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军, 王建湘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谈中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技巧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
陈 军, 王建湘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选题是中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起点,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完成的质量和价值。本文从问题意识、小题大做、找角度以及“我先说”、“接着说”和“对着说”等方面来探讨中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技巧,内容涉及选题的来源、选题的适合度、可行性和创新性等多元思考和探究。
中文;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技巧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中文是一个俗称,其全称为“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侧重文学理论的讲解、汉语知识的传授、文学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的解读,其教学的理论性、工具性、知识性和审美性较强,而实践性和现实性相对薄弱与滞后。中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则是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通过论文写作,不仅使学生受到一次从事学术研究的完整的训练,而且对学生思维、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有裨益(例如学生的独立性、严谨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培养),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和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从选题开始的。所谓选题,就是选择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学术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首先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没有研究对象,没有想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写作就无从谈起;同时,题目选得好不好,有没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又有多大的研究价值,是否有能力完成等,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一个好的选题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的起点,是开展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的开端,它直接反映研究者的学术眼光和研究素养。选题的好坏关系到论文完成的质量和价值。因此,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里笔者结合学生选题现状和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来谈中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
毕业论文的选题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平时的阅读中来,读作者的夫子自道,读各类作家作品,读各种理论书籍和研究专著。但光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读是找不到论题的,在读书时我们要主动地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和探究。所谓“问题意识”,一方面是指在阅读时要学会批判性地学习,提倡阅读的主体性和怀疑精神,对既定的概念、结论不盲从,“在不疑处有疑”,所谓“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是也;另一方面,就是用问题来引导阅读方向,也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注意书中论述的歧误和盲点,以及各种不同观点和见解之间的矛盾,阅读过程因此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和推进。顾颉刚曾说过:“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的记载寻出一条求智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正是我们在阅读中对既有问题的“存疑”和思考,或者我们的思维受到别人的“激活”和启发而产生新的问题与思考,这一个个问题的发现和思考就成为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
有一个本科生发现曹禺的创作历程与一般作家不一样,大部分戏剧家或文学家都是一种渐变型的作家,即他们开始的创作往往都很幼稚,后来随着生活积累与写作经验的不断丰富,越写越好,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创作出自己成熟的作品;曹禺却是个例外,他属于突变型的作家,一出手就是经典的成熟作品,代表了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他开始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经过阅读和思考,他发现这其实与曹禺本人的前期准备有关,包括早年生活积累、早期文学创作和剧本改译、良好的戏剧启蒙和丰富的演剧实践、中西方戏剧的熏陶和影响等多个方面,最后定下《论〈雷雨〉的创作准备》一题。而另一个本科生在阅读《雷雨》时发现其“舞台提示”极为繁富细致,很见功力。而一般剧作家都没有这样冗长的“舞台提示”,因为这是导演份内的事情,作家写得多了反而会吃力不讨好,那么作为剧作家的曹禺为何如此热衷呢?它又有何特点和价值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他再次阅读剧本和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曹禺的创作历程和创作观,并有了新的认知,原来曹禺是一个有长期舞台实践经验的作家,正如李健吾对《雷雨》所说,这是一部“内行人的制作”。曹禺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舞台提示与他丰富的舞台艺术经验分不开,同时也与他的创作追求有关,曹禺自己解释说:“我写戏时,有个想法,演出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准备演,也能叫人读。也就是说,我写的剧本,能读也能演,以前没有人写那么长的舞台指示,我是想多写点,主要也是增加剧本的文学色彩,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也希望有助导演和演员理解人物,为此,我写的时候,是下了功夫的,是用心写的。”有了以上认识之后,这位本科生仔细研读了《雷雨》的“舞台提示”,剧中人物出场时的布景、服装打扮、心理活动,人物说活时的动作提示,都成了他关注的重点。最终,这位本科生定下《论曹禺〈雷雨〉的“舞台提示”》的论题,很有新意和价值。
