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文化强国:耦合逻辑与实现机制

2013-04-11 17:41谢延龙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强国文化教育

谢延龙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文化是教育之根,文化是教育的本性,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要先行,要切实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责任,并努力探寻文化强国建设的教育之路。

一、教育与文化强国的耦合逻辑

文化强国将文化看作是强国的本质属性,“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教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1](p63)“文化强国”与“教育”这两个不同的语汇,因为文化而具有了耦合逻辑关系。

文化强国的构建需要教育的基础之维,教育的发展则需要文化强国理念的引导。文化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极为深邃、开放的命题,它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更是一种国家文化发展理念。文化强国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理念,它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现实文化实践方式。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实文化实践方式,完全能够成为文化强国理念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教育不仅是文化强国理念的文化实践方式,而且深受文化强国理念的影响,文化强国的重要具体化要求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文化强教,文化强国理念引导着教育的发展,文化强教正是文化强国理念引导下教育发展、变革和转型的新方向。作为文化实践方式的教育与文化强国理念的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实践与理念的互动与支持,文化强国理念促使着文化实践方式的创新,而文化实践方式的创新又是文化强国理念不断走向现实的重要推手。文化强国的建设有赖于教育这种重要的文化实践方式;而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教育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理念基础,而且为教育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化强国与教育有着内在的文化同构。“文化强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靠文化强国,即把文化作为手段;二是建成文化强国,即把文化作为目的。”[2]教育从文化上内在地与文化强国的两层意涵实现着同构。一方面,教育作为人类一种主要的文化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方式和文化手段,靠文化强国,离不开教育这种无可替代的文化方式和手段。虽然文化强国并不排斥任何一种文化手段,但教育作为主要的和重要的文化手段,是文化强国必不可少的依靠。另一方面,文化是教育的内在血脉,教育的根性就是文化,“教育本质上是文化活动,是特殊的文化体。教育与文化是同构的”。[3](p23)文化强国以文化为目的,必将以教育为重要之目的。建成文化强国必然是教育强国,建成文化强国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就是建成教育强国。

教育既是文化强国中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肩负着文化强国中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任。文化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事业文化的客体文化,表现为教育、科技、文艺等具体的文化事业现象;二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思想、信仰、信念等观念形态的意识现象。文化强国的“文化”是作为事业文化的客体文化和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的统一。文化强国必须建设好客体文化,“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4](p5-6)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主要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又具有部分文化产业的属性,大力发展教育这一文化事业必然是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文化强国更需要进行思想文化建设,尤其“要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4](p6-7)教育作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正在成长中的人的培养活动,是实现文化强国中思想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教育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对祖国下一代进行思想文化培养的重任。

文化强国带来的不仅是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而且使教育发展回归了教育的文化本性。强国之路的选择决定着教育发展观的方向,有什么样的强国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政治强国之路和经济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政治强国观成为主导,为政治服务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政治色彩浓厚。改革开放后,经济强国观成为主导,为经济服务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甚至被完全看作是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增长点,教育发展就是产业化的发展。在我国逐渐迈向政治强国和经济强国的路途中,文化强国的提出,不仅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使教育发展观面临一次新的重大转型,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发展第一次和教育固有的文化本性粘合在一起,这将使教育的文化本性得到彻底回归和解放。

二、文化自觉:文化强国的教育动力机制

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作过经典论述:“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p22)其要义有二:一是文化自身的自知与认同,二是文化间的自主选择。由此,教育文化自觉是指教育对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的觉醒、自知与体认,其意义在于加强教育的文化自主和文化选择。教育文化自觉一方面意味着教育对自身文化本性的自觉,另一方面意味着教育对外在其他文化的自觉。教育文化自觉有两个层次,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必然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高级形态。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助推器,教育文化自觉是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教育对自身文化本性的自觉是推动教育发展,进而推动文化强国实现的基础。教育自觉于自身的文化本性是教育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觉醒与回归,这种觉醒与回归并不是复归式而是创新式的文化回归,是在文化强国理念下,对教育自身文化身份的一次新的觉醒和认识。教育虽然天然地具有文化的血脉,但教育对自身的这种文化血脉的认识不是代代复制,而是不断发展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相结合,不断获得新认识的过程。教育每一次对自身文化性的自觉,都是对自身文化性认识的更新与深入,都会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新的生命活力,尤其是那些极少数能够引起质变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文化自觉,给教育带来的将是新的转型性的大发展。文化强国带来的是能够引起教育质变的文化本性的自觉,使教育彻底摆脱了政治、经济式的文化认知,从文化看待教育发展,从教育自身的规律看待教育的发展,这必将引起教育新的文化转型式的大发展。教育作为文化强国之文化的重要部分,教育文化转型式的大发展必将强有力地推动文化强国的实现。

