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因分析

2013-04-11 02:45:39柯海宝
关键词:差距城乡体育

柯海宝

(邵阳学院体育系,湖南邵阳422000)

我国的城乡差异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已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贫富悬殊问题、城市化严重滞后问题等.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城乡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还是体育物质文化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影响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1].农村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事件,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要发展,而且城乡体育要协调发展.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本质因素;城乡文化教育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关键;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现实因素;竞技体育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使城乡体育文化差异扩大化;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使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将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几点建议.希望能逐步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距,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为最终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贡献一点力量.

1 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

1.1 “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

“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城乡差异的根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任何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旧中国就是一个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些政策与制度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公共体育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都由政府财政提供和投入,多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经费来源主要由农民自身承担[2],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享有体育资源的不平等、不均衡.同时,我国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3].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及城乡二元化的战略造成了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大量流失,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服务水平等城乡差距明显.

1.2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本质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追求不再是生存需要,而是包括健康、娱乐、愉悦在内的多元需要.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们只有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体育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居民的消费水平直接受制于收入水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已从2000年的2.79倍扩大到了2007年的3.32倍[4].所以,目前我国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几乎没有体育消费.对于农民,能消费得起的也许只有运动鞋及运动服装了,而且,农村居民买运动鞋及运动服装也不一定是为了运动使用.体育消费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讲,几乎是一种奢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以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本质因素.

1.3 城乡文化教育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关键

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行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重视体育的程度也逐步提高[5].我国城乡体育人口比例与城乡人口比例很不协调,其原因除了客观经济基础和公共体育设施等条件之外,城乡文化教育差距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市人口,导致他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农村体育人口很少.

文化是影响居民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6].由于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同,导致城乡居民家庭的体育文化资本存在很大差距.文化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行为,而且这种态度和行为还可以传给下一代.农村人口文化层次较低,对体育认识不清或不深,同时对体育存有传统的偏见,他们“重文轻武”,认为学习体育是不务正业,一般都不赞成自己的子女学习体育或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同时他们也不参加体育活动,认为体育锻炼和劳作没区别.

1.4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是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现实因素

城乡居民所享受到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公益性群众体育活动服务组织、城乡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及水平、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服务等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如在社会保障问题上,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对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下大力气改善,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相比仍差距很大,高达93倍[7].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所具有的公共体育服务.城市的社区体育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很多社区配有基础的健身场地和器材设施,有的社区还配备了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文化指导员,对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指导和组织参加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在农村,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公共体育设施,也没有群众体育组织机构.

1.5 竞技体育的发展和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使城乡体育文化差异扩大化

竞技体育的发展对城市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对农村体育的影响甚微.首先,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活动都是在城市里进行,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这无疑对城市居民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欣赏、体育消费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使城市建设了一些体育建筑,包括训练场馆和竞赛场馆,都将成为城市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在比赛后进行了后续开发利用,成为对市民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另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为满足竞技体育的需求,体育商家就会生产和开发出更多的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

高校体育文化的兴起也将成为影响城乡体育文化差异的因素之一.首先,高校是城市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它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高校的体育工作者是城市体育文化的财富,他们不仅能成为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能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体育人才.同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1.6 学校体育教育及青少年课余体育训练使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将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乡学校的体育教育无论是体育管理、经济投入,还是体育师资、场地器材都存在很大差距,城镇明显优越于农村.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农村学生的体育教育只能处于劣势.另外,由于城乡家庭经济收入、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等差异,使得城乡家庭对体育的态度及对子女的体育教育态度大相径庭.城市家长非常注重子女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体育认识和体育态度得到提升,不仅自身积极参与体育,同时也对子女进行体育兴趣特长的培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种针对青少年的体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城市,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参加过长期或短期的课余体育训练.许多有条件的家庭还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体育学习条件,如购买体育书籍报刊、购买体育用品器材、观赏各种体育比赛、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旅游等[1].而这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城乡小孩拥有不同的体育文化资本,这将对城乡体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我国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体育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与匮乏,乡政府几乎没有单独设置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机构,更没有任何经济投入.这是农村体育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城乡体育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的以城带乡机制,优化配置城乡的各种体育资源,带动农村体育全面进步与发展[8].

2.2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开创城乡体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村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也将逐步被消除.如“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居民户籍制度的修改等举措都已表明我国正在努力缩小城乡差异.

2.3 挖掘农村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城乡体育发展新模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经过5000年的文明发展,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农村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繁多,风格各异,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及健身性.在农村具有繁荣和丰富传统体育项目的地方,应通过文化艺术、旅游等形式,逐步实现向社会渗透.我国不少地方,在农村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广西湛江组织龙舟竞渡、高跷龙舞、醒狮、武术等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竞赛,调动村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运动欲望,同时还发展了农村经济.

2.4 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更新农民体育观念

农村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较低,体育的传统思想观念仍根深蒂固.必须尽快多渠道多方式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对体育的知识、功能、地位、作用的认识与了解.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力手段.

2.5 充分发挥农村各类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快农村体育发展

各个乡政府要有负责主管体育的领导和文体干事,他们是农民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方面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村民参加各种群众体育活动,宣传体育文化,转变农民传统的体育观念.各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要将学校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提高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体育价值、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培养.另外,要充分发挥农村的体育骨干、体育爱好者、农村知识分子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带动作用[9].唯有充分发挥农村各类人才的作用,农村体育才会加快发展.

[1]柯海宝.试论我国体育教育的城乡差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裴立新,王晓辉.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差异成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8-10.

[3]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文太风,刘红.影响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5):15-17.

[6]欧阳柳青,孙汉超.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文化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5):6-10.

[7]宋昱,邹玉玲.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下的体育消费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9-12.

[8]薛浩.城乡统筹视野下江苏省城乡体育发展战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0,(4):46-49.

[9]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8-11.

猜你喜欢
差距城乡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这就是差距
探索地理(2013年9期)2013-11-25 05: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