笔者在多年的研究中亦倍感“问题意识”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笔者曾经写过一篇论文《论雷雨的超现实性》,选题由来纯属“由(问题)感而发”。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雷雨》一直被当作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被人们接受和解读,曹禺的研究者都异口同声地说曹禺是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并认为他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最高成就的代表者。但笔者在反复阅读《雷雨》的过程中,发现《雷雨》除了现实性外,还有超现实性的东西,或者说叫做“非现实性”的东西。例如从周冲、鲁大海等人物身上不难看出其饱含着诗情和想象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蘩漪、周朴园等人内在心理的刻画和冲突的内向性特征中不难看出其表现主义的因子,而自然界的雷雨在剧中除了渲染氛围、建构情节外,更富有浓郁的象征意蕴。于是笔者就以《论〈雷雨〉的超现实性》为题来展开研究,阐述其超现实性的存在,探究其多元创作方法形成的原因、构成特点及其价值,并对《雷雨》戏剧批评中推崇现实性而轻视非现实性的偏颇之处给予必要的反思。笔者的另一篇论文《论〈雷雨〉“序幕”与“尾声”的作用》也是对相关问题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而催生的选题。《雷雨》的序幕和尾声从一开始演出起就被删去,这引起曹禺的极大不满,后来的研究者则认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蛇足”,那么《雷雨》的“序幕”与“尾声”到底是不是一个累赘?它究竟有何作用?它的不幸命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认识和思考?正是这些问题意识促生了该文。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高校中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都是由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研究经验的教师(一般讲师以上)提供的,然后让学生从中挑选,再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专门指导。其优点是:这些题目多为老师熟悉的领域或专长,指导起来如数家珍、方便自如,能够保证论文一定的质量。但缺点是:剥夺了学生选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常常因为不感兴趣、没有想法而主动性不够,结果“强扭的瓜不甜”,双方都痛苦不堪,反而糟蹋了一些好的论文选题。因此,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及研究兴趣自主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尤其提倡学生挑选一些在平时阅读中由问题意识而引发的论题,这样写起来反而更加得心应手。
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与思考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问题很大,有的问题很小;有的偏难,有的较易;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此时选择一个适合的论题就很关键,“小题大做”是论文写作通行的法则和制胜的法宝。
细分起来,“题”和“做”之间可以产生四个结果:小题小做、小题大做、大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指导博士论文写作的时候对此做过分析,他说:“‘小题小做’,可以做到小巧玲珑,但没有多大意思;‘大题大做’不是博士论文所能承担的,那需要花一辈子精力;‘大题小做’,最怕的就是这个,写杂感可以,做论文不行。比较合适做博士论文的——对,写学位论文都是如此,就是‘小题大做’。因为在研究能力不是特别强、知识积累不是很雄厚时,‘大题大做’会有困难,而‘小题大做’有可能使你的成果比较坚实。”博士论文尚且如此,本科毕业论文就更不要说了,化用鲁迅一句话:选题要小、开掘要深。
具体来说,论文选题切口要小。很多本科生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往往会贪大求全,“大题小做”的现象较为普遍。如《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与知识分子形象》、《论茅盾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佛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论曹禺笔下的悲剧人物》、《论鲁迅与王国维》等,都是一些大而无当的题目,有的题目做博士论文都不宜。实际上,本科生在选择论题时,一定要考量自身的知识储备、学术兴趣、禀赋气质、研究能力是否与研究对象匹配,因为本科生还处于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科学研究必备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均欠缺,论文写作更要靠船下篙、切实可行。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学术研究的方向很多,可以做文学史研究、文体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也可以做社团、流派、思潮、创作群体的研究等,相比较而言,本科生做作家作品研究比较适宜,其他方面的研究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功底很难涉足。就是作家作品研究也要进行限定和细分,题目不宜过大,应是本科毕业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选题。对于一些很难操控的大题目,可以通过增加题目限定词的方法来缩小论题。如《浅谈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题目过大,但换成《谈沈从文〈边城〉中的湘西世界》则比较合适。另外通过正、副标题方法来缩小论题也是可行的,笔者申报过一个国家项目,题目很大,正标题是《戏剧文学与剧场的关系研究》,有点不着边际,但副标题是:“以郭、老、曹”与北京人艺为例,这就具有可操作性了。同时论文探究的问题不能太多,一般一篇8 000字左右的毕业论文能解决一个问题即可。
