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毅
(陕西理工学院 外语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民间文学是文艺百花园里一株带有泥土芳香的鲜花,它以清新、自然、淳朴、刚健、粗犷见长,别具一格。民间文学是人民的历史、科学、宗教、天文等知识的备忘录,是人类劳动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1]38。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朴素的美,无论是它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还是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都值得我们欣赏、学习、研究和探讨。中国民间文学闪烁着各民族的伟大智慧,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文化。加强对民间文学的英译研究、促进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事业不仅可以实现中国民间文学的自身价值,使民间文学的多重功能得以弘扬,还可以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文化,并对人类文化的建构发挥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已意识到民间文学翻译的必要和重要,已经多次强调中国民间文学翻译的紧迫和急需。近年来,译界相继讨论了民间文学翻译的相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例如,“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英译中诸悖论的统一”[2]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分析了民间与经典、归化与异化、国内读者与国外读者、可译与不可译的矛盾与共存,认为这些悖论都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的英译”[3]提出民间文学翻译应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应以努力在译文中重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对《孔雀东南飞》不同译本的比较”[4]比较了中西方译者在翻译民间作品时不同的做法,指出翻译不在于寻求与原文在词句上的绝对对等,而在于作者对原文整体的、忠实的看法和表达;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原作的思想感情等。这些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对民间文学翻译的研究进行了很好的尝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总的来说民间文学翻译研究的数量还很少,且现有的译本中还存在翻译错误、表达欠妥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1. 调查对象与目的
民间传说是一部口传的历史,是千百年来人民大众根据一定的历史事实、集体创作而成的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国最著名的四大传说是《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以下简称为《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的《孟姜女》在我国起源最早,流传历史最为悠久;《孟姜女》的故事与我国古代的美女文化及秦朝的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传播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影响最为深远[5]26。鉴于此,本文就以该传说的翻译为例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当前民间文学英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民间文学英译的策略、方法,以期有助于推进民间文学翻译的发展。
2. 调查方法与内容
根据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本调查主要从题名的翻译、口吻的翻译、词义的选择及句式的表达等方面对《孟姜女》的四个具有代表性或比较权威的英文译本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这四个译本分别是维基百科的Lady_Meng_Jiang[6],中国文化网的The Story of Meng Jiangnv[7],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孟姜女哭长城》(2008)[8]和广东省出版集团出版的《孟姜女哭长城》(2006)[9]。
1. 译本译名不统一
这里的名即指名称,包括专有名称和普通名称。作为一个传说的题名,“孟姜女哭长城”即为专有名称。四个被调查的译本显示该名称的译名分别是Lady Meng Jiang(正文中是Meng Jiangnu),The Story of Meng Jiangnv(正文中是The legend of “Meng Jiangnv bringing down the Great Wall with her tears”),Lady Meng Jiang Wailed at the Great Wall[8],Meng Jiang Nu Weeping over The Great Wall[9]。根据传说原文,孟姜女是孟家和姜家两家的女儿,姓两家的姓,名“女”[9]9。据此,“孟姜”属于“双姓”,按现行国家规范,应拼写为“Meng-Jiang”(见“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T 28039-2011.pdf”);“孟姜女”即Meng-Jiang Nu。上面提到的四个译本的不同题名难免会让读者或听众困惑,加之个别译本(如第一译本和第二译本)的正文和题名所用的名称都不一致,文内缺乏连贯,这更会让读者一头雾水。更重要的是该题名所反映的中国命名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和传播。
该传说正文里还有一个名称——“差役”。“差役”指旧时在衙门中当差的人,即runner or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10]72。四个被调查的译本中关于“差役”的译名有Local authorities[8]189,imperial envoys[9]50,government runners[9]51,the officials[9]52和federal officials[6]。这么多译名,乍看起来百家争鸣,很是热闹,实际上恰恰说明这些译名都没有被广泛认可,很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与传播。事实上,译名统一是国家对外宣传水平的标志,也是国家文化工作严肃性的表现。译名不统一,特别是题名的不统一,不规范,不严谨,既让外国读者一头雾水,也令不少中国读者感到费解。
