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情况调查
——以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为例

2013-04-11 05:20胡夕冉
关键词:花木王羲之带头人

胡夕冉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2013年一号文件连续第10年聚焦“三农”问题[1],此次一号文件出现“家庭农场”等内容,旨在促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是一个位于浙江中部山区的古村,有1 000余年历史,全村4 700多人口,1 700多亩耕地,4 000多亩山地,地少人多.改革开放后,由于交通等诸多因素,无法发展工业,许多村民纷纷外出进入城市务工,大学生也留在大城市发展,很少再返回家乡.根据2013年一号文件精神,春节期间对华堂村吸收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拟从分析华堂村的传统产业、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入手,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当地农村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机会的相应对策.

1 华堂村的传统产业现状

1.1 花木培育产业

华堂村开始花木培育的时间很早,调查时走访的一户农户在30多年前已开始花木培育,但普遍生产只有10多年时间.调查发现,村里在产业引导上除了组织一些培训外,基本没有开展过其他工作.一般都在自家的土地上各自种植、各自养护管理、各自销售,也有一些大户承包(租入)本村、外村的土地进行花木培育,短期雇工从事一些嫁接、修剪等养护工作.培育花木的农户主要靠花木客商前来收购的方式销售,销售环节的费用很高,客商中介(引路)费和花木挖掘的人工支出各占到销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种植农户只得到销售价三分之一左右的收入.也有一些农户在萧山花木市场等地开办花木商店,销售的主要是自家的花木.有很多农户由于没有人脉和销路,任由花木长成大树.花木种植地在公路边的农户,搬运方便,销路好一些,花木种植地离公路远一些的农户,搬运和销售都十分困难.

花木培育主要分幼苗(幼苗扦插、嫁接)、中苗(扦插幼苗的分植养育、中苗嫁接)、大苗培育3种类型,形成花木培育的3个阶段.相对来说,幼苗培育用地少(每亩可育2万株),技术要求高,用工量大,成品用于培育中苗、大苗;而中苗、大苗培育用地多,成品用于道路、园林绿化等.从产业分工来看,当地的农户全部自己培育幼苗并向外地销售,本村农户之间没有分工合作.从生产方式来看,当地还没有农户采用工厂化育苗,扦插幼苗成活率受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土壤菌类影响极大,特别是受土壤菌类影响,培育一季必须换一块土地,幼苗成活率最差的甚至只有20%.

当地培育花木的村民掌握的花木培育技术十分有限,也没有专业的生产设备和设施.据当地一个从事花木培育的村民反映,当地还没有人知道花木培育中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的关系,只知道凭经验操作.在去王羲之墓的路上,看到过路边一个农户在用普通切割机代替剪刀截取嫁接苗木用的接穗,是调查中发现仅有的一个使用机械进行苗木生产的农户.

1.2 桃形李种植产业

华堂村桃形李种植历史悠久,但普遍种植、销售还不到10年时间.村里在产业引导上也做了一些工作:一是有统一印制的礼盒包装,在水果市场上打出桃形李品牌;二是建有一个桃形李市场,供农户和外地客商交易;三是组织过一些桃形李种植技术的培训.另据村支书介绍,村里还与台湾客商合作开发过桃形李果酒,但因为桃形李淀粉含量少没有成功.

华堂村的桃形李种植仍沿袭一家一户在自家土地上各自种植、各自养护管理、各自销售的传统生产方式,基本没有相应的种植和养护设施,雨、旱、冰、霜都会给桃形李种植带来严重影响;没有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养护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落后,工效低,成本高.特别是病虫害防治也是每家每户各自购药、施药,没有统一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既影响防治效果,还出现了成品果农药残留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华堂村桃形李没有后续的加工工业,还停留在销售食用鲜果阶段,期间只有8月上旬10多天的上市期,难以贮藏,由于农药残留量等原因,目前还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1.3 丝蚕生产产业

华堂村所在的嵊州市是浙江丝蚕的主产地,历来是当地主要的传统农业项目,当地农户种桑养蚕十分普遍.解放前村内办有缫丝厂,加工当地农户丝蚕生产蚕丝.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华堂村的丝蚕生产仍采用一家一户在自家的土地上自己种桑自己养蚕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水平仍十分原始落后,工效低,成本高,目前的产业链也不完整(嵊州原有两家缫丝厂,都已在几年前关闭,目前蚕茧需运往宁波市奉化县投售),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目前桑田种植面积已很少,丝蚕生产整体呈不断萎缩态势,吸纳的劳动力十分有限.

