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税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3-04-12 00:59:18湖南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国税心理健康干部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胡荣桂;课题组成员:阳光、林静如 、杨艳、卢迈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湖南 长沙 410117)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税收工作不断改革、各种竞争愈发激烈,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给税务干部带来了日益凸显的情绪困境,国税干部特别是基层国税干部肩负着为国聚财的艰巨任务,同时直接面对纳税人,处在征纳关系的最前端,他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视。因此,关注国税干部的心理健康,既要在他们出现心理失调时及时进行干预和调适,也要重视国税干部的心理诉求的合理部分,通过扎实的工作举措,促使干部始终保持沉稳平和、开朗乐观、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为税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关于加强税务系统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国税党字〔2012〕111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努力构建湖南国税和谐发展的良好基础,湖南省国税局于2013年3月至5月在全省系统内开展一次基层税务干部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这次问卷调查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征收管理、税务稽查、人事教育、办公室等各部门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2351名基层干部,共发出问卷2351份,收回问卷2351份,有效问卷2350份。问卷分个人心理状况、家庭及生活压力、单位及工作压力三个部分,设计了46个问题,涵盖了工作满意度、工作态度、工作动机、人际交往、情绪稳定、业余生活、工作与生活压力、心理调适等8个方面。

一 当前国税干部心理健康现状及表现

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湖南国税干部心理健康总体处于“很好”、“较好”与“较差”、“很差”之间的“一般”状态。心理上有孤独、消极、怠倦等不良状况出现,这些问题往往会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各类表象反应出来,严重的会对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需要予以重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干预。“一般”状态主要是在职业倦怠、晋升压力、执法风险、工作任务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多,表现为“四增四减”:

(一)孤独感增加,幸福感减少

调查显示,当前不少干部觉得缺少真心朋友,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他人难有深层次的交往和情感交流。在“当遇到困难、感到无助,所选择倾诉对象”一问中,选择最多的是对朋友倾诉 1661人,占65.45%;向家人倾诉1303人,占51.34%。对同事或领导倾诉的仅741人,占29.2%,几乎没有干部选择对单位工会、党办进行倾诉。这就说明目前国税干部之间普遍存在互信度下降、孤独感上升的情绪,较大一部分干部感觉自己与同事相处环境不够友善,相互之间缺乏支持和重视,戒备心理严重,从而更造成了内心的防范和孤独,难以对单位产生家一般的归属感,难以保持轻松愉悦、健康快乐的状态。

(二)倦怠感增加,责任心减少

爱岗敬业的前提是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信。但在本次调查中,这种充满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处级领导干部的调查中,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感到满意的仅占47%,非常满意的很少,甚至有不满意的情况,究其原因,长期从事同一类型的工作,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感;在随机抽取的2351名干部中,觉得自己的工作态度是按部就班的有1196人,占50.89%。这种心理状态甚至影响到不少青年骨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工作敷衍塞责、流于形式的现象时常存在。

(三)焦躁感增加,可控性减少

关于生活和工作压力,问卷中反映出来的普遍倾向是:工作压力大于生活压力,而工作压力主要源于执法风险高、工作任务繁重和缺少关怀。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倦怠、郁闷、烦躁”等心理选项上,仍然有超过1/3的干部表现出心理问题的苗头。处级领导干部中51%的人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同时,不少干部正处于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存在相当大的生活压力。子女教育及就业、老人生病和照料等每件事都需要具体和妥善处理。这种由工作、生活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导致部分干部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激动,对工作中与同事和纳税人之间出现各类矛盾和纠纷带来隐患。

(四)无用论增加,进取心减少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传播方式变化,影响了阅读习惯。本次问卷调查中,自认为能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干部仅占13%;选择上网、参加单位组织的被动式学习的干部占50%以上。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干部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单位组织的技能比武、知识竞赛、业务考试只是走走过场,达不到“以考促学”的真正目的。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由于晋升空间小,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学习劲头不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谈学习、研讨工作的氛围有淡漠趋势,得过且过、传播学习无用论的现象相反越来越流行。

