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成慧
(四川文理学院 外语系,四川 达州 635000)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人们在交际时,除使用语言符号外,还使用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即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非语言包括手势(жесты)、眼神(подмигивание)、面部表情(выражения лиц)和姿势(позы)。人体的动作、表情和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丰富多彩,往往能够表达有声语言(вербальные языки)无法表达的意思,有利地配合和弥补了有声语言。美国体态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在研究中发现,在一条信息传递的全过程中,只有38%是有声的(包括音调、变音和其他声响),有7%是语言(只是词),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美国体态语言学家伯德·惠斯特计算过,每人每天平均只用10-11分钟的时间讲话,平均每句话又只占2.5秒钟。他还发现,在一次典型的两人交谈中,65%以上的信息是由体态语言传达的。
伯德·惠斯特把研究用于交际的所有人体动作的学科命名为“体态语言学”。它研究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和姿势。正如一种语言不同于另一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也各有其特点。[1]体态语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想正确地、全面地认识体态语言,首先必须观察和研究最能传达思想感情的“目光语言”。因为,人们交际的真正基础是建立在同他人眼睛对视的时候。目光接触是承载和传递情感、态度和意向的重要媒介,它不仅有传递信息的功用,而且有让人借以把握信息的价值。运用不同的目光,传递的信息就不同。目光语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体现出明显的历史传承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目光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可以避免因误会而造成的尴尬局面,以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在人体各种器官中,眼睛能够传达出的无声信息最多。美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劳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眼睛是面部最敏感的器官,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显示出大脑微妙的思想感情活动。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梅尔曾指出,当你想要观察对方的时候也就等于把自己置于被观察的境地。因此,在交际中眼神的交流至关重要。在2007年6月22日开幕的第二届世界聋人篮球锦标赛中,尽管无法进行语言交流,运动员们仅通过手势和眼神就给观众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比赛。这个例子虽然极端,却证明了眼神的力量,反映出眼神的作用。为什么眼神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眼神,即“目光语”的解释:我们把眼部的动作称为目光语。“目光语”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是:1.我们把眼部的动作称为目光语。在传递细微的情感方面,目光语起到其他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中,目光语运用的方法和表达的内涵有差异。2.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甚至把眼睛发出的动作称为“目光语”。
人们一直在专注研究眼神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眼神能让人们更好地协作,这其实是人类本能的心理反应。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便会追随他人的目光进行眼神交流。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每次追随他人的眼神,自己就会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可见,人类从婴儿时代起,就懂得眼神交流的作用了。
从进化心理学上分析,我们可以用“目光协作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人类诞生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无声”时期。在这个阶段,作为新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整个种群能生存下去。此时,相互协作自然成了不二的选择。例如,一个人面对凶猛的野兽,正感到有心无力时,看到同伴就在周围,他们虽然没有语言可供交流,却可以用眼神示意同伴如何围攻野兽或逃离险境。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如果同伴能够明确自己眼神的方向,将帮助他们判断自己正在看什么或计划什么,这可以让协作更加顺畅,成功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正因如此,眼神交流就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传承了下来。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眼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有时眼睛神态与口语传达不一致的心灵信息时,眼睛比话语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英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表示喜欢对方时,眼睛会熠熠有神,瞳孔也会放大。于是,在人际交流中就出现了“看——喜欢”的原则,即喜欢谁就会对谁多看几眼;同时,这个原则又是双向的,即说者对听者注视时间长,反过来听者也会更多地注视说者,并对其产生好感。例如在培养营销人员的课程中,培训师都会告诉学员们,一张巧嘴固然能说得人心动,但眼神的交流往往更能在短时间内让对方接受你的游说。根据“看——喜欢”的原则,假定你拜访客户时,用真诚的眼神和他对视,就会让对方感觉你懂得尊重他、诚实可靠,对你的好感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他的心理变化也会通过眼神反馈给你,你会因此受到鼓励,更愿意和他进一步沟通。眼睛也会告诉你,对方是冷漠还是热情,是轻视还是尊重,是矜持还是畏惧,是谦卑还是傲慢,是虚伪还是真诚。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如果不能看着你的眼睛,就一定别信任他。”利比和雅克列维奇说:“下半部脸能够依文化的规范遵循发表展示规则,而眼睛却会作出自发的或毫无掩饰的反应。”[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观点:无意识的自己是真正的你,有意识的动作就像一个假面具,隐藏着深层的恐慌、焦虑和渴望。人们因种种原因撒谎,并想方设法压抑一切身体姿势,不让他们表现出来,但尽管如此,许多微小的姿态会无意识地表现出来,如瞳孔的扩大或收缩,眨眼的次数增多等,他的眼睛却会“多嘴多舌”,瞳孔会把对方真实思想暴露给你。
