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万木更葱茏

2013-04-12 00:00:00李香水王礼庆
江西教育B 2013年8期

在鹭飞点点烟水明艳的赣水中,碧绿如翠婀娜多姿的白鹭洲屹立其上。洲上的白鹭洲书院是千年来传承庐陵文化的根脉所在,创建近800年来,数不清的名师大儒在此传经讲道诲人不倦,数不清的庐陵学子在此孜孜以求茁壮成长。

行走在白鹭洲的林荫大道,香樟环青繁花似锦,放眼全洲,绿波荡漾、嫩绿万顷,好一幅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画卷。

“鹭飞振振兮,不与波上下。地活泼泼也,无分水东西”——清代状元、白鹭洲书院山长刘绎的那副名联被今天的白鹭洲中学赋予了崭新的含义。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听、评课活动,教师在教研教学中日益高涨的热情,展示的精彩,不就是“地活泼泼也”吗?学生在课堂上处处闪耀着思维的灵光,展示的活力,不正像“鹭飞振振”吗?

实践中探索教改

教师的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而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课堂,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中体现在课堂。

前瞻务实的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自2003年上任伊始就树立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解学情教情、找准突破点,王校长挤出时间,每周至少听3至5节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几乎听遍了全校每位教师的课。

摆在王校长面前的现实是: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课上得很好,教师对自己的课有享受感、成就感,也令学生流连忘返;三分之一的教师课上得平平淡淡,还有三分之一的教师的课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后两个“三分之一”教师的教学质量,王校长决定在全校认真抓好教师的听、评课活动,他认为:听、评课活动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也是能经常使用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

白鹭洲中学的听、评课活动特别注重教师的语言表达、仪表教态、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重点难点的把握以及课堂实效等方面。

具体负责听、评课活动的科研处主任是一位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说:“教师不但要会备课、上课,还要会听课,教师因听课而成熟,因听课而成长。”

白鹭洲中学开展的听、评课活动丰富多彩:包括教研组的公开课、科研处的推门课、备课组的同课异构、新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校级观摩课、中青年教师的优质课、高三把关教师的复习迎考课等。听、评课活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袁书云自豪地说:“我们从实践入手,积极攻克课改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从难点突破到形成亮点特色,我校的听、评课活动走出了一条宽广的大道。”

课堂上彰显智慧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是传道授业的主战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说:“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以语文教学为例,为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一篇课文,教师需要去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理、意、趣之味。

龚丽老师在授《前赤壁赋》一课时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丰富文本引导学生去领悟文本的。

龚老师上课,就开始让学生大声朗读第一段,在朗读中体会苏子的心情:苏子为什么快乐?是赤壁的美景让苏子心情舒畅。再通过第二段的首句“于是饮酒乐甚”来印证“乐”的情感。

既然苏子“乐甚”,那么他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心情呢?“扣舷而歌之”,自然引出他唱的内容。言为心声,就联系到苏子作此文的背景。苏子被贬到黄州,依然心系国家,所以在放歌的背后,有难以排遣的苦闷。苏子歌之,客人和之,和的箫声悲凉哀婉,听到这样的箫声,苏子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从“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来看,这表明苏子被箫声打动了。于是他问客“何为其然也”,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

第四段是苏轼对前人的超越,他并没有停留在悲伤之中。借眼前的景——山和月来说理,说明人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而又何羡乎?”苏轼以淡然的心态去看待功名利禄、得失荣辱,“虽一毫而莫取”。怎么解脱呢?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至此,苏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苏子与客宁静而坦然。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而丰富多彩的。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取决于整体课堂轻松活跃的氛围,以及教师课堂活动的巧妙设计。

曹美玲老师在授《曼哈顿艺术画廊》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项课堂活动: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精选艺廊图片提示猜测题、阅读理解选择题、语法分析题三类题型,其难易程度分别是容易、适中、较难,采取积分制,让三个大组的学生竞答,以总分落后的一组学生演唱Vincent歌曲作为“惩罚”。

