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3-04-11 06:26朱丽霞胡中娟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思想

朱丽霞,胡中娟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的基本工作,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也在逐步转型,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新形势下如何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成我们面临的新的考验。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才战略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党在确保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这一历史使命上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

早在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一贯方针,也是总结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更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广大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影响着其本人的行为取向,更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民族的荣辱与兴旺。可见,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艰巨任务。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高校教育的宏观环境。同时多元复杂的社会氛围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使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认识上产生矛盾,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的目标,引导他们确立人生追求的价值尺度。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导和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是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后,他们将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在各条战线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成为主力军。大学生能否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大学所受到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力。其次,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妥善协调。而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仅仅靠法律和制度是不够的,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功能。再次,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功能,以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心,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要使大学生顺利接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力棒,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高等院校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把加强领导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举措,这些宝贵的经验财富都促进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转型,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薄弱环节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提高,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实施和展开,必须摆脱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我国经历了无数次的教学革命,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首先,高校理论课课程设置没有突破传统的文本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教材缺乏时代性。同时,教育者在认识上缺乏创新,片面地以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为主导,单纯运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部分老师更是将学生当作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容器,把教育当成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成为空洞的理论。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每天都会接受海量的信息,对于传统的一味“说教”的教学方法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对独立,相互脱节,没有达到渗透、融合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归理论,行为归行为,课堂内与课堂外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知与行不统一,甚至出现课堂成绩优秀、课外却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信息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络在带给大学生学习、交流便利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对部分大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扰。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生活在网络时代下的学生生活空间、交流空间处于开放状态,不论什么样的言论和观点统统暴露在学生的眼前。由于学生涉世不深,在缺乏专人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一些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造成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暴力、黄色瘟疫”的盛行,也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阻碍。这无疑是近年来高校学生不断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多样化时代,无论是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价值理解,还是价值取向都呈现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挑战与质疑,甚至被破坏与瓦解,导致主导价值观的统摄力下降。而新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建立,个体的价值观自由度被无限扩大,价值观的冲突便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价值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本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义的价值引导职能被一再弱化,某些高校对价值观冲突的恐慌与逃避,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部分大学生在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趁机侵入大学生的生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加之各种思潮的冲击,使许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扭曲。部分大学生注重物质利益而轻无私奉献,注重金钱实惠而轻理想追求。同时,他们认同社会竞争,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忽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现代生活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变化。一方面,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受家长溺爱,缺乏生活的实际能力,加上学习、就业、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压力,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单亲家庭和破裂家庭的增多以及家庭流动的加快等,也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据报道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15%,其中35%的学生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正常的生活压力。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

(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滞后。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一体化,使得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学科成绩管理脱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管教分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很多高校虽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将这种认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认为做多做少区别不大。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教师与学生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无法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虽然是明确的,但普遍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齐抓共管这个看似很完善的管理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最后变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形成制度的合力。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创新。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必须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创新。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文本化向人本化转变,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和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进,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主要采用“一刀切”的方法,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的生命看待,不关注学生的具体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应当采取他们最易接受的方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还需要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内涵。比如建设具有学校独特风格的校园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让大学生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二)加强网络的信息管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世界里也充斥着大量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信息,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网络困境。另一方面,网络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面对网络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加强网络的信息管理,对网络的积极方面高度重视并有效利用其长处。首先,作为教师必须要熟悉网络,了解网络,在学习网络知识的同时,走进网络使用者的世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了解学生。其次,还需要通过创设一系列网络管理制度,保证校园的正常生活和管理秩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认清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实基础之上,才能更客观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水平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疾患也日益增加。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人员,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缓解和消除心理压力或紧张,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现实中认清自己,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和评价,让他们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增进同学友谊、师生关系,还能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

(四)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在80后、90后大学生中盛行。部分学生把钱作为评价人的价值,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这些学生消极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和行为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学生在提高自己专业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付诸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成为社会所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五)改变滞后的教育管理方式。

目前,高校任课教师多数不直接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相互分离,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教分离”的情况,应制定“管教相融合”的协作制度,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实事求是。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六)加强高校党建建设。

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坚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本领,在奉献祖国中成长成才,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书写充实、美好、灿烂的人生。

总而言之,我们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11-10-26.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