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功能与服务模式研究

2013-04-11 05:20:45张晓霞
关键词: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张晓霞

(绍兴文理学院 图书馆 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校图书馆是服务教学科研、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支撑.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已成为共识,一些公立大学图书馆都已向公众开放,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社会化服务[1].我国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相对较少,一些高校图书馆尽管实施了社会化服务,但大多都设置了一定的限制条件,如不允许校外读者借书,只可以办理临时阅览证,导致高校图书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据统计,目前我国1 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其中网络版电子期刊65%以上,联机数据库30%.而公共图书馆藏书仅为4亿册,其中网络版电子期刊仅占28.6%,联机数据库仅为2.9%.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对于深度挖掘高校优质图书资源的社会功能,推动全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问题辨析

我国图书馆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可分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几种类型,高校图书馆是其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馆藏量较大的一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就是面向社会公民的服务,即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向社会公众和团体组织提供多样化的文献信息服务[2].

目前,国际上对于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能基本达成了共识.1975年国际图联提出现代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能,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国内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争议,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高校图书馆应该面向社会开放,另一种观点不赞同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完全开放.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崔金荣、董乾枫[3-4]等,他们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理由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公共文化产品,高校图书馆资源理应面向全社会,提供大众化的、公平的、公益性的服务;二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四是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五是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这一观点,一些学者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三种服务功能:一是全民终身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社会化,能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安定.二是文化传承功能.高校作为人才汇聚之所,理应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示范区.三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图书馆通过面向公民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崇尚科学、崇高知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第二种观点,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心存顾虑,理由是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性,担心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后,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的职能被弱化.为此,他们通过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案例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还存在认知障碍、体制障碍、资源障碍和利益障碍等许多现实障碍,全面实现对外开放有较大难度.张丽平、郑琳进一步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实施社会化服务应持谨慎态度,对于多数高校图书馆来说,社会化服务要结合各自高校的性质、学科和专业特点,进行适度开放,目前应重点放在知识传承、文献传递、科技咨询和资源共享等四个方面[5].

总的来说,我国多数学者支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只是在实施上存在差异,认为需要视各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条件的实施,如果不分高校类型全部实行一刀切,则可能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与科研基本职能的正常发挥.

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今的高校图书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图书借阅为主的单一服务功能,正在向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除了简单的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外,还具有社会教育、社会信息服务等职能.与其它类型的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政策优势.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中的重要类型,过去高校封闭性较强,高校图书馆主要为本校师生服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一规程在制度、政策上确立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

(2)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是各类文献信息的中心,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除了收藏学校教学和科研需要的专业图书外,还有大量的文学、科普、娱乐、健康等读物,比较适合社会大众的公共需求.近年来,许多高校重视数字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使文献信息资源的展示方式、传递手段大大改善,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不同社会成员多方面需求提供了可能.

(3)技术优势.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环境条件大为完善,先进的管理系统软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传统的手工化管理时期,图书借阅工作量大,难以满足每位师生的要求,数字图书馆集收藏、借阅于一体,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图书馆内部网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预约、借阅、续借、咨询等自主性服务,不但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量,而且提高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4)人才优势.与各类社区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聚集了大量的图书馆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各类专业人才,他们不仅具有图书的识别、整理、排序等基本技能,还能够针对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需要,开展网上资源集成和文献传送服务,为教学科研人员和各类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为开拓社会服务新领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供了人才保障.

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模式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服务教学、科研,同时也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的公共服务职能.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实际,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几种主要模式.

(1)人性化服务模式.良好的借阅环境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服务方式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高校图书馆可查阅其他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已经验证的读者信息,进行读者身份认可,建立校内、校外两类读者信息库,统一开通图书借阅一卡通通道.也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代表性的有哈佛大学图书馆、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加州大学戴维斯图书馆等,这些高校图书馆除了广泛实行“一卡通”方便读者借还图书外,还提供功能完善的图书馆管理网络平台,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方便地进行网上预约借书服务,也可以开发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公众进行电子期刊查阅、书目参考、书刊借阅等服务,还能使社会公众通过访问开放的数据库进行专题学习.另外,也可借鉴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全部开架服务方式,实行免费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6].

(2)个性化服务模式.在不削弱服务本校教学科研职能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设立学科、专业、专题、专栏等导航,对网上资源进行分类整合,开通网上服务通道,建立实时交流平台,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和帮助.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先进技术,为企业、学校及各类机构提供专题情报、文献检索、专题调研、文献编译等服务,为各类科研人员提供原文传递、定题服务、引文证明、课题查新等专业信息参考服务,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建立数字图书馆网站,为社会读者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服务,满足人们上网查询、阅读与学习等方面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高智商、高学历专业人员,他们注重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可以建立商用数据库,在经数据厂商授权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向社会大众提供特定学科领域的科技数据加工处理、行业动态、知识重组与二次开发等专业性服务.

(3)大众化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在面向公民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要利用图书资源,还要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要派专业人员主动下基层、进单位、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会、讲座会、报告会、宣讲会等,为社会公众提供系统的知识信息服务,以提高公众的文化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和谐环境.实施这一服务模式,可以在基本上不占用图书馆实体资源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社会影响.

(4)资源共享服务模式.信息化时代,面对公众多元化、个性化、丰富化的知识信息需求,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无法完全满足的,为此,需要与区域内的其他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图书馆建立联盟,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各个相关行业之间、图书馆与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机构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实现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和社会数字资源的深度整合,从而拓宽高校图书馆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渠道,以共建、共享资源及合作提供服务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图书馆共建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有“高校自建”与“合作共建”两种类型,对于前者,高校的管理权限大,在进行社会化服务时,除了提供直接的知识信息服务外,还要主动深入社区进行调研,对社区读者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尽可能地利用本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扶持地方建设小型图书馆(室).同时,可利用本馆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帮助社区建馆藏数据库,指导社区进行管理,这将大大方便社会公众有效地使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合作共建型”高校图书馆一般由地方财政拨款和高校出资共同建造,体制上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性质上兼有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既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也为社会公众服务,是一种集信息传送、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及专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公益性文化机构,真正体现了高校的社会化服务功能,也彰显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民主、平等、公正权力.

面向大众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变革与发展的趋势.当前,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图书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建立服务社会与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社会化和服务方式社会化,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真正体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冯琼,李细枚,钟翠娇.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模式借鉴[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88-91.

[2] 胡迎卫.“政府+学校”型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2):45-48.

[3] 崔金荣.关于图书馆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学术交流1992(3):22-26.

[4] 董乾枫.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5):95-98.

[5] 张丽平,郑琳.试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限开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33-36.

[6] 谢丽娟,郑春厚.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2):56-58.

猜你喜欢
社会化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飞跃图书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