这里还要防止另一种不良倾向,那就是一味求小,挑选那些简单的容易做的论题,题目太小、太简单,一览无余,发挥的空间就不大,研究的价值也就有限(硕、博论文则必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和论域)。写论文就像玩杂技一样,是有难度系数的,要学会向困难进军,以克服难题为荣。事实上,一些有经验有成就的学者都喜欢挑选一些有难度的论题来做,因为它富有挑战性、内涵丰富,取得的成绩不一般。曾华鹏教授就深有体会地指出:“我们喜欢选择有难度的论题。”他还生动形象地说:“研究者就像战争中的一个士兵,你在学术研究的进军中,能爆破一个碉堡,或打开一个隘门,或冲上一个高地,都是为整个战役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想,这也是学术研究中选择有难度的论题的意义所在。”
总的来说,本科论文的选题范围应具体、明确、集中,不宜太大或太杂,同时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宜太难或太易,做到选题的具体性、适度性和可行性的相互协调。
论文选题要做到切实精当,找角度是关键。因为论文和专著不一样,专著可以就某一研究对象和内容做全面丰富、系统周详的分析研究,形成一个面面俱到的著述体例;论文则只能关注一个对象的某一个方面,不能指望一篇论文解决所有问题,能从一个角度切入,打开读者思路,有所发现和认知即可。本科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均需要找角度,因为论文的容量和规制总是有限的,不提倡像写书或写文学史那样来写论文。打个比方来说,找角度就像“静物写生”一样,画在素描纸上的只是光线投射下静物的某一个侧影,学生的视角不同,影像就不同,而一幅素描不可能使静物的每一个侧面都能得到客观展示。所以角度也意味着限制,从一个角度透析往往在解蔽的同时也遮蔽了一些客观存在的内容,最后达到的效果可以借用“深刻的片面”来形容。
实际上,作家作品研究的角度是很多的,例如可以研究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文学观、创作心理、所受的中西方文学/文化的影响等,也可以研究作品的题材(如家族题材、反腐题材,城市题材等)、主题(如死亡主题、成长主题等)、结构(叙事艺术)、人物形象、创作技巧(如意象、讽刺、象征、各种描写手法等)、语言、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和写作风格等,此外还可以借鉴一些新的理论或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作家作品。以我国现代作家作品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华鹏教授出版的《现代作家作品论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为例,有从文化角度来研究文学的论文,例如《郁达夫小说与传统文化》、《郁达夫与吴越文化》等;有从题材角度来切入的,如《论王鲁彦的乡俗小说》、《论张资平婚恋题材的短篇小说》、《重评叶圣陶的文言小说》;有研究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如《论冰心散文的人物描写》、《论〈野草〉的象征手法》……每篇论文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论述对象和论述角度。
当然,角度本身也有好坏,观照某个事物可以有多个视角,并不是每一个角度都是行之有效的。有的角度切进去可能平淡无奇毫无新意可言,有的角度则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而对一个具体研究对象来说,我们要有意识地寻找最佳角度。朱晓进就指出:“文学史研究的角度应该是多元的,使用何种角度,关键要看这种角度与研究对象的契合度。”“不排斥其他角度的有效性,因为,在观照某个具体事物时,是可以有多个视角的。不过,观照任何一个对象,事实上都可能只有一个最佳视角。”笔者曾指导过学生写的一篇研究沈从文小说《菜园》的论文。沈从文的这篇创作于1929年之夏的小说,主要写革命者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而不幸被杀害的悲剧人生故事,是沈从文不多见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小说。但与同时期的左翼小说不同,沈从文没有写火热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激情,而主要写革命者和母亲在菜园里的日常生活,写菜园的景致,写母子之间的亲情,在清幽淡雅中表现美好的人性,小说保持其一贯的抒情风格,写得平淡而又有诗意,最后结尾写到革命者的被杀则让我们有一种美的毁灭的痛心感和愤懑感。开始这位本科生是以《悲剧的人生、平淡的风格——论沈从文小说〈菜园〉》为题来研究的,比较普通,价值不大。后来笔者建议他以《菜园:另类的革命叙事》为题,从比较的视角来谈也许能有新的感触和认知,这个角度显然比先前的有价值。
总之,选择一个角度,找准一个点,将钉子狠狠地砸进去,“文似看山不喜平”,追求论文写作的递进性和层次感,将论述对象研究透彻和深入。
角度选好,题目确定了还需要做进一步论证,很可能你想好的选题别人已经写过,要避免重复劳动。所以在开题之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广泛收集资料,要充分了解该选题的研究现状,撰写文献综述,并明确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毕业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这里我们提出论文选题应具备的三个高度或境界:“我先说”、“接着说”和“对着说”。
“我先说”就是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或方向率先发言,自说自话、自圆其说。这里寻找和挑选新的研究领域很重要,最好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对它的开垦往往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价值,当然填补的空白也有大小之分。一般说来,“我先说”说深说浅都是有研究价值的。例如笔者曾要学生写过《论中国现代小说家的戏剧创作》的有关论文,在现代小说家中,叶圣陶、王统照、路翎、沈从文、茅盾、丁玲、萧红、张爱玲、徐訏等都写过戏剧,而学界对他们的小说多有研究,对其戏剧创作却未有或很少涉猎,这就有研究价值。当然,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拥挤的学科,从业者众,而学科对象的历史跨度短,处女地会越来越少,它要求学生能认真阅读原刊原文,学会文献的收集和考据,尤其要做学术研究的“有心人”,增加学术研究的敏锐性和前瞻性,才能有所发现和斩获。
