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梅,殷世东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带来的对情感关怀的迫切需求。朱小曼指出,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政策的逐步落实,寄宿制农村学校数量增加,学生在校时间的延长,学校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1](P106)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变化和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关怀和心灵补偿是学校教育的应然抉择。
本研究以安徽省涡阳县某镇在校中小学生为范本,对在校留守儿童情感现状进行调研。调研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法,即男女生性别、年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例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64份。性别比例为男生388人(50.8%),女生 376 人(49.2%);年段学生比例为中学生425人(55.6%),小学生339人(44.4%);留守儿童 482人(63.1%),非留守儿童 282人(39.9%),问卷主要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感状况对比的维度进行设计。在抽样调查的同时,课题组成员还对部分教师和监护人进行了随机采访和座谈。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情感状况,发现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且表现出“四强四弱”的特征。
相比父母都在家的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对外出务工的父母有很强的依恋情结,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感受到的父母的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对父母的想念程度。在“你父母外出后,是否还像以前一样关心自己”问题上,有62%的儿童选择“比以前更加关心”,25%的儿童选择“和打工前差不多”,13%的儿童选择“没有打工前关心”;在“父母外出工作,你是否想念他们”问题上,83%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和“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有13%的留守儿童选择“很少想念”,“从来不想念”的只有4%。安全感是儿童适应环境的一项重要前提,是儿童应对各种困境、压力、不良刺激内在支持力,是儿童走向个性成熟、心理健康、社会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P38)对父母的依恋是儿童交往和探究的“庇护港”,然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正常关爱,留守儿童失去了这个“庇护港”。他们往往有一种无依无靠、缺少归属的感觉,对外部世界缺少安全感和信任度。“在面对紧急事件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多孩子表示他们只能向邻居和亲戚求助。还有的儿童内心深处经常在为外出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担忧。”[3]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被爱护的情感体验,从而难以形成健康的情感品质,在正常的道德情感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偏差。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并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4]在“你有烦心事时,你会怎么做”问题上,调研显示,只有9.1%儿童选择向父母倾诉,选择一个人解决、写日记或者憋在心里不说的占50.7%。父母的远离,造成留守儿童的心事内化,情感诉求受挫,容易形成孤僻内向、自卑脆弱。在问到“你对未来生活的态度”时,留守儿童情感诉求受挫导致的对生活、学习等自信度明显缺乏。53.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自己未来生活会如何,而76.8%的非留守儿童相信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更好。
调查发现,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孤独感,之所以留守儿童独孤感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孤独的有34%,非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孤单的有23%)在于这种孤独感更多地来源于家庭内部亲情交往的缺失。调查还发现,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儿童。这说明,小学留守儿童年龄较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差,更容易产生孤独情绪。人们通常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留守儿童能够理解父母和尊重父母的劳动,在应对困难和问题时,他们会表现得更成熟,也会变得更勇敢、更独立,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已有调查显示,正是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仅没变得勇敢,反而更没用”,“没有父母在身边我更加害怕、胆怯”,“父母外出之后更依赖他们了”,“更希望有人能和我在一起”。[5]
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的失调,情感往往出现虚荣与空虚同在,嫉妒与怨恨并存。他们只知道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怨天尤人,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6]也有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和退缩性行为,以及冷酷、缺少同情心,甚至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7]访谈中,教师反映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老是欺负自己,遇到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在学校肆无忌惮,性格自我,随意损害公共物品,很少主动帮助别人;对老师、监护人、亲人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当抚养子女与维持生计的职责发生冲突时,在受到挤压的生存空间中,农村父母通常采取的希望通过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要来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给孩子造成的缺憾。看是无可厚非的理由,但却是以牺牲儿童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最可贵、最珍视的健康、快乐与安全感为代价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父母给予他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并不能表明他们情感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他们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希望父母对自己情感关怀的期望并不会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减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满足健康”概念”,他认为“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有确定的联系”。[8](P77)一个人基本需要的满足能够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对于留守儿童来讲,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满足他们情感需求就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和前提。国内外相关研究也都提出佐证,与父母分离后情感关怀的缺失,对儿童内心情感造成了诸如自卑、怯懦、自私、暴力等负面影响。因此,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需求刻不容缓。
在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还主要以升学率和学业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当下,学校更多关注于知识的传授,关心分数和名次,却较少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培育,在教学中忽视情感的渗透,导致情感教育“缺位”。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大幅减少,一些乡镇学校班额过大的问题凸显。教师虽然对留守儿童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无法做到细致和到位的关注。笔者调查走访中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比较内向,一般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难以受到学校领导、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以成绩论胜负的游戏法则面前,他们容易成为教师头疼和厌烦的对象,更不要谈及教师对他们施予心理上的安慰和心灵上的关怀了。”[9]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许多农村学校并没有设置情感教育课程,少数即使有也把情感教育融合到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课里面,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有些教师或因为没有接触情感教育的理念,或认为情感教育课程地位、价值无法量化而从内心不认同进而排斥它。
