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成果、问题与建议

2013-04-11 12:54
关键词:外交

李 翔

2012年2月13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对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的回访。习近平在美国的5天时间,先后访问了白宫、国会、五角大楼等军政要地,同时访问了港口、农场和学校,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亲和力。正如外交部长杨洁篪所说,习近平副主席此次访美取得四个方面重要成果:落实共识,推进合作伙伴关系;互利共赢,深化务实经贸合作;沟通心灵,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这次重要访问,开启了中美关系关键性一年,其中中央政府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公共外交也同样发挥了重要影响力。

一、关于公共外交

本文从公共外交的主体、目标与路径以及核心观念对公共外交这一概念进行分析。首先,从公共外交的目标和路径来看,通过采用说服、宣传等技巧,采用隐蔽的方式来影响对象国的社会舆论、社会议事日程、改善意见气候,从而改变目标国受众的政治环境,以达到本国利益;对于公共外交的目标,中外学者一致认为是对象国公众,然而,这并不是说对象国所有的民众,而是有选择的特定人物,尤其是精英人士。比如意见领袖、专家学者、政府智库、明星艺人等。第二,从行为主体来看,与政府外交相区别,公共外交的主体不仅包括中央政府,还包括本国公众。第三,公共外交的核心观念是对话沟通。如果说政府外交更侧重于国家利益,其手段既有对话更有对抗,那么公共外交则侧重于文化认同与对话沟通,无论从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崇高理想来看,还是从实现某一特定国际目标、维护国际秩序来看,仅凭政府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公共外交秉持对话观念,最终通过对话服务于本国利益。

综合以上分析,公共外交可以定义为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由政府自己实行或组织、依靠、动员社会民众力量,与国外民众交流、对话或沟通,以期外国公众了解本国国情和政策,支持双边关系,并改善本国的国际形象。

二、中国对美公共外交成果分析

中国的公共外交与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一致的。中国公共外交的目标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中国的公共外交活动,尤其是其中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相互了解,有助于消除各个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误解,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肩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历史重担,在介绍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中国、现实的中国、发展的中国以及向世界展示全面的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央政府历来重视对美国的公共外交,两国建交之前,周恩来总理通过“乒乓外交”用小球推动大球,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进程;1972年向美国赠送大熊猫开展“熊猫外交”,拉近中美关系,同时用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向美国人民传达中国的和平友好的外交观,推动了中美关系“蜜月期”的到来。21世纪以来,随着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双边交往更加密切,因而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美公共外交的力度。

2011年,在胡锦涛访美之前,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宣传片在美国收到良好的反响。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孔子学院加强了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满足了外国人民学习汉语的需要,推动了汉语教学发展,增进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学院对于我国公共外交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特点分析

中国公共外交走的是“官方搭台、民间唱戏”的路线,中央政府在其中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第一,以中国文化为依托。当代意义上的国家,首先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文化形象。在公共外交的意义上,每一位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是官员,公众,还是精英,其言行举止都犹如一张发出去的“文化名片”,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公共外交,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国际文化被称为国际社会的“第四维度”,自古以来,就有利用文化开展国际外交战略的传统。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其影响力广泛,内涵丰富,成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资源库。中国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每年吸引大量国际游客。除了国际旅游资源之外,Ingrid D’Hooghe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可以成为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的演艺明星日益被国际主流媒体认可,屡获嘉奖,就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表现。

第二,非政府因素日益活跃。如上所述,外交包括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前者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后者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民间力量。随着主题和内涵日益丰富,方式手段日益多元,领域范围日益拓展,公共外交日益朝着淡化政府、突出民间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公共外交发展的必然。首先,公共外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发挥协调组织作用,更需要民间的广泛参与,官民齐心协力方可取得优异成果;其次,某些领域是政府所不愿或不能公开参与的,比如对美国行业领袖的公关,民间精英人士的私人关系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不会对政府行为形成掣肘。无数事实证明,官民并举、通力合作,把国内国际资源充分利用,才能最终实现公共外交的目标,取得成效。

第三,文化交流和媒体宣传并举。把利用媒体宣传和民间文化交流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是中国公共外交的特点之一。在以往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官方宣传,其僵硬的语言和宣传方式,容易引起对象国民众的反感,由于不了解对方兴趣点和思维方式,官方媒体的宣传往往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逐渐加大对民间文化交流学习作用的投入力度,例如通过孔子学院、互办文化年、互派留学生等方式,使得中国的国际交流更有亲和力,易于被接受。这样一来,中国政府的治国理念、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被对象国民众所接受,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外交事业。

四、中国对美公共外交面临的障碍

如上所述,中国公共外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加强公共外交仍然非常紧迫。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发展突飞猛进,但中国的软实力(soft power)仍然较为落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仍然不足,对中国仍然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这些都是开展公共外交亟待解决的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心态不成熟。如前所述,公共外交的受众是对象国民中,但同时需要本国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理解支持。当大国地位遭遇小国寡民心态时,公共外交的手脚便被束缚了起来。过度宣泄的民族情绪成了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他们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对外交的建议,但同时宣泄对某些政策的不满,在网络讨论中,具有狭隘民族情绪的极端言论往往能够引起共鸣,甚至对政府政策形成阻碍。而且,具有强烈民族情绪的攻击性言论,以及民众自发进行的不计后果的行为,在很多场合成为西方国家和邻国鼓吹“中国威胁论”的理由,反而阻碍了中国大战略的实施,因为任何过激的言论都不利于促进两国友谊。

