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构思 严谨布局

2013-04-12 00:00:00樊智涛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3年11期

【习作巡诊】

快乐的三人世界

樊力立

我和父母之间没有太多激烈的言辞,也没有太过亲昵的动作,有的只是一丝淡淡的温情。我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快乐就源自那份纯真。

登机篇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要去云南玩。我们准备乘坐航班飞往云南。通过安检后,妈妈怕我走丢,于是搂着我的腰,而爸爸则用他布满青筋的粗糙的大手死死地握住妈妈娇小柔弱的手掌。我们就这样走着。夕阳照在我们的脸上,难掩我们嘴角的笑意。

快乐,源自被笼罩的温情。

炒饭篇

又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有事出门去了,都快过了午饭时间还没有回来。我灵机一动,何不自己炒个蛋炒饭呢?我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终于,在我的努力“折腾”下,我做出了蛋炒饭,就是忘了放盐,导致什么味儿也没有。可是爸爸妈妈回来后,却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脸满足的样子。尤其是听见爸爸响亮地打了个饱嗝后,我笑了。

快乐,源自为他人的付出。

散步篇

仍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同外出散步。

那是一个黄昏,爸爸妈妈手挽着手在街上漫步,说着话,吹着风。夕阳投射在他们的脸上,把他们的脸染成了金色。我前前后后地跑着,跳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终于,我累了,脚酸得发胀,脚掌心传来丝丝阵痛,走三步就要歇两步。

爸爸蹲了下来,慢慢背起了我。他的背很温暖,有着阳光的味道。小小的我趴在他宽阔的背上,就感觉躺在了床上。我笑了。

快乐,源自背上的温暖。

这就是我家的快乐与温暖。它不像三伏天的艳阳,太过热烈却只会灼伤自己;它是冬日里温暖的炉火,总在平淡中带给我们一个个惊喜。我爱我家,我爱这快乐的三人世界。

课前导学

这篇习作小中见大。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选取了家庭日常生活中三件平凡的小事来表现一家三口之间浓浓的亲情。文章采用片段式结构,以小标题的形式构架,层次分明。但是,仔细审读就会发现,文章在结构安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同学们,请开动脑筋仔细研读,发现问题,并拟写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汇报课前“初诊”的意见

陆思达:我认为这篇文章所选的三个材料在顺序安排上有问题。第三个材料应该放在第一个来写,这样以时间为序,条理更清晰。

樊老师:你发现了本文结构安排上的最大问题。一篇文章选取了多件事情来表现中心,就要考虑顺序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外在的时空因素,还要考虑事情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所选的三件事情的写作顺序最好调整为“散步篇——登机篇——炒饭篇”,这样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推移,而且前两件事情侧重于写父母对“我”的爱,第三件事情则侧重于表现“我”对父母的回报,能够体现出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一家三口之间的感情逐步加深的内在情感线索。

王思予:我觉得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拟写得比较生硬,缺少生活的气息。

樊老师:拟小标题是片段式作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这样既成功地划分了文章的层次,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总标题,加深了文章的广度与深度。

小标题的拟写大有讲究,简单粗糙的小标题不仅不能给文章增色,相反还会暴露文学底蕴的浅薄。一般来说,小标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传神精练。小标题要尽可能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要么具有诗情画意,将文学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要么新颖独特,采用特殊的符号或虚词的变化激发读者的想象以及阅读兴趣;要么自然朴实,用清新隽永的语言感染读者。二是角度各异。所拟的几个小标题要能代表生活的不同层面,表现出时间、空间等外在环境的差异或人物精神层面的丰富性。

总之,小标题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能够多视角、多层面地勾勒人物,表现主题;语言上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

王宁宇:我还发现文章开头与正文之间衔接得不那么紧密。开头写“我和父母之间没有太多激烈的言辞,也没有太过亲昵的动作”,而正文中的“一搂”“一背”两个片段,均体现了父母与“我”之间亲昵的行为举止。

顾秋韵:文章结尾处未能体现情感的升华与主题的深化,只是停留在写作内容上的首尾照应而已。

樊老师:同学们的思考都很深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精心设计,既要确保首尾部分与文章主体部分之间的内容统一,更要重视开头部分在行文上的领起作用和在感情基调上的奠定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在结尾处对情感主旨进行深化,努力做到画龙点睛。

