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沛,李 楠
(1.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大学生多样价值观的形成是受到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新时期的大学生是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也深刻感受到利益观念、竞争观念、民主观念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冲击。对于伴随西方思潮涌入我国的西方价值观,他们也能最敏锐地捕捉到。作为社会中最富有活力、最代表未来、最朝气蓬勃、知识最丰富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相对单一性转向多元化。
从整体上看,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时俱进的变化过程。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政治文明,关心国际环境;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掌握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但在现实生活中,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存在着过分强调自我价值、集体观念淡薄、物质利益至上等不良倾向。
因此,我们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多样性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当下大学生出现价值观选择的多样性现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要结合其产生的社会制度、历史背景、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要客观地认识到多样价值观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思想意识上的革新,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文化、历史、制度等方面去实事求是地评价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
高校对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在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要求也很模糊。连高校中唯一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塑造提出明确要求的“两课”也存在形式单一的缺点。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师传播内容的主要途径,“两课”的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致使一些学生纪律松弛,缺乏政治敏锐性。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教育依然在采用以往的理论内容和教育方式。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建设落后,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予准确回答。对一些特别重大的政策决议方面的回答说服力不强,使得大学生在一些原则性问题认识上产生了偏差。理论说教作为传统教育所依靠的单纯方式已不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需求,这种单向的教育方式不能吸引大学生的兴趣,与大学生缺少互动,也缺乏启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纷纷感到理论阐述的生硬、枯燥,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得不够,使得学生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大脑。”[1](p38)这种理论教育载体的匮乏导致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把大学生放在教育中心的位置上,没有对各种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和,没有对教育机制进行优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运行机制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体系不够健全。编者在编撰教材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发展规律,内容不能反映出时代发展的最新成果,不能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不重视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使得教材的实效性不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各国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了冲击,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显得比较苍白无力。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的主阵地也已从传统的军事、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从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广泛交流对科技进步和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夹杂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涌来,加上我们自身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措施的滞后,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出现偏差,背离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主要场所,其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环境表现不佳,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主题不多,活动对象局限,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开发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校内资源的利用也没有发挥其最大的效能。造成这种教育环境不佳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大部分高校缺乏科学的领导和灵活的运作机制,无法统筹校内资源为塑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提供有力的保障。各种实践基地的建设根本无法满足全方位育人机制工作的需要,学生工作经费存在较大缺口。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教育工作队伍,缺乏针对教育工作者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地调动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有碍于引导新时期大学生塑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对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要借助多方的力量,从多角度、多渠道展开。不仅要进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活动,还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隐性教育,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构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当前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我们必须紧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以其为根本,引导大学生形成主流的价值观。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要使他们理解、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我们就必须紧紧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阵地。
首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理论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理论教师队伍是推动新时期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起了这样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才能够用扎实的理论基础将良好的理论素养传递给大学生,才能够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分析给大学生,才能够引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从内心感到马克思主义就在身边。在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必须要坚持端正教育思想。教师只有深刻认识领悟到其教育工作的价值,才能将价值观的精髓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充分重视作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育的实效就会大大降低。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也要建立在教育的一般原则上,避免出现教育对象地位的失落。再次,要将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大众的语言。课堂实效,永远都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追求的首要目标,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发挥教育的功效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环节。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大、空”的理论教育形式,教育语言晦涩难懂。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化为大众化的语言,要将呆板的理论知识进行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加工,使之容易被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长期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依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知识传授,往往容易忽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意义与价值。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是知识传授的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2](p97)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理论化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必须要经历从理论化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的过程,只有完成这样的转化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为社会做贡献,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财富,实现个人的价值。在理论化价值观向内在价值观转化的环节中要重视社会实践阶段,要让大学生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让他们通过实践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的有机融合。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不能单靠书本,实践体验是领会和理解书本知识的关键。大学生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亲身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才能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才能在实践中体现人生的价值,才能感受到社会责任感,才能践行新时代大学生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勇于实践、自觉奉献的精神。其次,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并将自己对其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最终形成固化了的价值观。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主要阵地担负着推广新思想新价值观重任,同时高校也集合了社会的精英。高校不仅是新思想的传播地,还是新思想的创造者,高校还担负着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任。因此,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良好的高校环境和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环境是校园,生活环境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看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也决定着他们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未成熟的阶段,他们的行动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是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观培养和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对在校广大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品行影响的综合反映。它是高校教育功能中的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广大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种渗透,并随之调整着自己的行为,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3](p77)为此我们要积极地发挥校园文化在价值观形成中的熏陶作用,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来,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努力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广大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要重视校园建设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校园中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要积极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同时要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融入到广播、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中,让抽象的理论说教变得具体生动,使校园文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生动表现的载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保障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高校制度也充分体现着高校的文化,反映着高校的精神。要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充分体现在高校制度的建设中,积极发挥高校制度的约束导向功能。
计算机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信息,如果将这种巨大的优势发挥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工作中,可以使这一过程呈现出多媒体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网络平台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探究。
网络将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无限地扩大。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独特优势,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创建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要把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成为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新型窗口,让大学生在各种思想碰撞中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道德觉悟的目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与交流,这样可能会更具亲和力。同时还要丰富网络文化,紧紧依托网络这个载体,办好校园主题网站,丰富高格调的文化内容,集思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网络文化有机地整合到网络文化资源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对网上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启迪他们的思想,达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中国多元化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社会失去了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榜样的作用就是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做,哪些不能做,从而明确人们心中的价值评判标准,引领人民自觉主动地按照该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榜样促进了价值观内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最终形成离不开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过程,榜样在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榜样在追求他们自身价值的时候展现出的是一种内在道德规范,群众在效仿榜样的过程中除了理解、认同、接受以外,还会将榜样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情感意识,并指导自我自觉地行动。过去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往往只注意宣传先进典型,忽略了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周围的榜样。其实发现榜样的过程也是对价值观认同的一个过程,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仿效、内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学会自己发现先进典型,通过学习自己认可的榜样来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对比,大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理想信念,使他们能够主动把个人理想追求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青年的自我价值。
[1]于林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路景山.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