首先,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乏有效的监督,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外在诱惑的驱使下更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沉迷网吧、嗜好吸烟、喝酒等恶习,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留守儿童处在成长和发育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其身心也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面临道德、心理等种种危机,不具备完善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如有研究发现“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去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10]。再次,父母的“缺席”,使留守儿童失去了最信赖的“安全保护”。由于监护不力,许多留守儿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人身安全监护,而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又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或不法分子的侵害;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拐卖拐骗、打架、触电、抢劫、交通事故、溺水、疾病等事件的伤害;有的女童成为不法分子性侵害的对象,有的甚至长时间遭受监护人的性侵害。[11]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农村学校肩负着更大的教育责任。阿德勒认为,学校教育介于家庭和社区之间,是孩子成长和纠正家庭教育失误的关键场所。“只有重视学校关怀,才能实现处境不利儿童的多种生存可能性。”[12]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需要学校在教育管理制度上体现人文关怀,需要通过教师积极的情感和建立灵活多样的家校沟通形式,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管理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留守儿童而言尤为迫切。这就要求在农村学校管理制度层面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和弘扬人文精神,尤其要对留守儿童投注更多的爱,使他们感受和体验到情感的关怀,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并实施分类、动态化管理,以便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监护人基本信息,对留守儿童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成长状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记载,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设立儿童咨询指导诊所,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配备专业心理辅导和咨询教师,为儿童提供咨询、指导,对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做到严格保密、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有效化解。三是实行人性化、规范化的寄宿制。学校在寄宿制管理方面,遵循将硬件提升与软件升级相结合,坚持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在学校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做到“五配套”,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学校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和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选派有责任心的管理老师,定期舍访,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态及困难,积极为寄宿学生排忧解难。
第一,教师要关爱留守儿童。“成功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爱是成功教育的关键因素。“师爱是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情感智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13]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需要教师给予关爱来弥补,教师的爱贯穿于留守儿童生活的点滴中,沉淀到儿童的心坎上,发酵在儿童的情感历程中。只有让留守儿童体验到教师的关爱,才会使他们在学校里获得安全感,才有可能形成亲近的和易于交往的品格。
第二,教师要尊重留守儿童。尊重学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对于大多数留守儿童而言,学校教育几乎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接受教育的场所,教师几乎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排泄悲观情绪和寻求心灵慰藉的人。因此,教师要理解他们暂时的困境,尊重他们的人格,“时刻注意尽量弱化他们的留守的标签意识,不要因为他们留守的特殊身份而排斥这些儿童。应淡化留守儿童特殊的留守身份,采用平等、接纳的态度看待留守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对留守儿童的干预、教育工作有效进行。”[14]
第三,教师要主动、经常性地与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互动。Zembylas认为,一种良好的情感互动氛围,对师生个人的情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能构建和鼓励他们个人的行为。[15](P115)对于留守儿童来讲,他们缺少父母的关怀和陪伴,与父母较少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普遍感觉到孤单和失落,他们常常感到自卑、胆怯,有时甚至有些呆滞、离群索居,做事缺少热情和自信。教师要想与留守儿童达到情感上的共振,应该主动地营造良好的师生情感互动氛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给予他们心灵上的理解、精神上的支持、情感上的鼓励;也可以通过书信与那些比较羞涩和不善言语的留守儿童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真诚,赢得他们信任,才会对教师吐露自己的遭遇和真实的想法,教师才能够给予其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另外,留守儿童闭锁心扉的打开不是教师一、两次情感交流就能实现的。“如果一个儿童多年来一直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期望仅仅通过一次谈话就可以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他们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
教育活动要想对人的发展发挥良性功能,就需要使其自身具有“沟通功能”。学校要发挥其良性功能,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留守儿童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需要具有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的“沟通功能”。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把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的脉络,学校应搭建与留守儿童父母情感交流的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亲情电话”、“爱心邮箱”,或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网站,设立家庭教育专栏,向留守儿童父母介绍现代教育观念和沟通技巧,开设留言板,平等沟通、真诚交流,消除他们由于文化水平低不愿直面教师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以协调解决留守儿童心灵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应改变传统家访的单向模式,积极提倡留守儿童父母随时到校了解孩子教育情况的校访制,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
[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Μ].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斯洛.洞察未来:马斯洛未发表过的文章[Μ].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叶敬忠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6(4):19-24.
[4]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8.
[5]陆继霞.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之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7-103.
[6]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11):27-28.
[7]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51-353.
[8]马斯洛.动机与人格[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马多秀.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1):76-79.
[10]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 -84.
[11]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8-130.
[12]乌云特娜.俄罗斯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实施学校关怀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4):31-34.
[1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50-57.
[14]申继亮等.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6-121.
[15]Zembylas,Michalinos.Teaching with emotion:a postmodern enactment[Μ].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