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探析

2013-04-12 03:30于宏英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选题知识点专业

于宏英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23)

对于高校新闻专业来说,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之一。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以完成具体任务为教学目标与教学驱动力,鼓励学生在规定情境下完成既定项目的实践教学新探索。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协助学生完成任务成为教学主体内容,教学知识点的传输成为辅助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的平台,注重提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才能完成任务,因而项目化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操作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內驱力的课堂。

一、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项目化教学提倡的是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就业的认知度,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在中国的高职院校中,项目化教学是较受欢迎的实践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设置全面对接市场的办学新模式下必然出现的改革。项目化教学的卓有成效使高职院校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极大认可。从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就可看出,截至2012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

与此同时,普通高等院校面临的尴尬是:很多毕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是一种企事业单位需求与大学教育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在麦可思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实习实践环节。[1]调查结果显示,如今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已成主流。从就业趋势可以看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应是地方普通高校着力培养的人才,也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增长点。可见,学生及就业市场都对地方普通高校的纯理论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因此,普通高校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而转变纯理论性教育、以提高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应是普通高校转变教育模式的突破口。

项目化教学设计因其实践性强与培养目标明确的特点,应成为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但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主导性地位及项目化教学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等制约因素,在普通高校新闻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却具有较大的难度。具体表现为,首先,许多高等本科院校的填鸭式与机器流程式教育培养模式与项目化教学中提倡的学生个体实践能力的提升存在着冲突[2],这使得项目化教学的推进难度较大,不利于项目化教学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其次,许多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的教学理念依然沿袭重理论轻能力、重传授轻实践的传统教学与考核方式,理论至上的象牙塔式思维在高校教学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清晰地阐释与深化理论知识点,缺乏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动力。第三,与国外不同,我国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多没有媒体从业经历,其项目化设计的流程与新闻媒体实践脱节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第四,许多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安排流于形式化,比如,有些院校在每一门新闻专业课程中,仅安排一周或一次课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形式化的实践教学并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第五,传统的试卷考核评价机制与项目化教学的考核机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考核系统,这种考核机制的不兼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也影响了项目化教学本应达成的目标效果。

总之,高校重学历轻实践经验的新闻教师队伍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实践能力与国外学生差距较大。除了中国传媒大学及一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新闻院校之外,许多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业务能力根本无法满足新闻单位的用人需求,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到工作岗位之后都要重新培训。因此如何克服高校教育弊端,提升项目化教学的质量,也成为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关键点

总体来说,新闻专业项目化设计的思路是模拟媒体工作流程,建立与社会接轨的模拟教学机制。[3]把媒体工作场景引入新闻专业课堂,创设拟态环境和教学互动式的生态环境。[4]让学生在课堂与课外学习中接触大量的新闻实践训练,达到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的目标,这需要教师对媒体工作流程相当熟悉,每次项目化流程的设计都应考虑到媒体实践流程的完整性,同时要各有侧重点。在新闻专业的项目化教学中,比较成熟的项目包括:课堂采访项目、课堂策划辩论项目、新闻发布会项目、户外新闻采访项目。

对于高校新闻专业来说,项目化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必须以足够的理论知识积累为依托,缺乏理论支撑的实践性教学必然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关键点依然是知识的传授。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是多样性的知识传授方式、学生实践与教师理论同步输入的新型教学理念。项目化教学改变了教师灌输式讲授知识的方式,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项目化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有很多种途径,既可以将知识传输环节设定在项目初始阶段,优点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较为顺利地完成项目任务。也可以将知识点的导入放在中间环节,而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先进行任务设定,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实现学生实践与教师理论同步输入的良性状态,在第二个环节中的理论指导与初始环节中理论知识导入并不相同,教师此时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既可以在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评点环节中指导,也可以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指导以助其完成任务,此时,教师将知识点融入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中,使其既实践知识要点,也发现自身的能力缺陷,所以说,这是深化知识与补充知识点的环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遇到困难时教师进行知识输送的效果要远远高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自我挑战的过程中适时点拨,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被动摄取知识”变为“主动摄取知识”,这种教学能激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意识到自身能力素质的缺失,进而在课外主动进行知识扩充与深度拓展。

在纯理论式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输出,学生掌握知识目标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项目化教学中,知识目标的掌握仅仅是教学设计的初始环节与保障性环节。由于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是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的基础,教师课堂理论传输的效率变得极为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浓缩与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将最具操作性的要点整理概括出来,可见,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计难度与复杂度要更高一些。项目化教学方式必须实施一种整合化训练,这种整合化训练教学优于传统的“知识点分散式”教学,其原因在于,与其他专业不同,媒体需要的人才是能制作与拍摄优秀新闻的毕业生,这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新闻知识,更具备将课程知识转化为良好新闻业务能力的素质,而这又是整合式教学较易达到的目标。