2.理论研究多元分散,民间智库参与不够。公共外交是当前热点话题,外交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关学都对其展开了多层次研究,但研究议题的多元化使得公共外交形式散乱,单就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形态都无法形成共识,凸显出跨学科的研究特点。因此,如何在保持这一研究多样性的基础之上,把不同学科的研究整合起来,使得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化配置,成为公共外交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此同时,公共外交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外国民众,所以需要一个成熟的国内市民社会的支持。民间智库是市民社会的精英组织,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是推动公共外交发展的有力支撑,美国公共外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活跃的民间精英人士的广泛参与。然而,目前的民间智库主要集中在中美经贸问题方面,专门从事公共外交的少之又少,而且受制于人才匮乏、研究经费短缺和政府支持少,他们无法在中美两国开展广泛的实地调研,导致研究成果散乱而零碎,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因此中国有必要学习美国,大力支持民间智库发挥作用,让民间精英人士成为沟通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

3.“中国威胁论”阻碍两国关系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际社会逐步接受中国的大国地位,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大国外交政策和“睦邻政策”,使得“中国威胁论”有所降温。但是我们仍然注意到,这一论调仍然存在,并且产生了诸如“中国风险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分裂论”等变种。自2011年以来,美国逐渐加大对亚太地区的重视程度,“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中国发展的担忧。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是为了抑制中国的发展,维继其一超独霸的地位,近年来,“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等更是连续不断,以期利用其话语霸权,影响国际舆情,给中国发展设置障碍。中国发展必然引起美国的担忧,“中国威胁论”必然继续影响美国的国际战略,成为阻碍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4.文化认同的障碍。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增多,互联网的兴起又为不同国家的文化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工具。随着人们对别国文化了解的增多,日益认识到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们提倡保护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主张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意愿和风俗习惯,和而不同。然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的差异是切实存在的,不同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误解和矛盾。对于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有明确解释,著名政论家白修德更是在1967年就指出:“我们正陷于文明冲突,这种冲突也许会摧毁世界,其中干系最大的是两种文明,即大西洋文明和亚洲文明,他们分别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文化差异造成了国际媒体与公众误读中国的现象,然而公共外交中的文化差异隐性障碍还未引起高度关注。

5.人权问题的阻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权领域的成果也是巨大的。200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纪念《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贺信:“《世界人权宣言》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推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共同愿望,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国际人权合作,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这表明了中国对人权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政府宣传不当、西方国家把持国际媒体话语权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人权现状了解过少,并由此引发诸多误解,西方国家惯把自己的“人权模式”强加于别国,特别是“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更是成了它们对中国内政指手划脚的重要武器。在国际媒体界,西方国家享有无可匹敌的话语权,中国自我辩解和自我宣传的声音总被他们批判声所湮没,误导国际舆论,攻击中国人权现状。因此,人权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芥蒂。中国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通过公共外交,综合利用政府、民间人士、社会精英和大众媒体的作用,消除双方的误解,赢得美国民众的支持和理解。

五、对于开展对美公共外交的建议

1.提升公共外交地位,增加重视程度。中国的公共外交起步较晚,和美日等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美国对华公共外交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鉴于美国国际大战略和当时中国的国内环境,很早就把这一事业提升到很高地位。反观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外交还不到十年。

有了美国政府的战略规划,公共外交的发展形势可谓丰富多彩,美国通过立法赋予了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育等开展相关工作的权利。例如,在中国学术界颇为有名的“富布赖特项目”,就有《富布赖特法案》的支持。而中国则比较薄弱,除了上文所述的孔子学院,中国目前总体上仍无其他行之有效的项目规划,即使是孔子学院,也只是在备受争议中发展。媒体方面,美国的CNN、美国之音在国际社会颇有影响,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外语频道在美国的影响力则非常低。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美国在“信息高速路”计划之后奠定了互联网优势地位,推特、facebook问世之初,便成为美国发布官方信息的重要渠道,并迅速席卷全球,相比之下,中国网、新华网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则发展缓慢,虽然点击率有所上升,但美国学者通过这些渠道获取相关讯息的案例仍然很少。因此,中国亟需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公共外交的地位。

2.沟通渠道多元化,凸显民间力量。公共外交的主体应该丰富多样,在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同时,应当鼓励民间力量的参与。这方面应当向美国学习,如前所述,美国对华公共外交起步早、内容精,具体来讲,有这样几个特点,利用华裔面孔,开展亲民外交,虽然族裔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但会让中国人备感亲切;利用共鸣开展情感外交,利用学生,开展青年外交。对于中国来说,若把海外华人华侨包括在内,华人可以说是遍布全天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华人华侨、跨国公司、普通民众、民间智库、学生交流等,丰富中国的公共外交内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3.利用新媒体,增强国际话语地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互动、对话为显著特征的新媒体发展迅速,并且成为人们日常获取讯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推特和facebook以及中国新浪微博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强大的影响力就是例证。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习惯使用传统大众媒介,诚然,传统媒体在覆盖面、权威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其单向传播的方式,使得互动性、持续性和深入性较差,因此中国以往的海外宣传效果并不明显。2011年,在国务卿希拉里的领导下,美国通过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重点强调了新媒体在美国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利用新兴媒体,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外交
伯利恒合同与美日在华外交博弈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起底“中国外交天团”(上)
大国外交,明乎礼仪
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