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恒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就已经融合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目的。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高等院校这个基地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尤为突出的意义。
我国社会转型正处关键时期,社会道德体系也处在整合形成之中,大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冲击,加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很容易让大学生陷入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的失范状态。在高等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和武装我们的思想。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南,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加快渗透,加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和普遍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在剧烈的冲突中不断失衡。胡锦涛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1]现代视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任务,必须要求大学生也加入这一队伍的行列。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晰和坚定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作用,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迷失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实现,讲授的一般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存在多元化和复杂化共存的状况。不少大学生感觉校园内和课堂上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深奥而单调,产生理论和现实脱节的困惑,加上大学生面临的一些切身利益不能解决,甚至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失望甚至抵触的情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p487)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3](p146)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结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可以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更能够带动大学生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来。大学生充满朝气和青春的活力,他们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敏锐,他们的加入势必会使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更加具有生命力、时代性。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将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理所当然成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平台。目前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对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关部门和部分领导思想上认识不够,未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解为庸俗化。尤其部分高校存在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江泽民曾指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p1671)新时期,高校担负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使命,党员干部首先自身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逐步端正和提高思想意识,以防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顺利推进带来消极影响。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速度和成效,这就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讲授水平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造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片面的、乃至错误的理解。如果自身不能深入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授课教师就会感觉到底气不足,无法在学生中树立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有调查显示,高校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中,83.9%的教师觉得被学生轻视,89.2%的教师认为被社会轻视,近四成的人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5]并且高校缺乏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少年轻教师只是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作一项政治任务,上课照本宣科地进行空洞说教,不能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结果引起学生反感,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成效。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推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各个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是指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6](p39)一般认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要包括资金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但是从一些高校目前实际状况来看,有关机制的建构往往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大众化进程。
首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大多数高校尤其是新建的本专科院校而言,都存在教育经费不足、以至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之下,高校很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投入,最终影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量。
其次,高校有效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机制尚未成熟,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虽然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各地各部门也相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督导检查,但是思想政治课有着和专业基础课不同的属性,教学效果难以进行量化评价。由于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尚未健全,这就使得领导不重视、教师无所谓、学生轻视的现象普遍出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平稳推进。
此外,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稳步发展的激励机制。到目前为止,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机制,既不能激发教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也不能提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续而深入的发展有着不良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一直都很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恩格斯特别告诫,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不仅要通过书本的学习来获得,更重要地,还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来获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7](p37)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选择性,高校不能单靠课堂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模式或方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校园内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虚拟环境不够健全。网络平台在操作层面上出现的细微差别会在宣传效果上造成巨大差别,利用网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批既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又精通网络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除了虚拟环境的建设有待加强和完善外,更要重视现实平台的建设。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建设偏向专业知识体系,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读物明显不足。此外,高校的学报、校园广播以及学生社团的作用要加强,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推进,加强宣传增强意识是前提,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是关键,创新手段打造平台是重点。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锦涛指出:“要用时代要求审视宣传思想工作,以改革精神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8]高校要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落到实处,首先必须在宣传思想工作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宣传的持续深入,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从思想上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积极投身到大众化进程中来,进而转变认识,将宣传普及落到实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相应地得到重视,资金的投入得以增加,制度建设得以加强,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坚强的支撑。
如果高校领导干部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而且在行动上积极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第一线,高校师生也会相应端正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认识和态度。随着宣传的深入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和核心,必将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身体力行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在高校里,学生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另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的加强,这支力量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也会日益增强。当然,随着宣传工作的普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都会提高,从而自觉地肩负起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领导和教师的言行合一必会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首先,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物质条件的得力保障是资金投入,只有保证经费的持续投入,才可确保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质量。高校资金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不能仅仅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更要求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强化认识,采取措施,积极寻求资金的来源,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其次,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才可以反映出大众化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以便发现差距,努力改进。这就需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进行多角度和全方位的评估。[6](p43)也就是意味着,高校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完善评价机制时,要明确评价机制的目的是为保证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服务的。
再次,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力激发和调动人的能动性。在高校建立相应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增强宣传教育者的动力,使其积极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而且可以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首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主平台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平台。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加大创新的力度,不仅要在教学中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把科学理论转化成大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体系,而且更要注重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创新。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纽带,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我国国情和民情的了解,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其次,建设和完善网络平台,增强推进的时代性。高校可以结合思想理论宣传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组织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精心规划、设计、创建一个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教育,占领文化阵地。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体察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并及时进行交流引导,提高实际效果。在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特色网络平台的同时,加强和完善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并且通过网络平台的宣传,加强对一些新型舆论场所,诸如QQ、博客、手机报等的引导,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这势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完善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此外,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有利条件,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通俗读物的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稳健推进的重要条件。还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讨论会以及演讲比赛等形式吸引大学生参加,让大学生畅谈对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的感想和体会,逐步淡化并消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1]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郝驹.遭遇前所未有“尴尬”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思政课?[D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7-4-26,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5669243.html.
[6]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胡锦涛.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文化保证[N].人民日报,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