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30年述评及展望

2013-04-11 07:32
关键词:机制政治思想

李 颖

(绍兴文理学院 法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改变了过去仅以“授”为考虑的研究思路,凸显“受”的规律探讨的重要性,具体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存在的问题、隐含的规律。它的理论前提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现,它的理论背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它的研究目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发展历程

第一,问题提出阶段。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关注,是伴随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逐步展开的。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个别学者关注此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著作分别从现实和理论层面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使人们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在思想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育者始终是决定因素,而教育对象则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1]1的错误观念,开始关注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影响,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创新。

邱柏生主编的《思想教育接受学》(1992)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做了界定,从接受的环境、接受的生理心理条件、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材料等方面对思想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陈秉公的《21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理论体系》(2000)中的第四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概念、结构、矛盾、规律及优化原则。赵卫民主编的《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问题研究》(2000),以实证的方式调查了世纪之交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状况。

第二,研究细化阶段。本世纪十年左右的时间,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内涵、接受系统、接受机制、接受过程、接受心理、接受类型、接受特点、接受影响因素等做了细化研究。

王海平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2002),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本质、特点、类型、过程和机制等做了探讨;王敏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2002),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立体地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张世欣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2005),概括了古今中外,人们对思想接受所做的思考,对接受的内涵、特征、机理、接受者进行了分析;近年来有冯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2007)、徐永赞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2006)、赵继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2009)、刘丽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2009)等。

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道德教育,有学者也从道德接受的视角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张琼、马尽举的《道德接受论》(1995)、刘云章的《德育接受学》(2004)、李卫英的《德育的接受性研究》(2007)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的界定。张耀灿、郑永廷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2]135这一定义相对比较全面,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该界定提到了接受的动因(因何接受)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没有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需要的特殊性及矛盾。一般来说,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并不像接受其他知识的需要那样强烈。其次,该界定虽然提到了环境和中介因素的影响,但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不能简单地与环境、其他中介因素等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基本要素的分析。邱柏生把教育者行为、教育内容、社会环境、教育内容的传导途径和方式以及个体心理状况作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要因素。这一概括仍旧从教育的视角出发,没有从接受的视角出发,尽管教育活动与接受活动的要素和结构有重合之处,但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各要素在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刘建军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主要由“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五个要素所组成。其中,传导者相当于教育者,接受主体相当于教育对象,接受客体相当于教育的内容,接受媒介相当于教育手段,接受环境也就是教育环境。”[3]71这一概括比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系统要素向接受系统要素的有效转变。但是,如果考虑到传导者对教育内容的主观诠释,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客体就应该是两个。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基本过程的分析。王敏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划分为:接受标准与接受目的形成与确立、获取接受信息、内化整合阶段和行为外化阶段。[4]101-102李芳云、张世欣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分为“前接受、现接受和后接受三个阶段,接受活动发生领域分别对应为心理层面、思维层面、行为层面。”[5]96-99但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最终阶段到底是什么,争论比较激烈。有些学者以“内化”为最终阶段,如:丁东宇、刘铁栋等认为“内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完成的标识。”[6]59-62一些学者以“外化践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最终阶段,如:黄世虎认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包括反应和择取、整合和内化、外化和践行三个阶段。”[7]59一些学者以“反馈”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最终阶段,如:王海平、徐永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到外化阶段并没有结束,还要经过外界的评价和反馈,从而进行对接受活动的调节。”[8]39

第四,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本专著中。张琼、马尽举把道德接受机制分为:“动力机制、目标机制、保证机制”。[9]140-141王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主要包括: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社会机制。”[4]130-131徐永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目标机制、心理机制”。[8]106赵继伟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目标机制、整合机制、调控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等”。[11]159笔者认为,如果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启动和发展、活动的方向、活动的保障入手分析,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应划分为:动力机制、目标机制、保证机制比较好。其中动力机制就包含了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心理的因素包含了整合和调控的因素;保证机制包含了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

第五,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基本特征的研究。王敏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内在矛盾,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特征是:“个性化与社会化、能动性与受动性、内化与外化、持续性与反复性的统一。”[4]37-40张世欣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特征是“非线性、为我性、开放性、受非重点性、多形态性、自整合性”。[10]105-114赵继伟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的特点是:“认知性与实践性、主导性与自主性、独立性与整体性、同时性与多端性”。[11]131张琼、马尽举认为道德接受的特征是:“价值性、主体性、主导性、求善性”。[9]61-70王海平概括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特点是:“认知认同性、选择性、被动性、反复性、实践性、动态性和滞后性。”[12]33-37

