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梅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学科馆员尚无确切定义,一般认为学科馆员是指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能为相应学科提供高层次的文献服务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的作用就是将用户与信息联系起来,成为学科信息资源与院系信息用户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在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能够把握文献资源的基本原则,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②具备某一重点学科以及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③了解纸质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的出版特点,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网上信息的调查、评价、选取能力。④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有:①主动与对口院系的教师和资料室联系,了解教师对书刊、电子资源的需求。②熟悉本馆以及国内外对口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情况,掌握其使用方法。③负责试用、评价对口学科的电子资源,为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提供技术支持。④及时通告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定期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利用图书馆的主体指南和新资源使用指南等。⑤适时开展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口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意见与要求。⑥按学科进行电子资源的整合与链接,定期在网上发布新文献信息,负责收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按学科大类建立学科网络导航。⑦开展定期自选服务和其他各类咨询服务,详细了解学术带头人、博士、教授的科研课题,主攻一两个课题,主动为研究项目提供情报咨询。⑧不定期为对口院系的教师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即提供图书资源的讲座,包括数据库介绍及使用培训等。
这种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最早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在加拿大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也推行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外许多科教发达国家运行机制稳定、成熟,深受用户欢迎,国外曾有若干个学校就学科馆员主要的服务对象,教师做了调查,在发放给教师代表的问卷中,询问他们是否赞同学科馆员制度,回答肯定的占极高的比例。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属于新生事物。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随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等实力雄厚的一流大学相继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研究生。学科馆员制打破了按文献类型来配置馆员的做法,体现了馆员学科信息的完整性、文献资源的专业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许多高校图书馆对学科馆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由于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缺乏深度,特别是我国图书馆队伍构成与学科馆员的素质差距较大,因此,到目前为止,全国许多高校图书馆仍未进行此项工作,即便已经开展此项工作的高校在诸方面的建设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
我国目前的学科馆员多局限于学士,少数为硕士,极少数为博士。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但却缺乏学科知识,工作难以深入,在开展深层次服务时往往力不从心。二是非图书情报专业,但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的人员。这类人员在专业方面易于与学校的相关院系进行沟通,但缺乏系统的图书情报学知识,信息服务的技术不高,也难以提高信息服务的水平。三是前两者兼有,这种人才是最佳人选,但人数少之又少。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学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对文献信息需求量很大,而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和途径确不很熟悉,无法在网上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当前,知识更新加速,科学研究周期缩短,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至少要花40%~60%的时间去获取信息。实际统计发现,我国图书馆界和各类情报所收藏的中文文献70%以上未被利用,外文文献90%以上长期未被利用。而研究人员从制定科研计划、申请课题、实验研究等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支撑。一方面是大量价值很高的文献信息未被开发;另一方面是科研需要的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信息无法获得,这种矛盾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组织一批既熟悉本馆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组织能力,又熟悉各学科教学科研情况,能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工作的资深馆员,建立起一种对口学科服务的新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机制就是学科馆员机制。这种机制不仅会极大地方便各学科专业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信息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的深层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知识创新,必定会受到各学科读者的欢迎。
为了拓宽图书馆的服务面,提升服务层次与水平,满足教学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于2010年5月份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制定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及实施办法,并由信息咨询部负责学科馆员工作的实施。学科馆员组织成立以来,馆领导对此项工作非常支持,精心选调5名熟悉馆藏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网上资源的业务骨干担任学科馆员,他们分别来自流通、采编和信息咨询等几个部门,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学历层次,并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要求每个学科馆员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条件,通过对口学科的图情教授了解系部学科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学术进展情况,由学科馆员向学科团队提供定向的个性化与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两年多来,学科服务馆员对照自身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工作,主动与对口系部学科团队加强沟通与联系,运用咨询、培训、图书荐购、课题查新、文献传递等多种方式宣传图书馆现有对口学科的文献资源和最新服务,为我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多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科馆员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学科馆员应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自己的学科知识优势,通过课题查新、研究成果查新、课题调研等工作所形成的关于课题的调查分析报告,使科研人员全面了解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根据对口系部教学进度和科研课题进行定期定人定向跟踪服务,为对口学科教师提供针对性强、参考利用价值高的信息服务,使科研人员全面了解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避免重复劳动,同时还可以通过文献信息的查找,了解别人的研究思路、方法步骤以及得出的结论,从而找出那些尚待发展创新的部分,为研究人员消化吸收前人的成果提供捷径。
当今网络信息环境下,各种载体文献信息庞杂繁多,学科馆员应对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内在结构、学科历史和现状、学术前沿、学科的主要支撑、学科经典文献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对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目标、最新成果、未来发展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中本学科及其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筛选、整序,用链接的方式在自己的主页上建立目录式的学科资源数据库,将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整理后,提供给服务对象,为本学科用户提供专业信息资源导航。此外,学科馆员还应对馆藏中本学科主要文献和最新的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比、归纳,形成学科文献评价、综述等,指导用户充分利用馆藏学科文献和最新信息。
学科馆员可以依托成熟的宽带校园网络和丰富的虚拟馆藏资源,为所负责的学科建立专业资源学术信息网站,介绍本学科信息资源的特点、内容及检索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本学科的最新文献信息和科研动态,发布有关学科建设方面的信息,使学科的专家学者能够通过专业网站,快捷方便地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学科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网站内容大体包括国内外本专业专题研究数据库,链接各国科研机构及专业图书馆的网站,学科专业图书、期刊的网站,学科教育机构网站,学科课件资源网,学科学术活动网站,学科科研成果和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的网站,网上学术论坛有关学科的网站等。同时,学科馆员还可以建立网上学科咨询平台,直接在网上进行交互式咨询,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用户共同探讨有关问题,为用户了解国内外本学科研究前沿及进展情况提供在线帮助。
学科馆员做到腿勤、嘴勤,走出图书馆,与对口学科师生和主管教学科研的院系领导以及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广泛征求对口系部对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内容的意见和要求,全面掌握系部科研工作动态、发展方向和信息需求,定期了解其教学科研的情况、学术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情况,请他们推荐、选定部分专业文献资料,然后及时向采编部提供学科文献需求信息;定期召开学科师生代表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新资源,汇报学科文献信息建设和服务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和对学科信息服务的要求,共同商议学科文献信息建设方向和信息服务项目。
学院每年都会给图书馆下达图书采购任务,学科馆员要协助采编人员将对口院系的征订目录交给专业老师进行遴选。如果专业老师想推荐一些不在征订目录之列的书籍,也可以与对口的学科馆员联系,由学科馆员负责将老师需要的专业图书信息转达给采编部。也可以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及图书馆主页设立图书荐购箱,每月由学科馆员进行归纳汇总交采编部采购。此外,学科馆员还要及时向馆里有关部门反馈专业老师向图书馆推荐的书籍或咨询的有关图书馆的问题,并在得到答复的第一时间应该向专业老师进行反馈,以免使专业老师的疑问总是石沉大海。
近年来,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日益增多,学科馆员要利用文献检索培训、图书推荐、读者调查、编写图书馆信息使用指南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宣传,指导各系部教学科研人员了解图书馆可以提供的各种电子服务,不断拓展他们的检索范围,使他们熟练掌握专业检索的方法与技巧,协助对口院系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专题文献检索,逐步做到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和决策。
[1] 柯平,唐承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创新——兼谈南开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经验[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11).
[2] 余艳,对学科馆员热现象的深层透析[J].图书与情报,2008(1).
[3] 孔繁秀,我国学科馆员研究述评[J].情报资料工作,2008(4).
[4] 金传萍,张克林.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