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诗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由“微”入“宏”、由一“微”独秀到“宏”“微”同荣,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发展成熟的必然进路。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准确把脉这一学科发展新态势,于近年开拓性地提出了“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命题。“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即从宏观与整体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既可以理解为理论体系,也可以理解为理论视野。”[1]不过,沈壮海教授尚未公开呈示此命题的具体研究论域,这给学界同仁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根据沈壮海教授的理解,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并不止于建构完整的基本理论体系,更突出表现为要以宏观的理论视野去观察、思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以便看到更为丰富的景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吸纳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资源。鉴于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就理应纳入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因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发展、增强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的需要,这些方面的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皆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旨趣和学术图谱相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近30年,在多个领域和多个方向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面临视野不够开阔、领域不够开放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学科的“定域关注”、“精细发展”、“学院走向”和“解题低效”等弊端。据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的统计分析,目前学界关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有68%集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而对于高校之外的其他社会领域,则涉足相对不多。[2](p14)这些问题与弊端事实上也折射出了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所面临的范式危机,即我们在持用既有“微观”研究范式来解答经济社会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时,客观上感受着理论回应现实的钝性与乏力。[3](p192)因此,面对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广泛的变革,面对社会阶层、社会利益日趋多质多样发展,更大程度地向广阔的社会领域开放,开展“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必然进路。
历史与现实表明,民族问题无小事,[4](p392)与之相关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更是关乎统一多民族国家思想文化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问题即是学术研究之起点,近些年来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已迅速成为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热点,相关新成果喷涌而出。以至于有民族学研究者评论说,民族研究需要的就是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变革和进步保持一致,从当代社会科学的变革和进步的趋势中汲取力量,将多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事实上,当代世界研究民族问题的大家及论者,都很难归于哪一个学科。”[5](p18)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作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公共领域时,令人颇有些惊讶和遗憾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却对涉及国家安全稳定并且归属于思想意识领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涉足不多、研究不深和回应不够,这与其承担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功能是不相匹配的。有鉴于此,开展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拓宽自身研究领域,由“微观”转入“宏观”的客观需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将马克主义民族政治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解决民族政治问题的中国道路,积累了处理民族政治问题的丰富经验,极大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的与时俱进。同时,我国的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工作者也对民族政治理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还大量翻译和引介了国外民族政治理论,推动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但是,一方面,由于“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6](p544)“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7](p284),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必须伴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与时俱进,我国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仍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固然需要大量引荐翻译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民族政治理论,并在批判鉴别的基础上深度消化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理论上的“自主创新”,努力构建出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避免人云亦云,在国际领域丧失理论话语权。正如我国民族学研究专家郝时远所强调:“在应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方面,应该发掘和梳理我们自身的传统,构建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8]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的民族政治研究前沿性理论问题。但是,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欧美国家学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时间较早、起点较高、成果较丰硕,题目的研究具全球的广阔视野,不仅有丰富的理论作为支撑,更富大量现代精致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采用,研究成果质量较高。但西方的研究并不能提供认识和解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真理。尤其是在大变革大发展的当代,多民族国家面临的民族分离主义威胁有所加剧,要求各国必须切合自身实际,开展长期深入的本土化探索。故此,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借鉴国外的民族理论,对新时期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进行多学科、宽视角的系统性理论探讨,由此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新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要的学术研究使命。目前,国内诸多学科皆已踊跃参与其中,开展了富有成效之研究,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当然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爱国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所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加强对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仍须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疆独、藏独、台独等分裂分子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暗中鼓动和支持下,刻意制造事端挑起民族间矛盾与冲突,企图分裂中华民族、分裂中国。为有效应对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其有效性。
但关键问题是,在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质多元的新历史时期里,我们应如何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增强其有效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增强对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应属老话题,却又是不同历史时期里广受关注的新论题,因为爱国主义教育总是需要伴随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的。在新历史时期里,探求增强各民族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固然重要,而开展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则更为根本。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新历史时期的拓新领域,如何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和谐一致是当下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一个核心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担当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应充分重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我们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我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全面剖析,以期切准问题、把握规律、对症下药,探索我国今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解决新路向,为我国大力增强对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开启新思路和提供新建策。
中国是世界上伟大的文明古国,其文明从未中断,靠的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文化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支撑的当下,中华民族文化是培养一代代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最强大精神动力资源。正因为如此,胡锦涛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9](p4)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0](p33)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1](p30)可以说,在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地位作用愈加突出。
认同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意识呈现,指称一种被赋予具有军事、暴力等“硬权力”(hard power)所无法企及的独特和具有非凡能量的“软权力”(soft power)。[12](p1)历史与实践表明,我们只有形成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强大精神支柱,建构起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而才能具有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然而,如何才能不断增加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呢?是通过强制性的民族同化政策,还是通过顺其自然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抑或其他更理想的建构方式?要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就要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寻求理想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方式,以发扬国内各民族认同的积极功能,克服其狭隘性和消极作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形成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认同,为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提供牢固思想基础。宏观思想政治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大众层面的主流价值观建设为主要研究任务,对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进而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理应作出领先于学界同行的高质量研究。
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认同是其民族及文化得以存续的前提条件,而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则是保证国家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动力。各族人民只有在本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认同与祖国认同,民族团结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才能获得成功。苏联和东欧的政治剧变、世界此起彼伏的民族冲突、恐怖主义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反政府武装问题等无不警示我们,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状况会对多民族国家和区域的和平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主要分布于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的民族自治地方,并且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部分处于西部和边疆地区,全国2.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有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的正确处理也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依存,亲密感情不断深化,相互团结不断加强,国家认同不断强化,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大好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利于我国各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的因素仍客观存在。正如胡锦涛所指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这样。我国各民族的民族特点和相互之间的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各民族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形成的差距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冷战结束以来,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在国际环境中的影响明显上升,一些地区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日趋活跃,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使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民族矛盾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13](p155-156)如果这些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国家安定团结将难以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论研究可以给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视角,为科学理解民族内部成员的思想动态、预测民族团结关系走向,以及采取及时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这正是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理诉求。
[1]沈壮海.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初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0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王建娥.族际政治:20世纪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郝时远.民族国家建构中的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07-01-19.
[9]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