早在几十年前,“桑基鱼塘”就被总结为一项典型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2],调查中没有发现华堂村有这种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华堂村虽有溪江穿村而过,但除了溪江上游一水库有农户养鱼外,其他几乎没有养鱼.

1.4 白鹅饲养产业

也许与王羲之喜鹅有关,华堂村的白鹅养殖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华堂村的白鹅养殖一直是一家一户主要利用天然杂草、采用传统的放牧方式养殖,在本地集市上出售,收益很低.随着放牧地减少,现在几乎没有农户饲养了.

2 华堂村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1)平溪江.穿村而过的平溪江上游流经道教洞天福地金庭、王羲之墓.调查途中发现有运送鸭子的车辆经过,可能有农户在平溪江的溪滩边饲养鸭子.调查没有发现其他对平溪江的开发利用.

(2)甬金和上三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凌空穿村而过,带给广大村民的只有日夜尖叫的车辆声.

(3)花岗石资源.华堂村的花岗石资源质地紧密,很受市场欢迎,曾开发过一段时间,因品种单一,加上经营不善,停止开发已有10年时间.在村里发现有人用小块的花岗石砌石坎,这是花岗石资源目前仅有的利用.调查走访中发现,在王羲之墓停车场旁有一些人像、动物等石雕作品,说明当地也有从事石雕的村民,但采用的不是当地的花岗石材料.

(4)道教洞天福地金庭、王羲之墓.均在村外平溪上游2公里处.道教洞天福地金庭既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第二十七洞天金庭山洞),也是七十二福地之一(第十八福地金庭山)[3].王羲之信奉道教,在道教洞天福地处定居、建墓必有渊源.在走访中,除了路边有一“洞天福地”刻石外,调查没有发现道教洞天福地的其他遗迹.

前几年,王羲之墓投资3千万,已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据村支书介绍,王羲之墓由县旅游局投资,银行贷款压力极大,目前游客不多,门票收入和前面广场的停车费收入仅能维持人员与保洁管理费用.据管理人员介绍,以前曾依托王羲之墓组织过农家乐,但因客源太少,没多久就停办了,目前的游客都是看看就走,再没有其他收入,因此,王羲之墓的开发很不乐观.

(5)千年古村民居.华堂村的古民居均为四面房子、中间天井的四合院形式,有颇具特色的卵石路相通,均有百余年历史.不少古民居因住户外出打工、另建新房等原因,已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人维修、开发利用.调查中走访的一处华堂村内最大最有名的古民居“善庆堂”,整个建筑群只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居住.据调查统计,华堂村有一半以上的古民居处于无人居住的闲置状态.

(6)越剧说唱.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巡回唱戏是当地农村的传统,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越剧十姐妹之一竺水招就出自相邻的灵鹅村[4].目前华堂村仍有不少村民从事越剧说唱这一行业,收入十分可观,但巡回唱戏仍属于外出打工,工作漂泊,也不够稳定.

3 调查发现的问题

3.1 “带头人”问题

调查发现,许多村的村支书、村长都是本村人,其叔伯、兄弟等亲戚都在本村.在这样的家族关系背景下,选出的带头人在其家族利益与自身的政绩、政治前途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在其带领家族人致富与带领全村人致富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在其为家族人谋利益与为全村人谋利益之间容易产生冲突.农村的带头人基本以村民纠纷处理、村务处理为主要工作,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最基本的产业经营基本知识,也没有对本村产业、资源情况的正确分析和科学思路.

3.2 网络手段运用落后

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华堂村的经济资料,发现介绍华堂村有关情况的网站、资料很少,虽有一些企业在网上打了广告,但是网页除了公司名称、电话外,很少有其他信息.在走访村委的时候发现许多办公室中没有电脑,在信息时代,电脑是办公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配备电脑和网络则无法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严重脱离时代.

3.3 治安问题

调查中村民反映,偷盗苗木、农作物的行为时有出现.当地还发生过一起偷鱼盗贼刺死鱼塘承包人的事件.另外有村民反映,周围村中还有一些“混混”压低价格收购农产品,再以高价把这些收购来的产品高价转卖给前来收购的商贩,如果不服从就采取暴力方式迫人就范.管理缺位,生产治安恶化,使很多有意创业的人望而却步.