在项目化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学设计应侧重训练某种知识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进行综合化训练。如新闻专业的项目化教学可以按策划知识、采访知识、写作知识、编辑知识等相应的知识点来设计。在项目化设计中,面面俱到地讲述所有的知识点,是项目化教学初始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也是项目化教学失败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在项目化教学的前期阶段,实施某一项目需要的课时量更多,因为前期理论知识点的教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并且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项目化设计系统中各个项目的时间分配切忌平均。

如笔者曾经实施的新闻策划项目教学中,需要模拟媒体策划会的工作流程,但因为实际的媒体策划会人数是有限的,而新闻专业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为了让所有学生参与项目训练,我采取了辩论式教学手段。为学生设置四个选题,在此基础上,班级分出四个辩论阵营,由每个辩论组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选题的理由,这样全班同学就都参与到项目化实训中。整个教学项目是这样设计的:在课程的第一环节中,先由学生在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背景之下,进行策划选题的辩论,即先进入知识点未传授之前的任务实施,模拟媒体策划会来进行选题的筛选;在课程的第二环节中,进入到教师对策划知识的讲授环节,即教师主导的知识补充阶段,这时的教学关键点是讲解新闻选题的新鲜性、地域性、显著性、趣味性、重要性这一知识目标;在课程的第三个环节,学生再进入到以专业视角分析策划选题的理论修正阶段,即以新闻理论知识重新审视策划选题的可行性。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使学生的思辨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较有针对性,同时学生分析策划选题的兴趣也在这一教学项目的推进中日益浓厚。总之,实践加理论再加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为良好,可以实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避免教师答案先入为主的开放式教学理念。

三、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联结点

项目化教学联结点主要是指学生的实践锻炼分配点,对实践锻炼分配点的精心设计是项目化教学与学生有效联结的保障。以五十人的班级为例,在每次项目化教学中,使所有学生参与的课堂训练才是高效率的课堂,也才是项目化有效推行的课堂。在布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环节中,控制引导学生实施任务的节奏是控制项目化教学联结点的关键,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项目化教学中,设计好联结点非常重要,首先应该做到使项目选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项目化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选取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新闻事件,能使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相应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换位思考,以学生视角来辨别选题的可行性。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的教学选题包括时事热点话题、学生情感类话题、学生兴趣爱好类话题等。如以“大一学生实习的利与弊”、“大学生创业之路”、“90后是否脑残”“你心目中的另一半”、“大学生追星现象”等作为采访选题,学生反响较为热烈。

项目化教学选题还应具有教学典型性,能涵盖本次教学目标中的知识要点,同时其操作难度应与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相契合,不能以个别优秀学生的衡量标准来设计,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负面效果,影响项目化教学的后期推进。教师在设计项目化教学案例时,如果最初就选择操作较为复杂的案例,将造成选题与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相脱节的尴尬。整体来说,好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能从学生角度设计选题,又能将选题的难易度控制在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或稍高于学生能力的程度。但在项目化教学的深度推进中,在学生已进行多次项目化训练的基础上,则可以选择一些深化性选题。

例如,笔者设计了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这一课堂采访项目,因为同是大学校园发生的新闻事件,选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项目化实践过程中,此选题的受欢迎程度较高。我布置的项目任务是让学生选择采用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或悬念式结构三种新闻结构中的一种,来写成一篇消息性报道,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完成这一项目任务。在项目化教学的第一环节中,教师重点讲述三种新闻结构的写作注意事项;在第二环节中,选出几位同学作为记者,以本班同学为采访对象,就“复旦大学生投毒案给大学生带来哪些反思”这一话题进行采访。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分配点可以设计为:选择五至十人作为采访记者,其余学生作现场速记,为自己写稿做准备。在课堂采访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采访有时会因遇到难题而中断,这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握采访节奏,帮助学生确定、改变或深化提问角度,拓展提问的深广度。然后在访谈结束之后,给所有学生30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堂写作,或者视情况的不同,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写作任务,教师在其后的课程中再对学生的稿件予以评析。

四、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难点

在项目化教学设计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为学生提供项目化训练的平台,使学生能力与素质有较大的提升是项目化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难点。

学生对项目化教学是否配合是实践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独立操作项目,学生通常会有积极参与或抵触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于部分有抵触情绪学生的兴趣调动就成为项目化教学的难点。教师分析清楚学生抵触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很重要的,通常会有教师在选题上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项目完成难度较大,学生知识储备与技能不足,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差等诸多原因。因此,教师的项目化设计应以就业为动力,以鼓励为主,这会使训练的可接受性增强,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接受项目中的挑战性任务。

在写作项目教学中,要防止学生出现因挫败感而造成对项目任务的反感,因为与采访技巧相比,稿件写作的难度更大,因此在写作知识项目训练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如课堂限时写作、新闻周记写作等方式。在课堂即兴写作中,由于引入竞争机制并限时性写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采访效率,激发学生的新闻写作欲望,多次即兴写作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写作速度的提升,而教师对学生新闻稿件认真评析则是使项目化教学走向深度的保障。但也应避免在课后布置大量的写作任务,这容易使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而退缩,导致项目化推进环节难度加大。

