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益民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世界华文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需要我们组织力量,广泛调查,深入分析,取得成果,以推动华文教育研究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紧紧围绕扎根于实际需要的 “三教”问题,华文教育理论研究首先要解决华文教育“教什么”的问题。 “教什么”就必然涉及到“标准”问题。现在的华文教学还没有通用的、地区性的华文教学大纲,华文教育目前在应该“教什么”这个问题上尚无定论。而要设计华文教学大纲,就必然会牵涉到大纲标准的制定问题,就会密切关联到语言问题和文化问题。这里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探索。
其次是要解决 “怎么教”的问题,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华语本体各要素,研究华语习得规律、习得偏误,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对偏误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描写和分析,并以此开展本土化、国别化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同时,展开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背景下的华语学习者的接受心理、接受规律、学习动机的研究,并使之成为华文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华文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促进华教师资队伍的正规化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非常有必要积极研发华文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根据海外华文教学日益规范化的的需要,开展华文教师等级证书制度研发,建立一个融师资培训、证书考试、等级认证为一体,科学、权威、实用的华文教师认证制度,以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研发配套的华文师资培训系列教材,以培训需要为出发点,开发出针对不同教学性质、不同教学类型的系列华文师资培训教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高质量、成体系的海外华文师资培训工作,建设立体化的华文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以推动海外华文师资队伍的成长。
开展海外华校普查、海外华文教育组织调查及海外华文教育政策调查,是华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查,我们要了解清楚目前华文教育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全球究竟有多少华文学校,这些华文学校里面究竟有多少学生,学生的构成比例是怎么样的,各个学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多少华教师资,师资构成又是如何等等。目前,这些基本数据非常匮乏,很多时候我们所依据的数据都是估算出来的,缺乏田野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数据作为基本依据。这种状况将极大地限制华文教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对相关主管部门科学决策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调动世界范围内华文教育界的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摸清海外华校的整体概况、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运行机制、学生来源、教材使用及历史沿革等。在深入、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依托相关科研机构,建立海外华文教育的专门数据库,为华文教育政策制定和科学研究提供直接的数据平台支撑。
作为一个学科,学科发展历史是学科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便是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研究,也包括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可以说,我们现在看不到一部完整的关于世界华文教育历史的文献,现有的一些华文教育历史研究著作,往往研究范围较小,史料性不强。部分著作相关史料搜集不甚详实,全面性、权威性不足。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华文教育的珍贵史料,我们只能眼看着其逐渐流失,而没有人去收集、整理,尤其是海外一些华文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们手上有大量的宝贵资料,脑海中有丰富的事件史实,但限于各种原因,这些鲜活的史料目前我们只能看着它慢慢消失。而那些正在流逝的材料与史实,却正是华文教育历史研究的宝藏。
作为华文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抓紧时机,积极行动起来,去抢救这些华文教育史料。把华文教育当做一门学科来建设,抢救、收集和整理华文教育史料是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应该抓紧来做,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不然我们既对不起前人,更对不起后人。前人为华文教育做了这么多贡献,创造了这么丰富的华教历史,我们不能任其白白流失掉。抱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华文教育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对华文教育史料的研究、编纂工作。
华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文化的教学与传承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可以说,华文教育是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我们要让世界人民认同中华文化,要让华侨华人子女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这是华文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我们应该让世界人民认同什么样的中华文化,让华侨华人子女传承什么样的中华文化,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从理论上真正认识清楚。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它的内核和价值体系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还表述不清楚,或者说,关于华文教育的文化教学究竟教什么,我们还缺乏一个界定清晰的表达或论述。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华文教育的文化教学内容,对华文教材编写中的文化内涵的把握,无法达成共识,无法制定相对统一的文化教学大纲。这些问题都需要华文教育界的专业之士进行深入研究,为建成系统性强、共识度高的华文教育文化教学体系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同时,如何有效地开展华文教育文化教学,如何创新华文教育文化教学的内容、形式,提升文化教学的可接受度,也是文化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值得重视和探讨。
在华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华文教育界也必须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语言、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为提升华文教学的可接受度,提高华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我们既要继续大力开发、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本土化的华文纸质平面教材和多媒体教材,也要充分重视研发建设华文教学案例库、华文教材和教辅资料库,搜集优秀教案、课件及教学用音频、视频资料等建设华文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等。要有规划、有目的地打造一个或多个影响力广泛、基于云端技术的华文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为全球华文教师及华语学习者服务,满足华文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在大力开发教学资源的同时,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是华文教育资源——包括语言教学资源和文化教学资源的传播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将我们开发的教学资源传播出去,以达到其最大的利用价值。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传播通道,应该如何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使各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被一线的华文教育工作者使用,这是之前被学界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值得组织学界和社会的力量共同研究,大力推动华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推广。
华文教育要向更深层次发展,既需要创新,也需要协同。创新是生命力,协同是生产力。华文教育是一个宏大的事业,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华文教育现状普查,还是华文教育各类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及其它各类工作的有效开展,都需要全世界华文教育界同仁共同添砖加瓦。大家分工合作,信息互通,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互助互动,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途径。在这一方面,两岸华文教育界的协同创新、互助发展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几年来,通过协同创新,两岸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把两岸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华文教育事业都往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无论是两岸华文教师论坛,还是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两岸华文教育界协同创新建立的这些交流机制与平台,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建立两岸乃至世界范围内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开辟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的新领域,拓展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渠道,创造华文教育协同创新的新成就,是世界华文教育理论研究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