2. 译文口吻与原文口吻不一致
口吻,即口气,即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11]173。刘宓庆指出译者应“从微观和宏观上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个体文化特色和群体文化特色”,力求保留原作的“原滋原味”[12]194。然而,要想保留原作的“原滋原味”却并非易事。毛荣贵先生早就发出了“翻译最难是口吻”的感慨。他认为翻译中的“口吻”问题,绝非易事,因为对原文中的口吻需有敏锐的识别和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游刃有余地将所感悟到的口吻在译文中作精细体现。
善于在寻常文字中去体味其若有若无、或显或晦的种种口吻,并能用在汉语表述中栩栩移植,对成功译者来说,是一种必备的本领[13]。民间文学是口传文学,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口头词汇丰富,经常使用叠词、拟声词、民歌、民谣、俗语等,以使故事通俗生动,贴近人民大众生活;句式简短、形式灵活,会时不时地使用反问句或设问句,要么加强讲者和听者之间的互动,要么引起听众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听觉,激发他们的思考,加强其探寻欲望;在修辞方面常常通过重复、比喻、拟人等各种方法以达到渲染气氛、吸引听众的效果。总之,民间文学的口吻是生活的、大众的、是栩栩如生的、是通俗易懂的、令人亲近的。
例如:“唉,这里前不接店,后不着村的,连狗也不见一条,哪里来的媒人?马马虎虎算了。”[9]66这是孟家的佣人孟兴对孟姜女说的一段话。这段话通过运用语气词“唉”、俗语“前不接店,后不着村”、口语词“连”、叠词“马马虎虎”、反问句等突出刻画了孟兴缺乏教养、文化知识有限、心地阴暗、说话粗俗、动作神情轻浮、急于霸占孟姜女的狼之野心。译文“Right. But how can I find a go-between where there is no inn and no village nearby. Nor can I find a dog. Can′t we make it just passable?”[9]66用词似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第二个句子的结构较为复杂,最后一个句子还使用了商讨的口吻。从整体看,好似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是这么婉转的语气、考究的措辞完全像是出自一个有教养、有文化、懂礼貌的人之口。这与心理卑鄙阴暗、急于占便宜的孟兴出入较大。茅盾认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14]236该译文刻画的孟兴之行并非原文的孟兴之行,神也并非原文的孟兴之神。而民间文学翻译,宗旨之一就是尽量原汁原味地译介原作风貌,因此,宜尽量保留原文表述特色,将本例译为“Oh, no! Look! Such a remote place is it. Even a dog is not seen here. Not to mention a go-between. Forget it.”(作者改译)
再如原文:只见那个人恳求道:“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8]188
译文:He told Meng Jiang that his name was Fan Xiliang. He had been escaping from the Great Wall draft and exausting from fagite and hunger.[8]188
原文用的是直接引语,不仅传递了故事的真实性,而且表现了范喜良“恳求”的神情和语气。译文把原文的直接引语处理为间接引语,以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当时发生的事情,听众听不到万喜良恳求的语气和口吻,没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这严重影响了故事的真实性、生动性,影响了原文的表达效果。而失去了原貌,则译文读者无法准确了解该民间文学的民族特色等等,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译介民间文学的意义。
3. 翻译随意性大
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碰撞,任何翻译过程都充满了无数需要克服的语言障碍和必须逾越的大大小小的文化陷阱,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务必要有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态度。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原文:他怎么又可以在这种时候冒出非分之想呢?他知道如果不控制自己的感情,事情将变得非常复杂。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又要牵累了孟姜女吗?自己吃苦,那也就认了,再拖进一个人,于心何忍?如果真的连累了她,连累了这个恩人、知己,又是自己最最喜欢的人,那可就要后悔一辈子了。[9]44
译文:But aware of his hard condition, Wan Xiliang was clear that a disaster was waiting for him. He must control his improper love which was sure to involve Meng Jiang Nu in a complicated situation if something untoward should happen to him. He took the hardship facing himself for granted but he couldn′t bear the idea of destroying the life of his devoted girl who was not only his benefactor but his bosom friend. If so he would regret it forever.[9]44
原文“非分之想、三长两短、认了、最最喜欢、那可就要”等口语词的使用及反问句的连用大大增强了表达的效果,表现了万喜良想爱不能爱、想爱又担心连累孟姜女的矛盾心理。译文在处理时较为灵活,没有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恰当地运用了各种翻译技巧。例如,利用转句译法,把反问句翻译成陈述句,利用转换译法把衔接语篇的“这种时候”具体化。这忠实地传递了原文的意思和口吻。但遗憾的是该译文在处理句子结构时有些随意,忽视了民间文学作品句子结构简单、易于理解的特点,译出的句子长度偏长,中间的两个句子在意思上虽然忠实于原文,逻辑结构也非常严密,但句子结构较为复杂,读者读起来甚至会有赶路、气喘之感,更不用说听众了。这和民间文学作品的特点稍有出入,应加以改进。