二 影响干部心理健康原因分析

从哲学上讲,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联系现实,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并逐步形成一种常态,也是内因外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从本次问卷调查及座谈走访、个别谈心等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影响国税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双重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及税收工作特殊性的双重影响

社会心理包含个体心理,但又不是个体心理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同时进行着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互动。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贫富悬殊加大、各种炫富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舆情的仇富仇官走偏等,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对国税干部的影响不可小觑。再加上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人际关系处理成为工作生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厚黑学”、“方圆之间”、中庸处世哲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国税干部的价值观、人生观。另一方面,国税干部身处经济工作的第一线,不断变革的税收制度、经常调整的税收政策、在税收执法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征纳双方难以避免的矛盾和争执,要求国税干部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心理负荷加重。

(二)工作内容多元化及对干部素质高要求的双重影响

一是工作强度导致压力过大。随着税收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分权制约管理的推行,税收征管一线人力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大多数国税干部身兼数责,任务重、压力大、工作长期超负荷,精神上经常处于压抑状态。二是税收执法风险导致压力过大。随着税务机关内部和检察机关对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活动、检查、考核以及报表报送繁多,而工作流程繁复及审批权限愈趋严格,让干部们越来越担心偶然的工作疏忽带来执法不到位甚至不正确,而受到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追究,精神上始终处在对个人能力、责任、地位甚至工作岗位的焦虑和担心当中。三是不断升级的竞争导致压力过大。近年来,国税部门广泛开展的竞争上岗制、末位淘汰制,一方面发挥了合理选拔优秀人才、提升队伍素质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拿出竞争的岗位、职位毕竟是少数,除少数人如愿外,也为部分干部带来了较大压力,增加了干部的危机感和焦虑感。

(三)职业倦怠及晋升渠道狭窄的双重影响

职业倦怠指的是一种身体、情绪和心理上消耗殆尽的临界状态。表现最为强烈的是一种身心疲惫、失去动力的感觉,以及对工作失去兴趣热情的心理状态。一些干部长期在同一个岗位工作,每天重复繁杂具体的涉税业务,对工作缺乏兴趣和新鲜感。加之国税部门垂直管理的体制,基层国税干部谋求“政治”上进步的空间十分狭窄,有一部分人即使相当“有为”也未必会享受“有位”的待遇。这种期望值与现实相背离的现状,让部分干部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心态,容易被消极、抑郁、倦怠的情绪所左右。

(四)思政工作滞后及心理疏导途径缺失的双重影响

一些基层单位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个别领导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虚而不实,不如物质刺激见效快,成效大,因而弱化了精神上的人文关怀。而党、团、工、青、妇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主动介入意识不强,真情注入不足,缺乏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思政工作难以深入干部心灵和满足干部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由于我省国税系统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辅导团队,当干部在各种压力下产生的情绪危机和心理问题时,没有帮助和及时化解渠道,难免淤积成思想疙瘩、情绪黑洞,严重时甚至形成敌对心理。

(五)生活压力及干部职工个人修行不足的双重影响

近年来物价的飞涨和房价的不断窜高,来自子女教育及就业、家庭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而公务员队伍的经济待遇偏低的现状,给国税干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适者生存法则畅行、随机应变吃香,做老实人办实在事吃亏等流行时,讲公德、重修养、比奉献的意识受到冲击,那种“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行精神逐渐弱化,少数干部长时间处在情绪失衡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增加了行为不稳定因素和职业道德沦丧的风险。

三 干部心理健康调适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适合人才成长的干部管理制度,为保持健康心理提供平台