眼睛真有如此魔力吗?真的有燃烧的眼光、冷酷的眼光、或利箭般锐利的眼光吗?如果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来说,眼睛根本就不是什么“心灵之窗”,而是生理学上的死角,仅仅是视觉的器官,它既感觉不到冷,也感觉不到热,除了接收外界的图像外,没有其他的作用。但为什么人人都说,从眼睛可以看出智慧、理解、善良、奸恶、贪婪或冷漠呢?如果眼睛真的不能表达感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都这样描写眼睛的神奇?人的内心情绪之所以能使眼睛有不同的变化,完全是由于脸部及眼睛周围的肌肉动作衬托出来的。换句话来说,眼睛凝视时间的长短,视线注视的方向,眼皮的张开或眯起,以及眉毛的抖动和飞扬等,无数脸部肌肉的变化使我们感觉到眼睛也发生了变化,流露出了各种各样的内心情感。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埃克哈德·赫斯对人类的变化与人类的思想情绪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发现,某些令人厌恶的刺激不能引起人们瞳孔扩大。瞳孔的变化如实地反映了大脑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这些变化一般是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为我们所控制。心理学家们指出,一个人的瞳孔是兴趣、偏好、动机、态度、情绪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高度灵敏的显像屏幕。因为,人的眼睛是发射信息最多的部分之一。据国外的有关资料统计,人们仅用目光就可以传送几千种信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曾有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论述,其意思就是,人们的眼神可以显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可见,目光语这一无声的语言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功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到,人们高兴时会使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气愤时会怒目而视,沉思时会皱起眉头或两眼发滞,注意力集中时会目不转睛,而注意力分散时则会目光四射、东张西望。人们交谈中的每一个眼神都在密切配合着说话人的谈论,向对方传递信息。埃克哈德·赫斯在他的《会说话的眼睛》一书中指出,眼睛能显示出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已故的西班牙哲学家何塞·加西特在他的《人与种族》一书中,把人们发出的视线称作“像射出子弹一样准确无误”。他认为,有着眼睑、眼窝、虹膜和瞳仁的眼睛可以与一个“有着舞台和演员的整场戏”相媲美。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这个神秘的器官中显示出来。难怪辛墨尔说,“人们相互望一眼,那是最纯洁的感情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早已成为文学艺术界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名言,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都十分重视刻画人物的眼睛。作为审美感受主要官能的视觉感知,往往能够蕴含较多的情感因素,故以视觉为传递媒介的体态语能够表达精细的形象内容,引发人们的复杂感情,从而成为“形象艺术”中先声夺人的一种有力“语言”。[3]无论在艺术作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眼神不仅可以反映各种人物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体现各种人物不同的思想品格。一般说来,胸怀宽广、正直善良的人,眼神一定坦然、明朗;心术不正、虚伪狡猾的人,眼神必然阴沉、奸诈;意志坚强、充满信心的人,眼神肯定刚毅、坚定;意志薄弱、见异思迁的人,眼神显得浮漂、游移;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眼神闪耀着智慧的灵光;知识贫乏、不学无术的人,眼神会露出空虚和迷茫。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总要首先注意对方的眼神,就是因为眼睛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真意和隐秘。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眼神的变化,眼神的变化能一丝不差地泄露真情。因此,许多阿拉伯人特别注意观察眼睛瞳孔来判断你对不同话题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珠宝商在进行交易时常戴上墨镜,其目的就是当有人向他们出售特别珍贵的珠宝时,不至于让对方看到因兴奋而扩大的瞳孔。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当一方在撒谎时,另一方会要求对方“看着我的眼睛”,此时撒谎者的眼神一定是闪烁不定的或不敢直视。近代西班牙哲学家奥塔加在《人与众人》一书中说:“每一次注释都说出了注视者的心路历程。”中国古代成语有“画龙点睛”之说,人类男女之间有眉目传情之举。从莎士比亚的“仿佛他眼睛里锁藏着整个灵魂”,到音乐摇滚的“不要说,你的眼睛已经告诉了我”,都说明目光注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功能。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里显示出来。
18世纪的达尔文和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研究者都曾作过关于体态语的调查,结论是“不同文化环境中,存在许多相当一致的表情。”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恐惧、意外的事故,人们都会有张大嘴、瞪大眼睛、双手抱头等“情不自禁的表情”,这种人体本能没有民族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体态语,是有民族性的。和语言一样,体态语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是跨文化的,有些只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因此,目光的运用也会因民族和文化而有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可以说,语言和非语言是一对双胞胎。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交际工具只是外语,他们比较注意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可接受性,却易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的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更不可低估。[4]霍尔认为,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一样,常常捉摸不定,难以察觉。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目光交际始终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而在交际中它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