再如原文:一天傍晚,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一个男子翻墙而入,吓了他一大跳。[8]188
译文:One late afternoon, she was doing housework in her parents′ garden when she was startled by a young man who leapt over the fence.[8]
根据原文,孟姜女当时还没有出嫁,她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自家的院子”即指自己和父母共同拥有的院子。译文的her parents′ garden会让读者以为孟姜女自己也有院子,她的院子和父母的院子是独立的,不在一起的。这样的误会完全是译者随意使然。
4. 译文表达欠妥
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民间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修辞手法的使用。如:这块肥肉都已经快到嘴边了,难道还能放过吗?[9]96本句是在秦始皇看着孟姜女,越看越漂亮,越看越舍不得的情况下讲解人发出的评论,代表了秦始皇的心声,所以此处的“肥肉”即指美女,特指如孟姜女一般漂亮的女人。然而译文没有领悟并传达“肥肉”在此处的语用意义,只是简单直接地表达为“By no means would he let go of the fat meat at his mouth”,这里的“fat meat”却只能令人作呕,躲之不及,更别说欣赏、想据为己有了。再来看这个例子:
原文:这个规矩,一定得遵守。这么说起来,他万喜良就应该是自己的丈夫了。这大概就是天意吧?[9]45
译文:According to this rule, shouldn′t Wan Xiliang be regarded as her husband by the God′s will?[9]45
天意即上天的意旨。上天在中国文化里指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而“God”是西方文化里的“上帝”,具有浓厚的基督色彩,是欧美文化的象征,所以原文的“天”和译文里的“God”所指并不相同。秦汉时期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上帝”的概念,把“天”译为“God”会让欧美读者以为中国人历来就熟悉基督教,而且也信奉上帝。翻译不能只顾迎合,而忘记了原文的内涵及译者应担负的文化使命。上面表达欠妥的译文不仅背离了源语文本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剥夺了西方读者了解和欣赏异质文化的机会,严重影响了源语文化信息的传播。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中国民间文学的译本数量比较匮乏,还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局面,就现有的译本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做好民间文学翻译工作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 增强文化跨越意识
翻译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文化因素制约着译本产生的全过程,具体可以体现在译本的产生要受到赞助人、译者本身、译者心目中的读者对象、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的主流诗学和审美取向等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翻译的目的应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基于此,译者的文化意识就成了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15]Nida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翻译时不能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译语文化和原语文化在功能上等值以及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在接受性上的和谐统一,就是译者的根本任务[16]107。
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交谈和融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个性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障碍。其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更是如此[17]。民间文学的特性决定了民间文学的翻译首先要把原体作品中的古代文化形态转换成现代文化形态(文化段层转换),同时又将原体文化段层的转换结果,随同不需段层转换的部分一起,再转换成第二种文化形态。除此之外,作为口传文学的民间文学,它的翻译还要经历文化段层的跨越和两种文化的跨越。鉴于此,民间文学的译者更应具有跨文化意识,更应顾及民间文学文化跨越的特性[18]。
2. 准确把握中国民间文学的特点
民间文学翻译务必要建立在对民间文学的了解和研究之上。民间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的远古时代,而且无论是在人类有了文字记载之前,或是在有了文字记载之后,它始终伴随着人民的生产劳动、宗教活动和其他民俗活动而产生和发展,并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的各种知识的宝库,以及进行社会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原始时代的口头文学是整个民族文学的源头。在以后的时代里,它继续滋养着历代文人作家的成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发展。
与作家文学不同,民间文学有着自己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手法。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经常运用劳动人民所特有的修养和技巧,去塑造人物、构思情节,去反映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生活。在民间文学中,总是以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核心,以便于讲述、歌唱、记忆、流传为创作的准则。因此,它的内容密切结合劳动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的艺术风格朴素简洁、单纯明朗、刚健清新;它的创作方法着重于现实的剖析,也富有浪漫主义的理想;它的表现手法往往有情节章句的重叠、复沓,语句的夸张,固有体例套语的运用以及富有生活情趣的比兴手法等。