要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调适他们的心理健康,最主要是要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要建立起适合人才成长的干部任用制度,完善激励制度,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专业人才,不仅要“留得住”,更要“用得好”,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要拓展各种竞争机制、任用晋升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的内涵,提高选人用人方面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在晋升和奖励过程中,加大对干部职业道德、规范化服务和技能的考察,从外部推动干部提升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三是要将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重要的依据,探索建立不同岗位和职务心理素质要求的工作管理和考核指标体系,对工作考核中群众意见大的做法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修订。在保证完成中心任务的前提下,兼顾营造一个让干部舒心愉快、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优良环境,也要同时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干部社会的适应性与挫折的耐受性等优秀的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岗位配置中,把心理素质指标作为干部配岗的重要参考。

(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为保持健康心理创造空间

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税务干部思想和心理的日趋复杂,他们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多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对税务干部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心理规律的深刻认识,就容易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关注干部职工内心需求和变化,一方面,要做到“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心不细则不能及时发现个体的差异,不能及时把握心理的变化;情不真则不能换位思考,真正体会干部心理的微妙变化,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进行疏导和引导,引起干部共鸣,化解干部的心结,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需要下功夫弄清成因,研究对策、多管齐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工作,才能见到成效。要将干部心理健康管理列入各级党组织、工青妇组织、行政组织工作职责和重要议事日程。对在思政工作岗位的领导及干部,尤其要重视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以专家和朋友的姿态,为干部心理健康排除障碍,创造更优良的空间。

(三)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为保持健康心理奠定基础

文化建设与心理暗示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以文化的形态把组织的要求渗透其中,能形成单位优秀的文化软环境,可以让身处当中的干部身心愉快,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是要为干部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组织氛围。研究表明,支持性的管理氛围可以大大减轻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紧张感,也可帮助干部摆脱岗位职责不清带来的困扰。一方面组织上应把与干部有关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本人,另一方面,组织应多倾听干部的心声,包括牢骚、顾虑和不满,在这样的氛围中,干部置身于他人及组织的关注与鼓励下,对组织的信任感会越来越强。二是在文化建设中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各类小型学习型兴趣团队,开展能吸引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各种文体活动,让领导与广大干部相互间零距离接触,及时了解和倾听干部职工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琐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渗透性、共鸣性。

(四)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保持健康心理提供排障渠道

一是完善相关组织机构。分级分类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建立“观察、发现——鉴别、监控——干预、处理”的能动体系,做到“人员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及思想交流室等,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心理教师及思想政治工作者担任心理问题咨询专家,帮助干部职工释疑解惑,及时疏通税务干部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四是针对特定时期或高危群体开展预防性团体辅导。如在社会重要转变时期、干部利益重大调整时期、工作任务重要转变时期、干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针对竞争上岗人员、可能存在情绪危机的领导干部、心理“亚健康状态”人员等,开展适应性教育、人际交往和工作辅导活动等,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

(五)改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为保持健康心理注入养分

除了运用一些管理手段、机制来缓解税务干部压力,更应该帮助干部增强了解自我、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进而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工作中去。一方面要符合新时期下开展国税工作的实际需求,正确认识干部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提倡在干部职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和技能的基础上,由组织上进行统筹培训、配置岗位。通过建立多样化、多种类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形成一个自然、和谐、丰富、健康的“干部队伍生态圈”,提升队伍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讲座、报刊、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介来进一步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使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相互关怀中来。充分利用网站,普及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宣传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进行自我心理测试、在线心理咨询等等。

(六)依托心理健康管理队伍建设,为保持健康心理提供环境

在处理干部心理问题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各级国税部门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精干、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增进税务干部心理健康、提高税务干部心理素质中的作用。要积极开展对从事税务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使他们自觉地维护和促进税务干部的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自身健康的人格树立榜样,去影响和教育身边的税务干部。

猜你喜欢
国税心理健康干部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国税视角下沈阳市大东区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2
贵州国税收入首次过千亿
当代贵州(2016年48期)2017-04-17 16:55:07
黔西南:前5月国税收入增速跃居全省第一
当代贵州(2015年23期)2015-12-05 15:50:16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