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172)
深港高等教育合作SWOT分析与审思
唐高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172)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具有地域、文化、政策、合作基础等方面的合作优势,也有深圳高等教育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的劣势;在国际化区域合作潮流推进、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以及政府的不断倡导下,双方合作又具有较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有因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带来的一些威胁。为了进一步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应全面了解和把握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内外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弥补合作劣势, 夯实合作优势,扩大合作机会,化解威胁因素。
深港高等教育合作;SWOT分析
在当今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为了寻求更多发展机会和扩大发展空间,区域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加强深港高等教育的全面合作,不仅符合全球视野下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而且切合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提升两地教育合作层次与合作水平,拓展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空间,是目前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SWOT分析,分析研究新时期深港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制定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策略的方法。S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其中,对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侧重于内部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对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则注重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优势和劣势分析,可以了解组织内在条件的长处和短处,全面把握自身内在状况,便于认清自我内在资源特征;通过机会与威胁分析,可以了解组织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对自身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认清外部形势。通过SWOT分析,能帮助我们在全面把握组织内部优势与劣势、充分了解组织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有效策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深港两地近邻,双方合作历时已久。在深港合作的推动下,在深港双方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驱动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优势。在深港全面合作发展的趋势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具有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然而,深圳高等教育在合作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劣势,加之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
2.1 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优势(strengths)分析
长期以来,深港两地合作交流不断,现已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合作关系。天然的条件和后期的努力,使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在地域、文化、政策、合作基础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优势。
2.1.1 地域优势
深圳是中国内地唯一陆上和香港相连的城市,深港两个区域在地域上实现了无缝对接,这使得深圳在与香港的合作交流上,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这是国内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得天独厚的。当前,深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快,两地交流互动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共同体。地域优势给两地人们带来诸多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双方在包括高等教育合作在内的多方面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1.2 文化优势
深圳文化具有特区文化和移民城市文化的特质,具有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等特征,有一种易于接受外来事物的自发性和自觉性。香港文化也颇具特色,长期以来,香港深受中华文化的润泽,其文化内核中具有中华文化的底色;但由于在一段时间内由英国统治,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于是融汇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深港两地文化都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都具有多元文化因子的沉淀,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增加了两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通,使之具有较强的互融性。两个城市文化的互动与互融,为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默契与可能,成为两地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潜在推动力。
2.1.3 政策优势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城市,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与国际化接轨、对外合作与交流等诸多领域起到了引领全国的作用。深圳在政策方面的开放和创新,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和先发性。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方面,也可以发挥深圳改革开放、勇于探索的特区精神,利用特区优惠政策,大胆探索和尝试,通过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将香港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加以有效吸纳,建构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创造和丰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相关经验。
2.1.4 基础优势
一直以来,深港两地保持着良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在合作初期,深港两地高等教育主要是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共建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了合作的初步探索,合作内容偏重于科研合作和硕士以上的学历教育。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合作的初步成果。近来,深港高等教育在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和推进。2011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共同签署了《筹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协议》。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在筹建之中,计划于2014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深港高等教育在合作办学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系列高等教育合作实践的探索与推进,为两地高等教育进一步合作打了坚实的基础。
2.2 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劣势(weaknesses)分析
深圳高等教育实力相对较弱,在高等教育质量和规模以及对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视程度上,都给双方的合作带来一定的劣势。
2.2.1 深圳高等教育规模较小、水平相对较低
高等教育合作需要具体载体和平台。目前,深圳可用于高等教育合作的平台数量不多, 平台较低。深圳各类高校加在一起也仅几所,且没有一所“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亦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虽然,南方科技大学致力于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但目前还刚刚起步,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虽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着眼于建设面向世界的研究型大学,但目前还在开建之中,还没真正形成实力彰显;虽然,深圳大学已成为综合性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跻身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前列,然而,将其置身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队列观照中,发觉其实力还是不能和国内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相媲美;虽然,深圳建设了虚拟大学园、深圳大学城,引进国内名校、研究所共建研究生院,但规模都相对较小。总之,近几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但深圳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实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改观,致使深圳在加强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进程中少了几分吸引力。
2.2.2深圳重经济领域的合作而轻教育领域的合作
近年来,深港两地在经济领域合作方面取得了丰实的成果,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虽然也在不断倡导和推进,但力度远没有经济领域合作那么强劲,合作成效也没有那么明显,双方合作的关注重心倾向于经济领域,经济领域的合作协议和规划不断涌现。比如,2004 年,深港双方签署了《关于加强深港合作的备忘录》,确定了双方合作的大方向。2007 年,深港签订《“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全面推进科技合作。2009 年,出台《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深港合作确立了新目标,即深港地区形成全球性的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1]2010年,制定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在深港两地政府的主导下,双方在经贸、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但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却缺乏详细规划。这是深圳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城市,而高等教育却相对滞后的原因之一,这也导致深圳在加强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进程中少了几分推动力。
2.3 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当前,区域合作的时代趋势和深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为深港两地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良好发展的契机。
2.3.1 国际化区域合作潮流的推动