只有当译文的语篇范围、语篇方式以及语篇基调这三个方面都与民间文学的体裁相适应时,译文才有可能成功。鉴于上面对民间文学特征的分析,中国民间文学的语篇范围应属于文学作品,所以翻译时应注意用语的文学性;中国民间文学的语篇方式属于口头语言,故翻译中在注重文学性的同时,要注意使用口语体,避免冗长、复杂的句构;民间文学的语篇基调应属于亲密体,因此翻译中要注意语言的娓娓动听[3]。
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他一再劝孟姜女,说天底下的好男人多得很,何必一定要守着我万喜良一个人呢?万一我有什么三长两短,你就赶紧另作打算吧。可是孟姜女却坚决不同意他这种说法,一再对天发誓,今生今世,就只爱万喜良一个人了。现在果然闯了大祸,这可怎么了得?[9]54
译文:He told Meng Jiang Nv over and over that as there were many nice men in the world, she didin′t have to marry him. She′d better change her mind in case of misfortune. But Meng Jiang Nv totally disagreed with him. She ever sworn to the heaven to love Wan Xiliang all through her life. Now that they could do with the coming disater?[9]55
民间文学不是象书面文学那样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触语言,诉诸想象,然后感受形象性;它是诉诸听觉,然后通过听者的想象,把视觉转换为意象,来展示形象,使之具有可感性、可视性。这就形成了民间文学在艺术表象上、塑造形象时偏重措辞简单、结构单纯,人物性格突出等特点[19]27。本句中口语词“多得很、何必、万一、三长两短、赶紧、一再”等口语化词语、及短句、简单句、反问句的使用很好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特色,形象地刻画了万喜良忠厚善良淳朴的性格特点;“这可怎么了得”一句的使用体现了万喜良危难关头心急如焚、不为自己着想,只为孟姜女忧心忡忡的真实心理活动。译文注意到这一点,用词简单、恰当、得体,句式结构单纯又不乏灵活多变,忠实通顺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让译文读者感觉到、甚至好像看到了万喜良本人,看出并体会到了他矛盾、担心的神情,达到了几乎与原文相同的效果。
3. 灵活运用翻译方法
民间文学是反映和传递文化的窗口,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集结载体。谈民间文学的翻译就离不开文化翻译,而谈文化翻译就不得不提到两大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对于此,译界已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几乎已经明白了各自的作用与价值,提出了“尊重与包容源语文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文化层面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语言层面则尽量归化”[20]64等基本原则,这不但为文化翻译指出了翻译的原则,同时也为相关实践指明了操作途径。
来看例子:
原文:万喜良与孟姜女拜了天地,又拜祖先,再给两对老人磕了三个响头,最后夫妻对拜,进入了洞房。[9]42
译文:Wan Xiliang and Meng Jiangnv bowed to the heaven, the earth, and their ancestors, kowtowed three times to each other and went into the bridal chamber.[9]42
原文:孟姜女到了出嫁的年龄,前来提亲的媒人几乎踏平了两家的门槛。最后,他们选中了一位名叫万喜良的年轻人。此人不但英俊魁梧,而且聪明能干。人们都称赞二人是金童玉女。[9]23
译文:When it was time for Meng Jiangnv to get married, go-betweens nearly wore out the thresholds of the two families. Eventually, Wan Xiliang, a young man introduced by a go-between, was to their liking. He was not only handsome and sturdy, but also bright and capable. People praised them as an affectionate couple just like Golden Boy matching Jade Maiden.[9]23
中国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面对强势文化的来势汹汹,弱势文化群体应该怎样面对?苏珊·巴斯奈特认为只有通过翻译,运用合理恰当的翻译方法展示原语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不同文化的人们了解和认识彼此的传统文化[21]。上面两个例子就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恰当地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保留了中国文化。倘若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将第一个例子翻译为“Wan Xiliang and Meng Jiangnv went to the church to hold their wedding ceremony”,将第二个例子翻译为“…People praised them as an affectionate couple just like Romeo and Juliet”的话,译文就会变得不伦不类,外国读者也因此而失去了一次了解中国特色文化的机会,中国文化的传播就无法谈及了。
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原文:可是直到近三十岁,才知道孟姜女哭夫哭倒了万里长城的故事,像这样浅陋无知在非知识阶级中不容易找得出。[22]
译文:…but I did not know until I was about thirty that when Mengchiangü cried over the bones of her husband who had died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n conscript labor, the torrent of her tears washed away a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22]
