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劳动实践小载体素质教育大舞台

2013-04-12 00:00:00谭绍萍
江西教育B 2013年12期

“学习是进步的源泉,技能是谋生的基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劳动,我快乐。”“锻炼意志,收获喜悦。”这一条条标语,不是在学校的围墙上看到的,而是出现在教室旁的一块块菜地、一片片果林里。这是笔者在芦溪县中小学看到的情景。

近年来,芦溪县把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到劳动实践中“动手做”,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劳动实践基地这个小载体成为了育人大舞台。

在开展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教育中,该县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小学生中,该县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掌握简单劳动常识和种养知识、共享劳动成果为主线。南坑镇中心学校把劳技教育与社会综合实践课紧密结合,分年级自编教材,在基地上现场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该方法列入省级教研课题,并获省优秀教研课题。银河镇中心学校在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时做到了与学校建设整体规划同步,做到了高标准、高起点,提出了“以劳树德、以劳促智、以劳促体、以劳审美”的劳动教育办学理念,既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技术教育,又美化了校园,成为了全县劳动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中学生中,该县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为主线。银河镇第二中学根据劳动实践场所和当地蔬菜种植这一特点,重点进行蔬菜栽培技术的传授,抓好特种蔬菜、大棚蔬菜、供港蔬菜等知识的培训,不仅为当地“三农”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生都能吃上自己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在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据悉,该县的中小学都建立了劳动实践场所,全县现有劳动实践场所375亩,花卉苗木园5个,盆景根雕厂2个,印刷厂2个,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蔬菜基地。(谭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