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2013-04-11 18:36徐翔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基础计算机

徐翔民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必修课程,它主要是面向大一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多媒体的使用常识等组成了其主要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该课程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提高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其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

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有些内容重复、空泛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许多中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该门课程在内容上与之比较,仍然存在较多重复。 例如:使用键盘录入汉字、上网浏览网页等。 由于电脑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了,因此,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了教学内容重复性的严重影响,甚至造成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浪费。

1.1.2 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还在讲述着一些过时的知识。 例如操作系统,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还在讲Windows 2000 或者Windows XP,而不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7、Vista操作系统。 不可否认,以上各个操作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然而,新的操作系统与旧版本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

1.2 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做到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而的确一些新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这时如果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感觉要学的内容太多,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因而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受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师资队伍不稳定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任课教师队伍并不固定,一般都是新进教师。 他们在从事专业课教学之前, 先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所以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上都不是很成熟。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尤其是对于一些理工科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将为其今后的专业软件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应该引起重视。

2 课程改革对策

2.1 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2.1.1 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实用性

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和相关操作技能,因此在设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注重层次性和实用性[1]。为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必须更多地从注重应用、 重视实践的角度出发,讲授相关基础知识,加强相应的技能操作。 此外,还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多方面多渠道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

Windows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多媒体知识、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等内容构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 但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将起点相应地提高,而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基本操作。 另外,应将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多媒体知识、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等设置为重点内容,尤其是在讲解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时, 应尽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举例讲解,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体现出不同专业之间的个性。例如, 在讲解EXCEL 通过编辑公式进行数据处理时,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举例说明,这样效果会更好。

2.1.2 保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因此,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就必须考虑计算机技术的时效性, 尽最大可能将最先进的技术讲授给学生[2]。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不会与时代脱节。 此外,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数据库部分,学习VFP 相关知识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存在厌学情绪。 我们通过对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高职毕业生而言,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仅仅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office 办公软件即可,并不要求他们具备过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简化,让学生了解即可。

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信息时代的来临, 同时也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尽管如此,互联网相关内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却是非常少。一些高职院校只讲解一些基础知识,而更有甚者,则根本就没有把互联网的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 考虑到当今社会人们对电子信箱的使用、网购和网银的使用,利用互联网缴通讯费和水、电、气费等网络操作的越来越多, 高职院校不仅要把互联网的内容列入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 而且还要将其作为重点授课任务之一,并要实时更新。 这样,才能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较多, 而课时相对较少, 要想让学生在短短几十个教学课时里熟练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 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则有很大难度。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2.2.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集于一体, 不仅可以使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教学案例的列举,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2.2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不直接去讲某一个知识点、某一项操作技能,而是通过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应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精心设计到一项项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明确知识点的应用,并掌握相关技能操作[3]。 在该教学方法中,每一个教学任务都需要精心设置,因为它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系到能否驱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任务的探究,从而影响每一项教学要求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通过一个个教学任务的精心安排,我们力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使用Word 对文章格式进行排版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一篇招聘启事的编辑来学习一系列操作,熟练相关的操作技能。

2.2.3 采用案例驱动法教学

案例驱动法教学是采用与未来职业生涯联系相当紧密且较为生动的案例来演示和说明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方法, 并在案例的演示过程中逐步探索其内在联系[4]。 该方法的特点是案例演示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学生通过演示过程,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概念,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整个案例驱动法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例如,在讲解使用Word 进行表格相关操作时,可以设置一个大学毕业生制作求职简历的过程, 这是每个学生在不久的将来都要面对的问题, 设置这样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这种学习贴近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其学习相关操作技能的兴趣。

2.2.4 教学练做一体化

每节课上, 在学生共同完成某个案例的相关操作之后,教师都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除疑问,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从而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2.2.4 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学生今后的计算机软硬件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建立专门的教学团队,同时还应保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此外,教学团队内部也应积极开展教研、讲课比赛、实际操作比赛等活动,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3 结语

高职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 而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必须保持生机和活力。通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 我们深深感到无论任何课程,都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齐艳春. 关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59-60.

[2] 邓顺川.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1-2):159-161.

[3] 杨秀荣.“任务驱动法”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运城学院学报,2009(2):69-71.

[4] 刘凯,周荃.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1):44-45.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