教育对外在其他文化的自觉是教育走向自主发展,进而推动文化强国实现的保证。相对于外在其他文化,教育文化自觉就是教育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就是要求中国教育走出西方文化中心的藩篱,从中国文化视域思考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近百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忘却了中国文化而“寻求新知于异邦”、“知识移植”的过程,先是学习日本教育,然后学习德国教育,接着是美国教育的全盘引进,1949年后是全方位学习苏联教育,近30年又以学习美国和西方教育为主。中国教育长期对西方教育的“克隆”,使中国教育从根本上疏离、淡化、抛弃了自身文化传统,失去了文化自主性,中国教育成了西方教育的实验场,以至于我国有学者不禁惊呼:“细致察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从学科知识分类、课程设置、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到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理论,还有多少称得上是我们本土传统的东西”。[6](p180)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以文化立国,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中国教育就必须首先找回中国文化的自主性。这就要求中国教育要彰显自觉的中国文化意识,秉持勇于借鉴的开放精神,立足中国文化和教育现实,打通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联系,成就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

教育不但走向文化自觉,更要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这是推动文化强国实现的关键。教育文化自信是教育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自身所具有的中国文化血脉的充分肯定。教育文化自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其特点,一方面是教育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传统的坚守、珍惜、尊奉和虔诚,另一方面是教育对自身文化未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对自身文化发展前景充满自信。文化强国的实现需要高度的教育文化自信,教育文化自信是增强教育文化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前提,是实现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动力撑持。教育文化自信既不是文化自恋,也不是文化自负,更不是文化霸权,而是教育作为文化所应承担的文化强国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文化育人:文化强国的教育本体机制

文化强国的核心在于文化强人。国之命脉系于人,人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曾满怀激情地吁盼少年中国之崛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强人之聚必有强国,文化强国的内核和灵魂是文化强人。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讲话中曾三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并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4](p8)这充分表明了人的发展在文化强国中的重要性。文化强国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和各项素质的提高,而人的全面发展和各项素质的提高说到底就是要成为有文化的人。

文化强人在于文化育人,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育人,故文化强人进而文化强国的根本就在于教育的文化育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是有文化生命的动物,但人并不天然地具有文化,人的生命质量如何取决于人的“文”“化”程度如何。文化,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化,人的文化化是通过教育完成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的命之所依、根之所在。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进程,就在于通过文化教育培养人、提升人,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夸美纽斯曾言,人之所以成为人,只是由于在最适当的年龄受到了所应获得的那种教育。康德也指出,人的目的是做人,只是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作为历史文化的存在,是自然遗传和文化遗传的统一,人的自然遗传使人具有了肉体,人的文化遗传才是人的本质存在,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通过教育获得了这种文化遗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使人能够成为文化人的过程。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将文“化”到人思想和灵魂深处,文化强国所需要的就是经过教育文化化的这种文化人。

教育文化育人本质在于人性的提升和灵魂的充盈,教育文化育人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人格的高洁。文化是人性的外衣,人性的核心是人的善性和理性,教育文化育人铸就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人之善性,形成的是关心逻辑和理智、追求思想与智慧的人之理性。教育是灵魂的感知,是滋养心灵的阳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断言:“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蒙台梭利亦言:“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雅斯贝尔斯则明确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就是以文化充盈人的心灵、生命和灵魂。人就是一种人格存在,正如梁启超先生在《新民说》中所言:“人者何?人格之谓也”,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在塑造人格,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化本质正是经由教育而得以实现并最终凝聚为人的人格,塑造人格的高洁是教育文化育人的终极追求,这意味着教育不仅是为了谋生或使人成为某种有用的人,而更是把外在的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智能、品德、体魄和美感,使个体形成对人作为人的价值、责任、品格和道德品质的孜孜追求,进而成为智慧的、高尚的人。

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着背离文化育人的状况,这违背了教育的文化本性,不利于文化强国的实现。教育对其自身文化性的背离集中体现为教育的工具化,教育本是以文化为目的并通过文化来育人的,而现实教育的唯应试趋向,使文化沦为应试的奴婢,文化成为应试实现统治育人的工具,教育的一切是为了应试,而不是为了文化。应试教育使育人成为了获得眼前虚荣和利益的工具,其后果使要培养的人成为自私、短视和冷漠的牺牲品,而人的智慧与精神的提升、责任与品行的境界严重缺失,教育走向了自身责任和使命的反面,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尊严和荣誉,“因而,教育不是教育了”。[7](p2)教育必须回归其文化本性,以完善学生的文化生命为己任,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生命价值为追求,为文化强国的实现做贡献。

