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刘枢钰
从幼儿园开始的德国足球
本刊记者_刘枢钰
18世纪,德意志率先将体育运动推广至学校,作为教学的固定科目,体操、马术等运动逐渐规范,强身健体的同时培育民族精神,并于20世纪初受益。100年后,绿茵场上,德意志精神再受世界瞩目。
2013年5月26日,欧冠决战夜,德国战车击败常胜将军西班牙,问鼎欧冠。
时隔12年,拜仁又一次站在了欧洲足坛之巅,这是属于德国足球的胜利,更是德国足球青年训练制度的胜利。在欧冠决赛的两队大名单中,可以看到,40人中33人有德国青训背景,比例高达82.5%。
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德国国家队虽挤进8强,但球队表现并不尽人意,球员年龄整体偏大。2000年欧洲杯小组的提前出局,成了德国足球革命的导火索。德国足协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痛定思痛:所有足球俱乐部必须建立青训中心!组建不同年龄阶段的球队。
德国足协的青训计划从目标、原则、训练方式等都制订了细致的规定。让德国足球回到世界足坛巅峰,自然成为其第一目标,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让喜爱足球的人,能够真正体会到足球带来的快乐。
从2003年开始,德国陆续建立起了近400个青训基地,补充了一千多名基层教练,近十年间有多达3万名的小球员,在青训基地里接受系统训练,德国足协每年为此投入千万欧元。
2006年,德国足协开始组建“精英足球学校”,参照德国2002年建立起的“体育精英学校”制度。据媒体数据,德国足协旗下的足球基础培训学校有366个,每个小城市、每个小镇甚至是每个角落都有直属于足协的足球学校。366个足球学校里,资质较好的球员,经过教练的推荐后,会被送到训练中心和精英足球学校接受专门的培训。
此外,足协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足球培训制定了一套大纲和计划,让小孩远离电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发掘自己的足球潜力。喜爱足球的孩子们到7岁就可到足球俱乐部进行试训,俱乐部球队会挑选好苗,小球员从12岁起每周训练四次,到15岁,俱乐部会挑选出出色的球员,让他们直接升入俱乐部所属的寄宿制学校,俱乐部同时也提供德语和数学等课程的教育。
除了在各级训练中心和足球学校,青训培养也涵盖了德甲俱乐部。根据德国足协和与德甲联赛联合出台的政策,每个俱乐部都必须有自己的青训营,每年,德甲和德乙联赛会花费至少7500万欧元用于青训营的建设。
以多特蒙德为例,除了一线队外,还有一支主要由23岁以下球员组成的业余队,接下来还有10支各年龄段青少年队。U9至U17,每个年龄各一队,18至19岁的则属于U19队。U9队至U11队每队14人,平时采取7对7的方式进行训练比赛。U12队至U16队是每队18人,从U12队开始就是11对11的训练比赛。U17队有20名球员,U19队则是22人。
现在的德甲,23岁以下的球员约占15%,十年前,这个数字是6%。
在德国足协的七级培训体系中,兴趣、体能与团队协作覆盖了不同级别的训练,可以想见,比冠军更重要的是,是一个民族的坚持、韧性和国民素养。
“耕耘就会有收获,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两年我们收获了三个冠军,都是因为我们这些年进行了长期的努力而得到的,国家队的这些年轻球员,都是在足协的青训计划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一个人天生下来就是一名球星。”德国青训体系的萨默尔说。
2000年,足球评论员张晓舟曾指德国足球从“娃娃”抓起,而中国足球却从“爷爷”(暗指外教)抓起。十年过去了,拜仁问鼎欧冠。
德国足协七级培训体制
第一级训练:全面的运动能力培训
幼儿组:进行多种多样的运动,了解足球的基本规则和运动规律。
第二级训练:多样化的技巧竞技性训练
E级青年队:锻炼球性和带球速度,提高技术训练的难度,学习球场上空间分布的战术观,通过小型比赛了解该如何踢球,形成胜负概念,组织当地球队进行比赛。
第三级训练:足球方面的基础训练
C级和D级青年队:培养踢球的乐趣和创造性,进行基本技术的系统性训练、针对性的训练,学习小组配合的基本战术,培养球员的个性、斗志和争胜心。补足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明了团队责任。
第四级训练:展开专业训练
A级和B级青年队:保持乐趣,态度严肃并希望有好的表现,在对手施压下、高速运动和时间紧迫时仍能做出精确的技术动作,保持全面稳定的体能状况。
第五级训练:增加强度的过渡性训练
强化个人训练,根据不同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对其所需基本技术的完善。
第六级训练:球员能力完善
对成功充满渴望,在高强度对手施压、高速运动和时间紧迫时仍能做出精确的技术动作,战术多样,保持足球比赛所需最高水准的体能状态。
第七级训练:球员状态保持
尽可能保持足球比赛所需最高水准的体能状态,场内场外起到榜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