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宇 宏
(信阳师范学院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统一战线和谐发展与阶级阶层和谐发展
蔡 宇 宏
(信阳师范学院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与阶级阶层的和谐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和谐阶级阶层关系与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具有目标上的同一性、理念上的一致性和行动上的互动性。一方面,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阶层关系和谐既是统一战线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统一战线和谐发展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和谐统一战线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多元治理模式的体制化运作,促进社会利益的多元整合和不同阶级阶层间的文化认同,为实现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有效途径。
统一战线;阶级;阶层;社会和谐
在和谐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科学认识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关系,并使之和谐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将统一战线问题、阶级阶层和谐问题分别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在一起,或将阶级阶层和谐问题作为独立的研究单元加以探讨的公开出版物比较多,但着眼于探讨统一战线自身和谐发展与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和谐发展之间关系的文章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对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由于中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中心任务,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任务的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进入21世纪,依据党的中心工作任务,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和谐与发展”[1]。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一方面,构建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是统一战线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也具体体现为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
社会阶级阶层分化是由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不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2]在阶级社会中,阶级阶层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决定着整体社会和各个社会群体关系的发展方向。社会结构分化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不同阶级阶层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种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差异是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和谐,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则是社会阶级阶层间的和谐。从组织结构上讲,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是不同社会力量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一个政治联盟,在这个联盟中包含着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等诸多关系,但人与人的基本社会关系,即阶级阶层关系是以上一切关系的基础,它规定着统一战线的性质、格局和发展方向,因此,从组织内部来看,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必然要建立在阶级阶层关系和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阶级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社会成员各守其道、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为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
同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统一战线与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和谐阶级阶层关系与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具有目标上的同一性、理念上的一致性和行动上的互动性。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搭建的利益诉求机制去促使社会各方真正的互相理解并协调公平、正义的不断落实。在我国,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党领导下的一个具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功能的政治组织,是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功能的发挥影响着人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自身的和谐,有利于推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阶级阶层关系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反证着统一战线自身的和谐。因此,我们说阶级阶层关系和谐是统一战线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通过由现实的人表现出来的“历史合力”来实现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3]。由这个“合力”所推动的社会历史变革,必将引发旧有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和社会力量的分化瓦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社会利益格局和社会新生力量,任何执政党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把握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将新兴社会力量纳入体制内,凝聚人心,协调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以夯实执政的社会基础。
阶级阶层是社会的最基本结构,是社会力量整合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向“两个阶级多个阶层”的结构转变,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新兴社会阶层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产生的新变化,影响着统一战线的格局和阵容,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力量、范围和对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在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作为一个政治联盟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团结和凝聚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群体的不断分化所引发的不同阶级阶层在利益诉求、文化观念、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差异,实现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现阶段的阶级阶层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统战组织内部不同社会力量的整合。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任务,针对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的发展状况,大力发展广泛的爱国者联盟,此时的统一战线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还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纳入进来,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中国公民,具有空间的广泛性、包容性和多样性。可以说,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增强了统一战线组织的行动力和影响力,其内部阶级阶层的和谐为统一战线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由于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通过统一战线的制度建设,增强执政党与群众间的广泛联系,协调不同群体间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力量的多元整合,为所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制度化的参政议政途径和空间,从而有效化解因利益分化所激发的政治参与热情对党和国家现行体制带来的政治压力,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持续稳定的发展,为实现和谐的阶级阶层关系提供政治保障。
首先,从改善党的领导层面讲,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党领导下的政治联盟组织,是党联系民众的纽带,其功能的发挥有利于促进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利益的多元整合。社会分化的实质是利益分化,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政治是为利益服务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词句和法律词句正像政治行动及其结果一样,倒是从物质动因产生的。”[5]目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日趋明朗,利益的分化必然引起利益诉求的多元化,为了维护和争取自身的利益,不同利益群体政治参与的愿望日益高涨,这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愿望与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若不能得到及时回应,就有可能成为体制外的力量,影响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如何通过体制自身扩大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参与渠道,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力量的多元整合,是执政党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统一战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现实的制度框架。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统一战线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作用,在政府决策中具有重大影响力。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载体,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统一战线可以通过有组织地引导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人士参与政协会议,实现它在国家重大决策中的影响力,从而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维护其所代表的不同阶级阶层的根本利益。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是利益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政协会议中,代表不同主体利益的政治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充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调和相互间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方互利共赢,最终获得大多数人支持的综合性意见结果。利益表达只有带入决策才具实际意义。统一战线的政策影响力不仅表现在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利益表达、实现利益表达的初步整合,并为动员起来的参与提供合法和有序的组织模式和制度平台,它还能够通过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参政模式,把不同阶级阶层及不同界别分散的利益和社会资源同得到多数联盟支持的权威性政策的制定连接起来,去影响具体的政策结果[6]。在遵守正常民主与法制程序的条件下,较高层次的意见综合通常能在很大程度上确定决策的基调,并影响政策的实质性内容,甚至决策的结果。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统一战线不同党派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制度保障,通过这一制度规范,统一战线内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士,可以将多元的、较为分散的意见经过初步整合带入决策层,使之成为极具可能的政策选择,最终保障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都能获得回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统一战线是中共整合不同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更富包容性和广泛性,具有吸纳新兴社会力量的强大功能,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等不同社会力量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权力提供了宪政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谐发展的统一战线必将为协调社会矛盾,整合多元利益,促进不同阶级阶层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层面讲,统一战线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扩大体制内的政治参与渠道和参与的主体范围,为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有序稳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制度化的空间。政治参与是政治体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7]。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而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则是实现政治生活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有效的政治参与必须在体制内进行和实现[8]。当前,我国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人们利益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参与愿望的增强,原有政治参与主体范围的确定以及参与的路径和方式与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执政党必须顺应社会利益群体的变化,采取措施提高现有政体的运作能力,使其对政治参与的容纳力与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需求保持一致。一般来说,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利益的重新配置,利益的分化自然会产生许多新生的社会力量,如果不将它们纳入和整合到现有的政权体制内,势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执政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体制外的各种社会力量纳入现存体制内,以便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国家政治架构中,不仅是执政党领导的政治联盟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的包容性可以把代表各新兴社会阶层的参与主体都容纳进来,从而扩大政治参与的主体范围。另外,从民主参与的制度化保障来看,统一战线的体制化运作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现形式,不仅为统一战线内部各阶级阶层进行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整合提供合法途径,而且为他们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因此,统一战线在扩大不同阶级阶层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