四、文化功能:文化强国的教育实施机制

教育不仅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目的,而且是文化强国实施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新时期的文化功能,以教育淘汰糟粕文化,以教育弘扬主流文化,以教育引领社会文化。

(一)批判与选择:以教育淘汰糟粕文化。

教育具有文化批判功能,教育可以对各种文化进行检视和反思,从而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教育具有文化选择功能,通过教育可以对文化进行筛选和提炼,使某种或某部分文化得以保留、强化和吸收,而使另种或另部分文化被排斥、淡化和舍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价值观念多元混乱,各种文化飞扬激荡,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之而生的是文化的危机和困惑。

一方面是文化选择的困惑,体现为:在本土与外来文化上,外来文化受到青睐,而本土文化的价值、主体意识被淡化、削弱,甚至被抛弃,殖民文化趁虚而入,甚嚣尘上;在现代与传统文化上,以现代为先进,把传统看作落后,过分强调传统文化中负面的、违背人性的和劣根性的东西;在主流和多元文化上,或是一味地强调文化的多元化而忽视了主流文化,或是坚决地敌视和排斥多元文化而主张文化一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异化的危机,体现为:文化本体的遮蔽,文化本是人性和生命的表达,彰显的是生命的富足和个体的完善,却异化为束缚人性和压制生命的工具,在“科学至上主义”和“经济目的论”的支配下,文化成为以物质和功利压制人的工具;文化价值的失落,否定崇高、贬低神圣、嘲弄理想,解构普遍价值成为时尚,人们对精神家园和人文价值的关注减弱,意义的追寻被放逐,生活越来越陷入浅薄、空虚和浮躁;文化理性的丧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庸俗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观肆虐,使文化粗俗、不土不洋、不中不西等现象充斥社会。

面对文化的危机与困惑,教育必须发挥其文化批判功能以辨明文化良莠,发挥其选择功能以淘汰糟粕文化,传播优秀文化。一方面教育可以增强主体的文化批判、鉴别和选择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可以为社会和个体提供众多优秀的可备选择的优秀文化,扩大文化选择的对象和范围。

(二)传承与传播:以教育弘扬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具有进步精神价值取向的优秀文化,是代表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文化。就我国而言,主流文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二是我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优秀文化;三是从国外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民族主流文化是促进国家发展、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改善社会道德的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主流文化,失去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的民族,就如同荒野的纸片,失去方向,迷茫而不知归宿。传承与传播文化是教育的本义,这意味着教育所要传承和传播的正是主流文化,而不是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这表明传承与传播主流文化是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教育必须履行的义务。

当今教育传承与传播主流文化,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指“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8](p43)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中国所特有的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支配和统摄地位,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具体而言有二,一是教育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这就需要积极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机制、路径和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向社会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解和达成共识。

(三)孕育与创新:以教育引领社会文化。

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教育尤其是大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更为独有的、影响更为深远的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9](p9)这就必然要求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的不断孕育和创新是教育引领社会文化的生命线和不竭的源泉。教育要引领社会文化就必须时刻站在文化的前沿,就必须时刻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教育要站在文化的前沿和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地孕育新文化、开创新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生命机制”,[10](p3)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的文化再生机制,对文化的孕育与创新是这种生命机制的核心。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被动适应文化,教育亦能对文化能动地作用,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和文明进程的强劲动力。不断地孕育和创造文化也是教育文化生命力的体现,每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临重大转型的关键时刻,教育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积极参与时代文化的建构,不断推陈出新,时刻站在时代文化的最前沿,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

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是文化强国对教育引领文化功能的时代要求。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是优秀的、高尚的、深刻的先进文化,而不是没落的、腐朽的、浅薄的落后文化。先进文化彰显了人类对真善美的祈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是代表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就是要求教育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谢延龙.在通往语言途中的教育:语言论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周文彰.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N].人民日报,2012-01-04(7).

[3]金生鈜.教育与文化力[J].学术研究,1996,(5).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杂志,2012,(1).

[5]费孝通.反思 对话 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6]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张楚廷.教育就是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

[8]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9]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10]陈时见,袁利平.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猜你喜欢
强国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强国有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