“接着说”是论文选题较为常见的一种,某一个论题已有人做过初步的开创性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研究还很不充分和深入,还有进一步言说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接着别人的观点往下说,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作适当地补充、丰富和发展,其研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笔者有一个研究生,本科时就喜欢张爱玲,读研究生后明确要做张爱玲研究的学位论文。但通过查询,发现张爱玲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库”中有关张爱玲的硕博士论文就有178篇之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张爱玲创作与上海城市文化的关联;2、中西方文学/文化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3、从张爱玲罕见的贵族血统和破碎的家庭背景出发研究其思想与创作;4、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内部研究”(如女性形象、人性书写、意象、蒙太奇技巧、悲剧意味、苍凉风格等);5、比较研究(张爱玲与苏青、王安忆以及与新感觉派等的比较研究);6、直接运用西方较为前沿的文学理论,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观点,来重新阐释张爱玲小说和散文创作等,所以想要找一个新的选题并不容易。好在机缘巧合,当时全国正热播《色戒》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战争语境下的情爱故事,有一、二篇评论文章提及张爱玲与战争的关联(此前也有研究论文和专著论及,但尚没有出现专论),还很不充分,完全可以“接着说”。联想到张爱玲的求学、成名、婚姻、最后的流亡都和战争环境有关,战争对张爱玲的人生观、创作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战争的经验世界与文学世界密切相关,最后就以《“乱世里的盛世的人”——张爱玲其人其作与战争》为题来展开研究,应该说,这样的推进式研究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篇硕士论文可以拆分成好几篇本科论文,如《论战争经历对张爱玲个人命运的影响》、《论战争体验对张爱玲人生观与文学观的影响》、《战争语境下的张爱玲创作心理研究》、《战争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等系列论文,从本科论文到硕士论文再到博士论文,选题的容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反过来则不断缩小,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选题的考量和琢磨)。“接着说”是对原有研究课题的拓展和深化,或运用新理论,或掌握新材料,或选择新视角,或得出新结论,其根本宗旨不是抄旧而是出新,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对着说”是指学术研究要有怀疑精神,不人云亦云,不怕走偏锋,敢于发表自己跟别人(哪怕是权威)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欢迎任何学术上的交锋和争鸣。例如不少教科书都说《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牧歌,那里山美、水美、人也美,如诗如画,与世无争,安乐祥和,宛如世外桃源。果真如此吗?笔者指导的一个本科生就发表过不同见解,他发现老船夫的死与中寨人的造谣中伤、船总父子的故意冷漠引发的内心忧郁有关,边城人之间也存在猜疑、误解和伤害;金钱已经渗透到边城的婚丧嫁娶中去(例如傩送就面临着碾坊和渡船的选择),民风不再淳朴;天保、傩送和翠翠虽然个个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但命运却捉弄了他们,死的死,走的走,故事表现的不是人性的圆满而是理想人性的悲剧,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也昭示了一种孤独的等待意识,从《边城》中不难读出作者内心的寂寞感和对人类命运的隐忧等。最后他以《〈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牧歌吗?》为题对已有的定论做出自己的质疑,并作出重新解读。
“我先说”、“接着说”和“对着说”都是有主体精神和创新价值的,而最无价值的就是“照着说”,拾人牙慧,为人不齿。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论述中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技巧,带着问题意识来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是论文选题的重要途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多阅读、广思考。小题大做和找角度则直接关系到论文选题的切合度和可行性,成为论文选题必备的技能训练和专业素养,对于中文本科生来说就应该勤写作,多练习,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强化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技术水平,做到内外兼修。“我先说”、“接着说”和“对着说”则是我们选题应该努力达到的三种创新境界,它关乎论文写作的品位和质量,这就告诫我们治学、做学问重在创新,力避低水平重复,更不能东抄西抄或“移花接木”,要志存高远,产生标新立异的创造性。而以上四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只有把这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合力,论文选题才能获得较高质量。
[1] 《浙江日报》编辑部.学人谈治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435.
[2] 刘西渭.雷雨——曹禺先生作[M]//王兴平,刘思久,陆文璧.曹禺研究专集: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538.
[3] 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02.
[4] 祝晓风,张涛.博士论文只是一张入场券——陈平原谈博士论文写作[N].中华读书报,2003-03-05
[5] 曾华鹏.半个世纪的学术追求[M]//陈建功.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自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85.
[6]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2013-04-20
陈军(1968-),男,江苏高邮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G642.477
A
1671-6876(2013)02-0161-05
[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