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杰,罗 蓉
(1.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昌吉学院 外语系,新疆 昌吉 831100)
纵观历史发展,英国与中国以及中国新疆的联系渊源颇深。历史上,英国对于中国和中国新疆就有着长期密切的关注,清乾隆时期,英国使团曾到达中国,开展联系,此后,到清末民国时期,双方更是有着紧密的关系,虽然后期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屈辱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清朝一直到民国时期,英国与中国及中国新疆就一直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联系,相应的也对中国与中国新疆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英国自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就开始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活动,并且势力范围越来越大。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门被西方帝国主义的炮火所打开,各种屈辱的条约签订,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势力开始涌进中国各个地区,而英国更是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中国的许多地区。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东起萨尔温江,西到开伯尔山口的的殖民帝国,几乎占领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并通过英属印度沿喀喇昆仑山和中国新疆接壤。随着英国的进一步扩张,英属印度和中国新疆之间直接交往的关系便开始了。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的关系,实际上是英属印度和中国新疆的关系,或者说英国通过英属印度和中国新疆进行交往的关系。其实质是英国或英国控制下的英属印度向新疆扩张势力,侵略新疆。英国为了到达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目的,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也因此开展了有关新疆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活动。清末民国时期,在新疆活动的英国势力一直是比较活跃的,开展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英国与中国新疆在历史上的联系,以及对中国和中国新疆所作的研究,是受自身利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行的。虽然有着很多的事实依据,但是依然是带有偏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歧视的。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当今的英国对华的认识,对新疆的认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次年,即1950年1月6日,英国从自身在华的利益出发,就指派其前驻华领事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周恩来外长的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愿意在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并准备与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互派使节;在未任命大使前,指派其当时在南京的胡阶森秘书作为过渡时期的临时代办。但是,同一天,英国外交部在记者招待会上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反对共产主义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因此,中英双方开始谈判,中英建交谈判是新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大国进行有关两国关系的谈判。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国在世界上的势力有所降低,不再是曾经那个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了,虽然英国“打胜了一场战争,却失去了一个帝国”。[1](p157)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大国思想情结影响,在欧洲与世界力量的对比中已处于十分不利形势下的英国,也绝不可能承认自己已经处于劣势的地位。其统治集团的大国情结却依然不改,英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其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自己沦为二流国家,[2](p333)另外,二战后,其仍然统治着世界近1/4的人口,即使后来遭受了民族独立运动潮流的巨大冲击,但大英帝国仍然靠其独特的影响力使多数独立的国家留在英联邦内,由英伦二岛、自治领地和殖民地两个部分组成的帝国框架依然健在,因此,英国强烈地自认为是世界和欧洲的主宰。这种挥之不去的大国情结集中体现在战后的对外政策以及它在世界政治格局的自我定位上,同时也影响着英国与中国的关系以及对中国的认知。
新中国成立后,受战后格局的影响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英国与中国的联系主要是政治方面的联系,对于其他方面的联系,少之又少。从中国与英国的联系发展来看,也可以看出英国对于中国认知的情况以及发展和变化。其具体表现就是英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如艾德礼政府时期的外交大臣贝文曾说的那样“关于外交政策,我们的义务没有丝毫改变……英王陛下的政府绝不接受以下观点……即英国不再是一个大国,或者说,我们已起不到大国的作用了。我们认为,我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至关重要的大国之一,我们依然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3](p3)可以看出英国依然保持着自身大国作用的认识情结。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英国甚至还依赖于美国,其外交政策深深地打上了美国的烙印,在战后的国际事务中也惟美国马首是瞻。但是,无论从文化传统还是历史传承、国家防卫安全等诸多因素来看,英国都是西方阵营中坚定的一员。