汉英语言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却没有该典故的文化信息预设,故必须补偿;在语言形式上,汉英句式不同,“孟姜女哭长城”属主谓结构的简单句,除此之外,原文有三个小句构成的流水句,译文却运用了释义法,把原来的信息处理成一个复杂句,增添了必要的连接成分,如介词、关系词、量词、连词,补充了相关的背景信息,字数大约是原句的三倍,信息容量也明显增大,如“who had died building the Great Wall”(修长城)。这样的处理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及文化、审美情趣,也达到了与原文近似的效果[22]。
原文:他们(两家老人)多次在一起商量,觉得既然如此,倒不如顺水推舟把话挑明了。倘若万喜良也愿意,就在这里做上门女婿吧。[9]47
译文:After several discussions, they decided to make use of the favorable situation and find out Wan Xiliang′ s opinion about being their son-in-law.[9]47
原文:倘若几年以后,官府不再追究,这时候再想办法和自己的父母亲联络,认祖归宗,想来他们也都是会体谅做儿子的这番苦心的。[9]49
译文:When things came to an end in a few years′ time, he would as well think of ways to get in touch with his parents and return home with his wife. His parents would be sure to understand all the pains he had taken.[9]49
以上两例里面的“上门女婿”和“认祖归宗”都是中国民间的习俗。前者即通常说的男方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也叫“倒插门”,学名叫“入赘”;后者指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译文都运用了归化译法,把二者分别译为son-in-law, get in touch with his parents and return home,而且还添加了with his wife,对译文做了补充,在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隐含信息同时,也考虑了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保证了译文的信息效果。
其实,承认了民间文学翻译“文化跨越”的主导思维,就会意识到翻译方法或技巧只是翻译实施中的一种选择,选择的是否妥当应该在做了以下工作的基础上再做定夺。这些工作包括对作品的宏观结构的理解、对文化特性的宏观把握、对语言节奏的宏观把握、对自然状态与生活特性的留存的分析等。翻译中只要保留了上述这些独特的自然状态与生活特性,有文化跨越做前提,不论是哪种技巧或方法,译作起码成功了大半。
民间文学的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字面上的转化,更要充分考虑文字背后负载的文化信息,要在文化跨越意识的指导下,在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倾向下,在对民间文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一切翻译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吴蓉章.民间文学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2]魏建刚,赵贵旺,高苗青.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英译中诸悖论的统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魏建刚,吕自先.从文化翻译看中国民间文学的英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杨双菊.对《孔雀东南飞》不同译本的比较[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
[5]涂石.民间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Lady Meng Jiang[EB/OL].(2012-02-23)http://www.en.wikipedia.org/wiki/Lady-Meng-Jiang.
[7]The Stoty of Meng Jiangnv[EB/OL].(2012-10-05)http://traditions.cultural-china.com/en/13 Traditionals 288.html.
[8]任秀桦,Steve P.Chen.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100篇[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9]顾希佳,沈红 译.孟姜女哭长城[M].佛山:广东省出版集团,2006.
[10]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汉英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王平.文学翻译探索[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13]毛荣贵.翻译最难是口吻[J].中国翻译,2002(2).
[1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5]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16]袁毅.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7]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FLTA),2007(3).
[18]巴伦.文化形态“十字架”跨越的民间文学翻译[J].布依学研究,1989(1).
[19]吴蓉章.民间文学理论基础[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20]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1]彭小波.浅谈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1).
[22]张慧.从“孟姜女哭长城”的英译看林语堂译典的“归化”与“异化”[J].长城,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