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城置县考*

2013-04-12 16:18:2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湖州市淮北湖州

沈 文 泉

(湖州市社科院 文化研究室, 浙江 湖州 313000)



菰城置县考*

沈 文 泉

(湖州市社科院 文化研究室, 浙江 湖州 313000)

文章以《史记》、嘉泰《吴兴志》、乾隆《湖州府志》和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等原始和权威史著为依据,重新考证菰城县置县的时间和主体,提出了与当下多数学者所持观点不同的观点。

菰城县; 置县时间; 主体

一、江浙沪地方文献上的错误记载

笔者在参与湖州历史文化名人园和经典湖州展览馆建设的工作中,在具体为黄歇塑像撰写铭文,为展览馆撰写前言,为菰城遗址的照片撰写说明文字的时候,都说春申君黄歇由淮北改封江东,筑菰城,置菰城县是在楚国考烈王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48年。

笔者之所以这样做,这样写,是因为笔者对这一时间概念深信不疑。笔者之所以这样深信不疑,是因为湖州所有的地方文献资料上都是这么说的。如:

1999年3月的《湖州市志》在《概述》中说:“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1](P3)2001年8月的《湖州市城乡建设志》的《概述》中也说:“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后,在城南金盖山麓下菰城置菰城县,为湖州建城之始。”[2](P17)时任湖州市市长唐永富和湖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陆坤轩为该《志》作序时用的也是这个时间。沈慧的《湖州古代史稿》,在第一章《史前及先秦时期的湖州》的第三节《先秦时期的湖州》中,专门有一个小节叫“楚国春申君置县菰城”。说:“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要求改封江东(即太湖周围的苏南、浙北、上海、皖西南),楚考烈王允其所求,改封于吴。黄歇选择了吴都旧墟作为都邑,重新修筑城郭和宫室,并在太湖南岸置了菰城县。”[3](P16)湖州市博物馆的《吴兴赋----湖州历史文化陈列》在介绍这一段历史时也说:“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徙封于吴,置菰城县。春申君是湖州的开县鼻祖。”嵇发根在《湖州史话》一书中说得更加具体:“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黄歇便以原来吴国的都城‘吴墟’(今苏州)为都邑,并在他的封地江东置县管理,其中在‘吴墟’的西南方设置了菰城县,仍以‘泽多菰草’而名,治于菰城。”[4](P6)

不仅如此,连江苏、上海等地出版的书籍上也是这么说的。江苏区域文化丛书《吴文化概观》上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请求改封江东,考烈王答应了他的请求。”[5](P21)《中国太湖史》也说:“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黄歇对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愿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6](P59)主编《中国太湖史》的宗菊如、周解清先生在该书的第59页上引用了上述这段资料以后,于页底注释上说明,该段内容引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二、《史记》的相关记载

笔者近日看司马迁的《史记》,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春申君黄歇由淮北改封江东,不是在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而是在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在介绍黄歇由淮北改封吴时是这样说的:“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众,西伐秦,而楚王为众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客有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疆而君用之弱,其于英不然。先君时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于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其许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吴,行相事。”[7](P2395-2396)

黄歇是楚国太子完从秦国逃回国继位成为考烈王后,于考烈王元年被任命为尹(即“相”)的。因此,引文中所说的“春申君相二十二年”也就是考烈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41年。这一年,黄歇因指挥诸侯联军西伐秦国失败而遭考烈王疏远。他为了自身的安全,接受门人朱英的建议,上疏将自己的封地由离都城较近的淮北改到了相对偏僻的吴,以远离京师避祸。这个时间与《十二诸侯列表》中记载的时间相一致,说明司马迁没有搞错。根据《史记》这样的记载,如果说菰城县是由黄歇改封于吴后所置的话,那么,他设置的年代就不是考烈王十五年,而是考烈王二十二年。也就是说,不是公元前248年,而是公元前241年。

菰城县真的是由黄歇设置的吗?深入考察那时的历史及其记载,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三、对地方文献错误记载的考证