因此,其对华政策必然首先是保证同西方阵营在大的方向上的一致。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中英建交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发现,英国对华政策具有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追随美国,对新中国抱有偏见和敌视,另一方面又担心过火行动损害自己的利益”。[4](p18)而影响两国认识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不无共同因素。其一,国际环境的影响——冷战。在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下,中英两国分属不同的政治集团,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利益,因此,他们在认识上必然呈现出某种偏向性,偏向自己的一方。其二,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切认识变化的核心和出发点。另外,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因素如英国方面,受到传统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大国因素的影响等。[5](p34)
直至1972年,中英两国才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到中英建交之间的一段时期,英国对于中国的认知主要是政治上的认知,其他方面的认知相对较少,仅仅局限于一些贸易和香港问题方面。而中英建交之后,英国对中国的报道研究逐渐增多,并且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英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英国对于中国的认知是基于其自身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存在着一些偏差和基于意识形态上的故意歪曲。
英国是一个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也是较早开办近现代媒体的国家,其国内的媒体主要由通讯社、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构成。而其主流的媒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第一类,通讯社方面有路透社和新闻联合社;第二类,广播、电视有BBC、商业独立电视公司等;第三类,报纸、期刊类的有《金融时报》、《经济学家》、《每日邮报》、《卫报》、《泰晤士报》等。对于这些主流媒体的创办时间及其风格,在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路透社,路透社由英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50年在德国亚琛创办,次年迁往英国伦敦,之后总部一直位于英国。目前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在128个国家运行发展。其业务特点主要是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数据公司,是全球主要的财经新闻和信息提供者。路透社提供新闻报道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新闻报道风格享誉国际。路透社《采编人员手册》中,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其采编人员要把准确性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到1984年时,路透社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公开的上市公司。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保护新闻的独立性,路透社的创办人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这个公司唯一的任务是保护其新闻输出的完整性,它拥有一个“创办人股份”,一个试图改变任何有关规则的路透社原则,这些原则规定了公司的宗旨,以维护其独立性、完整性和不受偏见的新闻报道。至2007年5月,加拿大汤姆森集团和路透集团发表声明,就合并事宜达成一致。汤姆森现在控制着大约53%的新公司。路透社在中国大陆开展着一些业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主要为财经信息和媒体等方面。
BBC,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成立于1922年,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BBC虽然是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但其管理却是由一个独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监管委员会负责,委员会委员由英国首相提名,英国女皇委任。监管委员会下辖执行委员会,由16个不同部门主管组成,负责BBC日常营运工作,委员会主席为行政总裁,并兼任总编辑。并且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监管委员以公众利益的信托人身份管理BBC。BBC目前经营8条电视频道,10条广播频道,及直接由英国政府出资经营以43种语言作全球广播。BBC在新闻界最为人乐道的是其严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作规章——节目制作人准则,该准则对编辑和采访业务的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详细的要求。
有人称BBC是“吃着皇粮数落政府”的特殊机构。BBC的广播原则一向是“有利于大众”,财政来源绝不依赖于商业广告。正因为在财政和制作理念上都离不开一个“公”字,因此,其新闻品格就比较高,地位也就显得非常独立。
1.《金融时报》。该报于1888年1月9日创刊,当时名为《伦敦金融指南》(London Financial Guide),至同年2月8日改名并维持至今。当时报章只有4版,并于1893年使用粉红色报纸印刷,用以和当时的对手报章、创刊于1884年的《金融新闻》(Financial News)划清界线。经过多年和众多对手竞争后,《金融时报》最终于1945年吞并《金融新闻》。《金融时报》主要报导商业和财经新闻,并详列每日的股票和金融商品价格。该报也于世界各地设有分社,就当地时事作第一手报导。《金融时报》是一家领先的全球性财经报纸,其在美国、英国、欧洲和亚洲四个印刷版本共拥有超过一百六十万名读者。