文章的开头结尾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开头部分可以采用“开门见山,迅速入题”“总括全篇,揭示中心”“设问置疑,激发兴趣”“妙用修辞,增加文采”“描绘景物,渲染气氛”等多种形式。结尾部分既可以尝试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方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人深思;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不管选择怎样的开头、结尾方式,都必须注意符合整篇文章的风格,要注意语言的短小精悍以及内容的和谐统一。

2. 医学档案:邹韬奋《我的母亲》的启示

樊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同样采用了片段式结构?

陆思达:邹韬奋《我的母亲》。

樊老师:《我的母亲》共写了几个片段?

崔荣艳:一共写了四个片段,分别是: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泪珠、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

樊老师:这四个片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吗?

刘一凡:不完全是。前面三个片段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从“两三岁”写到“十岁”,主要写母亲对子女的爱以及她的才干。第四个片段写的是“我”“八岁”时,主要写“我”看到母亲深夜劳作不休时的歉疚和感动之情。

樊老师:那么作者是以什么为依据组织材料的呢?

王宁宇:作者是以“我”对母亲的认识了解逐步加深的情感历程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第一个片段写元宵夜的“巡阅”是“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突出了母亲的可爱;第二个片段写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到动情处会“热泪盈眶”,表现了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第三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疼爱之情,同时写出了“我”对母亲陪着“我”一同流泪又勉强说“打得好”的矛盾行为的理解;第四个片段侧重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之情。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们不仅看到了母亲普通而伟大的形象,而且清晰地感受到了成长中的“我”对母亲的认识、理解以及爱的逐步加深。

樊老师:很好,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文章的结构安排要自然紧凑,能体现事情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时,要注意前后文之间的衔接照应,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式,体现明晰的写作思路。不仅如此,本文首尾的安排也值得我们借鉴,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陆思达:本文开头部分的语言非常简练,寥寥几字,既含蓄地说明了母亲没有丝毫社会地位,又表达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痛惜,揭露了旧社会吞没女性的罪恶。文章结尾不仅高度概括了母亲的性格特点,而且将矛头直指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与埋没,从母亲不幸的命运中折射出封建社会广大劳动妇女的悲惨状况,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既呼应了开头,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樊老师:点评精准。首尾呼应不仅是内容结构上的简单照应,更应是对主题的拓展与深化,引领读者去思考、去联想、去创造。唯此,才能充分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与思想性。

【诊疗方案】

樊老师汇总了大家对樊力立的习作《快乐的三人世界》的修改方案:

1. 调整三个材料的顺序,仿照邹韬奋的散文《我的母亲》,取消小标题,材料之间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衔接过渡;

2.加大“炒饭篇”的篇幅,增强生活片段中的人物描写,凸显“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重新拟写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追求首尾呼应的完美效果。

全班根据以上方案分成三组,分别完成一项修改任务。

【手到病除】

综合三组的修改意见,幻灯片呈现修改后的习作《快乐的三人世界》。

快乐的三人世界

强壮的父亲,柔弱的母亲,小小的我,组成了我家快乐的三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温情在弥散,关爱在浸润,快乐充实着每一天的生活。

仍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同外出散步。那是一个黄昏,爸爸妈妈手挽着手在街上漫步,说着话,吹着风。夕阳投射在他们脸上,把他们的脸染成了炫目的金色。我前前后后地跑着,跳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终于,我累了,脚酸得发胀,脚掌心传来丝丝阵痛,走三步就要歇两步。

爸爸蹲了下来,慢慢背起了我。他的背很温暖。小小的我趴在他宽阔的背上,就感觉躺在了床上。我笑了。快乐,源自背上的温暖。

今年暑假,我们盼望已久的云南之旅终于可以实现了。妈妈和我难掩内心的兴奋,渴望着与蓝天的约会,与飞机的亲密接触。通过安检后,通往飞机的那段路还很长。妈妈怕我走丢,于是紧紧搂着我的腰,而爸爸则用他布满青筋的粗糙的大手死死握住妈妈娇小柔弱的手掌。我们就这样走着。夕阳照在我们的脸上,难掩我们嘴角的笑意。这一刻,爱的能量在天宇间散放。

