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丹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创造积极的校园文化主体,就必须从这两个方向研究,校园文化主体教育自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习。因此,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总结出三点(坚持尊重其地位、提升其素质、提高其创新思维)来进行研究论述。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动的、引导的位置,教育者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我国教育者已经处在一个崇高的、高尚的地位,教育者这个行业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但是如果能从全面的角度对教育者的尊重程度更上一个层次,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功不可没的。
尊重教育者的地位,首先在心理上要有重新的认识。不是盲目服从的尊重,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尊重教育者的工作性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育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付出与努力,为受教育者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这样产生的尊重感是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而不是盲目的、顺从的。其次在行为上也要有全新的改变,尊重感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在其他非课堂时间,对教育者的尊重更为重要,因为没有了课堂上教与受的关系约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转变,由“良师”变为“益友”。这对教育者来说,更提升了自己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重视程度,同时,可以从“益友”的角度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善受教育者自身品德,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根据这个目标和要求调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所以,我们要在肯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如何在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上下功夫。
第一,平等互动。在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丰富自身的知识,他们对社会认识和道德评价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更愿意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去看待周遭的事物,并且会用自己个性的想法和思想来影响教育者,他们改变了以往只知道空着脑袋去接受灌输的教育模式。所以说他们与教育者之间不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积极的教学相长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双向互动与单向灌输相对应,单向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方法。强制性、单向性是其重要特征。单向性则表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单边的主体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是被重点强调的,受教育者的兴趣见解难以体现和表达提升两者之间的平等互动,就要做到二者都是处在平等对话和理解的位置,而不是以往强制、压服的关系。在平等互动的过程中二者共同进步才是尊重主体地位的和谐表现。
第二,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就是表达社会的需要和个体的需要,并维护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这种社会价值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与个体的短期需要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因此,在受教育者还没有理解和接受教育目的和教育规范之前,它们具有外在的性质,受教育者对之少有选择的余地。如果这种社会利益得不到受教育者认同,他们认为这种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无关,也就不能理解这种社会利益的长远价值了。那么,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内在的自觉如何同外化的规范统一起来呢?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在理性的基础上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主动从自身角度出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创造性地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努力克服“知行不一”和“知行脱节”,发挥自身能动性,对道德原则和普遍规范做出自觉理解和自愿接受,就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确认。
第三,自教自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状态就是自教自律,其本真意义是促成自教自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社会需要,而是人的需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1]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落脚点是从教育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自教与他教、自律与他律是衡量受教育者主体存在的根本标志。受教育者的自教自律就是受教育者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行自我构建,以求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自教自律是受教育者主体的一种高度自觉。因此,自教自律不是一种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状态,它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产物,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归宿。
提升文化主体中教育者的素质,并不是否定教育者当前的素质水平,而是希望教育者在当前的理论高度和行为表现上可以更加丰富和饱满。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知识范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广度,但是,人人都不会满足现状,所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在行为素质上,教育者的行为可以说是受教育者的道德楷模,是受教育者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高度。所以,高素质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行为因素,也是教育者更好地进行引导与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性格、情感、意志和爱好,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工作态度、待人接物、文化素养、求学精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3]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自育,不能正己也就不会有教育者的垂范,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
提升文化主体中受教育者的素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的核心内容始终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第一位,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在高校受教育者群体中,他们虽然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较强的自主能力,但是他们毕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心目中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指路明灯,在人生的道路中给予时时刻刻的指引,避免走弯路和错路。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不能为了失败而活着,也不能为胜利而活着,而是应该为理想而活着,为希望而活着。”这句话也体现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所在。在高校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弘扬社会主义特色的共同理想,坚持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鼓励大家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首先应当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精神,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并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上,更应该体现在行动中。更重要的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应该具有理性的主导,不应当出现盲目爱国,更不应该出现以暴力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应当是理性的、积极的。其次应当推动受教育者爱国主义信念的确立,这一点随着受教育者年龄的增长,对祖国情感孕育增多、知识积累、了解历史,才能逐渐实现由爱国情感向爱国主义信念的升华。当然,上述只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要做到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情感层次,还应当进一步深化到受教育者的爱国志向与爱国行动之中。首先,把社会情感升华为爱国思想。爱国情怀总是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广泛的精神资源,它是国家统一与民族亲和的纽带。我们不应让它停留在社会心理层面,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以爱国心理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帮助青少年从历史逻辑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同时要站在面向世界的高度,对青少年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从理论上升华朴素的爱国情感。其次,把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把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与爱国信念切实转化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去,具有为祖国和人民勤奋学习,研究的良好习惯,形成有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的态度与能力,努力使其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同时青少年爱国情感、爱国思想与爱国信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认知与情感的综合化过程。理论与教育固然重要,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体验感受也不可缺少。因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与条件,决不能脱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空洞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道德教育是基础。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可以体现在自身内在成长的需要上,也是将来社会对个人赋予的期望和需求。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保证受教育者在认知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过对自身道德认知的理解率先对道德情操进行陶冶。在陶冶道德情操的同时,受教育者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炼开始树立坚定不移的道德信念,锻炼强韧有力的道德意志,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顺利完成整个道德教育过程。
要想更好地进行道德教育,就要塑造成熟的道德品质,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完成:一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实现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的飞跃;二是实现从个体意识到道德实践的飞跃。这两个飞跃的桥梁和纽带就是道德教育。个体道德行为相对稳定的特质和倾向只有经过上述两个飞跃,才能够走向成熟的道德品质。成熟的道德品质还具有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开放性,受教育者会不断接受新的道德理念,排除旧的道德干扰,并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创造个性。将社会道德内化为自身的内在法则并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就表明一个人在品德上已经到达了成熟的阶段。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已经向教育提出了培养人们创造精神和实际能力的迫切要求。创新精神是比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层次的精神。它既要为远大目标、执着的追求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也要有顽强的意志、勇敢的拼搏精神去克服困难和阻力;还要有不怕挫折的冒险精神,不怕失败的牺牲精神去面对创造性的风险。”[5]作为教育者应当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发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发展模式。而作为受教育者,要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具备创新的能力,做积极的创新主体。
思维方式,是指主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是一种思维的整体程序与特定的思维活动形式。[6]思维方式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范畴,是内化于人脑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性思维样式。首先,教育者需要从自身思维方式出发,打破某些传统的、定性的思维方式,开发创新科学的思维方式,保持思维的灵活与畅通,保持思维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保持思维的勃勃生机与生命力。同时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帮助他们培养和开发科学创新的思维模式。其次,受教育者经过教育者的培养与开发,具备一定的科学创新思维方式后,对于自身的成长就有了充分的认识,在将来社会关系的协调、成长过程中完美性格的塑造,以及在今后对幸福人生的追求等许多重要方面,都会拥有自己的创新思维与想法,积极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这样也是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1]宋智勇.塑造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全新模式的理性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2]初国梅.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0(3):1.
[3]桂雅丽.浅谈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8):120-121.
[4]田兰.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J].晋中师院学报,2005(1):58-60.
[5]曹赛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论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3(3):76-79.
[6]彭萍,戴明清.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功能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