第六,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基本类型的研究。已有研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意愿、接受的模式、接受的效果进行划分。邱柏生认为接受的基本形式有:“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理解性接受和熏陶性接受”。[1]24-30王敏根据接受的结果和程度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分为:完全排斥、部分接受、完全接受;根据接受过程模式划分为“学习——感觉——做”模式、“做——感觉——学习”模式、“学习——做——感觉”模式和“多路径模式”。[4]42-43张世欣认为按照主体的受益状态可分为:丰富性、矫正性和解悟性接受;按照解读方式,可以分为:适应性、解释性和选择性接受;按照主体性的强弱可以分为:依附性、独立性和自由性接受;按照受教关系可以分为:自发性、外导性和自觉性接受。同时还归纳了五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模式:认知性、体验性、感染性、交流性、论辩性接受模式。[10]76-84赵继伟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方式有依从性、认同性和信仰性三种接受。”[11]179王海平概括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类型,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理智接受、情感接受和实践(意志)接受、创造性接受和模仿性接受、零散接受和系统接受、突变式接受和渐变式接受、虚假接受和真正接受。另外,还可以将接受划分为:“理论接受和实践接受、思想接受和行为接受、集体接受和个人接受、发散式接受和收敛式接受、直接接受和间接接受、显性接受和隐性接受、持久接受和短暂接受、整体(全部)接受和局部(部分)接受、互动接受与非互动接受等”。[14]37-47

三、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态势的展望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起步较晚,前期成果积累较少,许多研究成果尚处于“提出问题,初步分析”的阶段,还有待于对某些观点进一步反思批判、总结和深化。特别是受传统知识论“接受观”的影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接受目的、接受能力、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的系统反思和批判还有待深化。

第一,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是接受主体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之前预先设想的价值目标。它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开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灌输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接受者的接受意愿和接受目的。从时代趋势看,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在不断提升,对思想文化客体的选择性越来越强。如果没有接受主体的接受意愿,思想政治教育将越来越被动。因此,辨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本真目的、分析其遮蔽因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的有效对接将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具体要做的研究包括: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的生成条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总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哲学解释学所倡导的“主体间性”原则、“对话”关系、“实践智慧”等理念,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价值性”目的等。

第二,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前理解”的研究。科学研究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康德反复强调,“认识论的本质不再是无批判地向外去捕捉认识对象,并把对象饱餐一顿,而是在开始任何认识活动之前,必须先行地、批判地反思自己作为认识主体已然接受的意识形态的问题框架。”[14]7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也需要明晰教育对象的“前理解”,即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前已有的意识状态,主要包括文化传承、认知结构、经验结构和个性特征,从而澄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前提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划定界限。

过去我们比较多地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出发,设计和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的“前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接受能力研究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前理解”研究包括:结合实证调查,从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生活、信息时代、日常生活等方面,综合把握教育对象“前理解”的状况;辩证分析教育对象的“前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作用。

第三,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影响因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各要素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仅接受主体的接受目的、接受能力在变化,而且传导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全面分析和细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中的各要素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

作为传导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其传导过程难免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诠释”,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随着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作为接受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接受者的吸引力、难易度也会随着社会条件、接受者自身视界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接受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也随着现代信息手段的发展而面临着挑战。那些习惯了现代信息获取方式的接受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必然有新的心理期待。作为接受环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家庭、伦理道德环境等,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变革正发生着深刻的、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间接地影响着接受者的接受目的、生成着接受者的“前理解”,影响着接受者的接受期待,最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四,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研究。任何国家和社会的统治阶级,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注入到民众思想中去,目的是实现社会思想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思想意识统一的要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希望教育对象原封不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者说希望教育对象所“受”的就是教育者所“授”的。然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存在着“受”非所“授”的现象。这主要缘于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教育活动媒介的语言属性、理论与现实的张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受”非所“授”的接受效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解释,就是反映的创造性问题,用哲学解释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理解的能动性问题。其实,“创造性接受”和“视域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真实效果。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探讨得不多,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造性接受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很少。这既不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也不利于彰显“创造性接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积极意义。

[1]邱柏生等.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

[4]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李芳云,张世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J].探索,2004(4).

[6]刘铁栋.思想教育接受论[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3(3).

[7]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求实,2001(5).

[8]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9]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0]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2]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13]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罗承选,刘新全.知识梳理与学理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30年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

猜你喜欢
机制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