对于图片提示猜测题,学生们迅速抢答,几乎零失误,小组内也争先恐后地补充内容。

阅读理解选择题虽然难度相对加大,但因为是传统阅读理解的必设题型,学生熟练度更高,采取排除法等阅读技巧,能在短时间内选出正确选项。

语法分析题是最有难度且最有区坡度的一个设计,此类题型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小组内部可以求助,外组可以在无人回应时抢回答题权。在这类题型竞答中,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大大提高。

三轮竞争下来,第二组败下阵,他们也输得心服口服,教室里响起了vincent的歌声。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思维活跃,课堂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这是新加坡校长委任书上的一句话。

白鹭洲中学的老师深知每个学生的“如此不同”而又“如此重要”,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对学困生更要有循循善诱的技巧和诲人不倦的耐心。

市级学科带头人肖冉老师上《整式》一课中, 为了让学困生姬杨弄懂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这两个概念,她一节课先后向姬杨同学提了五个问题。

肖冉老师:请说出单项式a的系数和次数。

姬杨同学:单项式a的系数是1,次数是0。

同学们帮他纠正:次数应该是1,只不过指数为1时可以省略不写,不写并不表示没有指数。

然后肖冉老师再请姬杨同学回答:5是单项式吗?如果是,它的次数是多少?

姬杨同学答:5是单项式,但5没有次数。

肖冉老师表扬他:5是单项式答对了,但5的次数才应该是0,因为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都是0。

过了一段时间后,肖冉老师又问他:你能说出单项式2πa2b的系数和次数吗?

姬杨同学摇了摇头,说:系数是2,次数也是2。

这时其他同学跃跃欲试,都想帮他纠正错误。胡清宇同学说:系数应该是2π,因为π表示圆周率,不算字母,应该算系数。肖冉老师肯定了他的说法。接着罗飞洋同学又说:次数应该是3,因为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同学们都表示赞同,姬杨同学也连连点头。

此时肖冉老师乘热打铁接着问:你能写出一个系数是23,次数为5的单项式吗?他迟疑了一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式子:23a2,这时有同学说:错!他有点惊慌,求助地望着肖冉老师,希望肖冉老师给个肯定的回答。肖冉老师说:23是系数还是字母?他一听马上反应过来了,连忙说:我看错了!我看错了!肖冉老师说:你能改过来吗?他立即改成了:23a5。肖冉老师问同学们:姬杨同学的答案对吗?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大声地回答:“对!”

这无疑给了姬杨同学莫大的鼓励。姬杨同学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但肖冉老师和全班同学以及所有听课老师都为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对肖冉老师这节课,听、评课教师都给予高度肯定,因为她成功地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关爱学困生。

肖冉老师说:学困生基础差,接受能力较慢,所以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课堂上多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一次错了不要紧,听了其他同学的讲解后再试一次,反复几次探索后一定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互诊中提升水平

多年的听、评课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能在互听互评中学会自我诊断,自我分析,找准自身问题所在,明确课堂教学改进方向,不断“学会教学”。老教师在互听互评中可以寻求自我,发现与改进自我,树立进一步发展目标,挖掘可持续发展潜力,为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打下基础。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听、评课活动有助于他们发现不足,吸取借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智慧。

在评胡秋花老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课时,李芹老师说:胡老师不仅在例题的讲解方面应更透彻些,还需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跟随思路顺利内化;复习课的例题选择还要进一步讲究针对性、研究性、拓展性、示范性,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吴望茂老师评价:胡老师这节课教学内容多了点,讲述也多了点,要多听听学生的看法。王礼庆老师则认为:胡老师这节课学生动手少了点,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注意不够。

胡秋花老师自己总结说:评课让我深感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堂课经过大家的点拨,我发现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但我相信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会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因此,我会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希望寻觅一条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的成功之路。

随着各种听、评课形式进一步多样化,授课教师打造了一堂堂令人流连忘返的高效课堂。上课教师在课堂上闪现的教学智慧、高超的教学技艺不断地被听课教师挖掘出来。

在此基础上,学校科研处汇编了《杏坛花开——白鹭洲中学听、评课活动展示》一书。该书辑录了近一年来学校20位老师的听课评课记录及授课老师的课后反思,内容精彩纷呈,每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各具特色:

