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沉思
——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看

2013-04-12 04:45陆建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中国化

陆建华

(安徽大学 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沉思
——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看

陆建华

(安徽大学 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居于次要地位。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被推至历史的前台。我们要借鉴、利用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前辈的经验,准确理解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认真区分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积极因素、先进成分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来实现的。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居于次要地位,而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被推至历史的前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研究、解决的热点问题。那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走过哪些艰难历程,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经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介绍进入中国,正式登上中国的政治和思想舞台。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进行了初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建构。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其代表即是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近30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也是毛泽东思想。新时期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抓经济建设,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体系,其代表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坚持在实践和理论上走自己的道路。期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对教条主义的批判,有对共产国际错误主张的抵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对苏联模式的否定,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拒斥,也有在摸索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困境,但是,最终总是能够战胜困难,走向胜利、走向成熟。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领导全国人民前进的旗帜,其最基本的形态是理论、是思想,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不仅要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还必须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因为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唯有同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植根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才能深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不仅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而且自身也通过创造性转化而成为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之新鲜血液,成为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灵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理论、思想,要在中国落地生根,化为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精神家园,最终需要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接引、诠释,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信服,才能适应中国人的政治诉求和精神需求。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先进的阶级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既要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又要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这些都是历史的必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主要集中精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无论是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还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在不同程度上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例如,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批判尊孔复古,然而又吸取儒家、道家的思想精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青春哲学;毛泽东早年受儒家和佛教影响较大,在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摆脱了旧思想、旧哲学的羁绊,又广泛汲取儒家、道家、兵家等的思想精华,创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最高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和勇气,创造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胡锦涛吸收儒家的思想精华,建构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其中的“八荣八耻”思想即是鲜明的例证。

由此可知,中国三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理论总体上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体地看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以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只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得更突出、更紧密,也因此使得中国三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理论集中于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显现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思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实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是中国三代马克思主义者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明线,因而广为人知,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是中国三代马克思主义者建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次线、暗线,则不易为人所知。

在中华民族早已摆脱生存危机,摆脱列强凌辱,摆脱贫穷落后,既站起来又富起来的今天,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取得卓越成果、获得巨大成功的今天,在中国日益强大、中华民族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明确提出,被推至历史舞台的前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和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之共同成为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明线,时机已经成熟,也是时代的呼唤,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中国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有些学者将之简单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相结合,理由是儒学是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主干、主流,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主要就是儒学,儒学可以代表甚至代替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这是非常狭隘的,也是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的。姑且不说儒学是否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主干、主流,能否代表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至少应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的学说以及佛教学说,同时还应包括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具有中国气派的新的思想和文化,也就是说,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主要指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同时还涵盖中国近现代的思想、文化。此外,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不仅指中国的精英思想、精英文化,还应该包括中国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心中的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就涵括儒家、道家等精英思想、精英文化,以及中国固有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例如,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道家思想相结合,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相结合,在李大钊看来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至少包括儒家和道家学说,而在邓小平看来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至少还应包括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如果我们今天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构,在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理解上、选择上局限于儒家学说,我们怎么能超越前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怎么能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如何结合,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已经作过成功的尝试。李大钊通过借用儒家和道家的范畴,引用《老子》、《周易》、《诗经》等道家和儒家的文本,创造性地给予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来表达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1];毛泽东通过利用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以及中国古代诗文小说、历史故事等阐述其马克思主义思想,将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纯熟地融入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其对儒家“实事求是”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使“实事求是”不仅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而且成为其思想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用“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大众文化、民间文化表达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把他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不论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这种大众文化的样式加以解释,是用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表达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这些,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充满中国气息,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方法有所不同,各具特色。李大钊、毛泽东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英思想、精英文化相结合,惯于直接利用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文本,邓小平则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相结合,惯于超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文本,而利用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精神,所以,李大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论著中时有对中国传统经典的引用、解读和运用,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论著中鲜有对中国传统经典的引用、解读和运用。但是,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本,或者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适当吸收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以建构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以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为本,或者说立足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作儒家化或道家化之类的解读。即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导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呈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所扭曲乃至消解,也不是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结合后,依然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所谓儒家或道家化之类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分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二者的本末、主次关系,我们将迷失方向,丧失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这是不可以原谅的,也是决不允许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虽然经历过一些挫折,但是,最终是成功的,也因此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时刻,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轻车熟路。相比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还很不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侧重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不是十分关注,留下的经验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新一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以极大的理论勇气,以开放的心态,在新的理论高度做好这一工作。

虽然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时代原因,受外在的客观条件限制,没有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更没有将它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并列,但是,从来没有忽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并作出了艰苦的尝试,这是以实际行动提醒后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定要积极地、集中力量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这种精神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时,要牢记这种精神,将它化为无穷的精神动力。同时,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尝试、理论创建,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时,要充分挖掘、利用,从而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涉及对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对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理解的正确与否、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质量甚至成败。为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要首先解决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是什么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在中西对比中,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而不可以在古今对比中,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内部,用传统的眼光解读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在中西对比中,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弄清何为世界性的、普遍的思想、文化,何为西方的思想、文化,何为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从时间上讲,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从类型上讲,包括中国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从范围上讲,包括古今所有中国人所创造的思想、文化,包括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所有的思想、文化,不限于汉文化,还涵盖中国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从中西对比上讲,既包括纯粹的中国的思想、文化,也包括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中国的思想、文化。在古今对比中、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内部,用传统的眼光解读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我们就会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误解为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而忽略、否定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我们就会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曲解为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而忽略、否定中国古代的道家、法家、墨家、兵家、佛教等的思想、文化;我们就会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局限在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的层面,而忽略、否定中国的民间思想、大众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涉及与什么样的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我们知道任何思想、文化都是由精华和糟粕所构成,或者说,总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有其精华和糟粕;任何思想、文化都有积极和消极、先进和落后两面性,其积极的、先进的一面能促进时代进步,其消极的、落后的一面则是时代进步的羁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最先进的思想,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当然是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以及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积极的、先进的一面相结合。如此,分清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积极和消极因素、先进和落后成分,筛选、提取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积极因素和先进成分,将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还涉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不可回避,不可轻视,更不可犯错误。关于这方面,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提供了经验。如前所述,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以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为次,立足于马克思主义,适度吸取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而不是相反,更不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还涉及二者相结合之后的形态问题。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质性问题。关于这方面,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示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之后所产生的不但是马克思主义,而且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会是儒家或道家化的马克思主义,更不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混合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之后所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最先进的思想,中国人民最强大的理论武器。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必须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我们有丰富的经验、丰硕的成果,取得了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我们在经验和成果两方面都显得不足,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又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这就需要我们以虚心的态度充分借鉴、利用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前辈的经验,准确理解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认真区分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积极和消极因素、先进和落后成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中的精华、积极因素、先进成分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 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5.

A849

A

1007-8444(2013)04-0432-05

2013-01-15

2006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06JZD0001)。

陆建华(1965-),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超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中国化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