统一战线在思想理念、人才结构、政治资源、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间的相互认同,为构建和谐阶级阶层关系提供良好思想基础,而且对于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形成构建和谐阶级阶层关系的合力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统一战线所体现的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思想,广泛而多元的内部结构以及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有利于促进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间的相互认同。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并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现有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以及自身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同,只有拥有了这种认同才具备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不同阶级阶层间的相互认同是指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之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在共同的目标、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共处的社会状态[10]。思想观念上的认同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间相互认同的基础,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认同的道德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具有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目前,由于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生活所引发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和冲突,加之社会分配不合理,不同阶层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管理工作中越位、错位现象突出,权力寻租现象时有发生等方面的原因,不同阶层间相互排斥、互不信任,产生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时有发生,仇官、仇富心态日益普遍,社会不满情绪弥漫,正是这种危机的直接表现。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现状和不同阶级阶层间目前所存在的认同危机,需要我们倡导有利于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实现社会中不同阶级阶层的和谐发展。文化整合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功能,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认同方面,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统一战线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第二,统一战线内部汇聚了大量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他们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全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统一战线具有丰富的基层组织资源,这种强大的基层力量,使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抓好群众性的文化工作,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基层统战部门不仅可以通过开展基层文化艺术活动,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还可以利用其内部的各种行业协会和组织规范行业行为,培养人们正确的义利观,净化市场环境[10]。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处理好基层文化统战工作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败的大事。
其次,统一战线通过自身优势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多元治理模式的体制化运作,形成构建和谐阶级阶层关系的合力。一般来讲,任何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功能都是调节和控制某种类型的社会矛盾。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民主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道德风尚等诸多领域,因此,任何一个民主国家,如果仍然按照全能政府的单一模式,依靠某一最高权威来管理日益复杂的社会事务、调节和平衡种种社会矛盾,显然是行不通的。另外,在利益多元化时代,多元参与主体的充分搏弈是平衡多元社会关系的基础,目前,我国和谐阶级阶层关系的构建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关涉众多群体利益的系统工程,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转变公共事务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将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各利益群体代表等种种社会力量纳入公共管理体制内,形成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模式,才能减少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和谐发展。
治理不是统治,它强调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促使社会利益攸关方良性互动、平等合作,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多元治理否认在公共治理体制中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强调社会多元主体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充分地表达利益、自觉地协调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形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基础上的广泛共识。这种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认同,形成构建和谐阶级阶层的合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基本原则和工作方针体现和追求的多元、民主、协商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多元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相契合[11]。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载体,政治协商制度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来说,人民政协也是当代中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一种补充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满足了广泛的平等的社会代表权利,而政协则更多地照顾到了不同阶层的参政要求[12]。因此,人民政协可以为实现社会的多元治理提供强大的政治资源和组织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利用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多元治理的体制化运作,对构建和谐阶级阶层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认识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关系,对完成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中共历来高度重视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状况的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并将其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配置社会力量的基本依据。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对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革命的对象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从而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任务和统一战线“联合与革命”的主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需要我们围绕“和谐与发展”的主题,正确认识新世纪阶段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关系,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处理好统一战线的阶级阶层关系。
[1]蔡宇宏,李俊.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发展演变[M].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27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6]蔡宇宏.论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6.
[8]李俊.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功能的多维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9]蔡宇宏.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5.
[10]叶青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传统文化资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3).
[11]李俊,蔡宇宏.促进多元治理构建和谐社会——论统一战线在推进公共管理模式转变中的作用[J].社会主义研究,2006(2).
[12]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53.
[责任编辑孙景峰]
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theUnitedFrontand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theClassandStratum
CAI Yu-hong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There is a certain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front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 and stratum, 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es and strata has the same identity and consistency with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front. On one hand, under the them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ais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demand and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front, but also its social bas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play of the function of the harmonious united front is good for pushing systemic operation of our country’s multielement social governing model forward, promoting multiple integration of social benefit and the cultural indentity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and strata, and then providing important political guarantee and efficient path for realiz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es and strata.
the united front;class;stratum;social harmony
D613
A
1000-2359(2013)06-0066-05
蔡宇宏(1968-),女,湖北老河口人,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
2013-01-02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KS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