,古城西安热浪滚滚,气温高达40℃。中午12点,李菊提着一兜蔬菜回到家,一路奔波,她浑身被汗水湿透了。刘桂芬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不安,给儿媳递上毛巾说:“彬彬妈,以后大热天就别往家跑了,我没什么金条,那是你大姐怕你对我不好,编谎话骗你的!”听了婆婆的话,李菊手里的菜掉到了地上,她生气地指着婆婆的鼻子大骂:“你这老不死的,也真会演戏!我天天精心伺候你,你是不是很过瘾啊?”刘桂芬本来血压就高,被儿媳这一骂,又急又气,“啊”的一声倒在了地上。李菊意识到问题严重,赶紧拨打了120。婆婆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脑部少量出血,及时进行了手术,刘桂芬这才转危为安。

刘桂芬病情稳定后,张萍了解到妈妈发病的原因,对李菊的行为非常气愤,要求李菊退回房子。李菊却冷笑道:“现在房子是我们夫妻俩的共同财产,你们要不回去了。”看着李菊得意的神情,张萍说:“我们有协议,你不讲理,我们就到法院说理去!”

一周后,张萍聘请律师,将李菊告上了法庭,以李菊夫妇未履行“孝道协议”为由,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把房子退回原房主。2012年9月底,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经审理,法院认为:刘桂芬将房子过户给儿媳,在法律上属于附义务的赠与,李菊和张海应当对老人尽赡养义务。根据《合同法》第192条第三款的规定,受赠与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可撤销赠与。因此,法庭依法判决李菊退回刘桂芬的房产。慑于法律的威严,李菊只得把房产归还给婆婆。曾经费尽心机得来的房子,转眼又物归原主,李菊痛悔不已。

孝敬老人本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应该表现为发自内心的真诚行动,那种为了谋取利益而表演的“孝心”,必将受到公理与法理的公正宣判。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