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研究

2013-04-12 08:24辛海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基础

辛海娟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为根本目的。“基础”课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育教学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理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基础”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基础”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点。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内容上“蜻蜓点水”讲不透,在方法上“自我陶醉”形式单一,在交流上“唱独角戏”而忽视学生。教学效果差,责任在教师[1]。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教师不重视教学,往往造成教学内容知识陈旧,缺乏创新。由于不少高校的考评倾向,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因此,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而对教学投入相对较少。对知识的更新不够,每年教学只是简单的重复。

2.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的教学仍不能摆脱“教师中心”的影响。在很多时候仍是一言堂,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能得到调动,也导致教师教学时与学生交流比较少,缺乏与学生的智慧碰撞。

3.教研活动缺乏,教师难以提高。集体的教研活动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开展,每位教师处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做自己的事情,很少去听同行的课,很少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二、提高“基础”课实效性,要把握好一些原则

“基础”课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正确的理论知识,更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身体力行,化知识为德性。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运用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教学目的、教学大纲,要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学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避免空洞说教。首先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思想上的困惑。其次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此外,要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推动学生知行合一。

3.形式多样原则。“基础”课教学内容丰富,与学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只有根据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方面形式灵活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和对策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教师是关键。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文化素养,提高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地探索推动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教学是大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大学教师要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过教学关,在教学中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方法得当,深得学生喜欢。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体验教学的快乐,才会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只有认真扎实地搞好教学,科研才会有“土壤”,科研才有意义。在教学中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和统一,不能重此轻彼。

2.教师要注重积累,不断更新知识。“基础”课比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有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宽广的学科基础知识、社会实践知识、中外典故知识等[2]。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从内容上吸引学生。譬如,“基础”课要用许多案例,这些案例越新鲜,越具有及时性,同学们会越感兴趣,也越有征服力。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思想政治教师尤其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修养,宽厚的知识铺垫是一个学者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必要保证,也是塑造人格魅力的关键因素。教师要通过学习、交流,丰富知识体系,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

3.教师应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的能力。课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下次教学及时调整,扬长避短,教学才能不断改进。反思教学重难点是否处理恰当,时间安排是否妥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适当。这些方面是否合适,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基础”课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认识,学生能否参与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反馈,从“想说”“敢说”到“乐说”,说的状态和热情,反映出学生的投入程度,反映出课堂吸引学生的程度,反映出课堂教学是否成功。如笔者第一次教学在讲理想信念这一模块时,按照课本的内容安排顺序,从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类型、意义,再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逐一介绍。课堂上很多学生低着头,不吭声。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我意识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高。从自身找原因,及时反思调整。尝试先让同学们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梳理、归纳,写出来、说出来。结果同学们说得兴致勃勃,课堂气氛热烈,时而一阵笑声,时而一阵掌声。同学们的交流,不仅使问题具体化,还使同学们增进了解。之后,又进一步探讨“赚大钱的理想是否是科学的理想”,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再对同学描述的理想信念点评、归纳,从教材内容出发,指出不足,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这说明,教师必须从关注教学内容,过渡到关注学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4.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基础”这门课程在内容上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这也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法方法相对灵活,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法。教师根据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全面的把握,对学生的表现有预期的估计。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学中,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表达,教学才会有效果。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能少说的一定少说;让学生多说、先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地给予激励、引导、评价。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关键作用是把握好主题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好教学环节的安排,把握方向,掌控局面。

第二问题要精辟,难易适宜,具有开放性。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诱因,在整个课堂是贯穿始终的,好的问题会让学生兴奋。科学的设计问题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原则。设计的问题要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太容易、太难的问题,学生都没有兴趣,不会积极思维。问题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一点。问题还要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不能只拘泥于课本和标准答案,有助于学生发挥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

第三教学结构合理。教学结构指组成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各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和各环节之间的顺序及其衔接方式。合理的教学结构来源于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还来源于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的判断。一节教学结构合理的课,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轻松而快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开拓教学新思路,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1]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8):175.

[2]陈秉公.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2007(6):93.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