在跨文化交际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感情交流都依靠过眼光,某些文化所特有的传播实践也体现在目光接触的运用之中,但我们必须注意“目光礼节”的差异。阿拉伯民族认为,不论与谁说话,都应看着对方。如,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一个人存在的钥匙。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缺乏眼神交流就是缺乏诚意。“例如:英美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人回看时间过短而反感,认为看不起自己,而中国人却感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中总爱死盯着人,尤其是中国女子对英美男子的这种盯视感到极不自在,这就是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和习惯的结果。”[5]而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像两个阿拉伯人的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这种长时间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群使用的非语言代码的一部分。但在交际时,美国人往往先进行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的谈话感兴趣,但他们并不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他们看一眼之后就把视线移开,或从一只眼睛移到另一只眼睛,之后再目光接触。这种目光传递的信息是:“我在听你的谈话,而且也不冒犯你的隐私。”这种行为也传递“我与你平等”的信息。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凝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就是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俄罗斯人在正式场合交谈时习惯于看着对方的眼睛,目光分散是对对方的不尊。俄罗斯人往往也因中国人没有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话而感到对方言不由衷,或没有坦诚相见,或十分拘谨;而中国人因为俄罗斯人盯着眼睛说(听)话感到对方咄咄逼人,很不礼貌。如果深刻了解这种文化的差异,那么就不难理解“Разговаривая,он смотрел мне в глаза.”(表示说话诚恳、坦率)等语句了。
中国人交谈时用目光的次数较少,认为过分地看着对方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也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受“羞耻感”文化的影响,“非礼勿视”。像美国人那种频繁的目光接触对中国人来讲,也可能是不礼貌、乃至侵犯性的行为。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里,一个女人若长时间地盯着男人几乎是向对方发出身体“接触”的直接邀请。南美印第安人维图托部族和博罗罗部族的人讲话时习惯于用眼睛看着不同的方向。黑人、奇卡诺人、美州土著人和玻多黎各人的另一种常见的眼睛动作就是避免目光接触,以此作为承认和尊重主从关系的非言语表示。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和比较,从而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人际交往中,眼神交流能真实可信地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且表情传达的感情信息要比语言巧妙得多。但把握表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把人的感情表达效果总结为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既要了解各国文化的异同,又要弄懂他们对眼神运用所表达的意思和眼光显示出的特殊功能。缺少眼神交流是造成误解的重要根源,孩子们在听父母或一位成年人比如老师讲话时,应该直视对方还是眼睛向下看以表示尊敬?美国许多白人群体希望孩子或下属在说话时眼睛要看着长辈或上司,而对许多美国印第安人以及非洲和亚洲文化而言,直视上级的行为是蔑视和缺乏尊重的表现。[6]因此,在交际中为了更好地沟通和传递信息,我们必须了解和重视目光语的运用。
首先,要让你的眼睛会说话。眼神是一种深情的、含蓄的无声语言,往往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现的意义和情感。在交际中,目光接触是常见的沟通方式,但眼神却会表示出不同的含义。如交谈时注视对方,则意味着对其重视;对来访者只招呼而不看对方,则表明不愿接待;相互正视片刻表示坦诚;瞪眼相视表示敌意;斜扫一眼表示鄙视;正视、逼视则表示命令;不住地上下打量表示挑衅;白眼表示反感;眼睛眨个不停表示疑问;双目大睁表示吃惊;眯着眼看既可表示高兴,也可表示轻视;左顾右盼、低眉偷觑表示困窘;行注目礼表示尊敬,等等。
其次,要注重眼神的礼仪规范:注视对方的时间、位置和讲究眼神。交谈时不可长时间地凝视对方,一般情况下,眼睛有50%的时间注视对方,另外50%的时间注视对方脸部以外的5~10厘米处。对东方人也可只保持1/3时间注视对方,自始至终地注视对方是不礼貌的。在社交场合,无意与别人的目光相遇不要马上移开,应自然对视1~2秒,然后慢慢离开。与异性目光对视时,不可超过2秒,否则将引起对方无端的猜测。
同时,用目光注视对方时,应自然、稳重、柔和,而不能死盯住对方某部位,或不停地在对方身上上下打量,这是极失礼的表现。注视对方什么位置,要依据传达什么信息、造成什么气氛而异;要依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而选择具体目光所及之处和注视的区间。人们在普通的社交场合采用的注视区间是社交注视区间。这一区间的范围是以两眼上线,以下颌额为顶点所连接成的倒三角区域。由于注视这一区域最容易形成平等感,容易造成良好的社交氛围,人们常在茶话会、舞会、酒会、联欢会以及其他一般社交场合运用。注视谈话者这一区域,能让谈话者轻松、自然,能比较自由地把他们的观点、见解发表出来。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在交谈时采用的注视区间为亲密注视区间,它主要是看着对方的眼睛、嘴唇和胸部。恋人之间,至爱亲朋之间,注视这些区域能激发感情,表达爱意。
再次,注意“目光礼节”的差异。如:中国人开会常常是发言人一个人专心地读稿件,而听众可看、可听、可记笔记甚至可翻阅资料,发言者很少和听众进行目光交流。但美国人就可能认为,这是对听众态度冷漠,听众也对发言人不大尊敬。因此,我们在与西方人交际时,应该做到把握其中的分寸,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障碍。
[1]汪成慧.体态语言的功能及其应用[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4):65.
[2]Libby,W.L.and D.Yaklevich.Personality eterminants of Eye Contact and Direction of Gaze Aversion[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3:86.
[3]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16.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
[5]王 杨.英语身势语的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8):95.
[6]布拉德福德.跨越文化的障碍——交流的挑战[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