3.4 农村传统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工效低,生产技术落后

从华堂村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传统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工效低,生产技术落后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种桑和养蚕,需要进行种桑养蚕技术的培训,需要进行桑树的养护和病虫害治理,需要进行蚕室的搭建、消毒等工作,由于没有分工合作,每家每户都种桑养蚕,而每家每户种桑、养蚕的数量都不大,导致每家每户都需要重复这些工作,工效必然降低,成本必然上升,最终导致这一传统产业始终得不到发展.如果实行分工合作,一部分农户种桑,另一部分农户养蚕,在生产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重复工作减少,专业种桑农户种桑的数量、专业养蚕农户养蚕的数量成倍增加,工效就得到了提高.当然,在分工合作中还可以让种桑能手和养蚕能手视条件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成本,提高工效,整体生产水平提升的效果更加可观.

调查中发现,其他如牧草种植与白鹅饲养,桃形李种植的病虫害治理、灌溉、修剪,花木的幼苗、中苗、大苗培育……等等上述这种分工合作缺失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一现象存在一天,农村传统产业落后、原始的状况就不会改变,其离最终被市场经济淘汰出局就不远了.因为市场接受的是工效高、成本低的劳动和产品,不断淘汰的是工效低、成本高的劳动和产品.

3.5 农村传统产业产品深加工及通向大市场的产业链不完整

从华堂村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地传统产业的产品都各家各户在当地集市上销售,没有深加工,因而也没有远销推向大市场的可能.如当地已无缫丝厂,丝蚕生产销售的是活茧产品;桃形李生产销售的是食用鲜果,主要通过当地集市和村口的一个桃形李市场销售;白鹅则完全没有深加工,均为鲜活产品形式通过当地集市销售.

4 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机会的对策

4.1 采取更加务实、开明的用人政策,选择一村经济的“带头人”

所谓一村经济“带头人”,其实就是一村的CEO,就是一村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代理人,而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代理人未必一定是本村人.恰恰是本村人,往往其叔伯、兄弟、子侄都在本村,有的姨娘、姐妹也在本村,反而难以成为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代理人.再则,如局限于本村人,选择范围过小,也难以选到能够担当重任的“带头人”.实行村民自治,指的是由村民选举自己的“带头人”和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代理人,与候选人是否是本村人没有必然联系.在调查中使人强烈地感觉到,农村产业经济得不到应有发展,拥有资源得不到应有开发,最主要的不是没有资金、没有销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既有能力又有思路、又能一心为一村百姓共同利益着想的“带头人”,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更加务实开明的农村用人政策:

(1)鼓励大学生走入乡村担任村官,运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使乡村发展适应时代需要.这样可以改善目前农村干部文化程度低、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不高的现状,使乡村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2)为避免家族利益的纠缠,“带头人”必须从来自邻村或其他村庄的候选人中选举.本村村民不得选举本村“带头人”,本村有治村能力者,可以参加其他村“带头人”选举.

(3)候选人采取自荐报名方式,在报名参加竞选的人员中,通过文化品德方面的考察,选择若干名候选人接受村民投票选举.选举完全实行“对策选人”,选举时先由各候选人进行演讲答辩,提出自己对该村基本情况的分析和自己的“治村方略”,解答村民疑问,然后由村民选出对本村情况有更正确认识、思路对策更切合本村实际的“带头人”.

(4)为了广纳人才,扩大“带头人”的选择范围,选出能真正改变一村经济面貌的“带头人”作为对农村的人才支援,可以采取与“援藏”一样的政策力度,让来自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公务员都可回原藉参加选举.大学生胜选者可保留学藉,任职结束后仍可选择继续学习,任职经历视同社会实践;公务员胜选者可保留原职,可连续计算工龄,任职结束后仍可回原单位工作.胜选者作为准公职人员管理,根据任职业绩考核计酬.任职能力与政绩表现突出者可直接招录为县、乡级公务员,以拓展农村经济“带头人”的政治前途,激励这些人为一方村民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退休公职人员回乡参加竞选,发挥余热,勇当发展农村经济的带头人.

当然,民主选出“带头人”以后,还必须通过民主管理实现村民对“带头人”的“授权控制”,重大支出和事项都必须通过“说明情况—答辩解疑—民主表决”的方式最终决定.相比于从本村人员中用“海选”方式选举,上述选举方式更符合目前农村情况,更容易选出一村“带头人”和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代理人.

4.2 推进产业内部各环节的分工合作,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对本地传统产业,不要只看到市场价格低赚不到钱没有过开发价值的一面,更要看到当前的生产方式落后、工效低、消耗大、技术水平低、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分工合作、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赢利潜力很大,且创业和就业前景很好的一面.其实,只要传统产业内部各环节建立起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农业的产业化改造就有了起步,产品在市场上就有了竞争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的机会就会不断增加.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华堂村各项传统产业的许多环节都可实行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来提高工效,降低消耗,提升技术水平,如:

选择种桑能手农户重点扶持,适当集中土地资源进行专业种桑;选择养蚕能手农户重点扶持,适当集中房屋资源,购置先进的养蚕设施进行专业养蚕;种桑农户的桑叶供应养蚕农户养蚕,使其建立分工合作的生产协作关系.

