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环保部下发《关于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人员处理意见的通报》,针对当前环评机构弄虚作假,超越资质范围从业,甚至出借资质的违规行为,严厉处理了34家环评机构及58位环评人员。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3-11-05
68家涉污企业已从岳麓区版图上彻底消失。这68家企业中,有47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河西滨江区域,包括长沙锌厂、新城热电厂等。另有21家重点污染企业在坪塘老工业基地,包括蜂巢颜料等企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11-15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鸟类大鸨栖息地,人迹罕至的湿地保护区内却被人肆意开垦了万余亩耕地。2011年间,此事被曝光,引起了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黑龙江省林业厅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立即退耕还湿、还草。如今时隔两年多,开垦湿地的“土豪”们依然我行我素。被开垦并发包的万余亩耕地获利流向何处?还草、还湿的工作迟迟没有开展根结究竟在哪?县里所谓的“难度”又是什么?
来源:法制日报2013-11-20
11月18日,云南省寻甸县人民法院对备受社会关注的“牛奶河”水污染案作出一审宣判,7名被告人以污染环境罪获刑。法院审理查明:被告单位昆明市东川通宇选矿厂、昆明兆鑫矿业有限公司、昆明东海矿业有限公司在未取得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生产铜精矿。三被告单位均私设暗管,将含有二硫化碳、砷、铅、镉等物质的生产废水排入小江,其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案发后,三被告单位分别自愿交纳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人民币30 万元、5 万元、4 万元,用于环境生态修复建设。
来源:人民日报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