又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有事出门去了,都快过了午饭时间还没有回来。我的肚子早唱起了“空城计”。无奈之下,我灵机一动,何不自己炒个蛋炒饭呢?我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于是,从不下厨的我,正儿八经地系起了围裙,开始了我的做饭体验。那真是一个丢人啊!我原本认为简单的蛋炒饭,竟然令我手忙脚乱。按照妈妈平时的流程,我先打了四个鸡蛋,搅拌,下油锅。可是刚过了几秒钟,我就闻到了鸡蛋焦煳的味道。我赶紧将蛋翻转过来,加水,加饭,挥铲倒腾,米饭四溅。一阵忙乱过后,我的鼻子上早已沁满了汗珠。好不容易做好饭盛上桌,一尝,除了有股焦味,其余什么味道也没有。原来,忙乱中我竟然忘记了放葱、放盐。唉,真是眼高手低啊!可是,推门进来的爸爸妈妈却是无比的欣喜。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吃相,一脸满足的样子,尤其是听见爸爸响亮地打了个饱嗝后,我笑了。快乐,源自为家人的付出。哪怕只是粗茶淡饭,也抵得上山珍海味,这就是家的味道!

这就是我家,平凡而又温馨的家。在这小小的世界里,有欢笑的生活情趣,有温馨的关怀体贴,有举手投足间的默契……它不像三伏天的艳阳,太过热烈却只会灼伤自己;它是冬日里温暖的炉火,总在平淡中带给我们一个个惊喜;它是春日里的甘霖,默默地滋润着我的心田;它是美妙的音符,在三人的世界里快乐地跳跃,谱写着一首首爱意流淌的乐曲!

师生点评

樊老师:同学们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甲: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在叙事的基础上增加了议论、抒情,不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小中见大,体现了平凡快乐中的真情。

学生乙:描写更加细腻,加强了“炒饭”这一片段的描写,既写活了“我”炒饭时的忙乱,又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在辛苦中体会到了家人日常的付出,激发了“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学生丙:首尾的呼应既严谨又灵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杏林春暖】

最后,为大家呈现两篇同题作文,一篇是优秀的学生习作,一篇是老师的下水作文。请细细品味文章结构的严谨与表达的巧妙灵动。

快乐的三人世界

殷淑茸

我的家,是一片汪洋,每时每刻都有绚丽的浪花涌现,在这里旋转,在这里欢腾,在这里碰撞。这所有的浪花,所有的故事,最后都归结为两个字:快乐。因为这是一片爱的心海,因为这是一个快乐的三人世界。

那是一个烈日当头的正午,知了不知疲倦地聒噪着,门口的大黄狗懒洋洋地趴在墙角。而我,正在酷热的厨房里“勤奋”地洗碗,盘子被我洗得“乒乓”响,一地的水渍昭示着我有多么不平。母亲大人呢?她正和老爸对弈。而父亲大人呢?更是跷着二郎腿,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

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向面朝着我的老妈打手势,嘴往老爸那边努,又指了指厨房。老妈心领神会,故意下错一子:“哎呀!”老爸得意地笑了:“我要赢了!”老妈“惊慌失措”,着急地叫道:“小茸,快过来,替妈妈下!”“好嘞!”我急忙走过去,眉头紧皱,举棋不定:“爸啊,几天不见,您的棋艺越发高深了!”我的嘴像是抹了蜜,说得老爸一阵飘飘然:“那当然,我是谁?你老爸!姜还是老的辣!就凭你那三脚猫的功夫,怎能跟我比!”老爸说完,得意地吸了一口烟。趁他闭目享受的时候,我迅速地用白子替换掉了老爸最关键的黑子,悄悄地交给老妈保管。然后,我兴奋地大叫:“呀,找到破绽啦!” 老爸慢悠悠地睁开眼睛,随后立马瞪圆了,指着棋盘质问我:“小茸,这儿的黑子呢?”“什么黑子?”我装傻充愣。“说!是不是你偷着换掉了?”“没有啊。老爸你记错了吧?”“是啊,老公,我从刚才一直看到现在,这儿一直没有黑子啊!”老爸对观众兼“崇拜者”老妈的话自然深信不疑,于是和我接着下。结果可想而知,枢纽没了,他怎么可能赢?输了棋的老爸得到的“惩罚”是——洗碗!