2.《每日邮报》。由英国现代新闻创始人北岩勋爵在1896年创办,被认为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也是英国现在的报纸中,最早的现代报纸。现在,这张报纸与每日电讯报同属联合报业集团。这两张报纸都属于英国的保守类报纸,其中,每日电讯报在社会中上阶层发行,每日邮报在社会中下阶层发行。虽然是小版张报纸,但其版式面很干净,也是比较注重传统新闻价值观的报纸。
3.《卫报》(The Guardian)。英国的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创刊于1959年,因总部设于曼彻斯特而称为《曼彻斯特卫报》。1964年将总部迁至首都伦敦,不过在曼城和伦敦均设有印刷设施。一般公众认为《卫报》的政治观点为中间偏左。该报一直以来都是大开型日报,在2005年9月份改版成柏林型版式(Berliner,即470×315毫米),并标榜为全不列颠唯一的全彩色印刷日报(不包括北爱尔兰),此次改版全面采用了新的字体和版式设计。
《卫报》坚持自由民主的政治立场与特立独行的新闻观。《卫报:报纸的传记》一书曾经这样评价这家报纸:《卫报》是唯一的,就像我们的警察、我们的政治组织、我们的英格兰的气候一样,是英国风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展到今日,《卫报》成了严肃的、可信的、独立的新闻代名词,是一份定位于高端市场的主流大报。英国有“有权欲者读《卫报》”一说,该报传统上以“自由派”面貌出现,自称在政治和国际问题上持“独立”见解,但其观点一般倾向于自由党和工党,读者多为政界人士和高、中级知识分子。[6](p7)《卫报》还一直保留自己的左翼立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明显)、高端市场和年轻读者优势。在英国,人们也把《卫报》戏称为愤青报纸。
4.《泰晤士报》(The Times)。诞生于1785年元旦,由约翰·沃尔特创办。诞生之初,称为《每日环球纪录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也有翻译为《世鉴日报》。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如今的名称。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作为一张综合性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1803年沃尔特的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进一步扩大该报的报道面,逐步的把《泰晤士报》推上了历史发展的第一次巅峰。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
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泰晤士报》会依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公开支持某些政治人物,却从不迎合公众的观点。纵观其200多年的历史,该报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保守的,在历史上历次重大国内及国际事务上支持英国政府的观点。《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悠久、消息灵通、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其消息来源一般比较可靠,报道和评论也比较严肃,自称“独立”、“客观地报道事实”,实际在重大的对外政策方面仍然反映官方的意图。英国有“当权派读《泰晤士报》”之说。默多克收购《泰晤士报》后,其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
从以上论述发现,英国的各个媒体的创设及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定位,也有着各自的受众群体。因此,在涉及中国以及中国新疆的报道之时,也会出现着不同的报道风格和新闻角度。近年以来,英国媒体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倾向,随着时间的发展有所不同,英国媒体对华报道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并倾向于承认中国的发展,其报道能够秉持中立态度的媒体较多,这说明英国媒体已经逐步地认识到了中国自从改革开以来的发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和发展势头。但是,我们仍然要注意的是,虽然英国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客观认识,并且逐步趋向中立,但其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范围之内,而对于政治事件或者突发事件以及英美所谓的“人权问题”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报道之时,仍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故意的颠倒是非、片面化的情况。
从英国的几大主流媒体报道下的中国和中国新疆,我们可以认识到其在报道中的手法、价值观以及倾向性等。这就需要依据一些基本的现实例子来说明,因此,本文选择了部分英国媒体对中国和中国新疆的报道内容。目前,英国媒体报道下的中国比较多,而对于中国新疆的报道相对较少。
(一)英国《金融时报》在题为“中国的胜利”的社论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正日益上升,新中国60周年的庆典不能不让人对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感到敬慕,中国恢复了在殖民屈辱中丧失的自信。60年前,几乎没有人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使中国巨大的潜力得以释放。
(二)浙江温州“7·23”高铁事故发生之后,英国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说中国试图掩盖事实、中国人永远不会了解真相、不会有诚实的调查、责任人不会受到惩罚等等。
(三)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的令人悲痛的7·5事件,英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其中,英国《卫报》的一片题名为“伤痛的乌鲁木齐”一文中有如下内容:“突厥语系的维吾尔族穆斯林占新疆1900万人口的将近一半,但有很多人对宗教控制、大量增加的汉族移民以及他们自认为偏袒汉人的政策心存不满”。
(四)英国《每日邮报》一篇名为《成千上万的军警准备展示武力》的图文报道颇具代表性。其中共使用了12张图片,而在文章中占据重要位置和最大篇幅的照片并非暴力分子行凶的照片,反而是全副武装的人民解放军进驻乌鲁木齐、维族人与解放军对峙的画面,占据第二位的则是汉人手拿棍棒的照片。没有任何一张反映暴力分子毒打、残杀无辜汉族民众的照片出现在报道中。
(五)英国《经济学家》。
新疆的骚乱使人们对政府和外国投资者的一个基本假设提出质疑。这个假设是:中国人愿意为了经济增长和生活富裕而放弃政治尊严和公平。宗教和少数民族问题可以压下去,使技术官僚得以实现平稳的社会变革。