项目化教学设计的难点还包括改革考试模式,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考卷形式,在试卷中只考查理论性知识点,则会阻碍项目化教学的深度实施。因此,在项目化考试设计中,应探索多样性的实践性考核体系:如以校级电视台、校级报纸、校级网站的新闻发表平台作为考核依据之一,鼓励学生创立班级性新闻刊物或成立班级电视台,鼓励学生提交新闻作品集作为考核试卷等,都能有力地推动项目化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

在比较成熟的项目化设计系统中,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首先是知识目标作为最初的任务完成项,成为项目化教学的基础环节。从第二环节开始,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需要通过课程的综合训练,并结合学生课外自我提升的合力才能做到。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完成技能目标。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技能目标包括能独立采访与写作、独立摄像与编辑、独立主持等,学生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是需要平台支撑的,而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如前所述,在高校新闻专业中,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项目有新闻发布会项目,课堂访谈项目,人物专访项目,户外新闻采访项目等。

新闻发布会项目的通常操作模式是由学生主持新闻发布会,或者邀请访谈嘉宾进行新闻发布。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进行发布会话题及采访嘉宾的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自己熟悉的选题做起会有良好的效果。笔者曾经让学生在公开课中模拟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听课教师为采访对象并当堂写作新闻稿件,这极大地调动学生采访与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专业训练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如学生可以在团日活动中采用现场新闻发布会的做法,邀请市日报社及电视台记者作为发言人,以学生对媒体记者从业经历的访问作为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等。学生反馈说,“新闻发布会”式采访活动形式新颖生动,即兴采访写作对提高写作速度与调动采访参与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新闻专业的项目化教学中,户外新闻采访项目也比较受学生欢迎。新闻专业教师不能将实践训练局限在课堂之内,应开辟多种路径指导学生写作户外新闻,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城市与乡村进行采访,培养学生随时采访身边新闻的习惯,鼓励学生结合身边时事写作与评论,这是培养新闻思维的捷径。在“户外新闻采访”项目化教学中,在相同时间内让全班数十名同学采访同一新闻事件的做法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将学生分成若干采访小组,独立采制新闻则是较好的实践性探索。如可以设计让全班学生在同一活动区域内采访多个新闻选题。在项目化教学实施之前,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布置学生了解这一区域的新闻选题,然后上报给教师,经教师指导后,在第二个环节中,即“户外新闻采访”课程实施时间内统一采访,教师可分组进行指导,以保证教学活动成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采访实践中总结不足;在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采访的时事新闻、民生新闻、民俗风情专题等稿件与电视片做为课堂作业,在其后的课程里挑选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稿件或电视作品播放,也可以开展评奖活动等对优秀的作品加以讨论。

项目化教学是一个整合性训练系统,可以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职业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事务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高校新闻专业加强项目化教学,还应在加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资源,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等方面加强建设。除全国各大传统媒体及市级媒体之外,杂志社、广告公司、网站等都应是普通高校新闻专业应大力开辟的就业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但这种系统最终依然是以学生理论素养为支撑的,不能纯粹为技能训练而忽视新闻理论知识的积累。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22国新闻教育后,提出21世纪的新闻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四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三种才能: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及创造才能。[5]因此,在我国新闻专业的教育培养方案中,既要确保实践训练的真正实施,培养学生正确观察新闻的视角、独立的判断能力、敢于批判的胆识,同时也必须注重文化素养与理论素养的提高,注重写作、传播与创造才能的培养。

要防止学生出现只重视实践不重视理论的浮躁心态,多开设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课程有助于避免问题的出现。例如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中西文化鉴赏课等,使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中西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也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唐诗宋词等优美的词句化用到新闻标题或新闻语言中,将诗词意境营造与新闻写作、摄像构图、编辑技巧结合起来,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进学生的新闻创作之中。总之,文学素养的提高将有助于新闻写作、摄像、编辑、评论能力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新闻专业学生的浮躁心态。另外,开设经济、信息、法律等选修课程也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

总之,项目化教学因其较强的实践性而受到新闻专业学生的欢迎,这种旨在提高学生新闻素养与能力的教学设计,成功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换。在这一教学进程中,新闻实践活动多样化提升了学生对项目任务完成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对其及时指导有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快速提高;而学生们也可以在优秀学生的带动下不断完善与提高,进而在班级中形成注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1]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OL].http://www.gaokao.com/e/20130609/51b41bb3de999- 3.shtml.2013-09-03.

[2]黄昌林.对新闻教育理念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4,(2).

[3]高东.加强新闻专业教学的实践性[J],新闻爱好者,2009,(7).

[4]郭之文.如何让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教出新意[J].传媒观察,2011,(2).

[5]王慧.关于高校新闻采写教学改革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2).

猜你喜欢
选题知识点专业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