肖冉、李芹、彭如霞和龚丽等老师在上课一开始就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这就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活动。

曹美玲、蔡文华、钟秀萍和王水秀等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口述学习目标,但是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目标进行,训练扎实,讲究实效。

罗希、郭红梅、彭椿雁和胡秋花等老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总结课堂知识的要点,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万小花、熊鹿景莹和康梅兰等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比中学、乐中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冯兰香老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分组抢答题来活跃学习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杨卫凤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音乐老师王国臣的教学艺术氛围浓郁。王老师在教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还进行了思想教育,并与艺术陶冶相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享受。通过打节奏、做律动、模唱等方式,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音乐素养培养。

罗丹老师在政治课教学中给学生以想象思考的空间,开发他们的潜能,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

听、评课活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质疑反思,使彼此的教育智慧得到碰撞和释放,教师的教育方法得到精妙提炼,教学技能得到共同提高。

反思中体验成长

如何在课堂上通过启发、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时刻反思的问题。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反省和寻找解决办法。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英语老师万小花说:我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为了避免导入环节的程式化,一开始就否定了通过师生互致问候或询问日期、星期几、天气、学生出勤情况等传统问题开始新课的形式。后来又想通过一首英文歌曲或一种热身运动来奠定本堂课的趣味性,但考虑到缺乏自然性和新颖性,只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本节课学习内容不相关而不得不放弃这样的导入方式。为了取得水到渠成的流畅和温故知新的实效,想一想还是围绕“介绍家庭成员”来展开比较好,这样也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在导入时,我决定通过“单词接龙”warm-up的形式展开对已学单词的复习,并由单词family进入到公益广告及学生展示环节——“Show my photos”。展示照片时我本来想使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全家福让学生做一个duty report,但后来又觉得这种设计让学生缺乏一种亲切感,就萌生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来练习已学句型的想法。由于上台学生展示的都是自己的家庭照片,面对自己同学的照片,台下同学立刻表示出了极大的好奇心与亲切感,这也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让我找到了今后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向,即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的实际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

事实上,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各种导入方法并加以比较、总结。我们教师只有善于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特点,注意积累,才能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使导入既有趣又有效,两者浑然融合而一、简洁自然。

刘茂清老师在反思他的《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课时说:平时上课经常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掌控课堂,把握“放”和“管”的尺度,这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适当的时机,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要敢于“放手”,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等方面出发,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要随机应变,允许课堂热闹但不混乱,即学生可以处在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而不像闹市般闹哄哄。我这节课通过“某海军陆战队生存实验”和“猜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思考、讨论,甚至有许多学生争论答案的正确性,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不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钟秀萍老师上的是一堂高三历史复习课,这类课对上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很高。在谈到这节课时,钟秀萍老师反思三点不足:一是复习容量偏大,课堂节奏偏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充分;二是演练的习题偏重于基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力度还不够;三是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方法手段比较单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和加强的。”钟老师总结道。

冯兰香老师反思她的那堂课时深有体会地说:要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上好一堂课,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应把自己看作学生中的一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我觉得这堂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但要把握尺度,不然就会乱了套,无法控制了。我这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限,可能是学生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广大教师就这样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如今,白鹭洲中学百分之九十的教师教学水平让人非常满意。

王校长说:“听、评课活动让教师找到了自身价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确保了学校连续多年高考的辉煌。”学校高考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学校二本以上的上线率在2011年排全省第五名,2012年则排全省第三名。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秀生源基地,被省政府评为江西省示范普通高中学校。

站在白鹭洲桥头远眺,依稀可见一行行白鹭从亭亭如盖的树冠上振翅飞走。笔者仿佛听到了江万里在雨后的黄昏传经讲道,仿佛听到了文天祥、邓光荐、刘辰翁在晨雾初起的沙滩上大声诵读。

笔者相信,白鹭洲中学只要坚持刻苦钻研的教学精神,这所古老的书院将永远传承庐陵文化的精髓,这所百年名校将培养更多的庐陵学子成长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 张 曼

E-mail:jxjykgx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