老妈和我,则一人手拿一个苹果,一边啃,一边评价老爸洗碗的专业性。“小茸,你看!你爸一看就是没洗过碗的人,连洗洁剂都不知道用!”“就是!爸,用洗洁剂洗!”“知道了。”爸爸的声音沮丧且无奈。看着厨房内一脸泡沫的老爸用毛巾狼狈地擦脸,我和老妈笑得抱作了一团。

这就是我家快乐的三人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代沟,没有悲伤,没有责备,有的只是其乐融融,其情切切,其意绵绵!

快乐的三人世界

樊智涛

一辆中档次的上海大众汽车,一套无贷款的宽敞明亮的楼中楼,住着两师一生:我——可亲可敬的教师,老公——依法办事的律师,女儿——天真机灵的一年级学生。这就是我拥有的简单快乐、温馨幸福的三人世界。

八年前,一个老师和一个律师组建了新家庭,曾羡煞周围众生。殊不知,火星撞地球式的生活才刚刚拉开帷幕。红色性格的我情感丰富而张扬,追求浪漫快乐,容易情绪化,这与蓝色性格的老公截然相反——他保守内敛,做事有条理,原则性强,情感深沉而含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更多了几分别样的乐趣。生活中,我俩总想争胜,于是“原告”与“被告”常常为了“洗衣煮饭应该是女人的专利吗?”“赚钱养家仅是男人的职责吗?”“情人节夫妻间还需要浪漫吗?”之类的问题你争我辩,但最终均一笑泯恩仇,不了了之。

那时的家是甜蜜的红——温馨而炽烈!

2006年10月15日晚11时18分,一声啼哭划破夜空,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初见她:弯弯的浓眉、乌溜溜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般的小嘴,像极了老公,真心慨叹造物主的神奇。她既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更是我们夫妻感情渐增的润滑剂。从看到她的那一瞬起,她便成了我俩生活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着她转:买奶粉、洗尿布、去婴儿店洗澡学游泳、牙牙学语、姗姗学步……生活真是既忙碌又充实!

曾几何时,老公经常将女儿的小脚放在嘴里,乐呵呵地对我说“用这个方法来丈量女儿生长的速度是最准的”,血亲的挚爱令我动容;曾几何时,女儿的第一声“妈妈”令我激动至哭,第一次体验到为人母的复杂情绪,三口之家氤氲着喜悦、依恋、憧憬未来的气息;曾几何时,女儿在超市里走失的惊魂一幕,令我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爱一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女儿的出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更让我们懂得了如何体谅对方、爱护彼此;懂得了如何经营并呵护好我们的三口之家!

那时的家是幸福的粉——和睦而温暖!

现在,女儿已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了,8岁的她,已懂得了反抗。今年暑假参加钢琴四级考试前,我让女儿多练习几遍,她就会反驳“我就不”。

女儿也懂得了谈判。比如在是先吃饭还是先看完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焦点问题上,当我们拿出父母的威严批评她时,她竟会用稚嫩的语调说:“妈妈就是‘红太狼’,爸爸就是‘灰太狼’,嫁人就嫁‘灰太狼’。”搞得我俩哭笑不得,老公还趁机开涮我:“老婆,我们的女儿都知道我有多爱你啊。”我只得做呕吐状来掩盖我内心的欣喜。

女儿更懂得与我们聊天了:“妈妈,将来我就要在东台上大学,这样就不会离开你啦!”我认真地教育她:“孩子,天高任鸟飞,你一定要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从小就要努力学习,为自己创造精彩的人生,妈妈永远陪着你!”似懂非懂的她竟然虔诚地答应了。

这时的家是和平的绿——爱得深沉而又充满希望。

女儿让不解风情的丈夫变得幽默有爱,也让追求浪漫的我变得现实会爱;而我们,则让女儿成长得伶俐懂爱。爱的力量撑起了我们这三口之家。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