战国时期,县是国家下面最大的行政单位,是由各国中央政府设置的,而不是由受封的封建主设置的。各国中央政府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县后,才将这些县分封给各诸侯。再说,楚国也是不可能将吴地征服后闲置几十年再建立地方政权的。因此,菰城县应该是楚国中央政府设置的,而不是黄歇设置的。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就这样说:“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内乱,在江东设郡,越亡。”[8](P1036)民国年间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刊刻的嘉泰《吴兴志》上是这样写的:“(乌程县----今湖州)战国属楚时已为县,曰菰城县,即春申君黄歇封邑也。” 乾隆《湖州府志》也说:“战国时楚灭越属楚,楚以其地立菰城县。”公元前306年的楚国国君是怀王槐。由此可见:菰城县是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后所置,其设置年代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要早58年;菰城县的设置者不是春申君黄歇,而是楚怀王槐。

那么,江浙两省这么多的地方文献为什么都会搞错呢?又是怎么搞错的呢?

笔者对于江苏方面的差错尚难以考证,因此重点考证了湖州方面。在查阅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请教了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原主任、研究员余方德和嵇发根等专家后,发现这一差错最早出现于清朝后期。同治《湖州府志》说:“显王三十五年楚灭越属楚国,楚春申君黄歇始于此置菰城县。”

笔者搞不清楚:宗源瀚、周学浚、陆心源等人同治年间修《湖州府志》时,为什么不承袭乾隆版《湖州府志》的说法,会出现两个如此明显的差错:一是楚灭越的时间,二是置菰城县的主体。周显王三十五年是公元前334年,那时候楚国是楚威王六年,湖州地区还处在越国的统治之下。同治版《湖州府志》对菰城县设置时间和设置者的错误表述,影响了此后湖州地方文献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是导致此后一系列错误的滥觞。光绪年间编修的《乌程县志》随即采用了同治版《湖州府志》的观点(只是在楚灭越的时间上相差了2年),说:“显王三十三年楚灭越属楚国,春申君黄歇封于吴,始于此置菰城县。”可能是参考了同治版《湖州府志》的缘故。近年来出版的《湖州市志》及其他地方文献都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经过上述考证,笔者以为,对于菰城县的设置和黄歇与湖州的关系,应该作如下新的表述: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在五湖(今太湖)南岸置县,以“泽多菰草”而名菰城县。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春申君黄歇由淮北徙封于吴,菰城为其封地之一。黄歇在吴地修井天,兴水利,固城池,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启了吴地的文明史。

[1] 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州市志[Z].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2] 湖州市城乡建设志编纂委员会.湖州市城乡建设志[Z].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3] 沈 慧.湖州古代史稿[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4] 嵇发根.湖州史话[M].合肥:黄山书社,2007.

[5] 许伯明.吴文化概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宗菊如,周解清.中国太湖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OnHistoryofEstablishmentofGuchengCounty

SHEN Wen-quan

(Office of Culture Research, Hu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uzhou 313000, China)

This paper was based on some original works and standard books such as “the Historical Records”, “History of Wuxing” by Jia Tai, “History of Huzhou”by the emperor, Qianlong, and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edited mainly by Bai Shouyi, figured out again the time and principal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Gucheng county, and put forward some view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majority of scholars at present.

Gucheng county; the time to establish the county; principals

2012-04-17

沈文泉(1964-),男,浙江湖州人,湖州市社科院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和新闻传播学研究。

G127

:A

:1672-2388(2013)02-0071-02

猜你喜欢
湖州市淮北湖州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湖州市吴兴区:构建消费帮扶机制 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人民周刊(2022年24期)2022-02-07 01:30:54
湖州市吴兴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人民周刊(2022年24期)2022-02-07 01:30:52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My family
小学时代(2019年11期)2019-01-11 19:59:07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中国钱币(2016年6期)2016-06-15 20:29:57
《淮北枳》
学生天地(2016年10期)2016-04-16 05:14:49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25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