21 世纪,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合作与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合作化背景的映照下,在深圳与香港两地高等教育内在发展的驱使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表现出强烈的内在诉求和外部需求特点。近年来,深圳大力追求教育国际化,2012年制定了《深圳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确立了深圳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未来规划,显示出深圳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拓展包括香港在内的区域合作的迫切愿望与发展趋势。
2.3.2 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随着深港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深港两地交流日益频繁,逐步进入一个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阶段。目前,深港“同城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深港的合作关系显得更加重要。香港前特首曾荫权在谈到深港合作时曾说:“香港需要一个伙伴,就是深圳”。[2]深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了深港两个区域之间资金、人才、科技、文化与教育等要素的聚集和联动,成为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经济领域合作的驱动,为深港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3.3 政府的不断倡导
近年来,政府在不断提倡深港合作。2007年2月,曾荫权首次提出香港与深圳共建“港深国际大都会”的提议。随后,深圳方面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确立了“深圳与香港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建设目标。在政府的倡导下,两地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城市互融不断加速,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两地经济合作与城市互融的进程中,两地的高等教育合作又岂能独外,目前,涉及高等教育合作的文件规划也在不断增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到2020 年,重点引进3-5 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总体方案》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强与港澳和国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合作,引进港澳和国外知名学校来深圳合作办学。《纲要》和《总体方案》等政策制度的贯彻实施,为扩大和深化深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2.4 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威胁(threats)分析
香港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都较高,实力较强,已入世界高水平行列,而深圳高等教育规模较小,其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双方在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基础力量不平衡,致使双方对合作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也不一样。香港高校已经高度国际化了,其合作对象的选择范畴较广,并且注重强强联合。据调查发现,香港高校一般首选和欧美高校合作,其次是和内地的一流院校合作,再次才是与广东高校合作。[3]况且就广东省境内高校来说,深圳的高校实力也不及广州的高校实力。从这种角度来看,香港在选择高等教育合作对象时,有可能会掠过深圳而选择其他区域。因此,在两地高等教育实力不对等、而且还有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参与合作竞争的态势下,如何使自己在香港选择合作对象时不被“冷落”,深圳高等教育面临不少威胁。
通过深港高等教育合作SWOT 分析,认清了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了进一步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应充分利用双方合作中的优势, 克服合作中的劣势因素, 把握各种合作机会, 化解来自外部的威胁因素,实现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全面深入发展。
3.1加强深港两地政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夯实双方高等教育合作优势
深港两地虽然同属一个中国,但由于香港的特殊性,深港高等教育合作需要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进行,这其中会涉及到一些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可能会给双方合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这种特殊背景,政府的主导作用显得极为重要,两地高等教育合作需要政府的参与、引导与扶持。因此,在合作过种中,应突出两地政府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作用和功能,政府要在合作制度安排和合作平台构建等方面,为两地高等教育合作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快速发展的契机,并不断夯实合作优势,使两地高等教育合作上升到深层次、全面、长期发展的层面。
3.2利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会, 弥补两地高等教育合作劣势
近年来,深港合作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深港经济一体化态势日益明显。然而,在深圳经济强势发展的背景下,深圳高等教育实力却相对较弱。深圳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与当前深圳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与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深圳人民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在深港经济领域合作如火如荼的情景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却平淡无奇。因此,要充分利用经济领域密切合作的态势和机会,将经济领域合作的热情与经验,适度渗入到高等教育合作领域,进行深层次的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探索与实践,推动深圳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改变“深圳经济非常发达、高等教育却相对落后”的窘境,增强深圳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弥补深圳在高等教育合作上的劣势。
3.3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扩大深港高等教育合作机会
目前,由于深港两地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度和法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双方高等教育在深度合作中可能会出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些法规,但针对香港与内地合作办学的法规制度比较缺乏。如果用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法规制度来套用于深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那么这样就忽视了香港属于中国这一特殊国情,不利于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在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制度创立上,做到先行先试,根据深港两地特殊情况,灵活地制定有利于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法律制度。深港两地政府应创设更为宽松、开放的合作办学环境,适当放宽政策限制,为两地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持,开拓更为宽广的合作渠道,积极引导高等教育合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两地高等教育的合作发展。
3.4增强自身实力,化解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外部威胁
近年来,我国内地的一些高校在不断加强与香港高等教育的合作。深圳在争取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基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形势以及深圳高等教育的自身条件,深圳高等教育在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过程具有一些劣势,面临一定的威胁。因此,为了弱化或化解外部竞争带来的威胁,深圳高等教育应提升自身的内在力量,增强深圳高等教育自身综合实力,将深圳高等教育做大做强,努力消除或抑制这种外部威胁因素的滋长。这样才能有效克服深圳在合作中的劣势, 增加自身在双方合作中的筹码,提升规避外部威胁的能力,使自己在两地高等教育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SWOT 分析能够使我们对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把握和制定教育合作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因此,我们在选择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方法与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合作的内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特点,实现合作策略和方法的最佳选择。此外,要根据深港两地高等教育合作条件与环境的新变化和新发展,适时调整方法和策略,确保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持续有效发展。
[1] 颜辉.深港合作中的高等教育发展[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1):62
[2] “香圳”试验[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 2010-09/16/c_12576268_4.htm
[3] 李科浪.十年来粤港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 (1 ):114-115
SWOT analysis of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ANG Gaohua
(Research Centre of Junior College Educaion,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 China)
SWOT analysis is commonly used as a strategic analysis tool. Through it, we can see that Shenzhen has both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coop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Hong Kong, with the former lying in location, culture and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latter in lower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Obviously, there will be spacious room for the cooperation to go as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integration going further. Meanwhile, possible threats against the cooperation should be clearly predicted.
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WOT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d)
G649.2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4-0018-05
1672-6332(2013)04-0018-05
【责任编辑:夏晋祥】
2013-06-06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深港一体化视野下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研究》(项目编号:11WYXM063);
2012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20202100)
唐高华(1974-),男,湖南永兴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E-mail:tanggh@szi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