(六)西方媒体对于新疆事件,多数用了骚乱(Riot)一词,对暴乱分子却没有用暴徒(Mob)这一说法。可见,对词汇进行了精心的选择。
从以上诸条英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在报道不同事件时,其报道的手法,使用的语言文字,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在报道经济方面的内容时,英国媒体基本可以公正客观地反映事实。但是一旦涉及到了突发事件和一些政治事件,其风格立即转变。英国媒体对中国抱有复杂的感情,采用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报道中国。经济上,由于中国对于英国是巨大的市场,中国被描述成为一个逐渐崛起的经济强国。政治方面,由于冷战心理的影响,中国依然被刻板印象为一个独裁政府。[7]
英国主流媒体对中国问题较为重视。涉华报道大多集中在世界版的前几版,甚至有不少在头版或二三版刊发,这充分显示了英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重视程度。综观《卫报》2005年全年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体、科教和社会等5大类型的内容,但各类型在数量分布上差距十分明显,最多的政治类达82篇,占全部报道量的35%,而最少的科教类只有7篇,占全部报道量的3%。[8](p16)英国主流媒体报道下的中国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主流媒体报道下的中国和中国新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其本质还是中英双方的意识形态差异,同时也受国家利益、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差异、西方媒体的“揭丑”传统和新闻消费主义、中西媒介性质差异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罗以澄、吴倩芳在《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一书中说:“英国主流媒体有明显的国际报道国内化的倾向,媒体是在为英国报道中国。2008年新华社评选的十大热点新闻,南方雪灾、选举国家机构和政协领导人、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汶川大地震、胡锦涛与网友交流、北京奥运会、毒奶粉、神七飞天、两岸大三通、改革开放30周年,但是只有少部分的英国人注意一般的中国报道,而涉及西藏问题、核威胁、人权问题等,却能吸引半数的英国人。[9]这也就充分说明了英国国内对于中国问题的看法及态度,也影响着媒体对于中国问题的看法和倾向。虽然这种倾向是隐蔽的。
以《卫报》为代表来看,其在涉华报道中基本采用了客观报道手法。这种手法在报道中陈述客观事实和别人对这些事实的评价,而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其新闻报道没有倾向性,只是这种倾向性不由记者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和排列组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更具有隐蔽性。[10](p51)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英国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必然需要。“对共产主义的仇视,构成了支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层基础。”西方敌对势力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受到鼓舞,要在地球上消灭共产主义,是他们始终不渝的坚定目标。另外,由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规范、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和对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于英国媒体给予中国和中国新疆的报道,要有着两方面的认识。首先,纵观英国媒体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新疆的报道,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主流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他们既报道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审视中国现实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提供了某种参考框架。其次,虽然某些报道中带有一定的偏见或对中国的误读,但也存在大量的客观报道。
[1]钱乘旦,等.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计秋枫,玛粱.英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阿伦·斯克德,克里斯·库克.战后英国政治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4]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9-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J].世界历史,1995,(6).
[5]陈光强.从认知视角看正常化过程中的中英关系(1949—1972)[D].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6]丁西亚.畅游英语焦点新闻[M].兰州: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7]相德宝.英国媒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对泰晤士报的实证研究[J].对外大传播,2006,(9).
[8]张咏华,殷玉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国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以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为分析样本[J].新闻记者,2006,(8).
[9]罗以澄,吴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4).
[10]盛沛林.警惕“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传媒妖魔化中国的手段及原因剖析[J].当代传播,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