选择桃形李修剪、病虫害防治能手农户重点扶持,分别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为桃形李农户统一提供专业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服务.

选择花木幼苗培育能手农户重点扶持,通过专业培训掌握先进生产技术,购置先进的嫁接、消毒等生产设备,建造暖房等生产设施,采用工厂化容器育苗,以提高工效、成活率和幼苗质量,为中苗、大苗培育农户提供成活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幼苗.

白鹅以草为食,桑、李、花木田块地面都可以以“立体农业”的方式种植白鹅牧草.选择养鹅能手农户重点扶持,通过专业培训掌握先进生产技术,购置先进饲养设备及设施进行专业化养鹅,其他农户则种植牧草,供应给养鹅农户取得收入.

4.3 拉长产业链,将产品直接推向大市场

桃形李因口味独特而深受欢迎,如能做成保持独特口味的果汁,则在酒类消费减少的市场趋势下必然有较大的市场容量.

鹅肉松脆有营养,鹅肝也是一道著名菜肴,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果延伸产业链进行白鹅深加工,生产冷冻鹅肉、盐水鹅肉等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中商情报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蚕丝的产量达12万吨,同比增长10%,蚕丝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通过分工合作降低丝蚕生产成本及扩大丝蚕生产的基础上可以重建缫丝厂,加工蚕丝直接推向工业原料市场.

4.4 挖掘现有资源,开发新的产业项目

“桑基鱼塘”是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充分利用土地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利用平溪江水源条件推广“桑基鱼塘”,在促进丝蚕生产的同时发展养鱼业.

依托穿村而过的甬金高速公路和上三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过服务区销售渠道打开当地产品销路.华堂古村在山区外围,其所处位置距下一出口奉化溪口达59公里,司机有在此地休息调整的需要,因此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条件十分优越.

在保持现有建筑原状、保持古村原生态的基础上,开发以下旅游休闲项目:

(1)在平溪的经道教洞天福地金庭、王羲之墓至华堂村一段开发漂流戏水项目;

(2)集中租赁古民居四合院,加装卫生设施等将其改造为客房;

(3)开发建设道教洞天福地人文景观;将王羲之竹扇题字、书成换白鹅、坦腹东床、巧补春联等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成越剧,组织当地越剧说唱艺人用说唱艺术形式表演,在洞天福地、王羲之墓、华堂古村三地定时演出;

(4)以上述项目为基础,开办“千年古村度假小住游”、“书圣隐居生活体验游”、“道家洞天福地修炼体验游”、“书法知识研习游”、“平溪漂流戏水游”等旅游休闲项目推向周边城市及上海大市场.

可以想象,让游客进入古村在古民居四合院的客房内住下后,或坐在天井中打牌聊天,或逛着景点古村,坐在戏台下边吃着麻糍、糍糕、薯干、汤包、溪滩榨面、小京生等当地美味小吃,边观赏有关王羲之的越剧说唱和其他越剧传统剧目,选购一些含有书法元素(如花岗石等雕刻的镇纸、墨盘等)、王羲之元素、道教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和当地土特产,或漂流戏水,或学习一些书法基本知识,这样的旅游项目多么符合当代厌倦“快餐式旅游”的都市人的口味.相比王羲之墓三千万投资,这些项目投资不大,适合个体承包专业经营或若干农户合股合伙专业经营,可以吸纳大量回乡创业、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

同时,那些从事越剧说唱的村民也可变外出巡演为本地坐演,结束历代越剧说唱艺人外出巡回唱戏的漂泊生存状态,这也是村民回乡创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3-02-03].http://www.farmer.com.cn/xwpd/tjyd/201302/t20130201_805057.htm.

[2] 吴桐银.洞庭湖区发展桑基鱼塘的优势、效益与高产技术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1989(1):8-10|.

[3] 佚名.什么是道教“洞天福地”?[EB/OL].[2013-01-03].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8-03/16/content_12790616_2.htm.

[4] 佚名.越剧西施竺水招[EB/OL].[2013-01-03].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yj/2009-03/03/content_17366305.htm.

猜你喜欢
花木王羲之带头人
王羲之送字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王羲之 兰亭序》
时间都去哪儿了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