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灵动课堂

2013-04-12 00:00:00杜辉
江西教育B 2013年8期

“让学”这一观点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他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这样写道:“教所要求的是:让学。”他认为“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东西。”学生学的兴趣,来自学科本身的吸引和学生对教者的热爱。当教师把学生当成知识接受的机器,久而久之课堂就会失去生机活力。商晓玲老师在这节课上把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给予学生,通过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使课堂成为学生自觉探究和自由创新的空间,促成了学生积极思考,并能真实表达。“让学”让出了教师的智慧。下面让我们一起观摩商晓玲老师“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分享“让学”理念下的灵动课堂。

关注起点,让学生易学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金牌统计图,看到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生:中国真厉害,获得的金牌最多。

师:这幅统计图并没有写着中国最多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43%。

师:你认识43%?你是怎么理解43%的?

生:100块金牌,中国获得43块。

师:可这届亚运会的金牌总数没人说就是100块啊?

生1:是假设100块。

生2:假设100块金牌,韩国得了16块,日本得了8块……

师:大家的想法真好!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百分数?

生:饮料盒上,酒瓶上……

“让学”就是要以学生的学起点为起点。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百分数,对百分数也会有初步的了解。尊重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经验,通过亚运会金牌分布统计这个鲜活的材料呈现,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为学生探究百分数搭好了“脚手架”,找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这句话“你认识43%?你是怎么理解43%的?”既能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心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跃跃欲试,形成了积极的思维态势,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暗含数学知识的数学思考中,从而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对新知的体验之旅。

自主构建,让学生会学

师:公园里的套圈游戏非常好玩,这不,周末小华、小明、小军三名同学相约一块去套圈玩。出示小华、小明、小军三人套中次数。

师:看了这三个人的成绩,你认为谁最厉害?

生1:我认为小军最厉害,他套中的次数最多。

生2:如果三个人套的总次数一样的话,当然小军最厉害。

生3:可是目前我们不知道他们分别套了多少次啊,所以还不能确定谁厉害。

出示每个人的总次数。

师:现在你能一下子看出谁最厉害吗?

生:好像还不能。

师:那我们究竟比什么?

生:套中的次数是各自总次数的几分之几。

师:这三个分数好像还不太容易看出来,怎么办?

生:通分,把它们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师:这时你还能明白这三个分母是100的分数的意义吗?

生:这三个分数表示套中的次数各占总次数的一百分之几。

师:这时候好比较了吗?(好比较)谁最厉害?(小明)

师:像这三个分母都是100的分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师:联系15%、16%、14%这三个百分数,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师:老师这还有一些分母是100的分数,它们都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出示(1)一堆煤97/100吨,运走了它的75/100。(2)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生1:这几个分母是100的分数都能用百分数表示。

生2:不对,97/100吨、23/100米、46/100米是表示一个具体数量,不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不能用百分数表示。

生3:只有75/100、50/100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能用百分数表示。

生4:我查过资料,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倍比的关系,还可以叫百分比或百分率,并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教学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让学”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提倡“无师自通”。教师的职责是“向导、伙伴、顾问”,其主要表现在情境的诱导,过程的引导。从知识的本质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一句“你认为谁最厉害?”,一句“那我们究竟比什么?”,引领着学生自己完成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通过集体的智慧完成的数学建模过程,学生一下子洞察到了百分数的“内部世界”,进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百分数是分数的下位概念,厘清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是学生自主建构百分数意义的前提和关键。教者通过一组分母是100的分数材料呈现,便问学生:“它们都能用百分数表示吗?”以此诱发学生自觉地分类、比较,进一步沟通了百分数和分数的实质性联系,使学生真正“数学地”建构这一概念,把握了其本质。

深化理解,让学生乐学

1.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 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师:能理解7%和22%这两个百分数吗?

生:我国的耕地面积是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口是世界总人口的22%。

师:这两个百分数写在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我国的耕地面积真少。

生2:我国的耕地面积虽然少,但我们的生活水平并不差。

生3:我觉得我国这么少的耕地面积养活了这么多的人,很了不起。

2.青岛啤酒的酒精度是3.1%;茅台酒的酒精度是38%;酒鬼酒的酒精度是52%。

师:我晚上吃饭,你建议我喝什么酒?

生:青岛啤酒。

师:为什么喝青岛啤酒?

生:酒精浓度低。

师:什么叫酒精浓度低?

生1:就是纯酒精含量少,纯酒精只占酒水的3.1%,喝一点不伤身体。

生2:酒鬼酒100份里有52份纯酒精,喝高了不仅伤身体,还会造成酒后驾车。

师:大家的建议真好!

3.华联超市和苏果超市的促销卡:华联超市购物满100元送10元,苏果超市购物满200元送20元,你建议你妈妈买东西到哪家超市?

生1:两家超市返还的都是10%,无所谓到哪家。

生2:我不同意你的说法,假如买300元的东西,华联超市能返还30元,而苏果超市只返还20元,还是去华联超市划算。

4.①我国神舟火箭发射成功率是100%。

②学校周围出售的食品合格率是20%。

③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④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中,45%的事故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

⑤2010年我国新生婴儿中男孩人数相当于女孩的118%。

师:你对哪个材料感兴趣?谈谈你的想法?

生1:我觉得日本人聪明,森林占到总面积的65%,却不破坏森林,我们也要学习他们,保护森林。

生2:我以后再也不随便买零食了。

生3:我国的神舟火箭真厉害,100%的成功率表示没有一次失误,我感到很自豪。

……

海德格尔提出的“让学”其中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让实践”。即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自主地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这一环节商老师带领学生从生活问题开始,将百分数的意义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通过理解百分数在具体语境中所表示的含义,使得学生对百分数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环节不仅激活了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对百分数现实意义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生冷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自然,促成了美丽的发现,快乐的分享。

“让学”使得本节课的教学大胆放手,循着“关注起点、自主建构、深化理解”的思路,针对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了百分数的意义。自主的学习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使课堂充满着生机活力,学生在这个自主的课堂时空中自由舒展,活泼向上,智慧生成,灵动不断。(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梁集镇梁集小学)

□责任编辑 汤金娥

E-mail:jxjyjxsx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