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章读到学生心里

2013-04-12 00:00:00何晓明
江西教育B 2013年4期

《番茄太阳》是一篇让人读来不由得感到暖暖的好文章,但是它所讲述的那个“我”与一个盲童之间的情感世界对于小学生来说却十分陌生。由于他们缺少相应的生活体验,要想真正走进文本实非易事。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成了教师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番茄太阳》,不禁为他的绝妙设计拍案叫绝。薛老师让学生由资料走近作者,因角色移情走近主人公,从而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把文章读到了自己的心里。

资料链接引发情感

生: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读得平淡)

师:非常流畅,但是,你可以读得更好一些。卫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了?

生:她告诉我们她生活很艰难,心情也很差,灰暗无比。

师:心情灰暗无比。对,她告诉你她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但是,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跟你讲,老师可以告诉你。卫宣利阿姨在17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的双腿瘫痪了,再也不能够自己走路了,只能拄着双拐。现在你再来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看,这次的朗读就有了变化,因为,她知道了卫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师还要告诉你,24岁那年,卫宣利阿姨因为婚姻跟父亲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是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体会一下,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读得好吗?掌声!

课文一开头有“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这样一段话。生活到底有多么艰难,心情为什么会灰暗无比,文章只字未提。但这一段话对于全文却十分重要,如果少了它,后面“我”的心情变化就无法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可以说它是开启全文的一个引子。由于学生对文字后面的那个世界缺乏了解,所以当薛老师问“卫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了”时,学生只能回答出泛泛而谈的话语,读得平淡乏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薛老师巧妙地补充了作者卫宣利的两段资料,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入了语句所描绘的那个情感世界,他们对这段话的理解不再是空洞的认识,而是有了具体感性的了解,对文字背后所隐藏的那份心酸有了极为深刻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薛老师用他的教学告诉我们:只有走进作者的世界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

角色扮演移情体验

生:(朗读)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师:哪一点不一样?

生:明明一边用手摸一边笑。

师:一边咯咯地笑。如果你当时觉得自己完蛋了的时候,你笑得出来吗?

生:笑不出来。

师:笑不出来,是吗?但是明明呢,她笑得出来。她双目失明了,只能靠用手摸,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站起来体会一下,把眼睛闭上。如果你失明了,爸爸拉着你的手在各种蔬菜上摸着,黄瓜你看不见,但是一摸觉得是黄瓜。

生:上面有刺。

师:唉,长长的,上面有刺。扁豆你看不见,但是你可以用手摸。

生:扁扁的,很光滑。

师:扁扁的,很光滑。番茄看不见,但是你可以——

生:用手摸,然后感觉那个,圆圆的,尝起来酸酸的。

师:还有呢?

生:嗯,那个,软软的,跟豆角一样,很光滑。

师:哦,这时候虽然你看不见,但是你可以用手——

生:摸。

师:一摸,黄瓜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了。

师:扁豆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了。

师:番茄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了。

师:是什么让你好像看得见了?

生:用手。

师:手就成了你的——

生:眼睛。

师:明白了吗?虽然你失去了一双眼睛,但是你还拥有——

生:手。

师:一双灵巧的手。幸福吗?

生:嗯。

师:你能用手摸,快乐吗?

生:快乐。

师:是啊,上帝夺去了你一双眼睛,但还给你留了一双手,使你能够摸到世间各种各样的事物。

……

《番茄太阳》里面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是一个叫明明的盲童,正是因为她的出现才把“我”从灰暗无比的心情中拯救出来。可以说,对明明的理解才是真正解开文本的一把钥匙。在一般人眼中,双目失明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课文中的明明怎么会成天挂着像太阳一样的笑脸呢?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这成了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才能走进明明这样一个盲童的世界,对她的内心有着一种真正的理解呢?在上述教学片段中,薛老师巧妙地引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移情体验真正走进明明的世界,明白当明明失去双眼后,她还可以用手摸,手就成了她的双眼。有了这样一份理解,学生很快就读出了后面的内容:除了用手摸,她还可以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耳朵和心也是她的眼睛。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开朗的明明自然就呈现在了学生眼前。上课伊始,当薛老师问学生“如果她真的献出了自己的双腿,她还会快乐吗”时,学生一个个都说不会快乐。可是当学生因移情体验而走进了明明的内心世界之后,薛老师再度问这个问题时,学生说出了有别于上课伊始的话。他们终于认识到了她依然会快乐,因为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成为她的“双腿”。可以说,角色扮演一下子把对于学生十分陌生的盲童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刹那间所有的迷惑、不解全都解开了,他们明白了一个盲童为什么会成天挂着像太阳一样的笑脸。薛老师用他的教学告诉我们:当文本的生活对于学生非常陌生时,角色扮演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会带领学生顺利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

阅读教学只有像薛老师这样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理解才不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才能走向深刻,课堂才能真正走向精彩,走向厚重。(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